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2023-02-24周子怡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诗教诗意研究生

周子怡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热衷于引用荷尔德林(Friedrich Holderlin)的这句话,认为诗意地栖居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1]。大数据时代,工具理性的泛滥助长人的异化。当一股功利主义和理论至上的喧嚣热浪涌进大学校园时,部分学子纵使手持真知,心灵却无处寄托,宛若无根的浮萍在生命旅途中茫然地漂泊。尤其作为肩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民族复兴重要使命的研究生教育,更应该坚守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初心。在注重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如何依托氤氲中华千年文化的“诗”来提升研究生的人文气息、道德修养,实现研究生培养目的,值得展开深入研讨。

一、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的历史发展

(一)诗教的历史沿革

“诗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2]孔子将诗教视为教化于民、使人“温柔敦厚”的手段,将“温柔敦厚”作为诗教的结果呈现。进一步考究诗教内涵,孔子虽以《诗经》为主要教材,但着眼点却不局限于知识层面,而是始于授诗、教诗的教学手段,发于“仁义”“孝悌”的道德精神,归于礼乐、言志的人文理想[3]。孔子时期的诗教不仅是培养政治外交人才的普遍手段,也是锻造君子品质的重要保障,为具有中华千年文化血脉的“以诗为教”奠定基础。

至汉代,汉儒延续孔子的理论主张,强调《诗经》中蕴含的道德人格内涵。这种对诗的解读方式符合汉代统治者道德教化的需要。王先谦认为“况夫微言大义往往而有,上推天人性理,明皆有仁义礼智顺善之心;下究万物情状,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考《风》《雅》之正变,知王道之兴衰,固天命性道之蕴而古今得失之林邪?”[4]论述了体验汉代诗教重视道德修养、思想品德的特征。然而,封建主义时代的诗教在对统治阶级的步步迎合中逐渐发展为“政教”,演变为政治的附属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教迎来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尽管政治混乱,但精神相对自由,文化趋向多元。诗教的发展日益呈现复杂化样态,不仅突破“诗言志”“政治教化”等传统观念,也彰显可审美、可怡情、可言志、可娱乐等自身价值[5]。诗教在历史演进中逐渐淡去外部功用的束缚,破茧成蝶。

然而,诗教过于注重审美、怡情、言志、娱乐功能,则会陷入另一极端。齐梁之际,绮艳颓靡文风大炽。统治者往往沉迷其中,大肆宣扬诗的娱乐之效,忽视诗的教化功用。因此,唐朝建立初期,诗教改革的重点便是反对颓靡文风,从政治教化角度出发,提倡诗教的政治性大于文学性。孔颖达《毛诗正义·序》指出:“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故曰:‘感天地,动鬼神,莫近于诗。’此乃诗之为用,其利大矣。若夫哀乐之起,冥于自然;喜怒之端,非由人事。”[6]从中可以发现,琦糜文风是片面以文学的“缘情”满足帝王纵情淫乐的纵欲行为[7],而非文学本身对审美性和抒情性的正向追求。所以,唐朝时期的诗教主张“言志”与“抒情”并重,并非全然否定个人情思。盛唐时期,诗人们体现出的高昂明朗、豪放飘逸的诗歌基调和唐末宋初对奸佞邪祟横行的无奈,对民不聊生、动荡朝局的心酸亦可佐证“诗”从未丧失抒情功能,诗教也早已从《诗经》之教泛化至一般诗歌创作的诗教。

晚清以前,诗教作为培养君子人格、诗歌创作和诗学批评的基础工具,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五四运动后,随着传统文化的被批判和被否定,诗教也从一代人的显在意识中消失,[8]转而隐身于诗人意识系统的深处——纵然思想层面不再相信古典诗歌的学习能培养出理想的人格结构,但入世治世、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情怀却始终不曾遗弃。近代以来,诗教在内容层面倡导个性解放、人格创造等现代思想;在形式层面走向一条大众化之路,诗体得以解放;在实践层面开始出现目的更为明确的诗歌传播和教育活动。

