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策略探究

2023-02-23杨丽萍

关键词:素养传统数学

杨丽萍

摘 要: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兴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与学业品质。本文在简要论述传统文化元素与小学数学教育融合的价值、问题等内容后,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路径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入手,探究二者融合的有效路径,以求实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元素 融合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12.025

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让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重点关注。当下,在提升学生数学综合技能,培育学生数学基础素质,提高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过程中,教育领域开始持续研究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学科教学的路径。然而,传统文化元素与小学数学教育的融合还有部分问题没有解决,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数学教育的探索欲望。为改善这一情况,助力学生健康发展,本文做如下讨论。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原因和价值

1.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原因

根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应持续性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借助传统文化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实现运用学科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由此可见,在落实人才培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结合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理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第一,培育需要。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对全能型人才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当前的教学领域应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为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遵循社会需要,制定教学目标,筛选教学内容,并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设计数学教学方案。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讲解阶段,应在讲解知识内容的同时,重视德育与素质教育,通过渗透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并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二,提高质量。传统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整个教学过程过于强调提高学生的成绩,课堂教学氛围相对枯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欲望,也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而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让学生立足文化学习知识,并逐步养成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学习能力的目的。

2.小学數学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

教师立足数学学科教学视角,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可塑性思维,让学生在科学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与数学思维。而数学知识传递过程涉及古代数学史、数学趣文、数学家故事等元素,合理运用这部分元素,可以丰富数学学科内涵,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生活。

教师立足文化传承与理解视角,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并理解古人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继而提高文化认同感。传统文化元素与小学数学教育融合的价值如下。

一是推动教育改革工作。教师践行小学数学教育理念,体现了主动落实教改理念的意愿。在开展数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融入传统数学思想,可以提高学生理解与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实现学以致用。由此可见,融合小学数学与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还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实践意识。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为例,教师可以引入古代数学家张衡的事迹,通过讲解他利用圆的内切立方尺寸与外切立方尺寸,制作出地震仪和浑天仪的故事,让学生以张衡为中心理解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并形成不断钻研的品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与素质。

二是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在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时期,小学教育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教师在进行数学学科教学工作期间,要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从而推动小学德育水平的提高。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简易方程”为例,教师可在课前导学阶段,为学生介绍数学家秦九韶,通过讲解他的著作,为学生解释简易方程的计算方法。随后,教师可在课堂讲解环节,通过搜集网络平台上的有关例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魅力,从而在形成良好学科创新意识的同时,实现提升文化自豪感与品德修养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问题

从数学课堂中反映出的情况进行分析,教师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数学知识内容相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但事实上,小学数学教育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融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要想有效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教师需要改变常规的教育思想,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与小学数学教育之间的共通性和联系,这一过程要求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与思考,如思考如何有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与调整,如何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知识的讲解。上述问题的思考过程会增加教师的负担。

第二,在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的过程中,虽然素质教育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普及,也发挥自身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但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数学考试中所涉及的数学文化知识相对较少。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并没有重点关注小学数学文化教育。

第三,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具有特殊性,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倾向于形象思维,难以理解传统文化元素,也无法很好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理解数学知识。

第四,教师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途径单一,导致文化教学资源利用受限、文化教学活动组织受限。长此以往,势必会忽略甚至削减传统文化元素的教育价值。

第五,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足,难以发挥课堂教学引导者的重要作用。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数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未能对数学教材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衔接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的融入效果不理想。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实践

小学数学教育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元素中的数学内涵也是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与感悟的重要支撑。在这一前提下,数学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推动者,应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文化素养为目标,依托当前传统文化元素与小学数学教育融合的情况,并立足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特点,从中选择有效的融合措施与路径,最大化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综合运用水平。

