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夏州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

2023-02-24穆占中李慧贤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东乡临夏州肉羊

穆占中,李慧贤

(临夏州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临夏731100)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农牧接错地带,饲草料资源丰富,特别是临夏清真羊肉品牌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发展肉羊产业具有资源和环境优势。

发展养羊业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闲散劳动力和牧草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以推动食品、皮革、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养羊业已经成为临夏州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22年全州肉羊饲养量达到923.7万只,其中存栏388万只,其中能繁母羊存栏119.7万只,出栏535.7万只,羊肉产量为6.69万t,肉羊产业产值52.14亿元。

1 临夏州肉羊产业发展现状产业现状

1.1 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立

坚持引繁并举,注重优良地方品种保护利用,引进萨福克、湖羊等优良品种,在广河、东乡等地大力推广肉羊经济杂交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成效。省级的种羊场现有 5 家,州级的9家,每年可供种2.3万只以上,现有42个肉羊常温人工授精点,人工授精能力5.6万只以上,羊良种化程度达到84%以上。临夏州现已形成良好的肉羊良种繁育体系。

1.2 肉间规模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通过建设以广河县、东乡县、积石山县、临夏县、临夏市为主的“甘味”肉羊产业集群,从而辐射带动临夏州肉羊产业的发展。全州现已建成养殖场633个,规模养殖户4.08万户,规模养殖的存栏量达到187.3万只,出栏量达到280.2 万只,规模养殖的饲养量已占总饲养量的50.6%,已基本形成了“小群体、大规模”的羊产业发展模式,标准化生产步伐也不断加快,已分别建成部级、省级、州级肉羊标准化示范场2、7、56家。肉羊规模化比重达到51%。

1.3 肉羊屠宰加工能力不断提高

全州现有佳源牧业公司等以生产羊胴体为主的肉羊屠宰加工企业26个,每年的加工能力达8万t;以毛条加工为主毛纺企业20个,每年羊毛绒加工达3.3万t;以蓝湿革加工为主皮革加工企业12个,每年加工皮革大约200万张。

1.4 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创建了“河州肉羊”、“广河肉羊”“东乡贡羊”等肉羊区域公用品牌;“东乡手抓”等知名食品品牌。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肉羊全产业链开发拓展能力不足

许多规模养殖场户的设施、设备简陋,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能力欠缺,产业化程度不高;大型养殖企业数量有限、规模小、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产品知名度低;屠宰加工、分割包装、冷链配送、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体系不健全,畜产品的信息、销售、物流等网络一体化建设滞后。

2.2 肉羊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

“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规划建设不合理,有些县(市)的种羊场饲养品种质量不高,供种能力低下,优良品种繁育进展缓慢,还有些县(市)杂交模式不科学,导致优良品种退化现象严重。

2.3 肉羊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受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影响,肉羊市场交易活跃,省内外调运频繁,且大多数贫困县的肉羊养殖户防疫基础薄弱,乡镇防疫队伍力量不足,疫病风险长期存在。

2.4 畜牧业发展技术力量不足

临夏州、县(市)、乡镇技术人员不足,知识结构人员普遍老化,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同时,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大项目支撑,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等技术合作不够。

3 产业发展优势

3.1 区位优势明显

临夏州具有良好地理位置,环境多样,气候干燥,生态条件、水土资源优良,牧草丰富,享有天然的动物疫病防疫屏障,畜牧兽医体系健全,力量较强,可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是发展羊产业的良好适宜区。

3.2 饲草料资源充足

临夏州天然草原面积27.47万hm2,苜蓿、红豆草等多年生优质牧草留床面积5.16万hm2,年种植青贮玉米2.35万hm2,青贮饲料收贮企业23家,2022年完成粮改饲面积1.83万hm2,加工玉米全贮饲料90.4万t,玉米秸秆饲料化科学利用率达到90.57%,为临夏州羊产业发展夯实了饲草基础。

3.3 品种资源丰富

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以小尾寒羊、湖羊等为母本,澳洲白、杜泊、萨福克等为父本的地方良种品种新类群,为羊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种源基础。

