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引导的困境与应对

2023-02-23

关键词:舆论民众受众

赵 洋

(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00)

2016年,牛津词典将“后真相”评选为年度词汇。“后真相”是一种舆论现象,它是指部分民众倾向于将个人情感与价值观念作为判断事件真假、评价事件好坏的标准,而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真相却被他们视作无关紧要的标准。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更多的传播形式,部分别有用心者借助新技术、新媒介主观臆断真相、片面化报道新闻,由此产生了一种介于事实与谎言之间的信息。部分网民则在主观情感的影响下丧失了判断力与鉴别力,成为不实信息的接受者、拥护者与传播者。可以说,“后真相”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网络负面舆论的产生、发酵,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网上舆论斗争,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消除生成网上舆论风暴的各种隐患。”[1]24“后真相”时代的来临使网络舆情日趋复杂、严峻,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因此,在深入分析“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演变的鲜明特征与网络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是新时代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应有之义,有利于为营造良好的国内舆论环境提供理论借鉴。

一、“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演变的鲜明特征

网络舆论演变是从传播者推送信息到受众接收并相信信息,逐渐形成舆论,进而更多传播者向更大范围的受众推送信息,促使舆论不断发酵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后真相”时代,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以被任意编写、重构,呈现出复杂化特征;受众倾向于接收并相信符合个人情感认同与兴趣偏好的内容,呈现出情绪化特征;网络信息推送越发成为算法技术运作下的产物,呈现出定制化特征。

(一)信息重构:传播内容复杂化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官方媒体的话语优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体,网络空间逐渐形成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信息传播格局。在多元传播主体的影响下,传播内容呈现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情况。一方面,不同传播主体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性格偏好、个人情感、获取消息的渠道等主客观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的了解程度及其感受、态度必然存在差异,相应地就会产生片面化报道、偏激性评价等与事实相悖的表述。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或国内别有用心者借助大众传播载体对新闻事件胡编乱改,他们“通过有选择地言说历史、有意图地预设框架背景、有目的地凸显数字、有重点地刻画故事等方式,刻意呈现对自己有利的画面,巧妙回避对自己不利的情形,从而使观点更具针对性、更有冲击力”[2]。网络空间是民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的片面真相与精心设计的人造真相的迷惑下,受众无法在短时间内考证、鉴别信息的真伪,因而更加难以获得关于事件的真实信息。部分受众在虚假信息的迷惑下产生了非理性的言论,致使负面舆论扩散、发酵,甚至已经公布真相的新闻事件也能在负面舆论的影响下发生变化。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性、随意性促使真相不断被重构,真相与谣言并存,正面宣传与负面报道共生,网络传播内容呈现出鲜明的复杂化特征。

(二)情感至上:受众心理情绪化

主观情感是个体作出价值判断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快节奏”成为民众生活、工作的代名词。一方面,“快节奏”加重了民众的压力。部分民众在巨大压力下将互联网视作缓解精神压力的重要渠道,习惯于通过在互联网发表非理性言论来宣泄长期积压的不良情绪,对工作的抱怨、对生活条件的不满、对不公平事件的倾诉等带有主观性色彩、个性化表达的负面言论易煽动其他网民的消极情绪,引发较大的舆论风波。另一方面,“快节奏”压缩了民众获取、选择、鉴别、处理信息的时间,多数民众难以有充足的时间获取高质量信息,更无法理性地判断信息的真伪,只能通过碎片化阅读、快餐式刷屏的方式获取质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在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覆盖下,民众更易于在部分传播者恶意编造、蓄意裁剪的信息中获得情感共鸣,更乐于相信符合个人价值观念与情感诉求的信息,而此类信息往往与事件真相相悖。因此,“情绪化”成为受众选择、接收信息的重要心理特征。在事件真相尚未在权威平台公布前,情感认同往往会遮蔽理性思考,成为民众判断信息真伪、评价事件好坏的重要推手。

(三)算法为王:推送内容定制化

在复杂的网络信息浪潮中,受众倾向于根据情感、性格、爱好等主观因素选择、处理并最终接受信息。而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算法机制则促使“情感先于事实”的“后真相”现象不断滋长。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传播主体能够获得用户对不同信息的点击、评论、传播数据并分析出不同用户的选择习惯、兴趣偏好、用网时间等信息,从而在推送内容上实现精准供给、在推送时间上实现适时推送。“通过个性化信息推送,算法推荐实现了海量信息与个人需求之间的有效匹配,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社交平台、资讯聚合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领域,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新范式。”[3]因此,“算法为王”正逐渐取代“内容为王”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新模式。这会促使用户长期沉浸在符合个人兴趣偏好与情感认同的定制化信息浪潮中,越发难以获得真实、权威的有效信息,认知日趋固化、思维更为单一、思想更加极端,容易成为负面舆论的传播者。可以说,定制化、个性化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推送的鲜明特征。

