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大臣张昭未能拜相与孙权之心理探析
2023-02-23杨恩玉战立娟
杨恩玉,战立娟
(青岛大学 历史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孙吴政权的元老。古往今来人们对张昭的评价都非常高,同时对他也有很大争议,这主要体现在赤壁之战前他的主降和他未能拜相两件事情上,特别是后者,争议尤多。对此,学者多从张昭和孙权的政见分歧和政治方针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关注到了孙权的性格因素,对于澄清这件事情的真相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未能分清事情的内因与外因,对孙权的性格所起的作用重视不够。故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孙权与张昭的性格入手进一步探究张昭未能拜相的根源。
一、 对现有观点的辨析
孙吴群臣两次一致推荐张昭为丞相,均为孙权所否决,其中缘由古今学者多有论述,但众说纷纭,其主要观点主要分为四类,现略辨析如下:
其一,孙权狭隘猜忌的性格说。陈寿评论说:“张昭受遗辅佐,功勋克举,忠謇方直,动不为己;而以严见惮,以高见外,既不处宰相,又不登师保,从容闾巷,养老而已,以此明权之不及策也。”(1)《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清朝人厉鹗曰:“(张)昭受遗诏辅政,奉孝廉于戎马间,犯颜强谏,有大臣风,而位亚三司,不登丞相,权真多忌哉!”(2)陈寿撰,裴松之注,卢弼集解:《三国志集解》卷五十二《张昭传》,中华书局1982版,第980页。二者的观点基本一致,即张昭功高望重、忠贞无私,是丞相的最佳人选,他未能拜相是因为孙权忌惮张昭的刚直、猜忌他崇高的声望。
其二,张昭主降、建议孙策将军权交给孙翊和孙策托孤之言等具体事件说。《江表传》:“(孙)权既即尊位,请会百官,归功周瑜。(张)昭举笏欲褒赞功德,未及言,权曰:‘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昭大惭,伏地流汗。昭忠謇亮直,有大臣节,权敬重之,然所以不相昭者,盖以昔驳周瑜、鲁肃等议为非也。”清朝人王懋竑赞成陈寿的观点,但认为“《江表传》所言非其实也”(3)《三国志集解》卷五十二《张昭传》,第980页。。由孙权所言可知,时隔21年后他对张昭当年的主降仍然耿耿于怀,这虽然不是张昭未能拜相的根源,但充分体现了孙权心胸之狭隘,是孙权不用张昭为相的外因。《吴历》:“(孙)策(临终)谓(张)昭:‘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清朝人周寿昌据此说:“(张)昭之终不得为相者,正坐此数语耳。(孙)权狭中多忌,徒以张昭老臣练事,创业功多,恐废弃则群情不服,计隐以全终始,观后案刀而怒之言,岂曾须臾置念哉!异日拥号称尊,于(孙)策不过谥号桓王,并未追尊帝号,待其子孙者亦甚薄,皆有此言横耿于中而不释。《江表传》谓昭之不相因驳瑜、肃等议而然,此犹见其一端,而未测权之险忍也。”(4)《三国志集解》卷五十二《张昭传》,第979页。田余庆先生也认为:“孙策遗言使张昭成为过于敏感的人物,以孙氏兄弟与张昭关系贴近程度以及张昭个人心性观之,周寿昌说是有见识的。”(5)田余庆:《暨艳案及相关问题》,《中国文化》1991年第4期,后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11版,第681页。其实孙策的托孤之言与刘备如出一辙,乃是故作姿态,张昭和孙权都不会当真的。正如清朝人梁章钜所说:“(孙)仲谋英勇盖世,乃兄亦作此语,将谁欺乎?可见当日君臣,都以权术相尚,孔明、子布亦早应窃笑矣。”(6)《三国志集解》卷五十二《张昭传》,第979页。这可谓诛心之论。不过,周寿昌对孙权性格的剖析可谓鞭辟入里,这与陈寿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张昭未能拜相主要是由于孙权“狭中多忌”的性格。由孙权当众羞辱张昭可知,张昭主降让孙权怀恨在心,是他未能拜相的外在原因,其内在根源则是孙权狭隘猜忌的性格使然。又,孙权之弟“(孙)翊名俨,性似策。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而策呼权,佩以印绶”。(7)《三国志》卷五十一《孙翊传》裴注引《典略》。卢弼认为:“孙权不满意于张昭,在昭谓策当以兵属孙翊。”(8)《三国志集解》卷五十二《张昭传》,第979页。张昭建议孙策将军权转交孙翊遭到孙权的忌恨,这与孙权忌恨张昭当初主降一样都是外因,其根本原因是孙权“狭中多忌”的性格。王永平先生则认为,卢弼所据《典略》本身事实未必可信,卢弼和周寿昌的看法多属于就事论事的猜测之词,非但没有确实可信的资料作证,也没有将此事置于孙吴社会转变的大背景中去考察。(9)王永平:《张昭政治地位之变迁及其与孙权冲突之原因考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卢弼和周寿昌的看法的确“属于就事论事”,但他们的观点似乎不能说“没有确实可信的资料作证”。孙翊“骁悍果烈,有兄策风”(10)《三国志》卷五十一《孙翊传》。,这与《典略》记载的孙翊“性似策”相一致,很可能这是张昭提议孙策将军权交给他的主要缘由。裴松之引用这条史料,并且没有提出疑问,表明他是认可的。无论是张昭的主降还是他建议孙策将军权交给孙翊,都会遭到孙权的忌恨,这都是外因,根本原因是孙权心胸狭窄、生性猜忌。
