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菏泽传统文化在高校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为例

2023-02-21朱嵩王琳陈文聪张莹蕊

河北画报 2023年24期
关键词:菏泽传统课程

朱嵩 王琳 陈文聪 张莹蕊

(1.山东菏泽医学专科学校;2. 菏泽市文物研究院)

被誉为“中国牡丹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以及“民间艺术之乡”的菏泽[1],融会贯通了中原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齐鲁文化等众多文明成果,蕴藏着丰厚底蕴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不胜枚举:《牡丹传说》《陶朱公传说》等民间文学,木板年画、曹州面人、泥塑、砖塑、纸扎、柳编、条编、织锦、蓝印花布等民间美术工艺;鲁西南鼓吹乐、菏泽弦索乐、山东古筝乐、商汤鼓角等民间音乐;商羊舞、羊抵头舞、担经、三皇舞、抬阁舞、花伞舞等民间舞蹈;大弦子、枣梆、山东梆子、大平调、山东琴书、莺歌柳书、山东落子、定陶皮影戏等民间戏曲[2]。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科技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以及民间艺术面临失传,导致这些凝结着手艺人智慧与创造力的非遗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面对正在流失的菏泽传统文化,抓好本土文化思想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一、菏泽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习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厚的精神价值内涵,而菏泽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角,也蕴含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规范。

将菏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在菏高校大学生课堂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菏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品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入挖掘菏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相关教育实践活动,用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本土高校学生,可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目前,已有学校增设本土课程,多停留在科普知识的层面,受众学生有限;鲜有学校系统的将菏泽传统文化与其它课程结合,有机融入课堂教育。传播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开展以菏泽本土文化为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推进其在课程思政中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是有效途径之一[3]。不仅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增强菏泽生源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加非菏泽籍学生对菏泽的热爱,有助于我市留住人才;还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在生活中感悟,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将我市优秀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润物细无声”般传递给学生[4];更能够通过传统文化“进高校”,深化研究,实现专业化发展,并在过程中建立非遗人才库与师资库,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后续的传承、传播、发展以及创新带来动力和源泉。

二、菏泽传统文化在高校课程建设中的现状分析

为调查大学生对菏泽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现状,对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1份,回收率93%。调查对象来自护理、临床、口腔、医学营养等专业,其中9.98%的学生在菏泽地区成长,有90.02%的学生来自非菏泽地区。根据学生了解到的菏泽优秀传统文化生成的词云,457份问卷对菏泽传统文化的认知仅为牡丹相关,34份问卷提到了戏曲,25份问卷提到了武术,16份问卷提到了曹州面人,6份问卷提到了皮影,113份问卷不了解菏泽传统文化。由此可见,随着2023世界牡丹大会、第32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的举办,对菏泽牡丹故事的传播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无论是菏泽生源还是非菏泽生源,对菏泽传统文化的认知略有了解,但仍亟待补充。

50.84 %的学生对了解菏泽传统文化有主观能动性,有主动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的行为,71.12%的学生有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推送的形式有所了解,55.61%的学生从父辈或朋友的讲述中得知。在课程方面,32.87%的学生在校外参加或学习过与之相关的兴趣课程,44.24%的学生表示可以通过学校公关基础课或专业课有所耳闻,43.78%的学生选修过涉及菏泽传统文化的课程。调查数据表明,无论是网络形式,还是课程形式;无论是校内课程,还是校外课程,学生获取关于菏泽传统文化的有效性有待提高。而在样本中,86.48%的学生认为是有必要了解一个地区背后的文化,可以去传承其发展;并且74.9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自己去主动学习。

基于以上数据,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学生对这些文化的应用。调查结果发现,部分学生将其看作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更有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独立存在的,与学习生活没有联系;认真思考并内化传统文化内涵,思考自己如何学习及应用传统文化的同学微乎其微。徐欣然等人调查结果发现,在我国其他许多地方,同样有很多宝贵的文化资源并没有被很好地传承,而这就恰好需要通过教育和特色课程来完成[5]。

