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景观中“一体化设计”应用探究
——以拙政园为例

2023-02-21贺倩颖

河北画报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一体化设计拙政园景观设计

贺倩颖

(苏州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生产生活的品质要求日益增多,审美也提高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同时我国对于建筑和景观的需求也日新月异。但在当今的景观设计当中,设计师为了追寻快速的设计落地,往往停留在浅显的设计表面,没有深刻挖掘景观设计的内涵与核心要义。出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脱节现象,使设计出来的成果眼花缭乱;在建筑落地之后,景观设计才开始在建筑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运用这种“见缝插针”的设计方式,使景观设计的表达千篇一律,缺少新意。

二、建筑与景观的理论阐释

建筑设计是进行具体的建筑单体设计,指建筑的个体与其本身的功能及其外部造型。而景观设计是进行微观的景观设计,指建筑的外部空间,或建筑之外的其他空间。建筑的外部空间也是建筑的一部分,是被建筑物辐射且影响的空间范围,应是由设计师有目的的进行创造出来的。

(一)建筑与景观的关系

不论是对景观进行设计还是对建筑进行设计时,会发现建筑和景观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应当从设计本身出发,通过分析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满足人们对于宜居环境的需要。①

(二)“建筑景观一体化”概念

“建筑景观一体化”则是将上述所提到的建筑与景观、建筑个体与建筑之外这两种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通过设计师不同形式、不同手法的相互融合。②达到设计的形式性、功能性、人文性、生态性等等方面紧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三、国内外研究与思考

(一)国外研究与思考

安妮•惠特森•斯伯恩在《景观里的建筑学:面向统一的视觉》里面提及:景观并不仅仅是建筑的视觉辅助,两者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建筑设计不应该只将重点放在室内、摆脱自然,应该找到与自然相适应的设计方法,斯伯恩的建筑和景观视觉上的统一论被设计师们呈现在作品中,并强调了人的主观性。

他也曾说:“许多建筑师甚至景观建筑师都坚持这样理解景观和建筑:反对有活力的创作过程,而仅仅把景观作为现有建筑物视觉上的设置,只考虑景观中山、树和花的形状和颜色,而不考虑使景观有活力的过程。”③

可以看出当时还没有人将这个项目看做一个同时考虑人工系统和有机系统的城市空间,只是停留在设计的表面,这是早期“建筑景观一体化”的雏形。④

(二)国内研究与思考

而在我们国内,古往今来,中华传统文化始终将建筑与景观的关系放在首位,很早就有“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等词汇的出现,其实就是我们发掘到“建筑景观一体化”的雏形。

其中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苏州园林中许多细节就体现出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运用的精妙之处。通过对于一体化设计的不断探索,不断打破界面,最终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和融于园林的建筑。⑤

之后随着设计领域前人的不断探索与学习,在20世纪末时期,我国逐渐开展了对于建筑景观一体化的学术探讨。国际建筑协会于1999年第20届的世界建筑大会中,由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三位一体”概念进入到大家的视野当中。其谈到,要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将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的要点整合为一。之后随着设计学者的不断探索,建筑景观一体化的理念离我们越来越近,渐渐扎根于设计作品中。

总的来看,其实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手法在大部分在大部分优秀案例中都或多或少的有所渗透。

四、景观环境一体化在拙政园中的应用

(一)拙政园概述

拙政园作为最具典型的园林,其全园占地78亩,全园水面较大,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其总体布局采取分割空间,运用借景等造园手法,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步移景异,是极具江南特色的典型园林。

《园冶》指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拙政园选址于苏州城东北隅,将苏州市井之地围挡,将自然之气疏通,原本最不适合造园的城市便成了既方便又幽静的“城市山林之地”。景观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城中山林配合着古城的粉墙黛瓦,虽没有远山之景,但也有人文的风趣。

拙政园早期多为单体独立排列,到晚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增多了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等,建筑的密度明显增加,建筑渐渐趋向群体组合。

(二)拙政园建筑与景观设计手法的一体化

1.轴线

拙政园整体构图成一条轴线,不论是景观还是建筑都依附于轴线进行排列组合,有秩序的形成一套独属于拙政园的系统,给观者以整体、人为的感觉,虽轴线给人强烈的秩序感,但还是过于生硬,故拙政园在设计时,在腰门以后堆叠了许多黄石和假山,削弱了轴线本身的生硬感,使拙政园更加的统一与和谐。

2.对景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对景也是常用的一种设计手法,在园中,两两观赏点相互对望,相互成景。拙政园中建筑滨水而建,池中加上两山增加观景高度,形成一组组对景,使园中景与景之间各自成景又互相成就。对景也最宜在中轴线设置,景与景之间相互衬托,突出主景物的同时强化轴线。在现代设计中,这一手法也经常被运用其中,对称之美的和谐韵律感,滋润着设计中的每一处细节,使得设计作品有了更浓厚的文化感和沉稳圆润之感。

3.障景

障景是中国古典园林非常常见的造园手法之一。指的是遮住破坏景观的事物或者暂时遮住接下来马上出现的景物。这一手法是锦上添花的,在景色中一旦出现不合时宜的事物,便会将所有的意境破坏掉,美反倒成为不美的衬托。而遮住马上出来的事物,这更好的呈现出了神秘的美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氛围营造。使人眼前一亮,孜孜不倦的探索于其中。设计对于美的表达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含蓄的,这也正是中式设计的独特之处。