二、“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

“后真相”现象是传播主体、传播载体、受众三者交互作用下的产物。“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演变的新特征促使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现实困境:多元化的传播主体蚕食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优势,消解了官方舆论的权威性;在资本操控与技术加持下,网络舆论的生成时间更加难测;“算法为王”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为网民营造了信息茧房,促使受众思想认知越发偏执化,从而更易于促使负面舆论形成并发酵。

(一)多元传播主体消解官方舆论权威性

“后真相”时代,“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1]353。以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具有信息来源正规、信息筛选与发布程序严格等优势,他们发挥着信息“把关人”的重要作用,发布的信息说服力强、可信度高,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以自媒体、社交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扩大了信息传播主体的数量、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塑造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信息传播格局。然而,一方面,多数网民既难以对社会事件进行全面的观察、对真相开展细致的考证,无法有效获得渠道正规的高质量信息,也缺乏基本的信息辨别力与价值判断力,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性格偏好、个人情感等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其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了解程度及感受、态度必然存在差异,因而尚未具备传播具有强大公信力的信息的能力。而话语表达的高度自由却促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这无疑为虚假信息、片面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温床,加剧了舆论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善于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通俗的语言吸引民众关注,部分网民也能够通过极具情绪化的非理性发声引发民众共情,而以宏大叙事、理论性强、话语艰深晦涩为特点的官方主流媒体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感召力,难以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面对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的深刻变化,一些媒体还是按老办法、老调调、老习惯写报道、讲故事,表达方式单一、传播对象过窄、回应能力不足,存在受众不爱看、不爱听的问题,时效性、针对性、可读性有待增强。”[4]39

总之,网络空间是民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全员媒体促使“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1]354,传播主体从一元模式向多元模式的转变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致使传统媒体逐渐丧失信息垄断的优势,信息传播内容也呈现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情况。由此可见,多元传播主体正逐渐消解着官方媒体的话语优势,官方舆论场域面临着主角地位和主场优势边缘化的风险和失语、失声的困境。

(二)资本操控、技术加持加剧舆论难控性

“后真相”时代,部分网络媒体在资本的操控下成为攫取利益的工具与传播不良社会思潮的喉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臻完善,信息传播速度更加迅捷,信息传播手段更加丰富、隐蔽,促使网络舆论越发复杂、难控。在流量带来的巨大金钱利益的诱惑下,部分媒体丧失了基本的行业操守与底线意识,具体表现在:第一,对沉重的社会案件进行娱乐化报道,通过塑造网络热词、发布恶搞视频等方式戏谑、调侃、诋毁社会热点人物,在潜移默化中向受众传递错误的价值取向。第二,对官方尚未公布调查结果的新闻事件作出具有明确导向性的猜测,此类信息易激发网民的同情心理与反叛性情绪,煽动负面舆情。第三,对完整的新闻事件进行裁剪化表述,以偏概全,未能描述事件的全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众对新闻事件的误解。第四,对负面新闻事件进行夸大化报道,恶意曲解、小题大做、过度包装,引发民众的不满情绪,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此外,互联网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数字影像、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给网民带来了颠覆性的体验。部分无良媒体滥用最新技术手段、利用网络技术漏洞,用生动的影像资料、沉浸式的场景体验传播虚假信息,增强负面议题的吸引力,强化不良信息的影响力。在技术的“助推器”作用下,资本宰制下的网络媒体越发难以监管、遏制,网络舆情的生成时间更加难测、传播更加迅速,增强了网络舆论的难控性。

(三)信息茧房驱使受众思想认知偏执化

“后真相”时代,网民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信息茧房的泥沼,沉浸在符合个人兴趣偏好与情感认同的世界中不断固化思维。一方面,网民易在主观情感与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关注、点赞、转发信息,又在算法技术的操控下不断接收相似的信息,从而不断增强对同质化信息的依赖心理与狂热追求,逐渐丧失对信息的控制力,最终从信息的创造者转变为信息的“奴隶”,信息成为支配人的异己力量。另一方面,网民为了在网络空间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会主动寻找与自身生活境遇、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思想观念等相似的群体,进而组建网络社区,形成具有强大同化力的网络社交圈层。在同一圈层中,群体对信息的偏好、对新闻事件的观点等方面基本趋于一致。因此,相似的信息会在群体中不断传播,逐渐形成“回音壁”效应;个体也会继续固化思想观念、价值观点以进一步获得群体认同,融入群体。在算法技术与网络社交圈层的深度影响下,网民在不知不觉中被禁锢在网络信息茧房中。他们囿于舒适领域,难以获得新内容、新观点,也越发无法接受外界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更加单一,思想认知更加消极、偏激,“信息获取依附性增强、意识认知能动性弱化、价值判断独立性下降,成为缺乏独立性、批判性、创新性、能动性的‘单向度的人’”[5]。总之,在“后真相”时代,信息茧房成了负面舆论发酵的“助燃剂”,促使具有高度敏感性的新闻事件、热点话题的传播范围更加广阔、扩散速度越发迅捷。