(二)诗教的当代转化——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

“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一直延续至今。诗教历经时代沉沦,亦由最初的以《诗经》为教,衍生出集抒情、言志、审美、求真于一体的丰富内涵。大数据时代,当工具理性的泛滥助长人的异化,当一股功利之风和理论至上的喧嚣热浪涌入大学校园时,我们不妨站在民族文化的立场上,遵循诗教演变的历史规律,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发掘诗教传统的精髓。时代要求我们在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性地解决当前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便是诗教当代转化的一种路径,也是巧用传统文化解决当代困境的创新尝试。诗意化中的“诗”不再是教与学共同聚焦的对象,而是作为一种推动教育过程趋向美好的工具。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致力于研究生道德品行和人文素质培养,并以研究生为中心,探寻真正的教育目的。

进一步阐释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的内涵,即在研究生专业学习的同时,通过情境的创设、诗意体验性活动的开展、诗意文化的陶冶和诗意智慧的激发,引导研究生以“诗”为工具进行实践、创造和对话,帮助研究生在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动地反思内隐情怀,用心灵的眼睛审视生命,形塑更高的人文价值、道德意识和生存境界。诗意化的择诗范围不再局限《诗经》、名人名家留下的诗作,也提倡授课教师和研究生自由创作;著诗形式趋于多样,既有白话诗也有古体诗,既有楹联也有顺口溜;诗的评价标准由单一的文学指向扩展出思想领悟、人文价值等指标。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体现诗教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五育并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是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真实写照,可以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洒下一缕温情的阳光。这份光明直射心底,不会随着时代的翻涌丧失最初的一抹亮色。

二、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的合理性

新儒学大师徐复观认为,高等教育是“铸人”的完成阶段,其意义在于通过铸造近乎理想的人以提升社会的水准,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9]。研究生教育位于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知识生产和创造的重要源头,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生力军,其发展质量和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因此,研究生课堂在聚焦学术真理、高深学问、科技应用的同时,应跳出学科逻辑,思考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哲学意蕴,帮助研究生越过生命的混沌,进入生命的自觉,使其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正是从道德品性、人文素质、教育目的三个层面纠正偏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可能偏差,彰显其合理价值。

(一)道德品性层面的合理性

论及道德培养,不妨从中国古代开始溯源。早至先秦儒家,古人们便致力于“问心”的道德教育[10]。而古代德育思想的产生与中华传统艺术一样,依托诗意文化,因此,中国古代德育就形式而言是附丽诗意的。换句话说,诗意文化是中国古代德育的形式特征。中华文化五千年延绵至今,诗意文化便在历史的长河中由高调的“直抒胸臆”转化为低调的“内隐于心”。作为鲜活的民族之魂,诗意文化不曾消散,并一直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由此观之,以诗意文化促进当代道德教育是有据可循的。

研究生阶段的道德教育应区别于其他教育阶段。伦理是人际关系之理,表现为一套维系社会稳定的秩序规章。它是外在的规范,具有强制性和外显性。道德指生命内在的需求,具有自主性和内发性,是生活自身所应有的意义和目的。它虽常与伦理同时出现,却并非伦理[11]。常见的谬误是将伦理和道德混为一谈,合称为“道德教育”。基础教育更侧重伦理教育,而真正的道德教育才应是研究生教育的应有之义,是中国古代诗教承载的题中之义。对于研究生来说,知识和规则的吸收不存在太大挑战,但培养率真的道德情感和坚定的道德的意志却是研究生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在诗学视域里,“诗言志”往往被认为是诗歌的本体或最基本的功能。以诗言志,诗歌这一有形载体承载的是无形的精神内核。因此,从德育的诗意特征出发,帮助研究生找寻生命内在的需求,不失为破解“德智分离”难题的一条思路。

(二)人文素质层面的合理性

“人文素质”一词最早出现在典籍《周易》中,《易经·贵卦·象词》中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2]人文素质是受教育个体通过吸收人文知识,涵养人文情感,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沟通,表现出一系列内在品格、修养、气质。它既是言谈举止也是精神境界,既指向个体自身意义的思考,又指向整个民族的终极关怀。对个体而言,人文精神是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内在动力;对民族而言,自己打造的文化世界是民族强大、民族尊严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象征。因此,当代研究生教育在人文素质层面,既要注重个体的审美熏陶,培养研究生自由的人格、文雅的气质,又要强调灵魂的共鸣和时代的共通,在对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深刻认识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与上述观点不谋而合。浪漫的诗意语言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个人情怀和心灵体验,在内容和形式上足以支撑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审美熏陶

