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抗逆力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

2023-02-23王明鑫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逻辑主体思政

马 鑫 王明鑫

(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石家庄 050061)

抗逆力是指个体面对困境时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即一个人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摆脱挫折的打击,在逆境中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为能力”[1]。抗逆力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能力,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活力的重要动机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2]。这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构建以大学生抗逆力为基点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对于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抗逆力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

将大学生抗逆力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挖掘其精神塑造功能,为学生注入积极乐观的精神动力,培养学生的主动适应性,强化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推动客体主体化,从而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精神面貌。

(一)有利于养成主动适应性

当大学生面对思政课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不适应时,个体抗逆力将会主动释放出来,促使个体发挥主体自觉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提高对思政课堂的主动适应性。表现为,主动做好预期管理,减少不良心理状况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理性看待思政课教学过程与个体接受的优缺点,发挥自身学习优势,自主开展思政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建立良好的归因方式;正确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继续保持积极的学习行为;抓住教学主要矛盾以及教学重点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培育辩证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抗逆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向思维是一种对既成定论、司空见惯的事物、规则、标准或观点进行挑战性的反转推理。”[3]逆向思维有利于打破“路径依赖”,纠正可能存在的认识偏差,从而形成新的思路方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抗逆力能够促使学生从反向角度对思政课观点、问题进行验证分析,形成具有辩证性的分析、解决、反思的逻辑思维模式。一方面促使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探索,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运用逆向思维观察问题的发展过程,探究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揭示问题的本质,进而实现抽象问题具象化,学理问题实照化,疑难问题简单化,从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三)有利于客体主体化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客体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形式结构的主体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客体主体化是客体站在主体角度,进行观念意识、思维结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的转化过程。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主体的价值引领下,逐渐形成“反客为主”的意识,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客体将思政课教师主体的观念意志、思维结构、价值导向等方面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主观认识,并通过自身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改造,不断自我吸收、自我教育,自觉转化为自身行为,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主客体认识达成一致。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思政课传统模式的教学效果亟待提升,在现实教学中还存在“单向灌输”教学方式仍占主导、正面语句式的教学逻辑难以引发学生思考、缺乏多学科教学方法等问题。

(一)“单向灌输”教学方式仍占主导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单向灌输,即通过教师单一讲解方式将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则通过听讲、复述、背诵等方式接收和理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与学生之间很难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教学关系。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发展以及学生个体思维变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难以满足新时代“网络居民”大学生的个性化、时代化、多元化学习需求及心理需求,难以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传授知识本身,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育。部分思政课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的教条式教学,过度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将教材体系内容照搬到教学课堂,不懂得教材体系与课堂教学体系之间的变化。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权威性,抑制了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种模式中,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理论、观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绝对正确的,受教育者对这些内容要绝对地接受、服从。学生长期习惯于缺乏质疑精神,认为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不容置疑。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淡化,形成思维定势,创新能力也难以进一步发展。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侧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对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传统观点认为,教育者比受教育者具有更多理论修养、更先进方法、更多经验,因此教师作为教育者决定着整个教育过程。这种传统思维,导致教师认为学生能力不足,不需要进行主动参与和行为选择,按照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目的接受教育即可。

(二)正面语句式的教学逻辑难以引发学生思考

正面语句式教学逻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书面话语为教学语言逻辑的教学过程。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材书面话语作为教学语言逻辑是必要的,但一味引用教材正面语句式话语作为讲课逻辑,缺乏问题式、启发式、反问式的教学语言逻辑呈现,将难以引发学生思考和共鸣,极易产生思想疲劳和视觉障碍。

高校思政课正面语句式教学逻辑关键在不利于清楚阐述所表达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高校思政课内容涉及范围广阔、观点众多,内涵诸多逻辑演绎,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思维逻辑阐释清楚。如果都是正面语句式教学逻辑,将很难向学生清晰呈现理论内在逻辑和所表达观点的因果关系,使学生云里雾里地知道大概知识、而没有逻辑思考,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为重要的是,正面语句式教学逻辑难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个问题意识是指逻辑上的追问和因果,没有问题意识,就难以谈得上真正理解和融会贯通,只剩下死记硬背、只觉反感。此外,正面语句式教学逻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思考,让学生作为一个“知识被动接受者”,缺乏思辨和反思的空间,不利于思政课价值观向学生的真正导入和认可接受。“表面上,这种教学思路使教材逻辑和教学逻辑实现了统一。实质上,这种方式不仅与教材逻辑相悖,而且违背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5]

(三)缺乏多学科教学方法

“学科融合教学是指把多个学科基于特定知识点或某个主题统整在一起进行教学。每个学科都有独立的知识系统和不同的学科特征,又要把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起来建构成为具有内在逻辑的知识体系。”[6]多学科教学视角,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但部分高校或部分教师仍然采取单一学科教学方法。

思政课教学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开放的理论、鲜活的理论、时代的理论、人民的理论。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角度阐释,缺乏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视角讲解,显得学理性不够,听起来空洞、缺乏实证。甚至一些教师只会“照本宣科”,连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就很难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种“在马言马”的教学方法,可以保证高校思政课姓“马”属性,但不保证学生作为受教育客体真正信“马”。

思政课内涵“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在马行马”的价值导向,但不代表排斥其他学科的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一个内涵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学、社会学、军事学等学科的理论综合体。仅从单一或者局限性的学科范畴讲解高校思政课,易产生思维固化和认知偏差,课堂效果自然不佳。

