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生态与牧区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微探
——以青海省祁连县为例

2023-02-24旦珍加布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草畜围栏草场

旦珍加布

(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青海西宁 810007)

青藏高原地处海拔3500m 以上的地理位置,属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具有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因而高原人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也有其特殊性。自从“草畜双承包” 以来,很多牧区逐渐引发了一些千年难遇的草原生态问题。据很多专家研究,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日新月异的气候问题,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围栏、不科学的草畜管理和不客观的牧业政策等人为因素[1]。探讨草原生态问题既要有实践的基础,还要有理论的支撑才能更好地说明问题和阐述意见。笔者根据一些权威性论据和牧区现实情况,以及牧民口述材料等为依据,尝试对草原生态问题进行粗略探讨。

1 牧业生态系统

达林太和王明珂等认为,游牧是一种依赖食草性动物来利用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自然资源的经济生产[2,4]。根据古代岩画记载,游牧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生产出现于人类历史的时间很早,但很难发现有文献记载长达几千年的游牧发展历程中出现过草原生态问题。尤其对于青藏高原的草地来说,其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具有很大的脆弱性,但是它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很好地维持和发展畜牧业是有赖于其完整的牧业生态系统(如图1 所示),而这一生态系统始终在修复和维护草原的完整性,从古至今牧民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证实维持着生态平衡与牧民经济协同发展的和谐生活。

图1 牧业生态系统

而这一生态系统中草畜关系却是其最基础或最根本的关系,维护好这一关系是至关草原畜牧业的生命力。有学者通过研究提出,长期放牧能提高草地群落的稳定性,有较长放牧史的草地对放牧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家畜的排泄物常常携带植物种子,并在草地上形成营养斑,促进植物分布与生长;大量牦牛粪便被移除,使天然草地营养得不到补充,可能会导致天然草地土壤养分匮乏,草地生产力和载畜量下降,进而打破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造成严重后果[3]等论述,从理论层面论证了草畜的统一整体。所以牧区草原的生态保护关键在于处理好牲畜与牧草的关系,永远保持草畜互不离开或互相促进的生态关系。

2 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近几十年里,牧区草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千年一遇的草原生态问题,如很多牧区草原出现了沙漠化、黑土化、鼠兔侵害等一些关键性问题,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立足于这一研究领域并发表了很多相关成果。综合专家学者的观点,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自然因素(气候变暖、干旱少雨)和人为因素(滥砍滥发、滥垦滥种、牲畜流动性的限制、开采矿产等)。

2.1 罪魁祸首——草原退化的最根本因素

气候问题已经是世界性的大问题,青藏高原作为世界第三极肯定是除南极和北极外的第一个受害者,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更是需要全球人类共同携手解决的难题。而青藏高原草地出现上述一些问题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为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1.1 滥砍滥发,滥垦滥种

20 世纪中期以来内蒙古草原为主的我国很多牧区草原实行了植树开荒、“以粮为纲” 等政策,加剧了草原生态的恶化[4]。如20 世纪50 年代祁连县阿柔乡和峨堡镇部分草场为了种植更好的牧草,被大量开垦后未见成效,最终失败而告终。被开垦的草场到现在还未恢复正常,且长草率远不如其他未被开垦之地。

地图常因具有存储、展示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等功能,而被作为一种可视化的表达工具,用于展示与空间数据相关的信息。热度图通常与地图配合使用。其原理就是通过在地图上用特殊高亮的形式显示用户所热衷的地理区域的图示。从而告诉你地图的哪些部分吸引了更多用户的注意。

2.1.2 过度开采矿产资源

20 世纪中后期在青藏高原出现了开采金、煤矿的热潮,但很多采矿者通过不合理或不生态的开采方法导致地表塌陷、草原生态被污染、草原植被被掩盖,很大程度地破坏了草原生态。祁连县境内就有多处被煤矿开采导致的草原生态破坏现象。如祁连县默勒镇有很大区域的草场被开采后,草原生态破坏严重(如图2 所示)。