(三)教育目的层面的合理性

教育目的层面的合理性建立在道德品性和人文素质层面之上,是更高形式的回归。提及研究生教育,人们常以科学探索、寻求学术真理、创造新知识为核心目的。然而,对这些目的的追求若失去对培养人的终极目的的意义思考,其归宿必将指向一片混沌。西方所提倡的“知识本身即目的”“追求高深学问”等价值观念,其背后是宗教信仰的非功利性支撑。人们追求高深学问是为了帮助上帝实现自我认识,体现的是宗教性的普遍真理中蕴含的信仰关怀。但是,联系中国实际,立足中华文化,追求高深专门学问、真理又是为了什么?约翰·怀特(John White)在其《再论教育目的》一书中提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从扩展意义上思考自身价值,并在一种以美德为中心、气质和理解力为条件的生活中,将个人幸福推及他人[13]。

如果研究生无法得出自身的幸福是什么,无法自主地、全心全意投入到有价值的活动和关系中,那么,更深层次的教育目的将永远无法达到。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正尝试解决此问题。一方面,诗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存在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以诗意文化为依托衍生的诗意化具有高度适切性与包容性,能与任一专业有机化合,使专业教育在诗意化中找寻归属与关照,促进知识与价值的融合。通过关联性、社会性的人文方法,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将引导研究生个体实现现实世界向价值世界的上升。另一方面,诗意化蕴含美学原理,在精神陶冶和美学教化的引导下,帮助研究生享受和谐自由的专业课堂,自为地探索美好生活。

三、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的实践路径

研究生课堂以追求理性和科学为根基,但不能走上德智分离、知识割裂、唯科学的道路。结合笔者的专业背景,以国家一级学科教育学下高等教育学系列课程为例,从导入介绍的诗意登堂、课堂展示的诗意在场、研讨点评的诗意飞扬三个方面探索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的实践路径。

(一)在导入介绍中让诗意登堂

选择在导入介绍中让诗意登堂,是由于自我介绍和课堂导入多见于开课伊始,此时教师为快速熟悉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一种与教学任务和个人风格相适应的情调与氛围。对比缺乏创造性和吸引力的传统介绍形式,诗意教育是用一种感性的描述,将世间万物外至客观世界、内达心之所向精准凝练为一句句语言化的结果,这种充满简洁与意境的特征使得说出的话语常常具备预期之外的效果,引导听者继续揣摩、感受未曾说出的隐喻象征、情感情怀、价值趋向,使教师的导入介绍既能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捕捉到核心观点,又能充分展示个体独特性并取得共识与相互认同。

系列课程中,但昭彬曾以一首简短精炼的七言诗于自我介绍中奠定了整个课堂的诗情氛围,在介绍教育经历、治学态度和育人信念时,一改平铺直叙的言说方式,娓娓道出“本人姓但名昭彬,从教已经四十春。治学何需媚时语,欲把金针度与人。”谈笑间,不由得萌生一股“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种花”的感叹,又有“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悠然境界。无需多言,学生在诗意盎然的独特介绍形式中,已然感受到但老师淡泊致远、诲人不倦的教育情怀,使得学生从内心对教师产生认可与兴趣。在老师的感召下,课堂气氛迅速升温,越来越多的学生尝试以弥散的感性描述介绍自我,出现了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打油诗、饶舌词;婉转抒情、意犹未尽的散文诗、闺怨诗;题材新颖、别具一格的十字歌、三行诗……诗意的语言或细腻、或豪迈、或洒脱、或悲怆地描摹着属于青春的记忆与信仰,学生的创作既是即兴发挥又是内心的真实关照,以诗性智慧感悟情感,以诗意情怀陶冶身心,从教育的诗意特征出发,找寻生命内在的需求。

