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行政事业机关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2023-02-24蔡慧浮山县融媒体中心
蔡慧 浮山县融媒体中心
行政事业机关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十分必要,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其完善管理制度,还能够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来避免出现滥用职权的问题,有效确保行政事业机关财务资源的合理使用,为单位和社会带来更大的贡献。而对于现阶段的行政事业机关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制度构建不够全面、风险控制意识较低、财务处理技术缺陷、制度缺乏执行力等相关问题。需要对其问题进行全面认知,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应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够实现行政事业机关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行政事业机关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现阶段,我国对行政事业机关单位的具体定义还比较模糊,在不同的背景下,所指的对象还是有所不同的。在进行不同标准的划分时,可以根据社会学方面的理论来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将社会法人组织分为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非营利部门,而政府部门包括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非营利部门主要包括慈善机构、社会团体等。其中的“行”字指的是执行的含义,而“政”字指的是国家部门,特别指的是国家的权力部门。行政组织指的是为了能够达到一定的目标,从而能够进行执行性管理的部门系统。事业单位指的是为了社会公益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性服务组织,能够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贡献。而事业单位可以分为行政类、公益类和生产类,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很多行政类事业单位随着发展也会转化为行政机构,而公益类的事业单位继续保留原有的单位序列,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会转化为正常的企业进行经营。而对于内部控制来说,主要是进行一定的风险规避,从而能够有效促进财务的有效管理。另外,还需要进行财务控制系统的构建,能够对行政事业机关单位的财务进行监督和管理,提升绩效。通过内部控制能够让其经济活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够达到相应的目标。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可以进行相关控制活动的开展,发挥内部控制功能,从而能够实现自我约束和规范,有效进行风险的控制,达成最后的目标。那么就需要进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利用内部控制制度来进行约束,从而有效实现风险的控制,促进行政事业机关单位财务工作的有效实施[1]。
二、行政事业机关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构建不够全面
对于行政事业机关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来说还不够完善,在我国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政府职能出现了一定的改变,而且公共财政框架也开始逐步建立,我国的行政事业机关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已经开始逐步搭建。但是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在预算支出管理工作改革的背景下,很多部门内部控制标准之间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而且通过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效改革而出现相关法律法规与之不协调的问题,比如我国现在所具有的预算法、税收征管法等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之间存在很多不同的地方,这样会导致其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撑。为了能够促进改革工作的开展,政府部门曾经进行一些过渡性策略的实施,但是还没有在法律中进行修订,导致很多规则无法进行有效落实,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挪用公款、延期上缴等问题,不利于行政事业机关单位的发展。而且在其内部并没有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缺乏相应的专职人员配备,无法实现财务内部的有效控制。虽然很多行政事业机关单位设置了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缺乏对其重视,也没有进行逐步完善,从而导致这种制度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脱离预计情况而使用,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问题,降低内部控制效果。而且其内部控制意识比较薄弱,没有进行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注重外部的发展,但是对内部的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自己的事情,从而无法促进行政事业机关单位的发展。而且组织架构的设置比较不科学,岗位安排比较不合理,这样会出现岗位混乱和责任不清的问题,无法促进行政事业机关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二)风险控制意识较低
很多行政事业机关单位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对其认知比较低,所具有的风险控制意识还比较薄弱。而伴随着国家金融危机的发展,这种影响会逐步渗透到公共领域之中,对行政事业机关单位的财务工作带来非常大的风险,这样会导致巨大的资金问题。那么就需要通过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预警机制来进行风险的控制,这样才能够化解风险。很多人认为行政事业机关单位并不是营利部门,不具备财务风险。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其在社会服务工作中所存在的多种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缺乏风险研究工作,无法进行财务风险的识别,缺乏风险防范,这样会导致出现非常大的问题。很多人忽略了滥用职权的风险,从而导致很多官员腐败被查。我国现阶段法律还不够完善,经常出现滥用职权的问题,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并没有重视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风险,因为行政事业机关单位在相关经济活动中没有竞争对手,这样会让其忽略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导致资源匹配不合理,进而产生财务风险。很多公共工程、土地的资源都掌握在政府部门的手里,从而导致贪污腐败的问题发生,会影响资源的科学分配。而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缺乏风险控制,会导致更大的财务风险,为行政事业机关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三)财务处理技术缺陷
对于行政事业机关单位来说,在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方面还具有一定的缺陷,从而导致缺乏有效的控制。一些领导签批的费用会超过标准要求,无法进行有效监督。而且很多单位管理工作十分混乱,导致很多资产的闲置,浪费严重,缺乏科学的手段进行控制。很多单位在采购制度构建后,会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很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单薄,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经常会导致资产划分问题出现。对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无法进行正确划分,而且没有规定的财产盘点制度进行支撑,导致账目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还有很多易耗品无人进行管理,而且对于行政事业机关单位的现金收入,很多都没有及时进行银行的存入,这样导致挪用公款问题严重,谋取个人私利,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行政事业机关单位的票据管理工作还不够严格,并没有建立票据使用检查制度,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2]。
