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明确“第二个结合”的逻辑必然

2023-02-23单侠

民主与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中国化中华

单侠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1]这一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结合”发展至“两个结合”的创新观点,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被重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被再次强调。相比较来看,“两个结合”与“一个结合”的明显差异在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中更加鲜明地凸显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蕴,从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更高的历史和理论维度加以审视,彰显了强烈的文化自信。

一、结构变化与内涵发展:明确“第二个结合” 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叙事逻辑中,“一个结合”与“两个结合”存在着明显的辩证关系,“一个结合”是“两个结合”的理论根源,内含着“两个结合”的思想内容;“两个结合”起源于“一个结合”,是对“一个结合”的继承和发展。

“一个结合”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的整个历程中,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时的主要叙事方式,具体表现为“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江泽民)等。“两个结合”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进入新时代,我们正经历着的社会变革,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面对最新的时代和实践之变,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历届领导人关于“一个结合”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最新的“两个结合”的原创性观点。这一观点明确了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科学态度。

“两个结合”与“一个结合”相比较,叙事话语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这种结构性变化,合逻辑的理解当然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对象,由“一个结合”中的“中国具体实际”,分化为二,成为“两个结合”中的“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部分。这既是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人们对“中国具体实际”的认识具体化、明确化的结果;也是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凸显,其文化润泽功能得以确认的标志。

整体来看,“两个结合”与“一个结合”的思想内涵及其逻辑关系,相互联系的同时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的同时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遵循。

因之,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一个结合”发展至“两个结合”,绝非简单的结构调整,而是实现了内涵拓展。因为,文化虽是广义的“中国具体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相对独立的形态、功能和意义却愈加凸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性、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关键性元素。只有把“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一个结合”中的“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剥离出来,才能更加精准地把握更富针对性的“中国具体实际”,才能更加突出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沃土和文化滋养、文化基因和文化资源。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才能创造出更具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

二、文化使命与时代担当:明确“第二个结合”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把握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方位、主要矛盾等,寻找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过程,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解或阐释马克思主义,构建和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过程。在此双向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传统文化,从而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是“两个结合”要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以理性认识和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为前提和基础,而这种认识和揭示本身就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都是作为“一个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并没有获得独立存在的形式。如艾思奇在谈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时所言,“现在需要来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2]“就是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应用到中国的具体问题上来,就是在中国的现实地盘上来把马克思主义加以具体化,加以发展。”[3]而后,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4]所谓“民族形式”,是指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样态,即“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5],这本身就是在强调中国文化特点。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也多次强调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我们才能取得胜利。革命胜利以后搞建设,我们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指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7]这些论述非常明显的共同点是,都在“一个结合”的范式中谈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且主要在理论应用和语言转换层面论述。这与社会分工不够发达、文化的独立意义和功能尚未充分显示不无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社会分工愈加细化,文化多元和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独立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凸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届领导人关于“一个结合”重要论述的基础上,主张要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独特的推动作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8]2021年3月,他在考察福建朱熹园时提出:“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9]该论述进一步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关系,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两个结合”的思考已渐趋成熟完善。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正式提出“两个结合”的论断。《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两个结合”总结为党坚持理论创新的重要历史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着重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0]这是对我们党百年来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理论创新创造的科学总结,也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遵循。藉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蕴也就得以明确和确认,其独立性价值也获得了认可。

三、文化自觉与文化复兴:明确“第二个结合”的深层逻辑

如果说,“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广义上作为“一个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民族化的语言形式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道路的话,那么当其作为“两个结合”的重要方面时,其功能则主要体现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民族化的语言形式到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的深度结合开辟道路,其思想内涵和核心要义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和核心价值,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生命精神的同时,为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1]这即是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以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前提和落脚点。因为,中华文化的复兴,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12]正是这种“融通性”,使得“第二个结合”成为可能;正是这种可能,构成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前提。“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3]任何一种理论从生根发芽到取得成功,都不能脱离实际的、历史的、文化的土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具体实际。这也是课程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立场。相反,“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4]

从本质来看,创造、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15]以此观之,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正是中华文化创新的过程。因此,从革命、建设、改革到新时代,所孕育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中华文化创新的明证。而贯穿于这些文化类型中的文化精神,展现了我们国家的精神面貌,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深层动因。

注释: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3页。

[2]艾思奇:《艾思奇全书》,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91页。

[3]《艾思奇全书》,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50页。

[4]《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51页。

[5]同上。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3页。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0页。

[8]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282页。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315页。

[10]習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4页。

[11]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4页。

[12]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求是》,2020年第1期。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6页。

[1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64页。

[15]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7页。

(作者为宁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林睿琪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中国化中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