其三,孙权的政治方针说。胡守为先生认为:第一次“张昭之所以被弃用,主要由于他未能审时度势,所抱政治方针与孙权不一致。”即孙权意欲“割据江东”,而张昭“在政治上并不主张割据江东,与曹操分庭抗礼”。张昭第二次未能拜相是由于“孙权以吴人治吴”的方针。(11)胡守为:《张昭与孙吴立国方针》,吴泽主编、简修炜选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丛刊,1986年,第214、225、223、227页。胡先生的观点可能并不妥当。其一,正如郑欣先生所说:“张昭在赤壁之战的前夕所以主降,这与他的政治和学术思想有密切关系”,即“他一直研治《春秋》之学。《春秋》主张大一统,主张尊君,反对造反作乱的叛臣逆子。曹操往伐东吴,是打着汉献帝的招牌,这也就是曹操说的‘奉辞伐罪’。张昭是孙权的臣,但他和孙权又都是汉献帝的臣,都应该听汉献帝的命令。正是这种正统思想的支配,所以张昭才主降不主战。”(12)郑欣:《三国史短论》,载《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当时的文臣武将基本都主降,并非张昭一人如此(13)《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会(孙)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独(鲁)肃不言”。,只是张昭的地位最高,影响力最大,所以招致孙权的忌恨。220年曹丕以禅让的方式取代汉献帝的皇位,东汉政权寿终正寝,孙权所在的江东与东汉的臣属关系终结。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在这种形势下张昭和孙权之间便不存在政治方针的分歧了。其二,政治主张相左通常并不是用人的根本标准,齐桓公重用政敌管仲,唐太宗重用政敌魏征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事例;并且君臣之间政见不同是常事,通常君主并不会因此而否定或排斥一个大臣。其三,“孙权以吴人治吴”的方针并不始于黄武四年(205),因为早在建安五年(200)“孙权统事之后,是以争取江东世家大族的全力支持作为政治上的关键环节”(14)方北辰:《魏晋南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中国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28页。,江东化在这时就已经开启。黄武四年之前吴郡人顾雍、陆逊、朱桓以及全柔和全琮父子,会稽人贺齐等都已经得到孙权的重用就是有力佐证。陆逊大败关羽,“(孙)权以(陆)逊位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黄武元年陆逊又大败刘备大军,孙权“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15)《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在黄武元年之前,吴郡人朱桓就接替江北人周泰担任濡须督,坐镇一方。吴郡人张温“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甚见信重”(16)《三国志》卷五十七《张温传》。。吴郡人顾雍,“(孙)权为吴王,累迁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17)《三国志》卷五十二《顾雍传》。。吴郡人全琮,黄武元年迁绥南将军,“进封钱塘侯。四年,假节领九江太守”(18)《三国志》卷六十《全琮传》。。会稽人贺齐在建安二十一年(216)“拜安东将军,封山阴侯,出镇江上,督扶州以上至皖。黄武初(击退曹魏大将曹休的进攻)迁后将军,假节领徐州牧”(19)《三国志》卷六十《贺齐传》。。这些事例足以说明,在黄武四年时江东人士已经普遍得到孙权的重用,他并不需要任用江东人为丞相来推动江东化。
