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融水民族文化的特色及其价值

2023-02-24桢,卢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融水芦笙苗族

贾 桢,卢 晓

(1.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2.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宁夏 固原,756099)

一、融水民族文化的主要特色

融水民族文化是指聚居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各族人民历史以来共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她不仅承载着各民族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而且影响着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凝聚着各民族自强不息的无穷力量。融水民族文化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一)芦笙坡会多,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规模大、程度深,历史悠久

2006 年5 月20 日,经国务院批准,融水苗族系列芦笙坡会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IX—47),包括正月初三整英坡会、正月初四嘎直坡会、正月初五平卯坡会、正月初六沛松坡会、正月初九乌勇芒篙坡会、正月初十整依直坡会、正月初八能邦坡会、正月十一整堆坡会、正月十二百鸟衣坡会、正月十三安太坡会、正月十四更喔坡会、正月十五大坡坡会、正月十六古龙坡会、正月十七安陲芒篙坡会等,这些坡会,历经几百年,甚至近千年沧桑,久盛不衰[1]。在各族人民的心目中,定期举办芦笙坡会,有三个特殊的意义:一是祭祀天地,祈祷丰收。举办芦笙坡会,家家户户都要带上美酒佳肴,汇集在芦笙柱周围,由寨老讲述芦笙的历史,感谢天地的恩赐,明确坡会的规矩,然后组织大家烧香纸、献肴馔,表达感激之情,共同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展现魄力,追求幸福。在苗族的传统观念中,年轻人的俊秀体现在健康、强壮、充满活力、富于团结奋斗,姑娘的美丽体现在活泼、大方、衣着时尚、打扮得体。为此,小伙都争着上坡吹芦笙,比响亮、比整齐、比风度;姑娘都要进坡踩芦笙舞,赛漂亮、赛风采、赛魅力。可以说,融水苗族芦笙坡会,是芦笙比武大会,更是集体选美大会。三是结拜兄弟,缔结婚姻。通过平时往来、相互了解,通过坡会比较、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上,村寨之间以打芦笙同年的方式,老老少少相聚三天三夜,青年男女在同桌喝酒、火塘对歌、油茶传情、交换礼物过程中,或结为金兰,或私订终身,历史积怨消除了,亲密的兄弟姊妹关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融水芦笙坡会特有的社会功能,更是村寨之间、民族之间互嵌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体现[2]。

(二)民族风情浓,村寨之间的风俗习惯各有特点、争鲜斗艳,共同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融水地处云贵高原东南端,历史以来一直是苗、侗、瑶、水、壮、汉等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家园。作为风情苗山,她有“六多”:一是节多,以芦笙—斗马—芒篙—同年为代表的各族节日,多达123 个,被誉为“百节之乡”。二是坡多,在融水,苗、侗、瑶等少数民族村寨,每村一个芦笙堂,每寨一个芦笙坡,村寨有多少,芦笙坡就有多少。三是歌多,苗、侗、瑶、壮、汉、水等世居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以苗族为例,民歌又分为创世歌、神话歌、迁徙歌、劳动歌、爱情歌、赞颂歌、敬酒歌、祭祀歌等。四是楼多,融水少数民族居住在高寒山区,阴冷潮湿,冬长夏短,为了适应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各族人民选择吊脚楼作为居住建筑。这种建筑,上、中、下三层,中层住人,上层放置生产工具,一楼圈养牲畜,整栋楼进出只有一个门口,便于防御和防盗,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保护体系。五是酒多,融水的糯米酒,芬芳如蜂蜜、得喝一碗想二碗,甘甜似乳汁、得吃一夜想二夜,无酒不成宴,有酒必敬客,敬酒既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情谊。六是桥多,在苗家人看来,桥是连接理想彼岸的通道,没有桥,再好的理想也无法实现。所以,祈祷村村寨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需要集中全村力量架设风雨桥;祈祷人丁兴旺、财源茂盛,需要挑选最好的杉木,在交通要冲架设双板桥;祈祷村寨团结和睦、缔结婚姻,需要砍伐古木,架设连心桥。由于具有“六多”的特点,使风情苗山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热土。