分析样本高校学生对地区传统文化理解有限的原因,一是学生没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重要的一大主体是学生,但学生自身不能将这些文化资源为自己所用。调查结果显示,25.0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去主动了解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并大部分学生认为文化与自己的专业毫无关联,这对菏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持冷淡、消极的态度。并且其他认为有必要了解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对整体内容认知也不够明了,对价值内涵理解不到位,这就造成他们没有意识到传承及应用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二是教师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开发意识淡薄,未充分利用。根据邓云等人对鲁西南老行当生存现状及其传承新模式探析调查报告,了解到其实在菏泽绝大多数民众对于老行当,大家认为就是以前的一种养家糊口的方式,几乎很少有人去挖掘或思考老行当背后的文化信息,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而这些老行当,如穆李村面塑,鄄城砖塑,定陶皮影,鄄城鲁锦都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的价值除了实用,更重要的恰恰是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是千百年来老行当身上所沉淀下来的地域的文明记忆。有些教师由于自身对这部分知识理解有限,对于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是无从下手。三是课程渠道窄,没有充分发挥好课程教学的有效作用,涉及地区文化内容单一,未与其他课程相融合。据调查情况分析,尽管样例高校已开展菏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但从整体来看,教师对菏泽传统文化的课程设计,大多属于科普性质,并未引导学生去思考其内涵,也鲜有将菏泽传统文化与各专业课相结合,未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以及课程思政的效果;从而致使学生对菏泽传统文化的认知停留于表面,甚至认为文化与个人发展毫无关联。

三、菏泽传统文化在高校课程建设中应用思考

围绕菏泽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本身及所承载的精神,有针对性地融入高校课程;既加深学生对菏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又将菏泽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融入课程思政,传承匠心精神。

(一)菏泽传统文化在高校公选课建设中的应用

本土课程可以包含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尤其在欠发达地区,本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更是尤为重要[6]。但是在菏泽,这些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如教师不重视,学生不主动,课程开发不够等。尽管菏泽部分高校已开展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相关选修课程,但效果不太明显。

为改善这一现象,促进学生对菏泽本土传统文化的理解,要使课程更加紧密地结合菏泽特色文化,深度挖掘本土文化特点,合理利用相关资源,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一是开发本土化课程。增设以菏泽本土文化为主题的公选课。在现有相关选修课基础上,丰富菏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详细分类地讲解菏泽现存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各项内容背后的精神内涵,不仅让学生学习到这些传统文化的表象,更要培育学生优良的品质。尤其注重课程安排,可结合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应景的课程吸引学生的兴趣,传播本土优秀文化的特色。二是丰富课程形式。邀请菏泽传统文化传承人走进校园、亲授课堂,如定期邀请菏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来做主题课程;播放知名团体传统文化的经典剧目表演等,将菏泽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形式立体化、多元化,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菏泽传统文化。三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中,让学生实际参与、沉浸到一些传统技艺的制作,如泥塑、面塑、砖塑、木板年画、纸扎、柳编、条编、织锦、蓝印花布等,在实践中了解这些非遗技艺的历史及演变,传承与发展。

(二)菏泽传统文化在高校专业理论课建设中的应用

将菏泽传统文化与高校理论课有机结合,注重学科交叉的应用,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传统文化及生活自我联系的能力。这也正符合Banks提出的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学习者的自我理解,以及民族自豪感,并且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等技能[7]。在课程实施时,可以采取知识的建构、内容的整合,将菏泽优秀传统文化以课程思政的形式融入专业课程。

菏泽传统文化在高校专业理论课建设中的应用可按以下步骤开展“知识-理解-分析-合成-运用”。知识,即对专业课的知识目标的明确和掌握,以及引入与章节相关的菏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理解,即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内涵;分析,即帮助学生分析专业课知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合成,即锻炼学生组织建构整体的能力;运用,即鼓励学生能够真正以菏泽优秀传统文化来内化自己。

以菏泽优秀传统文化与医学营养专业课程结合的为例:

案例一:

专业知识: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涉及的菏泽传统文化:曹州面人、面塑,烧饼。课程设计:曹州面人、面塑,烧饼的制作的主要原料为小麦、糯米,小麦和糯米是居民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曹州面人、面塑承载着人民群众的重要活动,如在春节、七夕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时,会创造对应的主题面塑,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8]。烧饼则历史悠久,传说是孔子周游列国走到菏泽曹县时,弟子向当地百姓讨面粉、做饼子,又贴在反扣的铁锅上,熟制后孔子大加赞赏,自此逐渐发展成风味独特的曹县烧饼。在烧饼的传说中,既能反映孔子和弟子的不畏艰苦,勇于创新,又体现了人民群众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案例二:

