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水墨画欣赏古诗文的意趣
2023-02-23杨纾荟
杨纾荟
【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商山早行》《行香子》则分别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单元后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内容。这三篇都是比较典型的融情于景的诗文,其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等句子在景物描写上都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简单凝练却富有意境,值得深深体味。
本节课的设计,基于对《湖心亭看雪》的文本学习,通过仔细品味白描手法的妙处,链接到对两首课外推荐诗词的欣赏上,打造“以一带多”的群文阅读课堂,旨在通过打破原有的单元结构,整合文本,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单元学习活动。同时,通过语文和美术学科的融合,构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借助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发达地区头部学校的学生,他们的文学基础普遍较扎实,对文本有一定的解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能通过预习、讨论等方式有初步的收获;也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自主进行课堂活动,探究诗文的深层意蕴。但是这三篇文章在景物描写上由于白描的简练特征以及文言表达给学生带来的一定陌生感,在画面感的呈现上,不同的学生会体验不一,这是需要进行点拨的。
【设计意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教学提示”中指出以设计、参与、调研、展示为主,让学生学会提炼、表达、呈现学习成果。
本次课旨在通过语文和美术学科的融合,借助为诗文作的配图,把诗文描绘的存在于学生想象中的画面具象地呈现出来,然后再通过对图片的解读,用口语把诗文所传递的意趣表达得更加详细。这里,借助自主作画的活动将学生脑海里浮现的画面(经过了意境解读的)呈现出来,并在引导学生解释自己作画构图安排的过程中,用口语把自己体會到的意趣表达出来。同时,通过点评诗文配图是否合适这个活动,巩固学生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意趣、分享阅读感受这几种能力。在这里,文本和图画都是表达作者意趣的载体,它们的辅助都是为了丰富学生对诗文意境的理解,并借助这两种媒介展示出来。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本内容,借助绘画再现诗文画面。
2.复述画面情境,深入解读诗文意趣。
3.以文解画,运用文字丰富画面内容并提炼成诗。
【教学重点】
复述画面情境,深入解读诗文意趣。
【教学难点】
以文解画,运用文字丰富画面内容,并提炼成诗。
【教学过程】
一、前学:以图见文
师:同学们,在此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湖心亭看雪》,这里对景物的描写有一个特别之处,大家还记得吗?
生:(齐答)白描。
师:不错,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朴素的文字,不加渲染,不加烘托,描画 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达到传神的效果。这里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来展现西湖之上的雪景,那么你能说一说通过这些文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生各抒己见。
师:老师发现,大家有许多的感受想要表达,甚至会觉得抽象语言的表达并不能完全呈现这种具体的画面,那么你能想到更好的呈现画面的方法吗?
生:画出来!
师:那就请大家拿起笔将你读到的画面描摹出来,稍后老师会请大家来分享如此作画的原因。
(2分钟左右自由创作)
(PPT出示: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预设分享)
生1:因为前面讲到“大雪三日”,我就猜想天地之间应该都被雪覆盖住了,能看到的只能是景物浅浅的影子,所以我就画了简单的一个轮廓。
生2:因为这句话里描写景物用的量词“点”“芥”“粒”都是很微小的,在苍茫天地中就有一种天地辽阔、物我微小的感觉,所以我画的很小,留白很多。
师:大家的分享都很有想法,能够结合画面找到文本的意趣。其实,白描不仅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也是一种水墨画的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刚刚大家的画作就大多运用了这种技法。某种程度上,古诗文中的景物描写与传统的水墨画是有共通之处的,诗是画的内容提炼,画是诗的具体形象。
二、共学:以言绘诗
师:通过刚才的分享,我们明显感受到:借助绘画我们可以将凝练、抽象的书面表达进行具体、形象的画面呈现,又可以通过丰富、生动的口语表达将画面解释得更加灵动且富有内涵。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将诗文的表达不断具体、形象地呈现的过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诗文表达的意蕴。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尝试用诗画转化的方式来感受诗文的画面美,从而更好地体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趣。
【材料链接】(PPT出示)
白描画是对其全体氛围的留恋,是象征骨法用笔的造型方式,是中国人的理想和造型要素,用纯粹的形状抒发的作品。其中却但隐藏着某种脆弱的、纤细的东西。
虽然不同的艺术种类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艺术在基本精神方面却是彼此相通的,故而白描也被文学艺术借用,成为文学理论术语。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白描要求尽力避免书卷典故以及词藻文饰的过度使用,以尽量简洁、朴素、自然的笔触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但同时又要求简洁中传神采、朴素中见精神、自然中涵功力,以形象本身简洁的特征表露唤起读者联想。
师: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所谓本色语应该就是指这种在语言运用和绘画技法中非常自然而又不见锤炼功夫的白描手法吧。
【诗画共赏】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行香子》
师:请大家仔细阅读这两首诗,画线的句子都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你能透过文字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通过语言来描述你想象到的画面,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师:老师找到了两幅配图,你觉得是否可以还原你想象到的画面?(PPT出示相关图片)通过这个画面的具象呈现,你能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趣吗?