(三)自然风光美,山水之间珍藏着各族人民的生存智慧,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

融水山水,以雄奇著称,巍巍的元宝山,森林茂密,黑熊出没,猴子成群,中药材漫山遍野。自古以来,为了保持元宝山的原始状态,苗族祖先崇拜“芒篙”神,每年正月十七,还举办芒篙节,以此扩大宣传、强化对自然的保护作用。融水山水,以秀美著称,苗族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古老民族之一,农耕文化是苗族特色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农耕相关的传统文化,是梯田文化。在融水,山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层层梯田镶嵌在白云下,色彩斑斓,宛如天然调色板,形成白云乡公和梯田、高兰梯田、邦阳梯田,安太乡元宝梯田、林洞梯田、培地梯田等一大批富有特色的农耕文化奇观。融水山水,以绿色著称,融水是全国著名的优质杉林产地,素有“林海”之美誉,梯田之上的山岭上,都是绿油油的杉林,绵延不断,一望无际,山风吹来,涛声阵阵,令人心旷神怡。融水还是全国的毛竹基地,哪里有山谷,哪里就有竹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毛竹重要产地的香粉、四荣曾经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竹纸生产基地,用毛竹生产的“大方”纸久负盛名,1918 年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质奖[3]。

(四)传统技艺精,每件作品都是传世之作,工艺复杂,精彩绝伦,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无穷智慧

在融水,苗族姑娘从小就学会织锦,所制作的背包、背带、被面,花纹图案新颖,色彩艳丽和谐,生动表达了苗族姑娘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从小就学会挑花,精心挑制的领花、肩花、襟花、背块花、袖口花、裙镶花、帽顶花等,用于装饰节日盛装,精美绚丽,光彩照人;从小就学会刺绣,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草木、鸟兽、虫鱼、器具等绣入自己的衣服和被子,古朴典雅,寓意深远;从小就学会制作百鸟衣,这种由上衣、披肩、腰带、飘带、百褶裙、腿套和五色绣花帕组成的盛装,镶有土珍珠68串、612颗,着百鸟羽绒,披肩、腰带、飘带均用彩色丝线挑绣花草、鱼虫、鸟兽、蜜蜂,手工之精巧、色彩之斑斓,堪称苗族服饰精品。在苗山,小伙从小就学会演奏,只要芦笙、果令(苗笛)、果哈(牛腿琴)一到手,深情的曲调就自然生动地演绎出来,那扣人心弦的歌儿,在静静的夜晚,深深地打动着异性的心;从小就学会建造吊脚楼,采用穿斗技术,全靠木尖锁眼架牢,梁、柱、枋、椽、榫都是木材加工而成,不用一钉一铆,是一种架空建造的纯木结构建筑,是距今7000 年前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干栏式建筑的传承与发展;从小就学会石艺,无论是粮食加工用的石舂、石碾,还是积累功德用的石碑、石板、石桥,都是石匠自己打制,赋予石头以强大的生命力;从小就学会编织,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竹篮、竹箱、竹席、竹砧板、竹蒸笼、竹茶盘,生产劳动中使用的竹篓、畚箕、箩筐,都是自己编织而成,经过桐油刷过一轮,能够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从小就学会用草药治病,在融水苗族村寨,人们讲究内病外治,针对七十二风症、三十六照火、四十八脉象等症状,自主采用苗医药物熏蒸疗法,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产后风痛等状症,疗效显著。此外,苗族还有本民族的笙匠、银匠、瓦匠、鼓匠、衣匠、棉匠等,这些都是倍受尊重的技师。

