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南通江海文化的创新设计研究

2023-02-21朱子悦南通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江苏南通2260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期
关键词:狼山江海南通

刘 婷,沈 旭,朱子悦 (南通理工学院 传媒与设计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东南部,东抵黄海、南濒长江,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千米“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独特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南通市独特的江海文化,江海文化孕育了南通精神,江海文化与南通精神促进了江海经济发展。身处二十一世纪,要把创新主动权紧紧握在自己手中,使每个人的微光汇聚起来弘扬特色文化。

一、南通特色文化

(一)非遗文化

南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遗传文化,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25项,国家级10项,省级53项。至今文化底蕴丰厚,工艺保存完善,技术水平高超,受到各界社会人士好评。

1.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工艺与剪纸艺术历史悠久,蓝印花布是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传统工艺。

2.南通剪纸

剪纸是南通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南通剪纸是一种简单大方的单色剪纸,它的诞生与本地的民俗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由淳朴的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项民间艺术。南通剪纸倾向于将多种物象结合在一起,并产生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南通非遗剪纸线条清秀流畅,玲珑秀丽,构图也是精巧雅致,善于在技法上变中求新。剪纸从青墩文化传承至今,是中国南方剪纸的代表,是南通民风民俗极强的艺术表现。在对环境进行装饰美化的过程中,红色剪纸最为最常见,其吉祥喜庆、热情奔放的特点也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还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蓝色剪纸,它的颜色是南通蓝印花布用的靛蓝色,蓝白搭配很是素雅,这种剪纸深受当地人喜爱,常选用器皿与风景这类题材。对于剪纸作品而言,不仅要在形式上具有美感,在内容上也要富有内涵,所以在设计构思中就需要简单清晰地表达。

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举国上下奋力抗击。南通剪纸非遗传承人李海烽创作了《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众志成城,抗疫必胜》两幅剪纸作品(图1),献给坚守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勇士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这两幅作品尺寸均为26厘米×26厘米,经过设计、画图、修改、剪制四个环节精心制作完成。”李海烽说,每幅作品制作时间均为3天,每天工作至半夜。据他介绍,《抗击疫情,人人有责》由“不聚众 保持距离”“多通风 勤洗手”“少出门 戴口罩”“防疫布控 配合检查隔离”等场景构成;而《众志成城,抗疫必胜》由充盈着满满正能量的一组画面构成。

图1 剪纸非遗传承人李海烽创作“抗疫”作品

(二)狼山文化

南通名胜古迹众多,人文荟萃,名贤辈出,众多历史名人在此聚集。其中以狼山为首的五座山峰连成“狼五山”,矗立在长江北岸,山水相依,被誉为“江海第一山”“江海灵气之山”,在苏北平原与长江北岸之间有异峰突出。狼山风景区主要由狼山、军山、剑山等五山组成,沿江绵延近4公里,是中国八小佛教名山之一,是江苏著名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之地。但狼山不仅是佛教名山、旅游胜地,也是历史名人和革命烈士们的墓葬所在之处,“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文天祥的僚属金应将军墓、白雅雨烈士之墓俱在此。这不仅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缅怀革命先烈,发挥先烈的引领作用,更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狼山文化中凝聚着深厚的南通历史文化底蕴。

(三)红色文化

南通是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从艰苦卓绝开展武装斗争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到在江海大地上奋力抗日的新四军;从享誉全国的角斜“红旗民兵团”,到全国双拥模范城,南通这片土地始终与人民军队有着深厚的渊源。在纪念建军95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追寻江海大地上的军史印迹,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自此,在南通这片土地上,新四军积极开辟抗日民主的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与江海儿女一起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南通因此成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苏中战役

苏中战役发生在南通地区,而苏中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华中解放区南线的战局形势,挫败了国民党军的反动气焰,探索出解放战争的基本规律,坚定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为天下第一刺刀,碑身如一把直耸云霄的刺刀,拔地而起,直刺蓝天。纪念碑高27米,“2”和“7”寓意“七战七捷”。碑基、台阶、挡土墙,乃至地面上的几何图形都包含着“七”的寓意。

2.纪念烈士

南通市烈士陵园,四根巨柱组成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在纪念广场中央耸立,碑顶两只巨大的铜质花环是对英烈们永恒的怀念。园内的南通革命纪念馆,陈列了部分烈士的珍贵历史资料、照片和遗物,生动再现了南通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业绩。