赵昆生先生的观点与胡守卫先生略有差异,但基本一致,他认为孙权弃用张昭是因为“张昭在赤壁之战时对待曹操的态度上,已表明他不论身份还是意志上既不是以孙权为首的孙吴中央统治集团意志的代表,也违背了江东大族‘限江自保’的政治要求”“对于孙权来讲,南来的北方派势力是帮助他打天下的依靠,而江东大族地方势力却是他巩固政权的支柱……在这样权力的更替中,顾雍成了最佳人选”(20)赵坤生:《孙吴君权与相权关系研究》,《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这个观点很难成立,因为在这两次讨论丞相人选时“众议归昭”“百寮复举昭”,这表明不止是淮泗集团包括江东大族在内都推荐的是张昭,他是众望所归,江东人士并没有不满意张昭。孙吴立国之初,羁旅江东的江北人士是创业元老,他们仍然得到重用,孙权的政策是南北方人士同时并用。简言之,大臣们都主张应该任用张昭为相,只有孙权一人不想用张昭。王永平先生认为,从性格的角度来解释孙权不用张昭为相是说的通的。孙权所选择的孙邵、顾雍都是比较内敛的人,便能说明这一点。并且孙权两次弃用张昭,除了性格等一般因素外,还要结合张昭与孙权政见上的一贯分歧和黄武以后孙吴社会的转型予以考察。孙权第一次违群臣之意,用孙邵而不用张昭,根本原因在于张昭‘昔以驳周瑜、鲁肃等议为非也。’第二次用吴人顾雍,则是因为黄武年间,孙权正在大力推进孙吴政权的‘江东化’,主要采取‘以吴治吴’的手段,适当改变依靠江北人士决策的状况,以便迎合江东大族的愿望。(21)王永平:《张昭政治地位之变迁及其与孙权冲突之原因考论》。王先生的观点与《江表传》和胡守为先生近似,也是不妥当的。
其四,孙权担心“相权太重”说。田余庆先生认为张昭未能拜相,“除了孙权以方严惮张昭、以往事怄张昭等旧说以外,还应当估计一种情况,即用张昭则相权太重,孙权所不能容,更不利于完成中枢人物的江东化”“孙权择相,本来不是以万机相期待,而重在得心应手”(22)田余庆:《暨艳案及相关问题》,《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第666、667页。。这个观点不无道理,但“相权太重”意味着相权会危及到皇权,但张昭“忠謇方直,动不为己”,他并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孙权担心“相权太重”其实也还是忌惮张昭,这与陈寿的“以严见惮,以高见外”相近。田先生关于孙权“重在得心应手”的见解颇有见地,即孙权的性格有乾坤独断的一面。
综上所述,关于张昭未能拜相的原因,古人多将其归结为张昭主降等具体事件,今人多认为是由于孙权江东化的政治方针使然。笔者认为,陈寿作为当时人其观点最为中肯。也就是说,张昭主降等具体事件都是张昭未能拜相的外因,孙权猜忌和心胸狭隘的性格才是内在根源。
二、 孙权与张昭的性格剖析
上文所述周寿昌对孙权性格的剖析是非常中肯的,张昭未能拜相主要是由于孙权狭隘多忌、独断专行的性格。但胡守为先生说:“在张昭不得为相一事上,以孙权狭隘多忌的性格作解释,恐亦只见其一端而未抓住要害。”(23)胡守为:《张昭与孙吴立国方针》,载吴泽主编、简修炜选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227页。王永平先生也认为这只是“一般因素”。这些观点颇值得商酌,下文就对孙权和张昭的性格予以剖析,来进一步探究张昭未能拜相的根源所在。
群臣两次推荐张昭为相,孙权拒绝时都有辩解。黄武元年(222)孙权称吴王,“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24)《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大臣两次共推张昭为相,说明他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而孙邵“其资望才干实不能与张昭相比”(25)胡守为:《张昭与孙吴立国方针》,载吴泽主编、简修炜选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226页。。所以卢弼评论说:“孙权始终不满意于张昭,此皆托词耳。”(26)《三国志集解》卷五十二《张昭传》,第980页。孙权第一次弃用张昭推脱国家处于多事之秋,而丞相职责繁重,如果任用张昭为丞相,让他劳神费力,不是优待他,这是用冠冕堂皇的托词委婉拒绝张昭。丞相总理万机,职责的确重大;他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高望重,皇帝自然应该选拔深孚众望和才干最高的大臣担任,张昭显然是最佳人选,而孙邵《三国志》无传,其资望和才干可见平平,因此孙权所言难以令人信服。当时孙权刚称吴王,其统治尚不稳固,所以他并没有讲明不用张昭为相的真实原因。四年之后第二次选拔丞相时,孙权的统治已经较为巩固,因而他说出了不用张昭为相的部分原因,即“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也就是说,张昭性格耿直刚强,而孙权意欲乾坤独断;如果任用张昭为相,一旦孙权不接受张昭的意见,两人之间就会发生激烈的冲突,破坏他们之间的关系,下文所述遣使辽东一事就是最好的证明。“非所以益之也”仍然是孙权堂而皇之的托词,他首先考虑的是张昭为相不利于他独断专行,为张昭的利益着想是次要的。