(四)制度缺乏执行力
在行政事业机关单位中,还存在预算执行能力不强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现阶段的经费支出经常会超出原有的控制标准,哪怕是制定了相应的控制制度,但是很多单位都没有按照相关的预算制度进行具体执行。很多单位都是采用了实报实销的制度,只要审核通过就会报销。很多专项经费经常会被挪用,无法发挥资金该有的效果。而且企业内部制度的内容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很多工作人员会利用制度中的漏洞来进行自身利益的获取,从而不利于制度的执行。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问题的执行中会具有一定的不良情绪,导致很多制度中的内容无法按照规定进行执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无法发挥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不利于财务工作的开展。而且在财务处理控制工作中,对其审核工作不够严谨,账目核实工作不够严格,经常会出现错记、少记、多记的问题。还会出现漏记、不记的问题,这样会导致执行缺失。比如在进行专项支出的审核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临时进行资金用途的改变,挪用现有资金,或者超出标准来进行资金的支出,这样都会导致财务风险。而且在财政收费和上缴环节中没有按照要求收费,出现转移帐外结余等情况。
三、行政事业机关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构建策略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为了能够有效帮助行政事业机关单位进行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首先,需要进行预算控制制度的构建。需要明确各方职责,对于业务部门来说,主要是预算的编制和使用主体,能够进行预算工作计划的制定,还需要对预算内容进行有效执行[3]。而对于财务部门来说,主要是进行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好预算编制,对企业各个部门提交的资料进行汇总,制定年度预算方案,同时进行预算执行监督工作。单位领导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预算方案的审核,做好财务决定工作。财政部门具有预算审批权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对财务制度的制定、预算决算标准进行编制,是预算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需要做好日常的预算管理工作,并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其次,需要进行预算控制业务流程分析工作。需要做好预算编审工作,并且进行项目清理,从而能够提升预算工作的科学性。项目清理结果出来后,能够作为第二年的预算编制基础,这样才能够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还需要做好风险分析工作,通过项目清理工作虽然能够实现预算编制工作,但是如果将其当作单独工作会浪费人力、物力,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那么就可以通过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来进行此项工作的执行,从而能够有效进行财务内部控制。
(二)强化财务的风险意识
为了能够有效促进行政事业机关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并且进行风险防控措施的执行,这样才能够达到相应的目的。预算编制工作应该在前一年的数据基础上来进行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对本年度收支情况进行测算。而且需要根据预算编报要求来进行编报工作。还应该建立预算编制标准,并且对第二年的工作计划做出安排[4]。所有的预算情况需要交给领导审核,这样才能够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中,需要进行内部职责划分工作,这样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归口审核工作需要对整个预算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并且为其提供一定的意见。对于大型工程项目来说,需要在预算编审阶段进行立项工作,做好综合评审之后,才能够进行第三方外部审评,从而能够在多个环节进行预算风险的控制。在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中,主要是进行内部预算批复工作之中,财务部门在得到预算批复工作后,需要在预算控制范围内进行资金的统筹考虑,同时能够对财政拨款结余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预算指标。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资金需求量的预测和计算,从而能够进行相关费用的全面了解,并且进行开支范围的确定。总之,通过预算批复工作和审核工作能够做好风险管理,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三)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
很多单位在预算编制工作中所具有的方法比较落后,还停留在原有的阶段,需要根据单位的情况进行预算,同时与业务情况进行审核。因为很多单位的财政拨款都是根据上半年开支情况进行制定,并没有进行零基预算的考量,也没有去讨论原来的支出是否科学,从而导致相关预算支出无法达到逐项核定的要求。而且在进行预算制定工作中,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而且会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导致资金在日常的使用中会出现很大程度的变动,不利于对其进行控制。因此,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作用,从而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行政事业机关单位可以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所有的财务信息需要通过计算机系统来进行记录。每一笔开支都需要进行详细记录,这样才能够避免出现挪用公款的问题。通过信息软件的使用,还可以利用财务软件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工作,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计算结果也更为准确,进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财务部门进行分析,降低财务风险,有效实现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四)提升内部控制执行力
为了能够促进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实施制度。科学的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将立法当作核心内容,主要利用自主控制以及政府监督管理和中介机构的参与来进行辅助,从而能够完成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工作,有效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的有效执行。可以通过内部立法的方式来进行控制,并且进行法律的说明,从而能够达到监督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内部自我评价的方式来进行内部控制工作,可以进行内部环境评价工作,主要针对机构设置、文化建设、管理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能够保证内部环境设置合理。另外,还应该做好财务评估工作,能够确保财务资源的安全使用[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行政事业机关单位中进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工作十分关键,不仅能够有效进行财务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还能够避免贪污腐败的问题发生。有效发挥财务资源的作用,促进相关工作的发展。因此,需要针对其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同时能够具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的解决,有效促进行政事业机关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其发展。同时还应该进行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内部控制,能够获得更佳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达到财务管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