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

2023-02-24孙磊中油北斗陕西科技能源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3年1期
关键词:经营国有企业企业

孙磊 中油北斗陕西科技能源有限公司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措施,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方法,对保护企业资产完整和安全,促进企业各个经营环境协调运作以及高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中,加强内部控制更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国有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既给国有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又使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数量在整体上逐渐减少,但是国有企业的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向着大型化、集团化方向不断发展,在经济总量的创造方面也在稳步提高。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工作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对国家安全具有直接影响,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支柱。所以,必须保证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主体地位,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强化其内部控制,从而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使其整体素质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加强国有企业运行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是经营管理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裹胁之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要有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从而充分利用内部控制,优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加大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力度,从而加强国有企业产品销售、贷款回收、物资采购以及款项支付等工作的规范性,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健康运行,有效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国有企业实现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延长企业寿命,进而更好地适应新经济形势对国有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

(二)降低企业筹资成本

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融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保证国有企业拥有充足的经营资金的重要保障措施。在进行融资活动时,企业必须充分考虑融资的规模、时间、方式、成本以及企业自身的财务结构情况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企业融资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国有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必须对这些影响因此进行充分的分析,还要对整个融资过程进行充分的论证,将对融资过程中的贷款、管理以及归还等环节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降低融资风险,保证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1]。

国有企业进行融资时,受到国有企业体制的影响,其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此外,国有企业中的个别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不足,法制观念淡薄,无法充分履行岗位职责,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不足。这就使得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常常出现对外担保并形成有负债现象的发展,给国有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环境分析

和普通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非常庞大,因此其内部运作情况更加复杂,各项流程繁多且混乱,这就导致国有企业的管理决策往往无法得到有效执行,或是管理决策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造成决策失误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在国有企业内部,各个层级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导致上下层级在进行信息传达时,往往会受到阻碍,严重影响了办事效率,同时也造成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大量闲置和浪费,这对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大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力度。除此之外,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运营模式,这就导致国有企业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时,由于国有企业对自身发展缺少精准定位,而且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高度依赖政府和国家政策,严重缺乏主动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管理经验得不到更新,这使得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极为恶劣,不利于其加强内部控制。因此,亟须在此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促进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得到新的发展。

(二)企业中的风险分析

长久以来,国有企业发展受到政府和国家的保护,这使得国有企业的风险意识非常淡薄,同时由于其体制的特殊性以及自身独立性,使得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对各方面都缺乏理性的认识和对比分析。这就导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却没有提高警惕,更没有意识到市场风险的危险性,更没有做好企业风险评估和分析工作。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国有企业的运营困难系数进一步加大,严重阻碍了其在新形势下建设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内部控制活动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许多不足之处也逐一暴露出来。由于国有企业的组织规模是非常庞大的,因此划分出了很多职能各不相同的部门。但是,由于部门众多而且程序混乱,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办事效率。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其预算管理工作质量较差,对数据信息的分析不足,无法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建设提供客观、全面且准确的信息依据,这不仅影响了国有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同时也使国有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特别是没有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严重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运作效率。

(四)信息交流内部控制

在现代社会,信息已成为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是,国有企业的信息渠道非常单一,这就导致其无法对市场环境以及其他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进行及时且全面的了解,对信息的掌握力度严重不足。除此之外,在国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导致其内部信息的传递受到严重的阻碍,而且对信息的管理机制与不够完善,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信息管理和分析的专业能力,这都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对信息交流的内部控制效果,对其经营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相关案例分析

(一)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以某国有企业为例,该国有企业属于有限责任公司,是负责专业化机械制造生产国有独资企业。在2013年,该企业就已初步完成了内部控制体系构架,结合该国有企业的管理要求和实际情况,出台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针对组织架构、战略投资、应收账款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和完善,并结合行业板块特点,针对内部控制工作制定了特性标准,使其内部控制机制得到有效运行。该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如下:

第一,在国有企业成立之初,组织结构就已建立,而且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层级非常多,这就使得工作人员往往受到多方面的管控,而且员工工作分配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员工对自身的职务认识不清,内部控制管理机构的职责和义务也无法得到有效明确,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