第二次选拔丞相时孙权依然弃用张昭而选择顾雍,学者多认为这是孙权推进孙吴政权江东化政策的需要。此见解并不能完全解释得通,因为其一,赤乌九年(246)孙权所任用的丞相步骘是临淮郡淮阴人,属于江北人士,也不是江东人。其二,张昭不仅是未能拜相,而是“建安七年之后,张昭逐渐为孙权所疏远,不受重用”(27)胡守为:《张昭与孙吴立国方针》,吴泽主编、简修炜选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221页。。事实的确如此。“(孙)权既称尊号,(张)昭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在里宅无事,乃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28)《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这说明黄龙元年(229)孙权称帝后,张昭基本赋闲在家。张昭不仅未能拜相,而且被孙权束之高阁,这就足以说明张昭未能拜相并非是孙吴江东化政策使然。张昭被孙权疏远、未能拜相一定是另有原因,那就是孙权和张昭的性格。
张昭的性格的确如孙权所说——性格过于耿直刚强,这突出表现在他劝谏孙权不要遣使辽东从而引发两人之间的冲突上。
(孙)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张)昭谏曰:“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权与相反覆,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昭不得已,然后朝会。(29)《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
孙权站在君主的立场,认为张昭的犯颜强谏驳损害了他的君王权威,而不是将其视为张昭耿直忠贞的表现,究其根源是孙权的心胸狭隘和忌惮张昭。从孙权所言不难看出,张昭在吴国享有崇高的声望和地位,孙权对此极度不满;张昭因为耿直,多次与孙权据理力争,招致孙权的忌惮,让他难以容忍。孙权情急之下吐真言,他的话透露了他对张昭的真实态度,也是他疏远张昭和张昭未能拜相的根源,即张昭在江东功高望重,对孙权构成很大的威胁,从而遭到他的猜忌和嫌弃。张昭拒绝孙权的致歉,为人耿直,遇事据理力争,对孙权毫不逊让,而孙权意欲乾坤独断,这是二人性格的冲突所在。张昭拒绝接受孙权的致歉,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说:“张昭于是乎不臣矣!”(30)《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裴注引《习凿齿曰》。王永平先生也认为,张昭此举“确有以老卖老、盛气凌人的感觉,这自然引起孙权的怨恨。”(31)王永平:《张昭政治地位之变迁及其与孙权冲突之原因考论》。对张昭还有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西晋人虞溥所撰《江表传》评价他:“忠謇亮直,有大臣节。”胡三省也说:“张昭事吴,有古大臣之节。”(32)《资治通鉴》卷七十二《魏纪四》。笔者赞成后一种观点。张昭一再拒绝接受孙权的道歉,体现了他的性格过于刚强。但张昭之所以如此耿直,是因为他心胸坦荡、心底无私,正如他对孙权所说:“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33)《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这是张昭的肺腑之言。正是由于张昭竭诚尽忠,一心为国,所以敢于犯颜直谏,置生死于度外。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拘泥于外在的行事作风,而应该探究当事人的赤胆忠心,虞溥、陈寿和胡三省都是据此立论的,作为君主的孙权更应该如此。因为犯颜直谏是历代忠臣的共性,众所周知的魏征就是代表性人物之一。耿直的大臣只有唐太宗李世民这样宽宏大度的君主才能容忍。孙权派使者出使辽东,不止张昭谏言反对,当时吴国大臣都持反对意见,“自丞相雍以下皆谏,以为(公孙)渊未可信,而宠待太厚”(34)《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孙权传》。。“辽东之事,辅吴将军张昭以谏(孙)权言辞切至,权亦大怒”(35)《三国志》卷六十二《胡综传》。。由此可见,群臣都反对遣使辽东,而张昭态度最坚决、言辞最恳切和激烈,因而导致孙权大怒,这说明孙权心胸狭隘,全然不顾群臣的意见,喜欢独断专行。二人性格上的冲突导致孙权忌惮和嫌弃张昭。
张昭未能拜相其自身刚强耿直的性格是次要原因,主要根源则是孙权的性格导致的。当时人陈寿的评论最为中肯,即“以严见惮,以高见外”。“以严见惮”是指张昭性格耿直,刚直不阿,没有大臣通常应有的对君主的敬畏之心,让孙权心生忌惮;“以高见外”则是指张昭在孙吴功高望重,得到官员的敬重,从而让孙权极度不满。这与孙权所说“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相吻合。也就是说,张昭未能拜相的主要根源是——孙权心胸狭窄和猜忌,喜欢独断专行,对张昭崇高的声望心怀不满,对张昭刚强耿直的性格多所忌惮,张昭为相不利于他乾坤独断。
