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策略

2023-02-23柳鑫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节气幼儿

柳鑫

摘 要:幼儿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育中渗透“二十四节气”文化,既是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丰富幼儿教育内容、推进幼儿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的内涵,分析了“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课程教学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措施,以便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幼儿园课程 有效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2.057

幼儿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当前的幼儿教育方向和策略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教师在履行幼兒看护和基本知识的传播之外,更重要的是利用幼儿极强的可塑性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在完成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就为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十四节气”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幼儿日常生活中也极为常见,并且幼儿通过生活实践对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幼儿通过与“二十四节气”中所对应的自然活动的互动,可以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传统文化,增强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改下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能够满足幼儿课程设置的需求,实现对幼儿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将“二十四节气”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二十四节气”概述

(一)内涵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体系中,“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教学环境的布置还是教学内容的设计都充满了浓厚的节气特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种植及管理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自然节气来判断和确定作物的种植情况。因此,“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一度被称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

何为“二十四节气”呢?具体来讲,“二十四节气”指的是古代人民基于农历(阴历),经过对一年内每个季节、每个季度所呈现出来的气候变化、季节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农作物带来的影响的深入分析,而得出的一种具有标识功能的对应节令。同时,基于每个节令与地球公转轨迹的直接关联,人们对地球的公转轨迹进行了划分,由此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不仅对农业生产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还能为辨别和预测气候变化提供依据。同时,“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独有的形式,每一个节气都是人与自然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能够体现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学习特性

1.自然性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社会人们在劳作中通过观察四季和天气的变化以及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从而总结出来的自然发展规律,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然变化的尊重,更能体现出人们利用这种变化进行创造的智慧与力量。自然的变化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二十四节气”展现的是二十四个时节以及对应的气候特征,能够指导人们实施农事行为。因此,“二十四节气”是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紧密联系的桥梁。

2.时序性

节气是跟随四季的变化而产生的,四季的轮换又有着一定的规律性,“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也就呈现出时序性特征,这主要体现在自然变化的规律与农事的交替活动。在“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点对应的都是农事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春种秋收,不能打乱顺序,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去开展对应的农业活动。

二、幼儿教育中融入“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一)有助于对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幼儿课程教育中融入“二十四节气”可以让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比如,教师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现象与生活联系起来,创编出一些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歌谣,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幼儿,让幼儿在学习中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快乐。同时,“二十四节气”是生活的真实反映,教师将其融入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幼儿走近自然、走近生活,从中学习到课本中没有的、有趣的新知识。教师还可以基于“二十四节气”设置很多有趣的探索性活动,这不仅使课内外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也进一步优化和丰富了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二)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实际上,“二十四节气”并不仅仅是一种季节变化的体现,其中蕴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比如,节气中都会对应一些天气情况,像下雨、冰雪、大风、旱涝、潮汐等,这些都涉及气象领域、天文领域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当前的幼儿常规教育中出现的概率非常低,不仅教师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在教师看来幼儿也不会明白这些内容。这就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而“二十四节气”虽然涵盖了这些深奥的内容,但它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幼儿也会在长辈的口中获悉节气名称及部分内容,这样的课程会降低教学的难度,会让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二十四节气”来满足幼儿“知天文、知地理”的需求,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幼儿教育中融入“二十四节气”存在的问题

(一)从教师角度分析

幼儿教师虽然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但只局限于常规教育中,很少有教师对“二十四节气”有足够深刻的了解,在教学中无法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另外,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教师在设置课程时采用的形式较为单一,通常是将“二十四节气”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板块,由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背诵或者出示图片、展示多媒体课件等,没有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幼儿所掌握的“二十四节气”知识只停留在其名称上。

(二)从生活环境分析

一方面,现在的幼儿是温室中的花朵,享受着极为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很少有机会走近自然、亲近自然,即使有,也只是在家长的陪同下进入公园中、花园中或植物园中走马观花般地观赏不同植物,对其生长状态、规律、所需条件等知之甚少,自然也无法理解“二十四节气”的真实含义。另一方面,家庭生活也没有为幼儿的学习创设必要的环境与条件,一般情况下,幼儿的父母都不会关注这些节气,只有爷爷奶奶这些老一辈人对于“二十四节气”有一些了解,但是他们却很少会与幼儿谈论“二十四节气”。基本所有的家长都会将关注重点放在对幼儿常规教育上,这样就让“二十四节气”的渗透失去了良好的环境。