(预设分享)
生1:可以,第一幅图片通过画面偏昏暗的色调指明了“早行”的时间特征,又利用远景勾勒出一个渺小的人影,渲染孤独、凄清的氛围,与诗歌意境相符。
生2:我觉得还差点意思。第二幅图虽然能让人看出是对乡村景致的描绘,但是因为缺乏色彩,少了点儿莺飞蝶舞的热闹感。
……
(追问:画面表达的意趣和诗歌的表达侧重点一样吗?)
总结:诗歌和图画都是作者寄托意趣的载体,在这两者间,诗歌的表达更抽象、丰富,图画的表达更具体、直观;诗歌更注重情感的抒发,图画更强调视觉的冲击。因而,在日常的分享中,若能把两者有意识地整合起来,我们的表达会更生动、晓畅。
三、延学:以文解画
师:白描这种方法从表面上看没多少技巧,实际上却蕴含着大巧,蕴含着更高难度的技巧,是高水平的眼力、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结合的结晶。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将诗文和绘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借助这种方法我们将诗文的表达不断具体、形象。下面这幅插图(呈现一幅水墨风景图,图略)老师觉得也很有诗意,你能根据看到的画面形象,用文字将它变得更加丰富吗?
(PPT出示图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交流分享)
总结:同样的画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通过给图画配诗的做法,我们挖掘了更多的深意,也让我们更加确信:图画是诗歌内容的具象呈现,它注重色彩的搭配、物象的布局;而诗歌是对图画的深层解读,它更有助于情感的抒发和意趣的传达。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古诗文学习中,能以画见诗境,借助绘图再现诗文内容;也能以诗传画意,结合画面将诗文的意趣进行更多维度的品析。
【板书设计】
以画见诗境,以诗传画意
■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对老师之前讲授过的文本的二次品味体会白描的魅力。课文就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在分享交流时,组织语言的过程既体现思维的发展,也锻炼了语言的表达。同时,这节课所选取的三则文本《湖心亭看雪》《商山早行》《行香子》都是我国非常优秀的作品,可以帮助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本节课所设计的三项活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都有很好的作用。首先,“以图见文”环节,学生要通过画面再现文本内容。这对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其后,“以言绘诗”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达。这一方面是对语言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也是对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的一大考驗。最后的“以文解画”更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融合了美术学科中对图画的欣赏能力,另一方面组织成文本并精准提炼成诗句,是一个训练的难点。但是好在,学生的反馈给了我们大大的惊喜,以下是几位学生的诗作:
1.风劲梅更舞,雪厚屋还暖。
2.雪屋寒梅风不止,树影层叠声难休。
3.冬雪压枝枝难断,北风吹人人不归。
……
由此我们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只是缺少了展现的舞台。2022版课标提出,在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也就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反馈的“评”三者要做到有机统一,即借助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评价让学生和教师能及时地、有效地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或教学策略。就这节课来说,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活动,确实实现了教、学的一致,但是就评而言,可能还需更多地、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互评的舞台,让他们在对彼此作品的评价中,自主总结,生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