如同陈寿所说,张昭不仅未能拜相,而且“从容闾巷,养老而已,以此明(孙)权之不及(孙)策也”。孙权对张昭的忌恨突出体现在他在黄武元年对张昭的嘲讽上:“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矣。”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前张昭主降,至黄龙元年(229)已过去二十多年,孙权当众羞辱张昭,由此可见他心胸之狭窄、对张昭忌恨之深。我们不妨将孙权与晋武帝司马炎比较一下。刘毅“迁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晋武)帝以毅忠蹇正直,使掌谏官”。后来刘毅迁司隶校尉,“帝尝南郊,礼毕,喟然问毅曰:‘卿以朕方汉何帝也?’对曰:‘可方桓灵。’帝曰:‘吾虽德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吴会,混一天下。方之桓灵,其已甚乎?’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36)《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刘毅与张昭相类似——都直言不讳。刘毅因为“忠蹇正直”,晋武帝任命他为“掌归谏”的散骑常侍。刘毅将晋武帝比作东汉的昏君桓帝与灵帝,晋武帝没有生气;刘毅说晋武帝还不如汉桓帝和灵帝,晋武帝则大笑。就此而言,孙权的心胸远逊色于晋武帝。张昭得罪孙权除了当初主降外还有一次。“曹公新破袁绍,兵威日盛,建安七年,下书责(孙)权质任子。权召群臣会议,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决,权意不欲遣质,乃独将(周)瑜诣母前定议……遂不送质”(37)《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如同王永平先生所说,张昭‘犹豫不能决’在于其主张纳降于曹操。(38)王永平:《张昭政治地位之变迁及其与孙权冲突之原因考论》。张昭由于信奉《春秋》大一统思想和尊君思想,所以他主张派遣质子,而周瑜反对,如同赤壁之战前他主降而周瑜主战一样,孙权对周瑜感激涕零(39)《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周瑜去世后,“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裴注引《江表传》:“后(孙)权称尊号,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必然会对张昭自然怀恨在心。孙权对张昭的忌恨,足以说明他心胸狭隘和猜忌。
陈寿指出孙权的缺点:“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40)《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郑欣先生认为:“这是孙权晚年的情况,他在早年并不如此,而是能够做到推诚任之,放手使用的。”(41)郑欣:《孙权与东吴建国》,载《魏晋南北朝史探索》,第42页。其实孙权的这一性格早年就有,晚年更加严重,陈寿的评价是很中肯的,前文周寿昌所言就是诛心之论。孙权的“嫌忌”不仅体现在张昭身上,还表现在张温、沈友、陆绩身上。张温历任选曹尚书、太子太傅,“甚见信重”,黄武三年他担任辅义中郎将出使蜀汉,“蜀甚奇其才”。“(孙)权既阴衔(张)温称美蜀政,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思有以中伤之,会暨艳事起”,于是诬陷张温,将其免官;其“二弟祗、白亦有才名,与温俱废”。(42)《三国志》卷五十七《张温传》。黄武五年(224)张温仅是因为“称美蜀政”和“声名大盛”就遭到孙权的“嫌忌”而被免官,他的两个弟弟也因为“有才名”而被废弃。吴郡人沈友“弱冠博学,多所贯综,善属文辞,兼好武事,注《孙子兵法》……(孙)权以礼聘,既至,论王霸之略,当时之务,权敛容敬焉。陈荆州宜并之计,纳之。正色立朝,清议峻厉,为庸臣所谮,诬以谋反。权亦以终不为己用,故害之”,时间早在建安九年(204)(43)《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孙权传》裴注引《吴录》。。沈友因为文武才干超群,遭到孙权的猜忌,从而被杀。吴郡人“(陆)绩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孙权统事,辟为奏曹掾,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44)《三国志》卷五十七《陆绩传》。,并且最终病故于郁林。张温三人都是因为才华优秀和正直遭到孙权的忌惮,或被杀或被免官或被黜为外官。因此孙权的主流虽然是知人善任,但其内心深处也有嫉贤妒能的一面。“(张)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孙)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45)《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张昭因为“直言逆旨”,孙权竟然一度禁止他朝见。