第二,该国有企业在风险评估方面,主要采用经验判断、小组商议以及询问专家等方法,实现对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识别,从而对风险进行判断分析。受到管理理念、企业价值观与发展战略结构不紧密等方面的影响,导致企业监管工作不完全达标,而且风险管理体系和流程较为复杂,运行效率不高,影响了该国有企业对信息的准确分析,对内外部风险难以进行准确提取。

第三,该国有企业对自身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建立,借鉴了国外经验,将公司治理、经营及财务管理等模块融为一体,建立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框架。但由于未能制定完善的确认方法,导致该国有企业的业务流程的重点和普遍使用点难以确定,信息记录不全面、文档处理不准确等现象较为严重[2]。

(二)内部控制问题成因

第一,受到国有独资企业性质的影响,长期受到国有政策的扶持,拥有雄厚的资产,导致该国有企业对分工不合理的问题,没有加强重视,更没有及时进行结构调整,严重影响了职责分配明确的原则。而且由于管理层级多,报告关系复杂,使共组织结构重建和调整工作受到严重阻碍。

第二,由于国有控股企业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发展愿景、企业精神和建设宗旨,在价值观及经营理念方面也不够明确。管理人员只重视效益,未强调责任,难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和制约,进而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也降低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

第三,国有企业中层对业务流程缺乏透彻的理解,难以发现其中的风险,也无法对其中蕴藏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这使得国有企业经营风险增高。此外,由于没有广泛应用记录业务方法,导致所有员工对业务流程缺乏统一且全面的认识,难以准确高效地识别业务流程的各个步骤,更难对业务流程进行准确控制,不利于国有企业业务的规范化发展。

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改善企业组织结构

国有企业应降低对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有效改善,降低其结构的垂直度,减少上下级层和冗员,从而有效扩大内部控制的范围,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建立紧凑的组织结构,有效增强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敏捷性和高效性。通过对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有效改革、优化调整,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组织结构的灵活性,使内部控制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使其组织结构的运行效率以及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力度,都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有效增强国有企业的创造力,促进其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准确把握风险导向

国有企业必须加强构建风险风向标,结合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机制,从而对风险导向实现准确把握。除此之外,还要围绕流程和关键控制点,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从而实现由主到次、由大到小地对各级管理流程有效优化,逐渐加大对各级流程的内部控制力度,有效提高国有企业对综合风险的整体防控能力[3]。

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必须依照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风险管理措施,还要针对风险管理工作组建专业监督小组,有效监督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国有企业应在各个部门积极加强自我修正建设,构建自我修正模式,从而有效加强各个部门的自身建设。例如,生产部门必须严重依照相关规定要注,对安全生产标准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对不符合安全标准要求的方面,及时进行整改,从而有效提高国有企业对风险的应对水平,保证生产活动的安全性。

(三)提高内部借鉴学习

国有企业必须加强日常管理,同时充分整理和总结日常管控业务,对管理方法进行有效优化,提炼出优点并将其固化,从而使其管理机制日益完善。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还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和沟通,特别是集团总公司与子、分公司的交流沟通,从而及时了解相关信息,确保决策的正确性。除此之外,良好的内部沟通,还能够使国有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更加流畅,这对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加强国有企业与外部关联单位的联系,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落实计划要有顺序

国有企业必须科学合理地制定工作计划,包括年度计划、月度计划,等等,以这种方法,有效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实施,还能够对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这对优化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通过科学规划国有企业建设工作,加强内部考核,还能够有效促进国有企业内部工作要求的统一性,对提高工作进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落实各项工作计划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地对其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特别是针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文件,必须加强安全文件管理建设,提高安全文件管理意识,通过按顺序对文件进行编码等方法,有效规范文件内容,全面提高文件的管理力度和质量。对于涉密文件,还要进一步增强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在法律法规层面对涉密文件进行科学管理,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这对提高文件的实际应用性,使其充分发挥实际价值,也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4]。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脉命的重要支撑力量,必须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内部控制力度,从而有效强化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质量及整体管理水平,为推动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有效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也能够通过科学、严谨的内部控制措施,有效确保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规范性,这对促进国有企业实现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经营国有企业企业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企业
企业
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