四、“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措施

(一)前期准备

1.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一方面在总的取向上是培养幼儿对“二十四节气”的关注和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热爱,另一方面在年龄段走向上,小、中班侧重于对节气的参与和感受,大班则侧重于对节气的理解和表达。比如针对“惊蛰”这一节气制定的课程目标如图所示:

2.要基于实际科学选择内容

“二十四节气”课程涵盖了五大领域的学习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课程以主题的形式进行建构。每个节气为一个主题,而每个主题要包含四大板块:自然探索板块:主要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气候、物候现象的观察和探究。节气体验板块:主要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农耕活动、风俗习惯和民俗游戏的体验。文化艺术板块:主要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词、音乐、美术的感受和表达。饮食保健板块:主要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健康教育和饮食保健建议。以清明为例展示课程内容如图:

(二)渗透措施

1.从幼儿兴趣入手选择对应的教育资源

幼儿兴趣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幼儿的学习需求,观察他们的兴趣点,以此为基础选择恰当的教育资源开展相关活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二十四节气”产生深刻的了解,包括它的文化内涵、产生的背景、涉及的一些历史典故等。这样,教师在开展教育时才能用丰富的学识来吸引幼儿,并让幼儿在教师的娓娓而谈中逐渐了解“二十四节气”,只有从思想上有了正确认知,学生才能更好地跟随教师的节奏去学习。

另外,教师要对“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和利用,并围绕特定的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一般都是通过自己的参与来感知和体验的,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二十四节气”文化元素对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会产生促进作用,以此来组织实践活动,让幼儿产生兴趣,并能从中学习到某些知识和技能。

2.从教学环境入手,营造学习氛围

教师要注重环境的营造,让幼儿在环境的浸润下加深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比如,围绕春分节气这一主题,教师要与幼儿、家长共同组织和参与活动。教师可以将幼儿制作的风筝等工艺品布置在教室中,或者在教室、走廊中张贴有关春分的画报等,营造出春天的美好环境,让幼儿欣赏、吟诵、嬉闹,从而在充满节气文化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受文化。而在节气墙上,教师就可以将幼儿参与活动时的一些照片张贴上去。

另外,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将“二十四节气”融入进去,在潜移默化中将“二十四节气”渗透到幼儿的心灵与生活中。比如,在早上入园时,教师可以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大课间时,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講述一些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小故事;午睡后,教师可以介绍一个有关的谚语,并讲述其由来及蕴含的道理,让幼儿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利用区域活动或文化节,教师要鼓励幼儿制作“二十四节气”图、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手工艺品等,每个参加的小朋友都会得到教师奖励的一朵小红花或者其他的小礼物。多元的文化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也能让幼儿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从深层次上去认识和理解节气文化。

3.从课外实践入手,拓展知识范围

课外实践教学的开展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系统性、全面性知识体系框架的重要途径。在“二十四节气”与幼儿课程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劳动、感悟不同节气的内涵。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应时体验与节气对应的农耕活动,包括农作物种植、管理、收获等。比如,在立春这一节气中,部分地区的人们还保留着打春牛、送春牛、贴春牛图的传统习俗,那么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习俗组织“立春来了”的主题活动,教师要通过区角美术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利用现有的美术材料画一幅立春图、剪一头春牛、扎一纸风筝或者在小小厨房区做一盘春卷等。而在秋分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果园,并帮助果农摘果子,体验丰收的喜悦。冬至时节,教师可以与幼儿围坐在教室,一同包水饺。这一系列活动可以让幼儿对每一个节气都充满期盼,并在真实的活动中提升劳动体验,让“二十四节气”知识入心入脑。

4.从文学作品入手,渗透“二十四节气”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通常会借助绘本来开展教学活动,绘本中的故事对幼儿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来宣扬“二十四节气”。比如,在故事课中,教师可以选择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民间故事作为载体,像《立夏之传说》《大寒的来历》等,这些故事情节非常有趣,通俗易懂的话语能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由此帮助幼儿加深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同样,诗词歌赋也是幼儿教育内容中最常见的一部分,其中很多诗词都与“二十四节气”有关,像《诗经·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白居易《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教师不仅要对其进行细致讲解,也要引导幼儿进行传唱,在传唱中不断领会其中的意蕴。

综上所述,在幼儿课程教育中融入“二十四节气”是幼儿教育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基于自身的专业性,通过不断学习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内涵,通过不断分析幼儿教育内容找出融合点。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幼儿在参与教学中能够深刻体验到“二十四节气”,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理解,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强化认知,进而去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

参考文献:

[1] 洪认市《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思考与实践》,《读写算》2022年第20期。

[2] 连晓环《“中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16期。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节气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