孙权在蜀汉使者面前丧失颜面,才怀念起张昭,让他前去朝见,可见孙权的心胸之狭隘和猜忌心理之强。“(张)昭容貌矜严,有威风,(孙)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46)《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这再次印证了张昭为人“忠謇方直”,他这种刚强耿直的性格招致孙权的忌惮,甚至“举邦惮之”,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问题是孙权有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胸容忍他。孙权心胸狭窄,独断专行,很难接受大臣的不同意见,这不仅表现在对张昭的猜忌和打压上,对其他名士也同样如此。出身会稽虞氏的名士虞翻,在孙策时期出仕孙吴,孙权主政后,“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扬泾县”“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在刘基的再三劝谏下,虞翻才幸免于难。“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在南十余年,年七十卒”。(47)《三国志》卷五十七《虞翻传》。虞翻同张昭一样都生性耿直,而为孙权忌恨,遭到贬谪,终老于贬所。特别是虞翻因为饮酒得罪孙权,险些被孙权所杀,这佐证了陈寿对孙权的评论“性多嫌忌,果于杀戮”。
张昭的资望和地位在孙吴最高,自然更会遭到孙权的猜忌,所以被剥夺职权而赋闲在家。公孙渊背弃孙吴后,孙权又固执己见想要亲征公孙渊,在陆逊极力吹捧孙权的情况下才取消这一荒唐之举。孙权自认为作为一国之主比齐桓公还优秀,而谴责朝臣不如管子。胡三省评曰:“孙权自谓优于齐桓,而责其臣以管子。使吴诚有管子,亦不敢尽言于权,观诸陆逊可见矣。”(48)《资治通鉴》卷七十四《魏纪六》。因此孙权虽然下诏征求意见,但他的猜忌和心胸狭隘导致大臣们三缄其口。这些事例都说明孙权心胸狭隘,猜忌心很强。
张昭未能拜相的原因复杂多样,他因为主降和送质事件等而得罪孙权,让孙权对他怀恨在心,这只是外因;张昭先后受孙策和吴太夫人的顾命之托,在孙吴大臣中他拥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和地位,从而遭到孙权的猜忌;张昭的性格刚强耿直,遭到孙权的嫌弃;但主要和内在的根源是孙权的心胸狭窄、猜忌心强和独断专行。
三、 张昭是丞相的最佳人选
学者们虽然对张昭未能拜相的原因众说纷纭,但都承认无论是资望还是才干他都是丞相的最佳人选。田余庆先生说:“中枢政要人物,最早的莫过张昭。”(49)田余庆:《暨艳案及相关问题》,《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第665页。朱子彦先生也认为,“吴郡四姓子弟对张昭、周瑜等人的杰出的将相之才十分钦佩。张昭是淮泗集团的首脑、主要谋臣,虽无显赫战功,但在士大夫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众望所归的人物。(50)朱子彦:《汉魏禅代与三国政治》,东方出版中心2013版,第325页。胡守为先生也承认:“以张昭之资望,丞相一职,本非他莫属。”(51)胡守为:《张昭与孙吴立国方针》,载吴泽主编、简修炜选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第225页。张昭是孙吴丞相的最佳人选,这首先是因为他富有杰出的学识和才干,并且在孙吴资望最高。张昭“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52)《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张昭先后被察举为孝廉和茂才,并且得到名士们的赞扬,享有很高的声名,是因为他富有才学,并且品德高尚。他的名声如此之高,以致身为刺史的陶谦与他相比都相形见绌。张昭凭借自身优秀的学识和高洁的品德获得了当时名士的推崇,使他在士人群体和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力。东汉末年由于天下大乱,张昭与徐州士民渡江南下,到扬州避难。“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每得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这让张昭非常忐忑不安(53)《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孙策创业伊始就对张昭委以重任,并且位居群僚之首,是由于他具有杰出的才学和品德,又享有很高的名声。从士大夫的书信可以看出,张昭当时的名声超过了孙策。但孙策毫不介意,一如既往地重用张昭,而孙权则猜忌张昭,不仅没有任用他作丞相,而且让他赋闲在家,所以陈寿说孙权的度量不及孙策。因为张昭资望最高,富有才干,并且忠心耿耿,所以孙策和孙权之母临终都将孙权托付给张昭。这就是张昭对孙权所说的:“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54)《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这足以说明张昭在当时的威望之高,孙策及其母对张昭之器重和信赖。