三、“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引导的应对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1]357面对“后真相”时代多元传播主体钝化主流舆论声音、资本与技术的双重驱动弱化主流舆论感召力、信息茧房固化民众思想认知等新挑战、新困境,更应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廓清网络舆论迷雾、回应民众思想关切、创新信息传播机制、营造清正网络生态,从而构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坚固屏障,为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营造良好的国内舆论环境。

(一)敢于亮剑,廓清网络舆论迷雾

“后真相”时代,媒体的精心包装影响了受众的辨别力与判断力,而受众的主观情感则进一步弱化了其理性思考的能力。面对别有用心者颠倒黑白、造谣生事、恶意诋毁等突破底线的恶劣行径,最好的方式就是敢于亮剑、坚决回击,廓清网络舆论迷雾,用铁的事实回击谣言、用科学理论澄清错误认知。第一,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还原事件真相,用翔实准确的调查材料支撑观点。“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虚假是新闻的天敌。”[1]187在铁的事实面前,任何谣言都将不攻自破。因此,应在社会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工作,既要广泛搜集与事件相关的真实图片、影像等资料,也要积极开展对事件亲历者的访谈调查,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及时、适时公布真相。第二,强化底线意识,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导向。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凝聚民心、壮大主流思想,错误的舆论导向只会瓦解斗志、消解主流价值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新闻报道要讲导向”[1]186的指示,既阐述了新闻行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明确要求,也表明了对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泛娱乐化、虚无化现象的坚决批驳态度。因此,必须正确、科学报道新闻,既要以正面宣传为主,讲好中国故事,用国家发展的光辉成就、社会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也要勇于揭露社会阴暗面,实现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第三,树立网络意见领袖,传播科学理论,及时澄清错误认知,以正视听。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信息发布便利、用户数量庞大、信息传播速度快等优势,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超话等平台树立网络“大V”、网络社区意见领袖。既要运用官方公布的事件调查结果及时回击不良媒体的负面报道以廓清认知,又要努力扭转被动回击的不利局面,主动出击,精心设置议题,引导网民在真相公布前正确看待、科学认识社会热点事件,促使理性发声成为网络空间的常态。

(二)解疑释惑,回应民众思想关切

人民利益、社会公平是民众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后真相”时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加重了民众的生活、工作压力,社会不公问题日益凸显。一些民众长期积压不满情绪,容易对主流价值观念产生排斥心理,滋生极端思想。同时,部分媒体利用民众的心理特点,用肆意编造的故事、恶意剪辑的视频、过度夸大的负面事件等虚假信息进一步激发民众的消极情绪。在现实与网络的双重冲击下,部分网民的非理性言论不时出现,促使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在与虚假信息、错误言论交锋的同时,也要主动发声,深入关注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思想关切,从人民之呼、中国之进、时代之变中寻找新闻素材,广泛报道民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促使新闻报道真正成为回答时代课题、解答民众思想困惑、疏导民众负面情绪的有力武器。第一,扎根人民群众,关心人民利益。既要植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环境以及人民群众生动的生活实践,深入细致地观察并善于发现社会矛盾问题,又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平等交流与沟通,拓宽民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引导人民诉生活之困、讲工作之难,充分了解人民思想动态,积极听取群众意见。第二,及时回应,为民发声。既要适度报道社会问题,表达人民心声,回答人民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又要根据舆论演变态势,因势利导,追溯舆情生成的社会根源,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工作并提出社会矛盾的有效解决方案,从而有效缓解舆情压力。第三,情理交融,活化话语表达体系。单一枯燥的理论说教、官方通报等信息缺乏生动性,难以吸引民众关注并高效传播进而引领舆论走势。当前,新兴媒体善于通过调动民众情绪、引发民众情感共鸣的方式传播虚假信息,相较之下,严肃、刻板的官方话语缺乏吸引力,容易引发网民逆反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主流舆论话语权的旁落。为了增强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效性,应改善话语表达方式,用深厚的人文关怀打动受众,用缜密的逻辑思维说服受众,切实做到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相结合。同时,应深入研究网民话语模式,用通俗化的语言传达信息,从而切实增强信息传播的说服力、亲和力与感召力。

