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童话单元教学的价值追求与实施策略

2023-02-24刘亚雄陈柳杭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3年1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童话

刘亚雄, 陈柳杭

(1.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南 长沙 410005;2.伦敦大学学院 欧洲语言文化与社会学院, 英国 伦敦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以“学习任务群”来组织与呈现语文课程内容,旨在以“少而精”的结构化课程内容引领与推动高质量的语文教学”[1]。“学习任务群”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将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范式,以大单元为基石,重组课程内容、重构教学单元,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在修订版教材投入使用之前,如何以现行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实施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是当前一线教师面临的主要困惑与问题。

笔者以统编教材中的“童话单元”为例,尝试从学习任务群的视角重新审视发现童话单元教学的价值,从而探索“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策略。

一、“学习任务群”的内涵特征

由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学什么”“怎么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学的两大难题。新课程标准以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是此次课标修订的一大亮点,也是语文课程建设的一次创举。语文学习任务群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价值引领,凸显以文化人的育人功能

新课程标准将中华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当代文化生活、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载体形式,意在帮助学生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以学习主题统领选择与组织学习内容,更有利于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发挥语文课程的多重教育功能。”[2]

(二)素养为纲,构建结构化的课程内容体系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一种新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它是在核心素养课程观的指导下,传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吸纳学习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的,是语文课程改革守正创新的集中体现。它以核心素养为纲,用学习任务统领学科内容、生活情境和学习活动,旨在改变课程内容散点化、教学方式碎片化的现状,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

新课程标准按照内容整合程度,分3个层次设置“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整本书阅读”等6个学习任务群,然后分别提出各个学段的学习内容。这6个学习任务群以语文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将情境、内容、方法、资源等语文要素进行重组和整合,构建了清晰完整的结构化课程内容体系。

(三)实践导向,推进学为中心的课堂建设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主张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学生须迁移所学以应对多样化、复杂化的生活,面对全新问题的挑战。”[3]真正的学习,应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由知识的被动输入转变为主动建构,由单纯做题转变为在复杂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

王宁教授认为,“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进一步组织学习资料,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个人的语言运用系统”[4]。这种基于真实情境、任务统领、注重实践的学习活动,将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知识和概念的传统学习方式,以动态的语文实践替代静态的知识教学,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实现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相互融通。

二、“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童话单元教学的价值追求

童话与儿童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非常适合儿童阅读,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选编童话故事53篇,占整个教材选文的17%左右,其中低年级32篇(占70%左右),中年级14篇(约占28%)。除了单篇童话,教材还在第一、二学段安排了5个童话单元的集中学习(见表1)。

表1 统编教材童话单元整体编排

根据新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的划分,童话单元的教学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该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5]。

以学习任务群的视角审视童话单元的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育人价值:感受人物形象,领会童话意蕴

童话是用“儿童理解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它将人生的哲理、美好的情感隐含在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故事之中,让儿童在愉悦的阅读体验中,获得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童话丰富的精神滋养,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价值。”[6]统编教材双线组元,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统领单元教学主题,实施任务群教学要结合童话单元的人文主题,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理解故事内涵,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人物美好的形象,领悟生活的智慧,获得精神的成长。

(二)语用价值:发现语言之美,丰富语言经验

童话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最佳范本。因此,学习任务群引领下的童话单元教学要注意通过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在任务情境的驱动下欣赏和发现童话故事独特的语言特点,通过想象说话、仿说练习、复述故事等语言实践活动,发展语言能力,丰富语言经验。

(三)审美价值:体会奇思妙想,释放幻想天性

童话是生活土壤里绽开的色彩缤纷的想象之花,是帮助儿童打开想象、释放幻想天性的文本。童话故事通过丰富神奇的想象,将学生带入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让学生在感受奇思妙想迷人魅力的同时,还能创造出自己的想象故事。这种体验贴近儿童的精神世界,符合儿童的心智特点,能让儿童充分感受童话之美、尽情享受创造之乐,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感与心理上的满足感。