其次,张昭对孙吴的建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在孙策创业过程中,张昭的加入弥补了孙氏集团缺少儒学名士的劣势。孙策进军江东之初,对不合作的本土势力采取屠戮政策,使得江东士民对孙氏集团抱有强烈的敌意。“(孙)策年少,虽有位号,而士民呼为孙郎。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55)《三国志》卷四十六《孙讨逆传》裴注引《江表传》。。如同田余庆先生所说:“孙策以袁术部曲将的名分南渡,逐汉官而据江东,既是僭越,又是入侵。这决定了江东大族对孙策疑惑、敌视的态度。”(56)田余庆:《孙吴建国的道路——论孙吴政权的江东化》,《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后收入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第548页。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享有盛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张昭投靠孙策,无疑会改善孙策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孙氏集团,因为东汉盛行崇尚名节的社会风气,“盖当时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苟难,遂成风俗”(57)赵翼著,王树民校正:《廿二史札记校正》,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2页。。孙氏集团能够获得士民的拥护,从而在江东奠定根基,张昭的拥戴之功当之无愧地位居首位。
张昭富有杰出的才干,为孙策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即孙策“文武之事,一以委昭”。何绰曰:“(孙)伯符以勇锐摧破(刘)繇、(王)朗,然能系属士民,修其政理,遂创霸图,亦子布三四公之助。”(58)《三国志集解》卷四十六《孙策传》。王永平先生也说,在孙策创业的过程中,虽少有张昭谋划之功,但从孙策对其依重的程度看,他实际上成为东汉末年流寓江东人士的精神领袖,并在孙策平定江东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59)王永平:《张昭政治地位之变迁及其与孙权冲突之原因考论》。这些评论是符合实情的。孙策以武勇著称,治理百姓、安定地方则需要依赖张昭这样的文臣。孙策临终授命张昭等,“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60)《三国志》卷四十六《孙策传》。这是孙策对张昭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张昭杰出才干的充分肯定。作为“精神领袖”的张昭加入孙策阵营就是一面响当当的招牌,能够扭转一些儒学名士对孙氏政权的不良看法;更何况他的才学超群绝伦,对孙氏的霸业建言献策,鼎力相助。
建安五年(200)在孙策去世的危机关头,张昭力挽狂澜、挽救了风雨飘摇的孙氏政权。“是时天下分裂,擅命者众。孙策莅事日浅,恩泽未洽,一旦倾陨,士民狼狈,颇有同异”(61)《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裴注引《吴书》。。当时孙权只顾痛哭,长史张昭“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孙)权可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62)《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孙策依靠武力迅速占领会稽等五郡之地的广阔地盘,但由于时间短暂其统治非常薄弱。由于孙权当时没有什么名望,所以在孙策去世后人心浮动,孙氏政权摇摇欲坠,在孙策推荐下出任庐江太守的李术拒绝听从孙权的命令就是明证。“初(孙)策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策亡之后,术不肯事(孙)权,而多纳亡叛,权移书求索,术报曰;‘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63)《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孙权传》裴注引《江表传》。