南通革命烈士纪念堂为明清仿古建筑,是南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钟秀山遗址的革命纪念设施。馆内有丰富的馆藏,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示了为南通革命作出重要贡献的英烈和杰出人物,生动再现了南通新民主主义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南通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南通革命纪念馆中藏有一塑雕像,象征着人们激烈的反战意识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二、南通江海文化的融合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南通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靠江靠海靠上海,三水交汇,自然环境优越[1],这也是江海文化的天然基础。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海安青墩先民开拓勤耕,江海文化初露曙光,开始孕育城市文明。从古到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这里兼容并蓄,相互交融,形成了特色鲜明、多姿多彩的江海文化。江海文化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江海儿女,让南通这座城市成为一座拥有千年文化遗存的苏中古城。江海文化也融合了吴、楚、维扬文化的精髓,深受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派文化的影响,引领文化交流互鉴风气。比如我们所了解的唐末五代十国、姚氏筑城等;近代以来,张謇先生通过实业救国、科教兴国,在南通创立了多个“中国第一”,建成“近代中国第一城”、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自此江海文化终于成形。

江海地区七战七捷书写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篇章,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彰显了苏中军民的伟大力量,表现了粟裕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不断演变的江海文化焕发出了时代的张力和活力,催生了新时期的“南通精神”,筑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正在成为引领南通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新形势的发展下,江海文化面临升级提质的历史境遇。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将特色的江海文化传承好,是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遗产[2]。弘扬江海文化,就是继续发扬南通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弘扬江海文化,就是要发扬南通人坚忍不拔、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弘扬江海文化,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南通江海文化中包容兼收的优良传统,积极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和理念、扬长避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三、文化与创新结合的意义

南通城的每个人都惊叹这里的江海文化底蕴之厚,许多年轻人带着梦想来到这儿,想要闯出一方天地,但往往受现实环境限制。因此,南通需要借助文化优势发挥应有的魅力。从概念出发,重新认识文化的内涵在现如今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展现并发挥它的优势呢?这是一个值得考究的问题。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需要各种载体让人们留下深刻的感受[3],要具体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比如生产工具、生活方式等。我们可将现有的任意事物作新型的创新设计,但这不仅包括技术的第一次引入,还包括扩散。将南通的本土文化映射到南通制造、南通创造上,这样才能厚积薄发。

(一)开拓创新的基因

南通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开拓创新的基因。“通之资于盐利也久矣”,从盐业开始,南通人依靠着大江大海给予的馈赠,不畏艰难地向前走,快速发展,古代的南通是国家重要的盐业基地、纺织基地。现在南通的叠石桥因为家纺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全国知名度越来越高。

清末民初时期,张謇先生组织江海儿女在荒无人烟的黄海上开垦植棉,创办大生纱厂 ,开创了一条民族振兴的路子。进入21世纪后,江海文化建设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教育之乡”“建筑之乡”“文博之乡”等美誉也接踵而来,目的就是建成一个“强、富、美、高”新南通,即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通。这也充分体现了南通人秉承着江海文化精神中开拓创新的特质[4]。

图2 “日落狼山”壁灯模型

(二)文化创新的思路

文化创新需要选择江海文化资源,提取其中包含的元素,借助现代艺术手法,以不同形态展现出来,运用到生产、生活中。首先以上文阐述的山水特色为例,笔者以狼山为设计主要元素,借助这份大自然创造的资源,开发了一款“日落狼山”壁灯(图2)。

以墙面壁灯形式直观地展示南通景观,提取狼山上支云塔的建筑轮廓元素,呈现山与日在黄昏时分惬意的空间氛围。色彩上以日落的黄色与现代材料的白色为主,在造型设计上保持流畅,将模型大致轮廓确定为圆环式样,塑造一种在繁华都市一隅享受安逸美好舒适的休憩氛围。开发这款壁灯的目的不仅是打造舒适的空间氛围,还要能将此款壁灯运用到空间当中展示本土文化特色,增添文化气息。文化的包容性超乎想象,当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融合可形成有特色的文化。

紧接着,再从革命南通出发,将红色江海文化元素与传统剪纸融合,以文字形式作为载体设计出视觉作品《红色南通》(图3)。这幅作品用建筑和红色革命题材贯穿于南通两字之中。“南”是历史长河变迁下的南通,“通”是现代科技发展下的南通,以此号召大众铭记南通历史,坚持南通新时代发展。立足当下,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努力维护和推广江海文化特色,同时为弘扬民族精神贡献力量。

图3 《红色南通—字绘南通江海红色故事》

四、总结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中国必须坚持创新,坚持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为了顺应形势发展,南通也必须加紧步伐,将南通特色江海文化深入人民群众内心,展现文化魅力,以不同的方式创新再设计,才能使南通江海文化成为一张更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

猜你喜欢

狼山江海南通
游狼山
Red tourism sees boom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一片片树叶
在露水与江海面前,你会如何选择?
南通职业
捉兔子的狼
捉兔子的狼
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