三、“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童话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统编教材安排童话单元的集中学习,为学习任务群的实施提供了条件。如何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整体把握童话单元的教学价值,统整单元教学目标?如何聚焦关键能力的发展,整合单元教学资源,设计语文实践活动?下面以统编语文教材二下第七单元为例,探寻童话单元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实践路径。

(一)统整单元教学目标,凸显童话教学价值

崔允漷教授指出,“一个学习单元由素养目标、课时、情境、任务、知识点等组成,单元就是将这些要素按某种需求和规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结构的整体”[7]。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就是要改变单篇课文教学的方式,聚焦核心素养目标,以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为统领,进行单元整体目标构建,最大限度发挥单元主题童话教学的价值。

新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童话教学提出了不同的学习目标。第一学段重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8]因此,第一学段的童话教学应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童话故事的童真童趣,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培养儿童阅读兴趣为主。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改变”这一人文主题,安排了4篇童话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改变”的意义(见表2),让学生明白只要不断努力,耐心等待,就会在不断改变中成长。

表2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主题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大象的耳朵》要求学生通过梳理大象的想法把握故事内容,为完整讲述故事做准备;《蜘蛛开店》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借助思维导图完整有序地讲述故事;《青蛙卖泥塘》要求学生梳理主要事件了解故事内容,并分角色表演;《小毛虫》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借助相关的词句讲故事。四篇课文都给学生搭建讲故事的支架,意在让学生借助提示,按顺序完整地讲述故事。

综合以上学习要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能准确认读、正确书写生字词,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自主识字。

2.能根据问题提取关键信息,了解故事内容。

3.能读好问句,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在朗读中初步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的意趣。

4.能借助提示讲故事,展开想象创编故事,分角色演故事。

(二)整合单元教学资源,聚焦关键能力发展

以学习任务群构建课程内容体系,要通过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为有效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在梳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适时引入和积极开发其他有用的课程资源,聚焦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和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整体设计单元教学活动(见图1)。

图1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确立活动主题

语文学习任务群强调学习要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及真实的角色感,在情境化的实践运用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将单元目标融入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结合“班级故事会”活动,确定“我是童话推介官”这一学习主题。整个单元的教学都围绕这一学习主题展开,将“推介我喜爱的童话故事”作为情境任务,链接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升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

2.聚焦目标,设计学习任务群

聚焦单元教学目标,在学习主题的引领下,从三个层次分解出学习任务群,并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活动: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通过设计“闯闯汉字游乐园”的任务情境,将课后生字、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等内容进行统整,设计“猜一猜”“认一认”“写一写”等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在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发现汉字构字规律、掌握汉字书写规律、养成自主积累的好习惯。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以“推介我喜爱的童话故事”作为统整的学习主题,以教材安排的4篇课文为主体,将语文园地七“我爱阅读”中的《月亮姑娘做衣裳》,课外拓展《森林百货店》《小丑鱼》等童话故事,引导孩子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通过“童话故事我爱读”“童话故事讲演会”和“童话故事我会编”等系列实践活动主动分享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围绕“我是童话推介官”这一主题活动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通过“创作童话连环画”“童话故事演播厅”等活动,引导孩子在真实的创作情境中,以创编分享、演出交流为主要形式进行展示。

在“我是童话推介官”这一统整的主题下,聚焦“根据提示讲故事”这一中心目标,通过五个相互关联的子任务层层推进,实现从“读懂故事”到“讲好故事”到“创编故事”的能力发展进阶。

(三)落实教学评一致,实现核心素养提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当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当中表现出来的”[9]。因此,新课程标准倡导过程性评价,重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教师在实施任务群的教学时,要立足单元整体,依据教学目标制定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法,使“教—学—评”融为一体,通过过程性评价,推进教与学的过程,实现核心素养提升。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在教学提示中指出:“评价应围绕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性表现进行,第一学段关注阅读兴趣,通过朗读和想象等,侧重考查学生对作品情境、节奏和韵味的大体感受”[10],教师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将教学评价融入单元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对照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自主学习,并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小组讨论时,也能依据评价标准对同伴的学习做出客观评价和合理建议。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依据评价标准适时点评,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才能科学推进真实情境中的任务实施和活动开展,让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实现核心素养进阶式发展跃升。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课程内容童话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