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管理的内容与优化策略

2023-02-23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数字院校培训

雒 晓 春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共同拉开元宇宙大门的背景下,教育向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推动教育改革、重塑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我国的高等院校,早于2013年起,就以MOOC、MOOL、SPOC、翻转课堂建设为内容,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教育教学改革。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强调:“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2]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袭击,使在线教育在全球得到空前发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也从改革热点项目迅速进入到普遍性的施行阶段。与此同时,线上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混合式教学的优势、问题与争议也显现出来。在教育要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下,从混合式教学管理角度,梳理混合式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认清混合式教学面临的挑战,厘清混合式教学管理的内容,提出优化教学管理的策略,以促进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推动教育教学向数字化转型。

一、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师信息化能力较低

高职院校教师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足,教师信息化水平不高,主要还停留在网络搜索教学资源、制作PPT课件和使用多媒体层次。疫情期间,虽然教师接受过线上教学的培训,但是这些培训大都属于突击性质,主要是对教师如何使用线上学习平台的操作培训,经过培训后,教师们只是在平台技术支撑团队的辅助下,运用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钉钉会议等学习平台的最基本功能完成线上授课,对于学习平台的使用远远称不上熟练和彻底。只有一些年轻教师,还有一些参加过国家级、省级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的教学团队和建设过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师,信息化水平相对好些。另外,比起传统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特别多,也影响了教师对学习、掌握信息化工具进行数字化教学的热情和动力。目前,高职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与实施混合式教学所需要的数字能力差距不小。

(二)教学资源不平衡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需要以充分、新鲜、多样化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支撑。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发展很不平衡,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投入较多,人员配置相对整齐,教学资源库建设较好。但是大多数普通专业、课程,缺乏优秀的教学资源,影响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影响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效果。

(三)教学实施未创新

混合式教学既不是线上学生自学与线下教师授课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以数字技术为辅助手段的单向度教学微整形,而是数字技术全面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性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认知还没有达到这一高度,也或者是认识到了但尚不具备全面进行课程重构和改革创新的能力,再加上高职院校现有的数字环境还远远无法满足混合式教学的充分实施,以致现在高职院校的混合式教学呈现出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或者表现为线上、线下两层皮,二者不能有机融合;或者表现为线上线下的单纯相加。很多时候,混合式教学只是教学组织上增加了一部分线上环节,线上部分的学习没有经过认真设计,并不是目标导向或任务导向,只是把线下的部分教学内容平移到线上,或者是课前在线上简单布置一点问题和任务,课后再到线上布置一两项作业让学生完成。整个教学设计还是以知识的获得为主要目标,学生的自主探究徒具形式,教师的讲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这样的混合式教学只是用“新瓶子装旧酒”,并没有实现实质性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四)教学评价仍单一

混合式教学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通过自主探究和协作互助,实现知识和能力的主动建构,其教学评价也应体现这一特点,即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养的评价,重视对学生自我驱动、自我认知的评价,而目前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仍然是以结果性评价、知识性评价和教师评价为主。虽然借助学习平台的数据、计算优势,在过程性评价里添加了许多项目,如出勤签到、在线学习时间长度与频次、在线交流数量、小组学习发言次数、作业完成数量、线上小测试成绩等,但这些项目一方面被设置的权重较低,另一方面仍然还属于知识性的表层评价,没有体现出通过过程性评价反馈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状况与人才培养目的。在学生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的权重设置和评价内容安排上,也没有体现出学生是主体的改革原则,仍然是以教师的定性评价为准。目前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还缺乏真正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动态评价体系。

二、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管理的内容

(一)管理政策与机构

混合式教学作为数字技术全面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改革,要落地实施并卓有成效,需要院校层面统一规划,出台系列管理政策,从教师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组织、考核评价、资源库建设、数字环境建设等多方面进行规范、引导,这样,既使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能够循序渐进,又使教师进行教改创新时有据可依。

对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的管理还需要设立一个专职部门进行督导、管理、推进。同时,混合式教学所必需的教学平台的建设、招标不仅需要专职管理部门、教育专家的参与,也需要信息技术团队的参与,教学平台在后期的使用、管理与维护同样需要信息技术团队的长期支持,教师在使用平台时遇到的技术性问题也随时需要信息技术人员给予帮助,所以,组建一支专门的信息技术队伍服务于混合式教学也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师生信息化能力

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都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都需要熟练运用教学平台的各种功能,教师制作课件、数字教材、录制微课程、教学视频需要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学生在线上学习、自主探究、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时,也需要上传各种形式的学习成果,同样需要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高职院校要采取措施,多方培训,提升师生的信息化能力。

(三)教学环境

这里的教学环境包括数字化校园环境、数字化教学环境等数字硬环境,也包括教育资源、教学平台、教学软件等数字软环境。混合式教学对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有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慧教室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仿真实训室建设、模拟工作室建设心脏校园网络的速度与稳定性,都直接影响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效果。