图2 被煤矿破坏的草原

2.1.3 过度围栏

国家实行“草畜双承包” 以来,很多的牧户为了便捷和轻松进行小范围的草场围栏越来越严重,大大缩短了放牧半径,增加植被践踏率,从而加快草原的退化。过度围栏后草原植被被践踏,从而破坏草原植被覆盖率(如图3 所示)。

图3 被围栏破坏的草原

2.1.4 传统管理体制的弱化

达林太和郑易生[4]提到,游牧生产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界限模糊、环境变数相对多、对未来的预见性低。王明珂[5]也认为“移动性” 和“分散性” 是游牧经济最根本的生计方式。牧区传统的草畜管理方法即符合草原生态系统,又具有上述一些特点和原则。因此,现在很多牧区的定居形式和集中放牧不仅违背了上述传统管理体制,而且加重了对草原生态的压力。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以祁连为例的很多牧区出现了很多原则性的问题。其中有两种最典型的问题,一是牧民为了畜养方便把畜群单一化,也就是只畜养牦牛群,因为对于牦牛来说需要人力照顾的时间间隔大,是比较自强的畜种,对牧户是极有利的。但是从草原生态的角度去思考,牛羊对草原生态各有其作用,两者缺一不可。草原只有牦牛的粪便和口水的施肥而缺少了羊群的践踏,草原就会发展不成熟,影响牧草的生长率和质量。另一个是只有草场而没有畜群的牧户,只为了眼前利益将自家草场高价转卖给外来人员[1],而卖家将在这块草场上一年四季不停息地发展养殖畜牧业,草场根本没有修复的机会,大大加剧了草场退化。

2.1.5 过度利用地下水

近几年很多牧区开始流行在家附近打机井,不仅用作生活用水,也给牛羊饮用,还用来洗车或浇水等。适度应用地下水没有问题,但过度采用地下水会降低地下水位,从而加剧地表的干旱程度,加快草原的沙漠化。

上述问题主要是引起草原生态恶化的久远因素,是管理体制和政策不足所导致的。而有些专家只看到上述因素造成的后果和目前牧区的一些现状就简单断言,出现草原生态问题的原因归结为“过度放牧” 或“超载放牧”。根据传统放牧方式和管理体制来看牧区草原根本没有绝对的“超载” 或“过度” 的放牧形式,因为有限的牧草只能养活适量的牲畜,超载的牲畜会因为牧草的短缺而死亡。其实所谓的“超载” 现象不能等同于简单的除法(牲畜头数/草地面积)公式,在纯粹的草原畜牧业中维持“超载放牧” 不可能存在[4]。

2.2 雪上加霜——草原管理制度或政策的优劣势

鉴于现今牧区出现的草原退化和沙漠化等问题,有关部门依据有些专家不可观的论点制定了一些违背草原生态系统的草畜管理制度,或者说所制定的草畜管理方法没能很好地解决牧区现存的草原问题。目前我国很多牧区草地实行“休牧” “禁牧” “退牧还草” “退牧还林” 等政策,不过其效果不明显且因此派生出了一些牧民的存活问题。下面分别探讨各项制度和政策的利弊。

2.2.1 改头换面的“休牧”

对于传统的畜牧业管理体制来说“休牧” 是最常见或最普遍的草畜管理模式之一。草原围栏之前很少有一年内重复利用同一块牧草的现象,而是一年四季拥有不同的牧草可利用,在利用一块牧草时其他三块牧草都是正在修复的过程(修复的时间大于放牧的时间)。但现行的“休牧” 政策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限制利用上述四块牧草中的一块或两块牧草,这样确实适当延长了限制牧草的修复时间,可是加大了其他牧草的压力和利用率、缩短了其修复时间,从而引起了草原退化问题。笔者在祁连调查时了解到,五六年前在祁连的阿柔乡等各牧区也逐渐实行了“休牧” 政策,“休牧” 期间不允许任何牲畜使用被限制的牧草,原则上五六年后可以使用牧草。截止到去年“休牧” 期已满,但是有关部门还是不让牧民使用被限制的牧草,这样一来很多牧户的冬季草场或夏季草场的使用时间被延长,从而影响其生命力和修复性能。

