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创新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的实践探索

2023-02-24曹玉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24期
关键词:导师制专业学位硕士

曹玉涛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 471000)

1 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理论概述与发展历史

双导师制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双导师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哲学学院,当时的学生通常有两个导师:一位是著名的哲学家,另一位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这种教育模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世纪欧洲的大学中,双导师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教授担任学术导师,负责讲授理论知识,辅助导师负责提供实践指导,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早在2004 年,国内的一些高校如南开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就开始探索实施研究生双导师制,并建立了联合培养基地。2009 年,教育部发文扩招专业学位研究生,并强调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建立联合培养基地[1-2]。2012 年3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3]。2015 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加强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建设“双师型”团队[4]。此外,教育部在2021 年工作要点中强调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制订导师发展文件,建设产教研融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深入落实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5-7]。

从多年来的培养成效来看,双导师制下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显著,在政产学研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高校建立了学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导师队伍,并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相结合。一些基地已被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认定为示范基地。

2 教育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教育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学术素养的高素质教育人才。通过双导师的指导,研究生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体验[8]。双导师制不仅关注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还注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双导师制可以有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双导师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指导,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两位导师共同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和研究方向,提供学术和实践两方面的指导,确保研究生在学术和实践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关注和支持,从而推动其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更新和发展;可以通过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做出贡献。在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并引入校外导师,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和交流,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也有助于研究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实际需求,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教育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机制建设不健全

高校为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实施的主力军,但部分高校在协同创新、培养效果考核、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机制尚不健全。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联合培养基地,但未充分发挥其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面的作用,影响了双导师制的有效落实。

3.1.1 导师选聘机制不合理

有些高校在选择导师时缺乏明确的选聘标准,或者有标准却未充分执行,只关注导师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成果,而忽略了导师的教育能力和指导经验,导致选聘的导师素质参差不齐。

3.1.2 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

部分高校与联合培养单位没有定期开展沟通交流,较少开展校内外导师的交流会,校内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缺少交流,难以协同创新。

3.1.3 管理和评估机制不规范

部分高校在双导师制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导致管理混乱,无法对双导师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管理。在评估双导师制实施效果时,通常以研究生学术成果和毕业情况为核心,忽略双导师制在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实践能力和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效果。

3.2 联合培养基地参与感不强

3.2.1 “校校合作”力度不大

“校校合作”是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9]。然而,现阶段“校校合作”的力度不大。一方面,因校内导师往往承担了过多的教学任务,致使双导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另一方面,一些校外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不到位,导致双导师制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

3.2.2 基地获得感不强

培养基地在双导师制实施中参与感不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基地受益较少,获得感不强。基地与高校、导师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有效,这导致培养基地无法与高校形成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无法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

3.3 教育硕士学习积极性不强

3.3.1 研究生与校外导师缺乏有效沟通

研究生与校外导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双导师制成功实施的关键之一[10]。但是,校外导师和研究生的见面机会往往较少,多数只是在实习阶段有所接触,学生与校外导师进行面对面沟通的成本较高,进一步加大了双方沟通的难度[11-13]。

3.3.2 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在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双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研究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对于提升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部分研究生缺乏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兴趣,也缺乏主动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4 教育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实践的改进策略

4.1 健全高校的机制

高校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定教育硕士双导师制的实施要求、双导师的权责以及相关流程,确保制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定期进行制度的评估和更新。

建立多维度的双导师制遴选、考核和激励机制。导师遴选时要注重其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研究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能力放在首位,不应过多地关注其学历、获奖和发表论文的数量等。设置双导师制退出标准,对符合设立标准的及时给予支持,对考核中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导师及时清退,确保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14]。另外,高校应将校外导师纳入导师的评优评先范围,充分调动校外导师参与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校定期组织包含校外兼职导师在内的导师培训,提升他们的指导能力,加大专业发展支持力度,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导师职责,提高教育素养和指导能力。此外,高校还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双导师制的稳定有效运行。高校可按基地类别、规模和级别逐年发放建设经费,鼓励双导师协作,并结合导师在科研项目中的贡献度进行奖励。

4.2 增强联合培养基地的参与感

明确联合培养基地责任:提供实践环境、资源支持和导师协助等,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培养。在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中,除设置实践课程外,还应增加相关专业领域的专题课程,主要由校外导师讲授,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初步了解专业领域的情况,提高校外导师的参与度。在教育硕士实践环节,校内外导师应提前制定研究生指导计划,在师德素养、教学技能、班级管理等方面给予学生系统性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校与联合培养基地之间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利用学生入学教育、导师双选会、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等时间节点,定期召开会议或座谈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讨论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针对研究生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寻求解决方案。此外,高校还可邀请基地管理人员和校外导师定期为教育硕士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

高校应鼓励校内外导师共同申报基础教育研究项目,鼓励利用联合培养基地积极开展教研项目,不仅促进了双导师的沟通交流,推动了项目进程,而且还增强了基地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4.3 激发教育硕士学习的积极性

高校可以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实践项目,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使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高校可鼓励研究生“进团队、进平台、进项目”,通过设立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提供经费,给予教育硕士更多参与教学科研的机会,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高校应尊重研究生的自我实现需求,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高校应联合培养基地构建包含“研习、反思、训练、竞赛”的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从理论研习、讨论反思、时间训练、竞赛成长等方面增强教师专业技能。高校可组织开展主题演讲、三笔字、普通话、课件制作、教学技能等比赛,以赛促练,加强对研究生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技能训练或者比赛的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其技能提升和价值实现。

猜你喜欢

导师制专业学位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