4.借景

对于借景,将园中观者视线所能看到之处当作一幅画,在这幅画面中,将好的建筑景色与景观共同组织起来,这不仅仅是近处的,还有远处的景观。借自然之景创造园中景观,拙政园中的借景虽然很简单,却也十分出色。其远借了城西北寺塔的景色,建筑与景观相得益彰。拙政园本就是东西狭长的布局,再加上水面驳岸全部都是东西狭长,视觉上拉长了透视角度,延长观者视线,远看去仿佛拙政园直到北寺塔脚下,近景远景相得益彰。

5.框景

《寄畅园设计手法分析》中提到:框景,不仅有景还有境。拙政园很好的诠释了这一手法。现代设计中会引用这一设计手法,但是多数情况下,不得其设计精髓,框景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氛围要求较高,涉及到室内设计的设计细节,建筑设计的设计风格,以及景观设计的亮点展现。三者需要互相融合表达,缺少一味要素,便使得整个设计不够精彩,或是精彩的设计,没有得到更好的表达。

(三)拙政园建筑与景观空间一体化

1.拙政园中园

拙政园的中部是全园最精华的所在,景观以大水池为中心。水面有聚有散,植物配置非常丰富。而园中水面宽广,所以建筑物大多临水,借水赏景,因水成景,水与建筑物浑然一体,达到建筑与景观相和谐的一体化之感。

此外,园中的建筑与景观布局共同采用的“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的方法,通过景观和建筑两者合二为一共同进行设计,既保证“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大自然风情,又解决了园林里建筑过多所带来的视觉疲劳感,减少了建筑与景观在视觉上的矛盾。⑥

2.拙政园远香堂

“远香堂”三个字取自《爱莲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园内为了欣赏三面荷花,设置了四面落地长窗,观者身处其中,环顾四周如欣赏长幅画卷。正对的门框将园外之境引入建筑之中,使观者在建筑中就可欣赏到远山雪香云蔚亭的景色饱览,小亭屹立,磊石玲珑,赏心悦目。

3.拙政园别有洞天

园中别有洞天为拙政园中中园和西园连接处的一个半亭。门洞墙壁加厚,犹如在洞中观览园中水景。其中荷风四面亭挑出半身,“半间一广,自然雅称”,引人驻足观赏。观赏这美景之时,驻足于“画框”之时,观者自身也成为了景色。别有洞天的不光是景色,更是古人的设计思想。

4.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小轩筑于拙政园西园水中小岛的东南角,东南朝向,面对“别有洞天”月洞门。这里景因为人而成,人因为景而变化。建筑融于景观,人亦融于画面。

5.小沧浪小飞虹

每当微风拂过,水波四起,建筑就如同长船一般随波而动,沧浪而起,小沧浪和小飞虹朱红杆倒影水中,犹如彩虹潜游。古人素来对意境的把控较为苛刻,此设计手法便可以带我们以管窥天,将水陆界限模糊化,是建筑也是船体,是倒影也是本体,华灯初上,灯笼挂起,古人的中式浪漫色彩在夜晚陡然升起。

五、建筑景观一体化意义及影响

将景观设计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将景观设计与周边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以此达到建筑与景观相互统一、相互融合的目的。提高建筑与景观使用的舒适性以及整体的艺术性。从整体到局部、从面到线、从线到点,层层递进,形成设计的有机统一。以建筑设计作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为服务对象,关注客户群体的使用,满足人的使用需求,将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位置。⑦

“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设计使用程度,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整体设计水平。而这样有机整体的“建筑景观一体化”也将成为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设计师的一次次设计、一次次探索中,发现新亮点,找到新启发。

“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利用景观环境来烘托建筑,同时令建筑和谐的融于景观。⑧设计师可以通过景观设计语言的叙述,表达出更深层的空间内涵,挖掘出空间更多的可能性。

六、建筑景观一体化在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设计领域的细分化能够让设计师更加专注于自身的专业领域,从而做出更细致、更惊艳、更具有突破的作品。而设计其实更应该对项目进行整体化的思考。由单体设计转换为整体设计,设计方所发挥的范围更大,有机结合后,设计深度更深,故而设计作品也会更少的出现设计问题,单方向的考量,难免会出现设计漏洞,统筹设计下的作品更整体更具有生命力。

七、结语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是城市设计的最终目标,无论是景观设计还是建筑设计,不能只考虑单方面的设计。不论是仅有建筑单体亦或是仅有漂亮的自然环境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优美的自然与人们良好生产生活的氛围融于一体,在建筑设计中融合景观的设计手法,在景观设计中渗透建筑的设计意图,建造出景观建筑,将设计与环境相适应,注重观景与景观和谐,才能营造出完美的人造环境,达成理想社区;实现真正的建筑与景观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一体化设计拙政园景观设计
再游拙政园
“园林之母”拙政园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苏州—拙政园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书 画
3+4土木工程专业基于模块化的“专本衔接、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
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