(五)民族感情重,言语之间表达真诚与友好,每个笑脸都珍藏着深厚的情谊

在融水,各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约定俗成的民族礼仪。一是以宴席为主要载体的接待礼仪,隆重而饱含民族情意。牛宴:拉牛上树,三天同席,这是融水民族礼仪中的最高级别,与之相匹配的民俗活动是寨门对歌、芦笙相迎、同堂起舞、昼夜相聚,最终建立坚如磐石的兄弟情谊。猪宴:大凡婚宴与喜宴、红白喜事,一般都安排猪宴。这种宴席,讲究十全十美(十大碗),寨老、舅爷、师公、族长坐首席,主人陪同,喝胆酒、吃全猪宴,凡事都摆上首席来进行相议,商议结果一旦公布,便大功告成,皆大欢喜。鹅宴:在融水,只有长辈、老师、外婆才能享受鹅宴待遇。鸭宴:在苗山,最意味深长的宴席就是鸭宴了,每年秋后一个傍晚,父亲便背着一只青头公鸭和几瓶好酒,带着自己刚成年的儿子,一起来到姑娘的木楼上。姑娘的母亲见客人背着青头公鸭上门来,便喊来寨老和舅爷,制作鸭宴,欢聚一堂。酒足饭饱之后,母亲便把姑娘的生辰八字递给寨老,寨老心知肚明,认为土木益彰、金火相旺,是一门好亲事,可择日办酒。鸭宴是苗族婚姻礼仪中重要的媒体,传递着特色的文化寓意。二是以包饭为主要方式的祝福礼仪,感人肺腑,情意绵绵。在融水,各族村寨都坐落在高寒山区,交通不便,物资紧缺,历史以来全靠自产自给,于是各族群众探索出一套贮藏食物的独特方法,那就是制作酸食,计有酸鱼、酸肉、酸鸭、酸菜等,供四季享用;制作腊味,计有腊猪肉、腊牛肉、腊鲤鱼、腊竹笋等;制作火烧笋,采集元宝山盛产的重阳笋时,用火熏干,回家后挂在火塘上,食用时再泡水冲洗;酿制苗酒,在重阳时节,用蒸熟的糯米饭,配以土制酒曲,放在火塘边保暖,发酵三五夜,成酒以后密封并移至屋角保存,食用时再搬出来,淳朴可口,芬芳无比;制作百草汤,一般是打同年时,将放养在大山里的牯牛牵回村里,现场宰杀后,取其胃中尚未消化完的青草,滤其汁,煮开后放置牛杂和配菜,开锅后即是苗族佳肴百草汤,苦中回甘,养颜养胃,延年益寿。每当逢年过节,或久不见面,家庭主妇便用包饭的方式,托人送达,向远方的亲人表达问候,其中,酸肉酸鱼包饭表达期待相聚之意,腊肉腊鲤包饭表达祝愿平安之意,骨头笋包饭表达农忙之后将前来拜访之意,百草汤和重阳酒包饭表达对长辈敬爱和感激之意。三是以舞蹈为主要方式的情感礼仪,古朴纯洁,端庄典雅。在融水,民族舞蹈具有重要的礼仪文化功能。一般情况下,踩堂舞表达相亲相爱、互敬互爱、友好往来,拉鼓舞表达共同祈祷丰收、追求幸福生活,嘎任舞表达热情的邀请和真诚的挽留、是同年芦笙的专用舞蹈,嘎里舞表达一种明年再相会的无限期待,等等。在融水,无论是苗族的芦笙舞,还是侗族的多耶舞、瑶族的跳盘王、壮族的朋比舞,都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寄托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蕴藏着劳动人民奋发向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人与人、寨与寨、族与族之间建立友谊、增进团结的艺术桥梁。每一种舞蹈,都表达某种特殊的文化事项和精神境界,是言语无法表达却又十分震撼人心的情感表达方式。

(六)民歌内容广,演唱方式多种多样,场面热烈,弘扬正气,倍受各族人民喜爱

一是古歌以神话传说、五次大迁徙为主,是各族先民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记忆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解、认识以及民族大迁徙的历史记忆,影响很大。经过抢救,迄今保存下来的神话传说有苗族的《创世大神和神子神孙》《拉鼓节的传说》《灯花》《五次大迁徙》《七苗父八侗爸》等,侗族的《萨堂》,瑶族的《伏羲兄妹》等。二是民歌以劳动歌、生活歌、爱情歌、节气歌为主,苗族的《顶洛田沟》《染常》《龙乌支离》《埋岩》《冷祥》《兄当别列》《友蓉配依》《哈迈》,侗族的《嘎窘》,壮族的《唱龙亭》,瑶族的《盘王歌》,汉族的《土拐歌》《六甲歌》等,内容涉及生产、生活、婚姻、爱情、家庭、族际等,是各族人民追求真善美的内心表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三是依直歌以规范人们行为、纯正社会道德、鞭策丑恶黑现象为主,是苗族地区集体聚会、民主决议、埋岩为证、订立规矩、一致对外、抵御外侵而饮血盟约的古老方式,被称为苗族社会的不成文法律。依直产生于苗族古代社会,发展和成熟于大迁徙时期。进入当代社会以后,苗族地区民族村寨处理内部事务时,仍然习惯于引用和遵循依直的规矩。这充分反映了苗族依直的强大生命力和社会约束力。

二、融水民族文化的价值

融水民族文化的研究,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刘介撰写的《苗荒小记》和《岭表纪蛮》,介绍了苗族习俗、文化、婚姻、家庭等方面内容,首开融水民族文化研究的先河[4]。为了增进各方面对民族自治地方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86 年组织编写了《融水苗族自治县概况》,对融水的人口与民族、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概述[5]。2010 年6 月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学研究会先后出版六辑《融水苗学研究文集》,对融水民族文化的现状、传承与发展等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6]。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近年来的观察与思考,笔者认为,融水民族文化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社会价值。