(三)技术赋能,创新信息传播机制

“后真相”时代,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大数据为主要依托的算法技术为受众营造了信息茧房,促使“情感先于事实”的真相判断标准不断深化。人工智能、数字影像等核心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为主流思想舆论的传播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为虚假信息、错误思想的蔓延滋生提供了温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1]197在技术为王的网络空间,想要破除舆论引导困境,应“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1]204,借彼之力成己之势,不断推进核心技术赋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优化、创新信息传播机制,促使主流舆论传播提质增效。第一,强化算法技术掌控与利用。一方面,要提升算法技术规制能力,既要构建算法运作过程中不良信息、虚假信息的屏蔽机制,“引导科技人才在算法中预先置入伦理指令、价值函数、代价函数等附有主流价值观的程序代码”[5],又要逐渐打破算法技术对信息推送的统治力,丰富信息供给,避免受众沉浸于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信息中不断固化思维。另一方面,要提升算法驾驭能力,依托算法个性化推送机制的独特优势,深入分析用户上网习惯,将主流价值观念融入用户偏好内容中,在用户上网活跃时间段加强信息推送,实现主流价值观念的精准供给。同时,做好用户信息评价的反馈工作,根据用户意见与建议不断提升信息供给质量。第二,拓宽传播平台,构建主流舆论传播媒体矩阵。复杂的文字表述、空洞的政治口号等内容越来越难以吸引“快节奏”生活中的网络民众,而图片、视频等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信息则更受网民青睐,“学习强国”软件的庞大用户群体深刻印证了舆论宣传工作因时而变、应势而动的重要性。因此,官方主流媒体应不断运用新技术、依托新平台,创新传播形式,用有温度、有内涵的可视化表达激发网民情感认同,“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1]355。例如,借助以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打造生动形象、澎湃有声的主流舆论宣传节目;依托短视频平台,传播短小精悍、鲜活有趣的舆论宣传视频;开发集视频、图书、游戏于一身的手机、电脑软件,整合资源,构建系统、完善的主流舆论宣传资源库。

(四)源头治理,营造清正网络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网。”[6]“后真相”时代,在事实真相公布前,网民的情绪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事件的判断与分析。在无良媒体的虚假信息与错误言论的推波助澜下,容易出现“情感完全替代理性商谈,事情真相淹没在情感的口水之中”[7]的情况,舆情生成时间更加难测、舆情演变态势更加难控。因此,必须坚持源头治理,构建信息监管机制,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控制力,推动舆情健康发展,营造清正网络生态。第一,推动立法,将重要网络规定转化为具有强大约束力的法律条文,从而夯实网络信息监管的法律基础。既要抓紧抓实网络用户实名制工作,明确发布不良言论者、传播虚假信息者的法律责任,又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及时完善相关法律,防止利用法律漏洞、技术漏洞传播不良信息的事件发生。第二,正本清源,净化媒体环境。一方面,要提升网络自媒体认证准入门槛,大力开展平台审查工作,严格审核运营者身份及其运营目的,防止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传播不良思想。另一方面,要做好媒体从业者的教育工作,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增强媒体从业者的底线意识,切实筑牢其理论功底,提高其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第三,落实责任,依法打击负面信息的传播者。要强化网络信息审核与舆论监管工作,“加大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为基底的信息监测系统、信息研判系统和信息预警系统的开发和投入力度,推进网络舆情监测与舆情干预的智能化、精准化”[8]。尤其要做好重大节庆纪念日等重大时间节点的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发现并删除诋毁英雄、攻击社会制度等颠倒是非的不良言论和涉嫌造谣传谣的虚假信息,并严肃追究发布者、传播者的法律责任,从而有效阻断负面舆情的传播途径。第四,重视教育,提升网民媒介素养。要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网络信息主体意识教育,增强民众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民众处理、辨别信息的能力,努力为网民抵御不良思想和虚假信息侵蚀提供理论武装。

四、结语

“后真相”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信息内容能够被任意编写、重构,致使虚假信息频繁进入受众视野。同时,“情感遮蔽理性”成为网民传播、接受信息时的重要心理特征。在资本与技术的推波助澜下,负面舆论更易于产生并持续发酵。因此,应高度重视“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新困境、新挑战,敢于向负面言论亮剑,积极解答民众思想困惑、回应民众思想关切,不断创新技术手段,抓紧抓实负面舆论的源头治理工作,从而促使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质增效,为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营造良好的国内舆论环境。

猜你喜欢

舆论民众受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