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饲料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2023-02-22金敏
金 敏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濮阳 457000)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格局的变化,动物饲养的可饲物已逐渐从原料粮转为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较高的饲料产品,这些发展与变化对饲料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同时也带动了饲料行业的长足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饲料行业发展的政策,高校应抓住这个发展契机,结合饲料行业市场需求,积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来推动相关专业教学改革,为培养出高素质技术应用从业人员设计培养模式。
1 我国饲料技术应用人才需求现状
1.1 高校饲料专业就业现状 总体来说,随着畜禽、水产等养殖业的发展,饲料行业需要大量的饲料专业从业人员,因此,饲料专业毕业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相关调研数据显示,目前高校饲料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岗位是饲料生产与加工、饲料化验员、饲料销售、品质与技术服务等一线工作。但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困难,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进而转行到其他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饲料行业迫切需要大量具有饲料生产与加工、配方设计、市场开发、育种技术推广、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营销和售后服务的专业技术应用人才,但现实情况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并没有真正满足饲料行业的需求。
1.2 外部环境变化对饲料人才的冲击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对饲料行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方式也提出新的要求。目前,随着市场的变化,我国饲料行业已经走上了实现现代化、专门化、工业化和规模化发展道路(王宁娟,2021)。虽然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我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饲料行业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饲料产量、工业饲料总产量、产品产值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饲料产量累计达28850万t,饲料工业饲料总产量26817万t,饲料产品总产值将逼近万亿元。饲料行业更需要具有饲料原料采购和验收能力、饲料质量检测与管理能力、现代饲料加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应用数字技术进行饲料生产的能力、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饲料营销和技术服务的能力、开展饲料绿色生产、依法安全生产的能力、对新知识、新技术技能、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能力、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技术应用复合人才。饲料行业对高技能应用饲料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饲料行业的发展,高校饲料专业的人才培养变革势在必行(涂小丽,2020)。
2 高校饲料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饲料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 按照饲料行业的实际需求,高校应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来确定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但现阶段有些高校在饲料技术应用人才方面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比较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清,尽管表面上调整了饲料专业教育教学结构,但在结构模式与专业设置方面依旧沿用以往的学科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教学内容没有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改变(孙瑛,2020)。因此,高校培养的饲料人才无论是知识体系结构还是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都不能与饲料行业的任职需求相匹配,进而导致人才培养难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2.2 高校人才培养难以对接饲料行业的需求正是因为高校饲料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从而导致高校培养的饲料人才难以满足饲料行业的需求。目前,饲料人才的培养和市场需求间存在两个较大的问题:一是饲料机构和企业对饲料人才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满足。由于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多行业的融合,饲料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结构已发生深刻的变化。饲料行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有扎实技术理论,又具有饲料原料采购、验收、质量检测和管理、开展饲料绿色生产、对新知识、新技术技能、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学习等能力的高技能应用人才;二是因为很多高校和饲料企业只是停留在较低水平的合作,对饲料企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是很明确,造成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加大了饲料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导致一部分毕业生转行到与饲料行业无关的行业,造成了人才浪费。
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饲料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途径
3.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定位饲料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饲料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企业发展更需要具备扎实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出色的创新创造能力,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的人才,而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新形势下的行业发展匹配度不高。因此,作为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技能应用人才任务的高校饲料专业,要紧密结合行业实际需求完善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应饲料行需要,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的应用人才,从而全面提高高校饲料专业教育的培养质量,以此来适应饲料行业的发展(刘奎,2022)。
3.2 构建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平台,丰富教学资源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人才的重要形式。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开展了产教融合的工作,建立了自己的校企合作平台。但多数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现象,双方合作也只限于高校向企业输送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杨慧等,2017)。校企双方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合作,如企业并没有真正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上,高校也没有和企业就招生与招工等方面开展深度研讨。为打破“校热企冷”的局面,“职教二十条”提出采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来激励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和高校合作,并对被认证为产教融合型的企业给予一定优惠政策,这种政策导向可以逐渐促进校企双方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合作(袁旗,2019)。
高校与合作企业应积极构建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平台,如成立校系两级校企合作项目小组,共同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事项;校企合作建设“饲料专业特色教室”“饲料专业特色班”;校企双方共同搭建创新创业育人平台。为满足对育人平台教师团队的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高校应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并引进饲料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中,双管齐下完善教师队伍;校企共同开发结合实际工作任务制定的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教材,整合教学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3.3 转变教学理念,更新饲料专业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理念是决定教师教学的主导思想,会对教学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很多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随社会需求的改变而改变,还固有原来知识本位的观念。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们要不断转变教学观、教育观、学生观等教学理念,进行更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杨丹,2020)。高校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讲座、短期进修培训和到饲料企业挂职锻炼等措施,让教师走出去,以此来转变教师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来更新知识体系,进而提升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
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教学方法和内容也应不断更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如高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改进原有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同时借助PPT课件、饲料生产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及课程等网络共享课程平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同时鼓励教师通过各种云平台多样化地呈现课堂,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借助云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通过弹幕互动、课堂红包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课前推送预习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此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这种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也有利于让教与学更明了清晰,教师可以根据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做到教学过程可视可控,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此外,校企双方也可共同开发或参与出版饲料专业教材,录制微课或校省级线上精品课程,建立饲料信息化网络平台共享教育资源,及时推送饲料行业发布的最新动态资讯和信息。
3.4 合理设置课程,优化饲料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它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郑帅,2022)。为了满足岗位需求,确保毕业生能衔接饲料市场和饲料行业的需求,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积极去饲料企业走访调研,校企合作项目小组共同确定饲料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素质和能力,组建一支包括一线专任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者及企业技术骨干的课程建设团队,突出“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的原则,参照饲料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标准,制定更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
饲料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要以毕业生就业后岗位群的需求设置。首先,了解饲料行业相关工作岗位任务必备的关键核心技能要求,如饲料专业毕业生从事的饲料生产和推广工作岗位,需要具有饲料原料质量监测、配方设计、添加与加工、分析与检测、营销等技能;其次,再以这些典型工作岗位必须要掌握的关键核心技能对现有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把过去原有的课程转变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以此来优化饲料专业课程体系(李梦云等,2010)。
3.5 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校高素质技能应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学以致用,练出真本事、真才干,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是强化和完善实践教学的重要措施。首先,高校应建设并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操作技能、提高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高校应为饲料专业配备模拟实际岗位需要的实验器材与设备,如完成饲料中常规成分分析、饲料质量检测等。其次,建设并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它是弥补校内教学资源不足、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主动和校外研究所、企业密切合作,制定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企业在签订协议后经过挂牌即可正式成为高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让企业真实工作与校内实训相衔接,完善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平台,以现实——虚拟——现实的模式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代德财等,2020)。
4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饲料人才的市场需求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饲料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校,应紧密结合饲料行业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主要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不断修订培养方案,构建校企合作平台,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合理设置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此向饲料企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