2.2.2 “禁牧” 的远近视野

在《休牧和禁牧技术规程》 中解释,禁牧措施适用于所有(暂时的,或长期的)不适合于放牧利用的草地。永久性的禁牧等同于退牧,一般仅适合于不适宜放牧利用的特殊地区[6]。总览畜牧业的发展历程,青藏高原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牧场,而且有很长的畜牧发展史,因此基本可以判断青藏高原适合放牧,按上述文件内容是不需要实施禁牧政策的。禁牧不仅不利于草原的恢复,还违背了上述草畜统一体的原则。因为草原上没有了牲畜的流动就没有了“旧草换新草牛羊施肥料” 的自然生产链。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而研究角度也不同,更多的学者都认同这种草畜统一体的原则。最让很多牧民头疼的是近几年内所施行的禁牧政策,据笔者了解祁连就有很多牧草被禁牧。阿柔乡某村村民叹息道,自从他们的秋季草场被禁牧后,其他草场的牧草生长率越来越少了,所购买的饲草一年比一年多且贵。而国家发放的草原补贴只能购买三分之一的饲草,这大大加剧了家庭的开支和困难。

2.2.3 “退牧还草”

退牧是指永久性的禁牧,不管牧区还是无人区,草原上都有食草动物的存在协助草原生态的维持和发展。禁牧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草原的自然生态系统,因为有草原的地方必须有食草动物,这样才可以良好的维持草原生态系统。我们从禁牧几年的牧草中可以看到,往年的旧草没有按时清除而在地皮上腐烂、贬值,从而影响地表土壤的肥沃和牧草质量(如图4 所示)。

图4 地表腐烂的牧草

2.2.4 “退牧还林”

在合适的地理位置植树造林必定会对地表稳定和调解地区性气候、防治水土流失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不适合长林的地方无谓的进行“退牧还林” 是违背植物生长规律和条件的行为。如牧区很多牧户为了眼前的利益将自家的牧草转卖用于“退牧还林”,而种植的树木是适合在光合作用比较弱的阴面生长的松树,根本不符合在太阳直射的阳面或平地生长,所以在草原上种植的小松苗的成活率非常低,不能达到植树造林的目的(如图5 所示)。在牧区草原进行“退牧还林” 属于适得其反,必须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

图5 成活率极低的“退牧还草”

以上几种现象或问题出现的最根本因素是,破坏了传统畜牧业的流动性、分散性、移动性的特征。所以有些草原管理制度是缺乏实际经验的指导,不符合草原生态系统和牧民切身利益的。草原的未来和牧民的将来是要从草原本身的特征和牧民传统的智慧考虑,并结合现代的优良技术进行改良和发展,而不能把牧民作为所有困难和问题的替罪羊。

3 治理草原退化的最佳办法

总结以上草原退化的原因与结合牧区实际情况来判断,出现草原生态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然因素是至关全人类的难题,笔者难以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而上述人为因素中部分因素已经对草原生态造成了很严重后果,我们无法避免它的影响,只能积极面对这些后果。但部分因素正在对草原生态产生着影响,我们在避免有些因素重现的基础上必须克服现存的这些因素。

3.1 制定草畜管理条例,振兴草原畜牧业

国家和政府所制定的草原管理制度和政策有其不合理性和不客观性,要更好地解决草原生态问题就需要出台符合草原生态系统与利于发展牧民经济的相关制度和政策。首先,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随着人口增长出现的草畜人之间的矛盾。现今很多牧户所遇到的特大问题是在一定的草场上畜养不了更多的家畜,从而很难养活逐年增加的人口。那么怎样才能比较理想地依靠畜牧业养活庞大的家庭呢?①要改革草原分配的不合理性和完善草畜管理制度,不能让有些牧户无原则的发展牲畜数量,也不能让有些牧户自愿退出牧场;②解决“只顾养畜,不顾生态” 的问题,让养畜者遵循草原生态系统和坚持养畜利于草原的原则;③制定家畜种类多样和规模合理的条例,让畜牧业起到恢复或修复草原生态的作用。

