《饲料卫生学》课程立体教材的构建
2023-02-24喻礼怀王梦芝王洪荣
董 丽,喻礼怀,王梦芝,王洪荣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
《饲料卫生学》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饲料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因子及其控制措施。饲料安全关乎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深化《饲料卫生学》课程改革和加强课程建设非常必要。立体教材是指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支撑而形成的整体教学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需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素质能力。因此,在进一步丰富和更新传统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信息手段,构建《饲料卫生学》立体教材非常必要和迫切。
1 立体教材概述
清代学者叶德辉曾在《书林清话》中指出“吾谓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传统上的教材指的就是纸质教材,多以文字为主,配以图片。传统的教材被认为是“知识仓库”,对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的关注较少。往往会有知识技能讲述枯燥无味的弊端,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早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就提出要推进教材建设立体化。立体教材也被称为“一体化教材”或“多元化教材”,是指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支撑而形成的整体教学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需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素质能力。立体教材是基于“信息仓库”,细化知识点,以“项目”或“任务”等形式明确学习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立体化,通过课件、多媒体动画、案例、网络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饲料卫生学》课程立体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饲料卫生学》是一门研究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中毒机理和防治措施,以提高饲料卫生质量,保障家畜健康和动物食品安全的科学。《饲料卫生学》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课程发展过程中,也曾被更名为《饲料安全与营养价值评定》,并被更改为必修课。可见饲料安全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饲料卫生学》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饲料卫生学》课程涉及内容包括饲料毒理学基础,各种饲料中天然成分毒物、金属毒物、有害生物等的毒性特点、毒作用机制及其防治方法。其中饲料毒理学基础内容比较晦涩难懂,涉及到的概念较多;各种毒物种类繁多、毒性特点各异、防治手段各异;如果还是单纯依托纸质教材,照本宣科,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听课疲劳,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利用最新的信息学手段,建设《饲料卫生学》立体化教材非常必要和迫切。
3 《饲料卫生学》课程立体教材建设思路
3.1 “全面系统、丰富多彩”的纸质教材建设
饲料卫生学的纸质教材在近20年有了很好的更新和发展。其中2003年版扬州大学罗方妮副教授等主编的《饲料卫生学》、2008年版江西农业大学瞿明仁教授主编的《饲料卫生与安全学》、2017年版南京农业大学李春梅教授主编的《饲料卫生学》是目前全国农林院校本科生教学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的主要纸质教材。这几版教材都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饲料卫生学基本理论知识,但随着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未来还需要继续更新和建设新版纸质教材,并考虑融入更多实践内容,增加教材的延伸性。在纸质教材的展现形式上也可以考虑用“彩色化”代替“黑白配”,也就是改变目前主要以黑白印刷或灰度为主的教材展现形式,补充一些数字内容,使教材彩色化,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
3.2 “知识核心、共享更新”的数字教材建设
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中进一步强调了要将教材建设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也就是进行数字教材建设。数字教材是一种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的新型的教材,区别于电子书;能够满足新型学习的需求,包括一些学习平台;具有数字化学习材料的视觉特性,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纸质教材可以很好地传递知识,但是在知识的延伸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还是有一些局限性。数字化教材可以很好地弥补纸质教材在这方面的不足,满足学生深度学习、延伸学习的需求,增强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之间的联系。此外,数字化资源以照片、直播、微课、短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更新速度快,展现形式新颖生动,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字教材包括三种发展形态:多媒体化数字教材、静态媒体数字教材和富媒体化数字教材;按照使用对象划分,数字教材又包括自主学习型数字教材和课堂教学型数字教材。按照内容呈现的形式又可分为文本型、文本图片型、虚拟环境型、多媒体超文本型数字教材。《饲料卫生学》的电子教材也可以考虑从文本、文本图片、虚拟环境和多媒体超文本的角度全面构建。同时《饲料卫生学》的电子教材可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含教科书、多媒体内容以及其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料;第二层次是学习管理系统,内含创作工具、学习管理工具和评估工具,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我评估;第三层次是链接校外学习资源,连接知网、其他政治、经济和文化主流媒体等,为培养学生整合信息能力提供资源。
《饲料卫生学》电子教材建设要遵循知识内容是核心的原则。数字化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要根据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知识背景进行多媒体化的呈现,将知识内容置于合适的实践情境,帮助学生多视角地了解专业知识的本质。因此《饲料卫生学》电子教材建设需要在信息呈现的广度和深度上加大探索力度。《饲料卫生学》电子教材建设要遵循共享更新的原则。构建《饲料卫生学》教材在呈现知识内容的方式上要有所突破,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平台,实现电子教材的动态更新,促进各农业院校之间的信息共享。构建《饲料卫生学》电子教材时,亦可考虑帮助学生构建和创造知识库,满足管理教学活动的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创建属于自己的专属课程学习“教科书”。
3.3 “立德树人、注重实践”的案例库建设
187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克里斯托弗创立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建设案例库是完成案例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农林院校都非常重视建设专业案例库。在案例库构建过程中,要注重案例的选择,需要选择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的案例。案例的内容要涵盖主题、教学目标、环节设计、问题及讨论、总结等要点。
《饲料卫生学》的案例库的建设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个方面构建:一、构建《饲料卫生学》实践案例库;二、构建《饲料卫生学》思政案例库。《饲料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应注意收集一些生产一线的实践案例。比如三聚氰胺事件、毒牛奶事件、毒鸡蛋事件等,围绕这些事件开展讨论和总结。比如近几年,饲料生产中的热点问题“饲料的禁抗和减锌”,设计相关专题,以多种形式开展讨论。
《饲料卫生学》教学的过程中还需有意识地构建思政教学案例库。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学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饲料卫生关乎食品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因此在还需构建《饲料卫生学》思政案例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从业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三农精神。
4 《饲料卫生学》立体化教材的构建总结
《饲料卫生学》课程讲述饲料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其防治措施。饲料安全关乎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因此利用最新的信息手段讲好这门专业基础课非常必要。单纯依靠纸质教材易造成学生的听课疲劳,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听课效果,建设《饲料卫生学》立体化教材非常必要和迫切。本文对于如何建设《饲料卫生学》课程立体教材,提出了建设思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遵循“全面系统、丰富多彩”原则建设纸质教材、遵循“知识核心、共享更新”原则建设数字教材、遵循“立德树人、注重实践”原则建设案例库,以期为饲料卫生学的教学改革以及动物科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