(一)融水民族文化具有特殊的生态价值

融水民族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能够不间断地保存和发展起来,因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化体系。之所以充满活力,在于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其创造、演绎、表达、传承、需求的主体,都是各族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赋予了融水特色民族文化以强大的生命力。融水民族文化,是特定地域、特定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创造的特殊产物,具有浓郁的山地农耕文化的特征,是各族群众在自给自足经济条件下乡土文化的生动反映。比如安陲乡的苗族芦笙芒篙节,所讲述的是神兽芒篙如何守护元宝山、保护苗族村寨生命财产安全的故事,反映的是居住在元宝山四周的各族人民长期以来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民族文化之所以具有浓郁的乡土性,在于它根植于乡土,繁荣于乡间,辉映于乡村,融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人们价值观念的集中展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2007 年暑期,韦茂繁、秦红增两位教授率领广西民族大学学生深入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村开展苗族传统文化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出版了《苗族文化的变迁图像:广西融水雨卜村调查研究》一书,认为苗族传统的生计模式、生活习俗、婚姻家庭、社会组织仍然比较完整地传承下来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之所以如此,在于它存在于封闭的环境、落后的山村,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形式相对单一、民众需求相对短缺,以溪流、梯田、村寨、森林、气候为基本元素共同构成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人居生态环境,是各族人民保护自然生态、利用自然资源、顺应自然规律的生动体现[7]。

(二)融水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融水民族文化能够传承下来并得到有效保护,完全得益于苗族自治县的建立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区域自治,为民族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党中央决定派遣中央访问团到全国民族地区开展慰问活动。1951 年7 月,中央访问团来到大苗山,他们跋山涉水,深入乡村,访贫问苦,送医送药,给各族贫苦人民发放布匹、食盐、粮食等救济物资,把党中央、毛主席对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带到了村村寨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族人民受尽了压迫和剥削,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匪患连年不断,官府人员进村,不是抓丁就是催粮逼款,弄得鸡犬不宁,民不聊生。少数民族群众流传这样一句话:“铁进袋袋烂,客进寨寨乱”,这是历代反动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制造民族隔阂,实行“分而治之”所造成的后果。中央访问团的到来,各族人民倍感亲切,深深体会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消除了久积不散的顾虑和误解,更加信赖共产党,信赖人民政府,真正从内心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大救星。在中央访问团的宣传发动和具体指导下,大苗山人民群众要求当家作主的热情高涨,纷纷要求尽快建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1952 年5 月5 日,《广西省人民政府关于“1952 年夏秋民族区域自治工作计划”的指示》中,明确把成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列为1952 年夏秋全省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重点任务。经请示中央同意,大苗山苗族自治区以苗族聚居的原三江县辖属之白云区、原融县辖属之香粉区,以及壮族、瑶族相对聚居的罗城县辖属之三防区为基础,加上原融县辖属之长安镇和镇郊的汉族区域,原属贵州省从江县西山区的大年、大里两个乡,原属融安县和睦区,一并划归大苗山苗族自治区。1952 年11 月26 日,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宣告成立,这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苗族自治县[8]。自治县人民政府从成立之日起,就制定法律和政策,切实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在此基础上,于1982年4月组织开展了苗族民间故事普查工作,出版了《广西苗族民间故事选》[9],使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民间口头文学得到及时抢救。进入21 世纪以来,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普查,2016年12月出版了《苗族古歌(融水卷)》上、下卷[10],使融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苗族十二大古歌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如今的融水,民歌能够从远古神话传说唱起,一直唱到各族人民共同走进新时代,生动反映了各族人民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坚定足迹。融水的吊脚楼群,从寨边的木皮棚,到神秘坚固的吊脚建筑群,再到时尚闪亮的钢筋楼,真实地反映了苗族建筑从远古时代迈上现代化征程的光辉历程。融水的芦笙—斗马节开幕式百堂芦笙表演,既有各民族传统芦笙踩堂舞的原生态表演,更有现代百鸟衣芦笙广场舞的精彩表演,表达的是芦笙文化远古的历史和未来的使命,展示的是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各族人民翻身解放、区域自治、当家作主、建设幸福新家园的巨大变化,以艺术与文化的方式展现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开新篇、共同繁荣耀中华的坚定信念。因此,融水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结果,是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繁荣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的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