1.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

小学数学教育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为基础,以促使学生诠释数学知识背后价值和意义为目的,要求教师思考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年龄特点,在保证数学教学环节流畅性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然而,传统课程编排方法导致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果教师不针对数学课程编排做出合理调整,那么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甚至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为此,数学教师可以依托教学设计,对数学课程讲解的内容进行钻研,通过课本研读的方式,汲取教材中隐藏的传统文化元素,继而通过传统文化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深入探索知识内容。教师可在课前准备阶段,围绕数学知识点设置差异性的文化导学课程,如成语导学、游戏导学、故事导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体积和容积的认识”为例,教师在进行授课期间,可以“精卫填海”的故事为依托设置故事导学,并设计“石子为什么可以填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联系本则故事理解与体积、容积有关的概念及内容。

其次,在設计作业习题的时候,教师应立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巩固学生学习基础、拓宽学生学习视野为目标,设计丰富多样的习题。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为例,教师可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古代建筑、玉璧、铜镜等,设计相关图形面积习题,尽可能让学生在知识巩固与复习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外方内圆”等文化元素进行理解与领悟。

2.小学数学教学中凸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代数学史是重要的传统文化元素,我国古代数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入古代数学史、数学名家,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阶段感知数学发展过程的艰辛,理解古往今来数学家持续探索、永不言弃的精神。由此,数学教师可寻找数学学科与传统文化元素之间的共通之处,并以现有的数学教学资源为依托,进一步创新与拓展包含传统文化元素在内的教学资源,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能够透彻且深刻地理解数学教学的目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在授课阶段,可引入历史资料说明负数内涵,展示古代数学家的突出贡献,如教师可引入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的内容,通过讲解“某人市场卖马牛,买猪,且盈利”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负数的本质特征,并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信心。

另外,教师在挖掘数学教学资源时,应合理把控数学教学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通过深入研读课本教材,围绕学生学情基础,贯彻落实学以致用理念,让学生可以及时地将“所学”转为“所用”,能够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感知传统文化元素与数学学科结合的魅力,从而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目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为例,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孙子算经》中的原题,讲解“砍足解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初步认识传统文化元素与数学思想之间的奇妙关联,从而实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目的。

3.小学数学教学中体悟传统文化的内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体验”“经历”“探索”等核心指示,利用信息技术综合处理动画、声音、图像以及文本,在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坚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心,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与认识数学知识,感悟数学知识内容中隐藏的传统文化。教师应结合现实生活与传统文化元素,并提炼传统文化元素中包含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的美。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为例,教师在课堂讲解阶段,应结合教育技术与生活实物,降低学生理解数学抽象知识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脸谱、剪纸、建筑等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内容时,能够学习平移、轴对称以及旋转等知识,从而正确理解图形运动。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轴对称图形”为例,最基础的轴对称图形就是圆,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可引入圆周率的历史,通过讲解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和刘徽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4.小学数学评价方法中体现传统文化

首先,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除了要完成以上的工作内容,还应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考核与评价。但在此期间,教师应明确核心素养分为内在隐性和外在显性这两个部分,传统文化素养属于内在隐性素养。教师在对学生文化素养形成与发展效果进行测评时,应摒弃传统的定量测评方式,采用个体感悟与体悟的方法取得结果。

其次,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如思考评价主体、评价维度与评价方式,并针对评价内容做出优化和调整,以实现精准化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再次,教师可在单元学习任务完成后,在学习总结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并利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两种方式,让学生实现交流与讨论,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明确教学评价要以改善学生的“学”,激励教师的“教”为目的,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改进结果评价,从而持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育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等评价主体十分重要,能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重要帮助。

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为例,进行了相关探讨,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工作,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结合当下小学数学教育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的现状,总结当前二者融合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立足于此,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流程,研究传统文化元素与小学数学教育的融合路径,希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依托传统文化元素,学习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1] 司发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年第4期。

[2] 田彦涛《核心素养下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现代农村科技》2022年第6期。

[3] 张连兄《基于传统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8期。

[4] 李彩银《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7期。

[5] 李晓云《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2期。

猜你喜欢

素养传统数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