教学软环境的建设与硬环境建设都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除此以外,教学软环境的建设与专业、课程、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关系更为密切,对于教学软环境的管理需要结合专业特点、课程性质和师资力量综合考虑。

(四)教学体系

混合式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的自我突破、职业发展、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造能力,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教”与“学”的定位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系统性、完整性的知识传授让位于项目式、个性化的任务完成,表层接受性学习转变为深度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演变为师生、生生、小组之间线上、线下多重交互进行的方式。混合式教学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的整体变革和创新。教学管理层面,要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提高教师对数字教育、混合式教学的认知,要帮助、培训、督导教师从课程整体设计、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考核评价等教学结构的各个方面,从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设计、调整、改革。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指征,混合式教学的评价要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充分参与、主动探究、积极协作,要体现学生的团队精神、表达能力、交往意愿,在设计过程性评价指标、内容和权重时,必须仔细推敲,使过程性评价真正能够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过程。设计结果性评价时,重视考察对技能建构、综合素养养成的评价,减少知识性获得的评价。评价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意味着教师要敢于交出评价的指挥棒,相信学生,加大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自评、团队互评的权重。教学管理层面,高职院校要制定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体系或标准,作为专业教师结合自己课程细化评价的依据。

三、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树立数字理念,制定相关政策

数字经济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引发经济社会生产、生活模式的巨大变革,也加快了高职教育向数字教育转型的节奏。满足数字经济对人才的新要求,培养以职业能力、综合素养为核心要素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数字时代高职教学改革的新目标。高职院校的决策层应提升认识,树立数字教育理念,深入了解混合式教学的发展与内涵,制定混合式教学管理的相关政策,成立相关管理部门,系统推进以混合式教学为代表的数字化教育创新。管理政策,既包括混合式教学实施的教学标准、信息技术标准、督导和评价标准,也包括资金投入、数字环境建设、数字安全建设等内容,还应包括师生培训、工作绩效、企业和教师的激励政策等。根据已制定出台的混合式教学配套政策,高职院校可以面向全院专业教师与课程,设立“混合式教学改革项目”、“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等专题项目,以点带面,分批次、分层次,逐步推进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最终实现教学改革全面落地、教师人人参与、师生数字能力提升的目的。

(二)创新教学体系,做好师生培训

高职教育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方向,就是培养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体系的创新中,突出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能力、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职业能力、人际沟通与社会适应的综合素养。而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于对理论知识的精准掌握,即使是实践操作技能,师生也更习惯于将操作技能转化为对实践过程的知识认知。实施混合式教学,必须先对师生进行培训,其中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只是属于提升师生数字能力的基础培训;更重要的培训,还包括师生观念更新的培训,学生学习方法的培训,教师教学设计、教材改编、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培训。在教学体系的培训中,把“立德、培智、提技”的培养思维贯穿始终,结合工作岗位、职业方向、行业标准整体设计课程、教材、教法、学法,以项目、任务、案例为载体,突出实践性,内化工匠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形式,建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逻辑思维、数字思维及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培训是系统性的动态的培训,高职院校要划拨专项资金,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编定有梯度的优质培训教材,选聘混合式教学研究专家授课,通过培训和教学实践,逐步提高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质量。同时,制定教师轮训制度,依托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实际变化与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数字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不断升级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创新。

(三)开掘资金渠道,完善环境保障

数字环境建设是混合式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和保障,高职院校努力开掘资金来源渠道,纵向争取国家、地方政府专项资金扶持,横向广泛联系行业、产业、企业,通过激励政策和人才培养资助等方式争取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注入资金,高职院校校内也应设立数字环境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基础网络设施、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高职院校还应主动作为,与行业、产业、企业联合开发、建设数字化实训基地、数字化合作基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平台已经在2022年底上线,高职院校应该做好相关衔接工作,充分利用平台资源,提升混合式教学质量。

(四)强化职业导向,重构教学评价

一是突出职业导向。混合式教学的评价指标要把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工匠精神、职业发展素养都纳入进来,且加大付分权重。二是落实多元主体。除了教师的评价,扩大学生自主评价的占比,并将服务行业和企业导师的评价纳入。三是强调能力评价。改变以往单纯侧重知识体系、知识点获得的评价,调整为以工作任务完成、岗位能力建构、小组协作、团队贡献、技能操作等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四是开展过程评价。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从课前、课中到课后整个学习过程的单纯学习时间与学习参与度评价,还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和协作互助情况评价,不同阶段的学习成果也是过程的一部分。过程评价是动态性评价,更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知识、能力建构情况,也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是兼顾差异评价。混合式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学习方式,学习者根据个性和学习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习模块自主研究、协作研究,考虑学习者的差异和具体学习方式的差异,评价也应实行差异评价。总体上,混合式教学的管理应从以上五个维度综合考量,构建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数字院校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