3.4 产业发展潜力大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产业稳步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东乡县、和政县、广河县、积石山县、临夏县已成为我省肉羊产业发展大县,肉羊产业形成了“养殖场+养殖户+市场”的链条式发展模式,无论是从扩张增量、提质增效、品牌营销都有比较大的提升余地,为下一步肉羊三年倍增计划的实施提供了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4 产业发展的思考

4.1 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以政府扶持为引导,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的肉羊核心育种场工作,鼓励优良供种企业和各级科研院所参与临夏州的肉羊改良计划,加快肉羊优良品种培育力度。建设优良品种萨福克、杜泊、澳洲白等种羊场,生产杂交父本;结合临夏州实际建设以湖羊等品种的良种扩繁场,生产杂交母本,开展萨×湖、杜×湖、澳×湖等良种肉羊生产,构建良种繁育体系。加大临夏州地方品种的培育力度,加快培育适合临夏州的肉羊地方品种类群。将萨×澳×湖作为临夏州肉羊新品种类群杂交培育模式,通过基因标记技术,提升培育水平,尽快形成“河州肉羊”品种类群核心群,努力为各县羊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羊,提升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健全各县肉羊良种体系繁育建设,构建以种业公司为龙头,扩繁场为依托,乡镇改良站为网点的畜禽良种引进、扩繁、推广和杂交利用体系,筛选出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商品杂交组合,开展经济杂交,提高羊肉产出效率。

4.2 加速规模养殖基地建设

按照“五化”标准要求,规范建设新建养殖场、改造提升老旧养殖场,建设标准化、专业化养殖基地,大力扶持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家庭牧场,打造万只羊乡镇。各县(市)要制定奖补政策,扶持发展规模养殖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多种特色的肉羊生产繁育基地。

4.3 加快肉羊全产业链培育

在肉羊产业大县支持建设活畜交易、综合展销、网络平台、大数据于一体的规范化肉羊交易市场;鼓励现有的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加工能力,开发出市场前景广阔、附加值高的各类羊肉产品;支持各地积极培育区域公用“甘味”肉羊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扩大丝绸之路羊肉市场份额。

4.4 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选择肉羊产业集中度较高、上下游连接紧密、产业关联度强、肉羊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肉羊产业大县,认真实施甘味肉羊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按照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中连片的原则,加快建设广河县、东乡县涵盖肉羊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4.5 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利用国家非整县推进县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治理项目,重点支持肉羊规模养殖场固体堆沤肥(农用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发酵还田等设施设备建设,不断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4.6 强化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防疫、检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围绕优势集聚区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种羊场的疫病净化,健全肉羊疫病防控体系。

4.7 全力打造“临夏肉羊”及其产品品牌

以培育“临夏肉羊”品种类群为抓手,“东乡手抓羊肉”、“广河羊肉”等作为甘肃肉羊及甘肃羊肉品牌旗下的系列品牌打造,做大做强临夏州区域品牌。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东乡手抓羊肉生产标准并进行推广,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完成“东乡贡羊”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积极申请东乡肉羊产业基地认证。加强对“东乡手抓羊肉”、“布楞沟东乡手抓羊肉”、“优尔塔”、“冰碴毂鹿”、“东乡手抓羊肉”、“广河羊肉”等名优品牌的管理、保护和支持工作,建立品牌产品优质优价体系,逐步完成东乡手抓羊肉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广河县为主,建设以澳湖杂交生产的合作社与屠宰场和餐饮企业对接,形成“种羊场→养殖基地→屠宰场→市场→餐饮”的产业链条,建立区域可追溯系统示范区,总结经验推广示范,以带动整个肉羊产区可追溯体系建设。以各县市万只羊乡镇、千只羊村为范围开展无公害、绿色产地认真,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全州羊产业质量追溯体系,树立打响临夏州绿色生态、安全优质的肉羊级羊肉产品品牌。

猜你喜欢

东乡临夏州肉羊
二次相遇
东乡五月
非遗传承视角下临夏州砖雕的传承与保护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东乡记忆
一个我从未抵达过的地方——东乡
快乐东乡娃
临夏州走访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