专业知识:能量消耗的途径、能量的平衡。涉及的菏泽传统文化:武术、商羊舞。课程设计:能量消耗的途径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体力活动以及生长发育。能量的平衡是能量的摄入与消耗达到平衡状态。为了维持能量平衡,增强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是最易受控的。鼓励大家可以练习曹州武术或者商羊舞。菏泽地区越有民间舞蹈68种,因此又素有“舞蹈之乡”之称。山东自古便称为“礼乐之邦”,商羊舞便是乐舞文化的一个代表,也是被广泛认同的具有美好象征意义。商羊在《集韵·临海志》《说苑·辨物》《论衡·变动》《孔子家语·辨证》《聊斋志异·跳神篇》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商羊舞和“禹步舞”也很有渊源,“禹步舞”相传是在大禹治水中应运而生[9]。引入之后,补充告诉同学们,随着人类文明认知的提高,我们要用科学的手段去解释现象,更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达到所追求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传统的舞蹈来锻炼身体,为发展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心存美好,体会菏泽文明的历史文化和其悠久的历史渊源。

(三)菏泽传统文化在高校专业实验课建设中的应用

2016年3月,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0]。在教育活动中,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近年来逐渐成为各方面的共识。传承鲁锦、柳编、纸扎等手艺人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着工匠精神,正是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秉持的态度;同时,更要洗去浮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临床操作技能。

作为医学生需要掌握的临床技能,大部分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除了要求掌握操作要点之外,更应该强调学生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以及精益求精、专注执着的工匠精神。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是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度统一。就像一位优秀工匠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作品,追求完美一样,一名优秀的医生为了取得最理想的治疗效果,也会把每一个临床病例的诊疗过程当作一个作品的制作打磨过程,追求精益求精。在从事口腔医学教育教学中,教师作为医学生的引路人,要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教学中理论知识要扎实严谨,实验示教要规范细致,这样才可以在学生身上种上工匠精神的种子。

雕牙是项基本功,每一步都需要学生聚精会神、专注的来雕刻,确保把牙齿模型面、尖、沟、窝、脊都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反复打磨,培养学生形成精益求精态度。若要做到精益求精,专注的工匠精神必不可少。义齿修复体是为了替代和恢复患者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牙体缺损、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生理外形,每个患者口腔内的缺失和咬合情况不尽相同,所以修复体不满足流水线生产的要求,只能依靠操作者进行个性化修复。除此,在取印模和灌注模型时要严格按照水粉比调配材料,另外空气温度、湿度、调拌时间、调拌方式都会影响材料的最终性能,进而影响模型的精细度,影响最终修复体的质量。在排牙实验中,人工牙列的弧度、牙齿与颌平面的距离、牙齿的倾斜度、旋转度都会影响整个牙列的美观与功能。在缝合实验中,缝合针距相差2mm也会对伤口的愈合情况产生影响,在根管治疗实验中,根管锉要到达距根尖孔0.5mm,并冲洗根管并更换更大号的锉反复清理,牙胶尖的充填位置要恰到好处,既不能超出根尖孔,又不能欠填。这些操作都需要操作者严谨、踏实的态度,以及对操作者细心、耐心与意志的磨炼。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精神与态度。而这些恰恰正是是那些老行当背后所蕴含的工匠精神。

四、结语

将菏泽传统文化与高校课程相结合,是一种课程思政的途径,能够满足地区的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从宏观层面上,更加明晰“为谁培养”的问题。在确保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课程扎根于本土特色,彰显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理论教学和文化输出的关联,鼓励学生思考菏泽传统文化与自己本专业的联系,争取为菏留住更多人才。从中观层面上,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的问题。首先明确通过教育活动,高校所培养出来是一个拥有知识、情感以及信念的“现代人”,而不是知识搬运工,必须要构造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认知的行为;而菏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程中的融入及有效融合,既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又能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信念坚定,对所从事专业充满热忱。从微观层面,也回答了“怎么培养”的问题。高校培养人才最基本的单元就是课程教学,为落实高校教育的“三全育人”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程的有机结合便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当任课教师可在公关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验实训课程中融入菏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课程思政意识,也是落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有效着力点。

对于菏泽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扎根于基层,生长于地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传统;深刻了解菏泽传统文化,可以展现对菏泽地区文化的认同、增强本地社会凝聚力,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传统的工艺和技能,不仅可以体现出高超的水平,体现出淳朴与潮流的碰撞,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也时刻体现着手艺人的坚持与匠心精神。守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传手艺人匠心精神之承,创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之新,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养,坚定文化自信的信念。

猜你喜欢

菏泽传统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9年底前山东菏泽境内三条高速可通车
老传统当传承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