(二)在课堂展示中让诗意在场

奥地利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 曾在《客观知识》一书中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即自然的世界、社会的世界和自我的世界[15]。套用至诗意教育,自然的世界给予了人生存的物质基础,也为学生返璞归真,重塑心灵的自然属性提供了栖居地;社会的世界是学生成长的主要舞台,学生正是在人与社会的诗意交往、对话、构建中,甄别社会活动的善与恶,逐渐从客观社会、实然社会走向理想中的社会;自我的世界代表学生发展为自身的自因,它是教育的终极指向。诗意教育正是要使学生基于自身的不确定性、生成性、无限可能性在与自然、社会、自我的交流对话中,不断迸发新的活力。因此,研究生专业课堂不应体现为机械僵化的满堂灌输、错综复杂的知识堆砌,而应当为研究生营造一个开放、和谐、灵动的生命情境,在感知自然、社会交往的基础上,使其能自由畅想,进而主动探究与实践,最终形成个性化的自我世界。为此,这就需要教师常常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堂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围绕授课内容自主发散与探索的契机,以期吸收知识、创造事件。与传统活动方式相比,在课堂展示中让诗意在场既符合大学课堂追求纯正高雅的审美需要,又能帮助学生回归本真自然的美好生活,形塑充满智慧的文化理性。

系列课程中,当讲至民国大学校长一章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小组合作展示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和谐、优雅、浪漫地实践与创造。课堂上涌现出颇多值得赞赏的教学成果:有的学生通过结合傅斯年纪念馆的图像和颇富诗意的自录文本,采用自制视频的形式介绍傅斯年与台湾大学的改革。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尝试从台湾大学的校训中延展“敦品、励学、爱国、爱人”的丰富内涵,最终将八字校训融入四句话中“以敦立其事业,人以品为重。励心志而求学,不辜家国望。唯爱华夏河山,一心为国谋。爱人步步着实,以人连缀仁”。有的学生从萨本栋的教育改革经历中感受到真挚的育人赤诚,在介绍完萨本栋其人后,他们深情地朗诵了一首原创小诗“萨公受命危难中,精心迁校长汀去。本心赤诚亲力为,苦心经营广求贤。栋梁之才庶辈出,南方之强铸华魂。”字里行间不仅流露出对萨公的敬仰与赞美之情,更是润物细无声地在心灵深处扎下一颗颗热忱的教育之种。

(三)在研讨点评中让诗意飞扬

课后研讨点评,师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里,以平等自由的姿态交流互动,一问一答皆是诗歌唱和,诗意正在思想的碰撞往来间飞扬。和课堂展示后的诗意结尾不同,研讨点评的作品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它与创造主体直接相连,将作者所独有的生活体验、精神追求与思维方式隐含其中,是借具体所指表达个体自为世界的不二选择。作为每节课的最后环节,研讨点评常起到点睛之笔的效果,以情激理,寓理于形;以理制情,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引导研究生自主探索自为世界,更好地诠释诗意教育的概念,以致德性品质之纯净、美学品格之优雅、文化品位之高尚。

系列课程中,不少教师推崇研讨环节的诗意营造,或自我即兴创作、或感染学生赋诗唱和,致力于造就诗意氤氲、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此时,诗的内容和形式不再是课堂的重点,关键在于凭借印刻入骨髓的浪漫文化拉近师生、生生间的距离,为借具体所指表达个体自为世界提供舞台,用心体会与共鸣词句表达中隐含的生活体验、精神追求与思维方式。“高教改革出大家,千古流芳遗才华。场场展示谈想法,个个笑颜面如花。目光聚焦真学问,虚怀若谷寻碧霞。有问有答真特色,赌书消得泼香茶。”便是一首在教师的示范和鼓励下,学生跃跃欲试,创作的坡底韵律诗。除了作诗唱和,教师也会用诗意的语言解答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短小而精悍的语句浓缩的既是反复斟酌与实践后的要义精髓,也是教师们育人数十载倾心注下的肺腑之言。令人影响深刻的有劝诫学生勤奋学问,为开题报告的多下功夫的“开荒造林先选苗,题小意深始称高。报得春晖方为妙,告之诸生勤水浇”。有精辟总结论文写作的四句箴言:“论从史出史论兼,文通理顺有主见。答语简洁条理清,辩中辨别瓣与辫。”

四、结语

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模式,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而生,致力于回归研究生自身的本体世界。本研究从道德品性、人文素质、教育目的三个层面论述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的合理性,并从导入介绍、课堂展示、研讨点评三个方面构建研究生专业课堂诗意化的可为路径。

猜你喜欢

诗教诗意研究生
我与诗教
诗意地栖居
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建设项目启动会
冬日浪漫
杨叔子当代诗教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被耽搁的诗意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春日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