其次,草原畜牧业应当重新发挥其优势,通过创新发展成为一种有竞争力的畜牧经济模式[4]。我们要改变目前面临的草原退化等一系列危机,必须先要规划好畜牧产业在新型产业的浪潮中前进的路径;必须合理处理好草原与牧民的生态关系;必须客观对待畜牧业从古至今在草原生态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最后,振兴草原畜牧业需要以保护牧民草场权益作为振兴草原畜牧业的基本政策,草原对于畜牧业来说是最根本资源;大力发展与改善合作经济组织,整合草原和家畜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是目前很理想的一种发展模式;用科学和技术支持牧区传统手艺的发展,提高牧民收入的多样化,促进畜牧业产业化[4]。

3.2 取消小范围的围栏,划分四季轮牧区域

建立健全草原围栏制度,限制草原小范围的围栏,提倡“区域性围栏流动性畜养”。流动性是畜养牲畜的最大特点之一,牧民根据草量和草质进行不定期的移动,因此区域性草原围栏有其合理性和优势,但是每家每户进行草原围栏,甚至一户人家的草场有多处围栏是严重违背了草原与畜牧业之间的生态关系,大大缩短了家畜的流动半径,是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理应撤销小范围的草原围栏,让牲畜具有更大的流动空间,让牧草具有更多的修复时间。比较详细划分四季草场分界,让草原真正得到休牧的作用,从而提高草原生态的生命力。

3.3 传统的方法需要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来支撑

(1)复兴草原畜牧业意味着恢复传统的某些理论与做法,但不是回到过去所有做法,更不是回到过去的游牧时代;传承优良的草畜管理模式,填补传统草畜管理模式的短板。如以前冬春季节家畜容易受高原寒风影响体能会大减,从而到春末家畜的成活率不太高。而现今可以修建暖棚和喂养饲料,可以避免冬春寒风的影响,从而保证家畜的成活率和提高体质。

(2)草原畜牧业决定了牧民的居住必须是孤舍式的居住方式,如果要村落式的居住,必然会不能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针对目前有些牧区出现定居畜牧业的问题,需要鼓励发展草畜整合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合格的畜牧业合作社不仅能满足草畜统一的原则,而且也能增加家畜在草场上的流动性,实现游牧的目的。

3.4 坚持平衡畜养方式

坚持“草畜人平衡”(家畜种类平衡、草原划分平衡、牧民分工平衡)的畜养方式。越来越多的牧民为了便捷和眼前利益,将畜种单一化和频繁围栏草原已经成为牧区最大的破坏草原生态的因素之一。不同畜种对不同草质和不同地理位置的牧草食用情况不同,一般牦牛比较耐寒,而且有反刍能力,适合在地势比较高的草场放牧。羊是需要人力照顾的家畜适合在离营地不远且地势较平缓的草场上放牧。草原不仅需要牦牛粪便的滋润,还需要羊蹄的践踏才有生命力。

4 小结

草原生态系统一直在维护着草原生态的完整和健康,但在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中这种草原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草原生命出现很多危机。面对草原生态危机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部分措施却事倍功半,没能达到保护效果,反而成为加剧草原退化的另一个因素。所以需要用客观办法来解决现实问题,首先我们特别需要扭转对牧区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的状况,特别需要改变只强调目的而轻视方法与方式的态度[4],然后在遵守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实施一些符合草原生态的改良或革新,才能更好地引领草原和牧民走草原生态与牧民经济协同发展的道路。

上述问题及建议是笔者通过多年观察和亲身体验,以及访问牧区牧业专业人员和查阅一些相关资料所总结的,必有很多不妥之处请读者见谅。也希望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猜你喜欢

草畜围栏草场
祁连草场
TBS围栏灭鼠技术
宋尚有局长在甘南调研草畜平衡等工作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浅谈原州区草畜产业发展情况
新草场有多远
动物园
洗澡围栏
河南省优质草畜品种选育推广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雪峰下的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