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由于张昭部署及时、周全和得当,孙权才稳定了政局。“(孙)策临亡,以弟权托(张)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64)《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孙权能够稳定政局,得力于以张昭为首的群臣的辅佐。在孙策突然亡故的危难之际,孙权只是“肆匹夫之情”痛哭流涕,而张昭运筹帷幄、从容应对,从而稳定了人心,挽留住了当时人心惶惶的北方人士。张昭为了尊崇孙权,“乃身自扶权上马”。以张昭的身份和名望远不必如此谦卑,然而唯有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孙权的威望,为孙权打开局面,稳定动荡的局势。张昭从容不迫的态度,有条不紊、考虑周全的部署,再次显示出他杰出的政治才干,这就是孙策和吴太夫人先后两次对张昭托孤的缘由。“及(张)昭辅(孙)权,绥抚百姓,诸侯宾旅寄寓之士,得用自安”(65)《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裴注引《吴书》。。在孙策去世后,张昭安抚百姓、稳定政局、挽留人才,从而挽救孙氏政权于危亡之际,是他对孙吴政权的最大功勋。对此田余庆先生深刻指出:“宾旅寄寓之士影响舆论至深,是稳定江东的重要因素。张昭和周瑜合作所形成的孙吴权力结构,具有吸引宾旅寄寓之士的良好形象和容纳他们的能力。宾旅之士归心,淮泗将领得到淮泗文人的合作,孙吴的统治基础明显扩大了,立足点也大为稳固。这样,孙吴政权就能够在正常的军务、政务之中更多地吸收江东士人参与,逐渐增加江东士人在政权中和在军队中的比重,逐渐消除江东人和江西人之间的隔阂,为孙吴政权的江东本土化,为孙吴政治轨辙进一步的转折,创造必要的条件。”(66)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第585页。张昭能够成功安抚宾旅寄寓之士和吸引江东人士的根源在于:一方面张昭本人是宾旅寄寓之士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态度具有深刻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张昭享有盛名,拥有杰出的学识才干和崇高的威望,为士人所敬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此后张昭经常为孙权出谋划策。张昭“常在左右,为谋谟臣。(孙)权以昭旧臣,待遇尤重”(67)《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裴注引《吴书》。。富有杰出政治才干的张昭平常主要是为孙权出谋划策,帮助孙权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孙权“招延俊秀,聘求名贤……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68)《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孙权传》。。这些政治方针的制定,张昭作为“谋谟臣”应该发挥了主导作用。“(孙)权每出征,留(张)昭镇守,领幕府事。权征合肥,命昭别讨匡琦,又督领诸将,攻破豫章贼率周凤等于南城”(69)《三国志》卷五十二《张昭传》裴注引《吴书》。。孙权南征北讨、征战沙场,而张昭坐镇后方,稳定统治,不仅解除了孙权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要运筹帷幄,输送粮草,供给前线的军队,其功绩不能小觑。他曾以文人的身份领兵平叛,有着不输于武将的风采。张昭还帮助孙吴网络和推荐人才。将军“邓当死,张昭荐(吕)蒙代当,(孙策)拜别部司马”(70)《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他后来成为孙吴的名将。彭城人严畯,“性质直纯厚,忠告善道,志存补遗。(张)昭进之于孙权,权以为骑都尉、从事中郎”,后来他接替了鲁肃的职务(71)《三国志》卷五十三《严畯传》。。
综上所述,张昭富有杰出的学识和才干,不仅在孙吴资望最高,而且对孙吴政权立下卓著的功勋,正如清人王懋竑所说:“(孙)权以建安五年嗣位,至十三年规模大定,力能拒(曹)操,此(张)昭佐佑镇抚之功亦不细矣。而权之能嗣守江东之业者,皆昭之力也。”(72)《三国志集解》卷五十二《张昭传》。这个评价是公允的。张昭作为孙吴的创业元老、托孤重臣,不论是其学识才干和资望亦或是对孙吴卓著的功勋,都完全有资格也有能力担任丞相一职,他之所以未能拜相主要是因为孙权心胸狭隘而猜忌,喜欢乾坤独断,而张昭在孙吴资望和地位最高,又享有盛名,性格耿直刚强,从而遭到孙权的忌惮;他主降和主张送质子的“污点”,则让孙权怀恨在心,遭到他的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