三、基于大学生抗逆力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路径指向

针对以上问题,借助大学生抗逆力的主体特征和互动效应,从教学主体、教学逻辑、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一)构建双主体教学关系

改变高校思政课教学传统单一主体的教学模式,应建立师生互动、互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张同时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导作用,通过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角色转变和思维转化,充分利用大学生抗逆力的功能,实现思政课双主体互联互动的目的。

挖掘教学兴趣点,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来说,学术化观点、国内外热点、经典案例分析、教师自身经历等往往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以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教学兴趣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专题对话与探讨,提供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健全翻转式课堂,发挥教师学理性引导。翻转式课堂,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的最好尝试。翻转式课堂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科学的统筹安排。其中,教师的点评环节至关重要,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表现提出客观中肯的评价,使学生发现问题,找寻自身不足;另一方面是教师的随堂应对能力和理性引导,体现教师的思想教学功底。教学点评精彩,需要发挥教师学理性引导,理论上讲深讲透,实际上可操作性强,将激发学生的深度参与感和再次探索性。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师生互联互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7]开展思政课综合实践活动,采取参与式、体验式、沉浸式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知行合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导向和实践获得感,达到师生互联互动效果。

(二)设计问题导向的教学逻辑

经过精心设计和深度思考,将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教材中正面语句式的教学逻辑变为以问题导向式的教学逻辑。以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为导向,按照“提出—分析—解决”、“缘起—经过—结果”等逻辑构建新的教学逻辑,其中嵌入问题意识导向,增强师生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可以从以下教学细节中增强问题导向。

一是问题具有学理性和启发性。设计问题要体现理论深度,挖掘背后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或其他理论,给予学生启发和启发。问题的理论性应与所讲章节的内容有关,避免设计内容不紧密或学科不关联的问题。二是问题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教学设计不能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问题应紧紧围绕章节知识结构的知识点、核心点、重难点展开,有利于分解或回答教材内容的疑问。同时设计的问题应紧密联系客观实际和以大学生为视角的系列活动,多结合社会热点难点议题设计问题环节。三是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设计问题要深入分析章节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提出具有典型或代表意义的问题,回答贯穿理论或知识的重点或难点问题,使问题的回答起到融会贯通、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应用多学科交叉教学法

高校思政课教学知识点相对比较固定,但涉及的内容几乎可以囊括所有人文社科领域,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一部多学科知识综合体,涉及哲学、经济、政治、社会、历史、管理、军事、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因此,仅用单一或者固定学科视角讲解高校思政课,很难全面和完美诠释思政课教材观点,需要采用多学科交叉教学方法讲授思政课。多学科交叉教学方法应从以下方面展开。

多学科知识点融合。对于疑难知识点,可以借用多学科知识互为佐证、论证。这需要教师提高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既要融会贯通,也要“恰到好处”使用,起到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以微知著的效果。当然,思政课教学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和主要内容,不能为了引用其他学科知识点而“喧宾夺主”。应围绕教材核心知识点展开讲解,同时可以辅以其他学科知识点,最终要论证思政课主要或核心观点。

多学科教学方法融合。历史讲授法、因果讲授法、时间讲授法、对比讲授法、排比讲授法、定性定量讲授法、演绎讲授法等,是各学科课程通用的教学方法,思政课也包含其中。 这些方法之间有共通性和链接性,如历史讲授法一般含有因果逻辑和实践逻辑,定性定量讲授法一般含有演绎逻辑。思政课教师应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学科讲授法,增强讲授力度和深度。

多学科学科素养渗透。学科素养,主要指学科专业思维。这种思维能够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专业技能增加、专业基本经验形成,从而达到某门具体学科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多学科素养渗透,是多学科知识点融合和教学方法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科素养的融通培养,关键在于灵活、激发和关联。思政课教师可以从不同学科素养的视角切入,同时也可以融合其他关联学科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核心观点的思想性。

(四)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在“双主体”教学关系模式下,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应向多元化、科学化发展。

首先,实现评价模式由注重结果评价向注重过程评价转变。学校应紧紧围绕“双主体”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参与度等因素纳入考核评价,采取“强化平时,淡化期末”的原则,加大教学过程的考核力度。其次,实现评价主体由多主体向多主体协同转变。教学评价、学生评价、同行互评、督导评价等多主体结果呈现向多主体评价结果互为说明、互为分析转变。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有权利要求教师改进、督促教师真正提高教学水平。最后,实现评价手段由传统评价方式向依托现代网络平台转变。基于网络平台的便捷性,评价标准能够根据教师要求迅速进行调整。同时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时查看和分析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

总之,基于大学生抗逆力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从教学方式、教学逻辑、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角度对原有思政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尝试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改变教师教学思维结构、倒逼教师掌握更多教学方法,是对网络信息环境下提升思政课课堂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Resil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MA Xin WANG Ming-xin

(Academy of Marxism,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050061)

Abstract:Resilience is taught in college ideology and political courses as a benign interactive capacity that facili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active adaptation,the cultivation of dialectical contrarian thinking and object subjectiv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In the current teaching process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the predominance of "one-way indoctrination" teaching methods,the difficulty of stimulating students' thinking with positive statements and the lack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ching methods.Based on the su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resilience,the construction of a double subject teaching relationship,the design of a problem-oriented teaching logic,the applic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cross-teaching methods and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 build a teaching mode for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and students' needs.

Keywords:Resilienc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teaching mode

猜你喜欢

逻辑主体思政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逻辑
创新的逻辑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