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红色美术作品的当代价值

2023-02-21张朝雨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文创红色

张朝雨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一、红色美术作品概述

红色美术作品是中国美术作品中一个特殊的部分,主要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艺术创作中,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为主题而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红色美术作品大多描绘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些举世瞩目的大事件,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一路风雨兼程的最真实的图像记录。如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红色美术作品也面临转型。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①指出:“美术作品想要真正走进当代人的心灵,唯有以新的审美创造,突破固化的思维模式、表现样式,用新的内容、新的形式,为人民塑像、为时代立碑。”在党的二十大背景下,要更加深入地探讨红色美术作品的当代价值。

二、红色美术作品的当代价值

(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意识形态

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现存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对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就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画面中,毛泽东同志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毛泽东同志后面的领导人分别是刘少奇、朱德、李济深、宋庆龄、高岗、张澜、周恩来、郭沫若、董必武、林伯渠。十位领导人并排站立于毛泽东同志身后,气宇轩昂,庄严肃穆。画面色彩对比强烈,蓝色的天空中镶嵌着白色的云朵,与红色的梁柱和鲜红色的地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该幅画作在特定时期被印成画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画作中恢宏的气势和浓厚的感染力坚定了人民群众的意志,加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效力,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展示了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在红色美术作品大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如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画家詹建俊的油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选取五位八路军战士跳崖的悲壮时刻进行细致描绘,表现了中国军人面对外来侵略顽强抵抗、不畏生死、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他们身着破烂不堪、污迹斑斑的军装,目光坚毅地望向前方,从他们的神情中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害怕与畏惧,其气势与身后高耸的山峰交相呼应。这幅极具代表性的油画作品还曾经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作为插图,在一代人的成长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

(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如今,二十大指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阐述了不同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一直以来,红色经典美术作品都在积极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油画《开国大典》展现了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油画《千年土地翻了身》展现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版画《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展现了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未来的红色美术作品创作仍旧要广泛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取创作出比前人更加优秀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其中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千年土地翻了身》极具代表性,这幅油画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底,而且反映了中国人民正跨越到一个新的时代。画作背后展现的是西藏百万农奴不再受到压迫和约束,真正翻身自己做主人,拥有自己的土地。画面中的土地、牦牛、雪山、天空都好像在翻滚着、涌动着,各主体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这幅富有动感的画面。自由、平等、公正在这幅画作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再如沃渣的《全民一致的力量》、彦涵的《当敌人搜山的时候》、古元的《青纱帐里》、张望的《八路军帮助蒙民秋收》等很多的红色木刻作品,都反映了在那个充满苦难和挫折的年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永不放弃,努力战胜一切困难的意志,传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图一 油画《开国大典》

(三)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艺术来源于生活,红色美术作品是艺术工作者对生活感悟的沉淀和表达,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思想感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展出的王顾宇、王艺的国画作品《匠心筑梦—建设中的天眼》就是描绘了我国现有的科技成果,歌颂了我国工匠们匠心筑梦、精益求精的精神与态度。画面中四周高耸的山峰环绕着天眼,气势磅礴,展现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这幅国画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线面结合、皴染结合,真实地再现了天眼的真实形态,让普罗大众能直观地感受到其气势的宏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自信心,让大众看见了科技的力量,体悟到学好科学知识的巨大作用,启发中国青年好好学习,为国家的发展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雕塑作品中也有众多优秀的红色作品,深圳的城市雕塑《开荒牛》就是其中之一。《开荒牛》是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于1983年创作的。从外在造型上来看,一头老黄牛正在用尽全身力气去拉嵌在地里的树根,用的力气太大以至于它的头都深深地低了下去,全身的筋骨都清晰可见,展示出了雕塑家高超精湛的雕塑技法。该雕塑作品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时期的产物,旨在告诉社会大众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要像这头老黄牛一样奋力向前、不怕困难、埋头苦干。老黄牛代表的精神激励了一代深圳人奋发图强,鼓舞了一代年轻人去闯去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深圳人民,激励他们努力将深圳建成一个国际大都市。

(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旅结合是繁荣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各大景区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挖掘地方旅游文化,将地方文化与旅游消费产品相结合,开发出一批具有创新点和卖点的文创产品。一大批具有传统红色文化底蕴的景区,将红色美术作品与文创产品相结合。在“荆江之春 红色百年”庆祝建党100周年荆州市美术作品展上一共展出了180幅作品,囊括了不同的美术类别,有国画、版画、水彩、油画、水粉、漆画、连环画等。荆州市美术家协会从这些红色美术作品中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作品与文创产品相结合,赋予了文创产品红色魅力。此次展览展出的文创产品有20多种,品类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扇子、冰箱贴、雨伞、手提袋。值得一提的是搪瓷杯,工艺完善、制作精美,杯身的图案来源于红色美术作品,但同时对其作了一定的改良,使其更加适用于瓷器的材质。无论是买来自用待客,还是送礼馈赠,都不失为一个上佳的选择。这些红色文创产品不仅为当地创造了收入,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红色美术作品通过这些文创产品被传播到千家万户,红色美术作品也通过文创产品的方式为繁荣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二者相辅相成,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图二 雕塑《开荒牛》

(五)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美术作品相较于文学作品有着天然的优势,那就是图像可以更为直观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内涵,而文字作品读者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深入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内容和深意。由于近几年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心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抖音、小红书和微博等App使得图像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大众也想通过更加快捷、直观的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传统的文字阅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大众的需求。基于此,广东美术馆设置了“主题教育互动空间”,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按主题进行分类梳理,方便快捷,增强了观众参与性。

红色美术作品被科学技术包装之后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自疫情以来,美术作品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加明显地体现了出来。各大博物馆要利用好这个契机,利用现有短视频平台,大力宣传红色美术作品,将红色美术作品的独有价值传播到公众心中,凝聚公众力量,抚慰公众心灵,传播红色中华文明。其次,红色美术作品作为美术作品中的一个部分,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道德观念和政治因素,是与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相比最为不同的地方。红色美术作品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大格局下,抓住时代机遇,将自身的独特优势与现代科技手段融合,把视野从中国国内扩展至世界各国,将中国主张传达给世界,将红色中华文明传播开来。

三、结语

红色美术作品之所以能够葆有生机与活力,除了政治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其自身的性质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传统,体现人民的心之所向。当下红色美术作品的创作和展览还没有发展到一个理想的程度,青年一代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对传统的红色美术作品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红色美术作品的外在技法、内容体系、展现形式、意义表达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调整。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和新时代年轻人的成长,红色美术作品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适应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摸清年轻一代喜好的变化是红色美术作品发展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问题。

注释

①吴为山:《以红色美术作品助力党史学习》,中国艺术报,2021年3月5日第1版。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文创红色
陶溪川文创街区
红色是什么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红色在哪里?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追忆红色浪漫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