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地区1971—2020年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特征
2023-02-21周博扬王君军吴和俐
周博扬,王君军,吴和俐
(贵阳市气象局,贵州贵阳 550000)
0 引言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是评价一个地区在环境因素适宜情况下,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如光、温、水等在单位面积上能产生的经济产量最大值[1-4]。通过数学方法对农业气候资源来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分析和评价当地的气候资源[5-6]。在这方面研究中,李斯(H.Lieth)根据全球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与作物之间的联系,用实际的蒸散量来计算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建立了Miami模型[7-8]。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了AEZ法,所需资料少,算法简单,从而降低了估算的精准性。R·S·卢米斯[11]引进了量子效率研究作物生产潜力。孙忠富等[12]用基本驱动因子的方法,采用太阳辐射因子建立了番茄发育生长模型。诸多学者[14-15]考虑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提出建立粮食作物生育期全过程的模型,能更好地了解本地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位于黔中地区的贵阳市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坡,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是一座具有高原特色的城市。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粮食和果蔬产业,但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贵阳市地区的气候也随之变化。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潜力有哪些影响,目前还没有研究。针对贵阳市的气候变化及演变规律,利用Thornthwaite模型和Miami模型作为基础进行研究,以期更合理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作物生产潜力,为“三农”服务提供更科学更高效的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选取贵阳市有完整的气象观测资料的8个气象站1971—2020年(白云为1982—2020年)的气温、降水量等基本气象数据。所有数据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估算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1.2 研究方法
选取简洁又实用的Thornthwaite模型。李斯(H.Lieth)和博克斯(E.Box)在第22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上提出,他们根据气温和降水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结合干物质积累与光温水之间密切的联系,得出著名的Thornthwaite模型[7-8],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见公式(1)、(2)、(3)。
式中,Wv为作物气候生产潜力[g/(m2·a)];
e为自然对数的底;
V为年平均蒸散量(mm);
R为年降水量(mm);
L为年平均最大蒸发量(mm);
T为年平均气温(℃)。
迈阿密模型是李斯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模型,选取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为因子[7]。考虑该模型是降水和温度两个因子,根据限制因子定律[8],选择二者中最小值作为样本点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见公式(4)、(5)。
式中,R为年降水量(mm);
T为年平均气温(℃);
e为自然对数的底;
Wt和Wr分别为以单因子的温度和降水量计算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g/(m2·a)]。
本文研究采用Thornthwaite模型分析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年际和时空变化,采用迈阿密模型分析限制因素。
1.3 统计分析
采用趋势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空间绘图采用Surfer13.0及克里金插值法,统计软件采用SPSS17.0。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际变化特征
统计分析8个研究对象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逐年数据,将其进行区域平均,以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建立时间序列。分析可知(图1),贵阳市多年平均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为1 399.7 g/(m2·a),2015年最高,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为1 503.9 g/(m2·a),2011年最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为1 240 g/(m2·a),最高年与最低年差值为263.9 g/(m2·a)。1971—2020年以来,贵阳地区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值呈现出上升趋势,趋势变化量6.3 g/(m2·a),并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均显著增加。极值出现在21世纪20年代。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经历了“增-减-增-减-增”的周期性阶段
图1 1971—2020年贵阳市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趋势变化
2.3 限制因素
2.2 空间变化特征
通过对贵阳市地区8个区县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历史值进行差值处理分析(图2a),发现贵阳市的西南部一带为作物气候生产潜力高值区;贵阳市东北部,主要在开阳地区为低值区,这与开阳的气温是全市最低关系密切。由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距平变化分析可知(图2b),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增加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递增的。
图2 1971—2020年贵阳市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多年平均值(a)及距平变化(b)空间分布
根据限制因素定律[8],计算Wt和Wr中最小值作为各个区县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进而找到限制因素。通过计算分析,全地区的Wt多年平均值为1 793.8 g/(m2·a),Wr多年平均值为1 595.8 g/(m2·a);全市的Wt值均大于Wr值,表明降水因素是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分析可知,开阳和清镇存在两个高值中心,说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对降水比较敏感;息烽和贵阳有两个低值中心,说明两地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灌溉用水量需要更多(图3)。
图3 1971—2020年降水量估算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多年平均值空间分布
2.4 实际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关系
黔中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热量资源充足,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利用贵阳市2011—2020年实际粮食产量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比值,计算出利用率。分析发现,10年来,贵阳市粮食总产平均值为419.6 g/(m2·a),作物气候生产潜力1 425.8 g/(m2·a),生产利用率为30%,说明实际粮食产量还有较大的挖掘潜力(表1)。
表1 贵阳市实际粮食产量与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对比
3 结论
1)贵阳市多年平均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为1399.7g/(m2·a),最高年与最低年差值为 263.9 g/(m2·a)。1971~2020年以来,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曲线周期为“增-减-增-减-增”,目前位于增加趋势中。
2)贵阳市的西南部一带,为作物气候生产潜力高值区;贵阳市东北部地区为低值区,这与开阳的气温是全市最低关系密切。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是由东北向西南增加的空间变化趋势。
3)全地区的Wt多年平均值为1 793.8 g/(m2·a),Wr多年平均值为1 595.8 g/(m2·a);表明降水因素是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限制因子。从利用率来看,贵阳市粮食总产平均值为424.4 g/(m2·a),作物气候生产潜力1 418.7 g/(m2·a),生产利用率为30%,说明实际粮食产量还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因此,重视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提高水分利用率,科学规避不利的气象因素,能有效减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开发作物气候生产潜力。
4)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黔中地区的气候也随之变化,各种气象要素的改变必然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他们之间的联系是相互制约的、综合的、整体的。本研究有齐全的气象资料作支撑,应用了两种数学模型,讨论了贵阳地区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对气候的响应,但这种拟合计算与实际生产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模型没有考虑土壤肥力、光因子、种子优化等因素,如何更好地高效地提高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