(三)融水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自治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文化人文价值的宣传教育工作,1985年5月,自治县发起召开了全国苗族学术讨论会,邀请全国著名苗学专家、学者撰写论文,共同探讨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苗族作家梁彬撰写的《苗族不成文法律的形成及其在苗族历史上的作用》,苗学专家戴民强撰写的《融水境内苗族人民的习惯法——依直》,苗族学者韦明山撰写的《苗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苗族史志专家乔朝新撰写的《融水苗族族源和迁徙历史初探》,戏剧专家胡祈年撰写的《探索苗戏的发展道路》等,不仅在会上作了学术交流,而且最后入选了会议论文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1]。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融水民族文化,深深地烙上了地域的特点、时代的印记和民族的情感,寄托着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一经传承与演绎,便能激发各族人民的自豪感、幸福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升华各族群众的精神境界和爱国情怀。因为,融水特色的民族文化能够让人们感知祖先在历史上的苦难呻吟、前进中的奋力疾呼、冲锋时的前赴后继、胜利时的热泪盈眶。这些感受无疑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人们有启示,更有激励,每次展示和体验,都能够使人们自然而然地产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增加民族凝聚力。因此,融水特色民族文化的人文价值,就是它能够从根本上决定了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中华大地上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和强烈愿望。

三、融水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迁徙、发展及其与各民族相互交融过程中,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由于苗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传统文化全靠口头与模仿等原始方式传承,苗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从广西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全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呈现了新态势:自治区制定和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广西民族文化工程总体规划》《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先后建立了10 多个特色民族文化研究基地,对“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左江流域花山崖壁画”等重点区域实行立法保护;同时,从2006 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认真开展特色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工作。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加大对融水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度。

(一)对故地的重点保护,是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前提

融水的特色文化,根植于乡土,繁荣于乡间,辉映于乡村,切实做好故地的保护,让民族特色文化有生存空间与发展环境,有充足阳光和肥沃土地,这是特色民族文化永葆青春活力、永葆原始本色、永远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山地农耕经济的繁荣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乡村振兴与文旅开发的有机结合,芦笙、坡会、吊脚楼等特色文化才有存在的意义。因此,鉴于故地保护是保持原生态特色民族文化的前提条件,建议在做好融水苗族系列芦笙坡会故地保护的基础上,增加对苗族“吊脚楼建筑群古村落”、侗族“琵琶、多耶故地”,瑶族“长鼓、芦笙故地”,壮族“唢呐、朋比故地”的立项保护。

(二)适当的行政措施,是特色民族文化保护的制度保障

行政措施包括申报国家和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立博物馆、出台政策文件、进行专项立法等。从融水的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县党委、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把“非遗”保护工作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全面普查,摸清家底,以文字、图片、音像、实物等方式记录、存档民族语言、传统戏曲、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手工技艺等15个门类的195种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国家级1 项,自治区级30 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37 人。采取鼓励政策,建立了融水苗族生态博物馆,把元宝山周围地区特色民族文化列为重点保护范围。[12]加强立法进程,2023年5月26日,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实施《融水苗族自治县芦笙和斗马文化保护条例》,把最具特色的芦笙和斗马列为法律保护范围,引导传统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此外,规定每年公历10 月28 日为芦笙斗马节,支持乡镇、村寨、社区举办芦笙斗马文化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有序传承,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是特色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影视文化是指以电影、电视为主要方式所进行的全部创作活动,是文化影视化的具体反映。由于影视文化具有即时性、普及性、娱乐性、导向性等特点,对于加强文化交流、弘扬优秀传统、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特殊作用。可以说,一部好的电影,可以激励几代人去向往、去追求、去奋斗;一部好的电视剧,可以改变生活,影响人生,甚至推动一个崭新时代。电影《苗家儿女》能够产生划时代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苗家人对共产党、对新社会的赤诚之心,揭示的是苗族人民的心灵美,展示的是新社会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面貌。由于讴歌苗山火热生活、讴歌苗家甜蜜爱情、讴歌苗寨民族团结,使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苗山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缩影、成为那个时代最具影响的影视作品之一,成为关心苗山、热爱苗山、向往苗山的人们喜欢看、经常看的代表作品。影视文化所展示的世界,是多彩的形象世界,人们在欣赏影视节目时,能够潜在地了解民族习俗、自然景观和社会历史知识,起到开阔见识,活跃思维,激发情感的效果,并在轻松快乐的过程中注入时代精神,完成自身社会角色的转换。

在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正在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社会高速发展和文化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保护始终是社会管理和理论研究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融水特色民族文化因其具有特殊社会价值,其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更受社会广泛关注,期待引起社会各方面更广泛的关注和更积极的参与。

猜你喜欢

融水芦笙苗族
苗族蜡染
我在融水唱贝江
岜沙芦笙节
融水糯米柚种植栽培管理与技术探究
你好,芦笙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苗族民歌
芦笙恋歌
苗族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