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和X线片在根管治疗术遗漏根管诊治中的效果比较
2023-02-21徐军义
徐军义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口腔科,北京 102300)
根管治疗术在牙科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多用于牙根感染及牙髓坏死等相关疾病的治疗中,且与根尖手术具有互补作用。根管遗漏为根管治疗术失败的关键原因之一,极易导致根管系统充填致密性降低、清理不彻底,进一步影响预后,增加患者的痛苦[1-2]。然而,由于其自身存在的一定限制,加上根管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变异性,在实际检查中极易导致影像重叠现象,从而导致根管遗漏的发生[3]。既往临床上主要通过X线片的方式进行根管治疗术遗漏根管诊治,但效果欠佳,存在较高的漏诊率[4]。锥形束CT(CBCT)作为一种三维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图像分辨率及精确度较高等优势,可有效还原图像立体状态,且不受解剖结构的影响,可为医生诊治遗漏根管提供可靠依据[5]。鉴于此,本研究分析CBCT和X线片应用在根管治疗术遗漏根管诊治中的效果,以期为遗漏根管诊治提供一种有效的策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收治的220例根管治疗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BCT组及X线片组,每组110例。CBCT组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49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9.50±10.3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9~32 kg/m²,平均BMI(23.50±1.79)kg/m²;病变部位:下颌前牙14例,下颌前磨牙20例,下颌第一磨牙21例,下颌第二磨牙17例,上颌第一磨牙18例,上颌第二磨牙20例。X线片组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47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9.62±10.44)岁;BMI 19~32 kg/m²,平均BMI(23.37±1.80)kg/m²;病变部位:下颌前牙13例,下颌前磨牙21例,下颌第一磨牙22例,下颌第二磨牙16例,上颌第一磨牙17例,上颌第二磨牙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显微根管治疗技术指南》[6]中的根管再治疗判定标准;②均存在根管遗漏;③有根管治疗术史,且术后均有瘘管、肿痛及叩痛等表现;④无修复体;⑤意识清晰者。排除标准:①张口受限或(和)牙根异常;②伴有牙根内外明显吸收和(或)根管钙化;③伴有牙周感染;④牙体缺损严重;⑤因故无法完成相关诊疗。
1.2 研究方法X线片组患者诊治方式:由医院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对受试者进行X线片检查,并按照拍片结果进行诊断,明确是否有根管遗漏。针对有根管遗漏患者采用显微镜(上海光学,型号:XTL-2400)进行观察,明确遗漏根管部位后选择C锉定位和根管疏通。之后实施根管预备,进行热牙胶的填充,按照受试者具体情况将治疗过程分2~4周进行。CBCT组患者诊治方式:首先由医院同一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对受试者进行CBCT检查。采用锥形束CT(意大利Newtom,型号:VG),相关参数:电流10~16 mA,电压110 kV,曝光时长5.4 s,体素尺寸选择0.15 mm,视野12 cm×8 cm HiRes。之后借助CBCT专用分析软件完成相关数据的分析,随后由医生按照拍片结果进行诊断,针对有遗漏根管者完成遗漏部位和相关数据的详细记录。最后通过显微镜明确病变部位及情况,由专业牙体牙科医师完成根管治疗,即实施根管预备,进行热牙胶的填充,按照受试者具体情况将治疗过程分2~4周进行。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遗漏根管检出情况。遗漏根管检出情况涵盖下颌前牙、下颌前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及上颌第二磨牙。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估标准如下,治愈:无根管遗漏,相关功能恢复正常;显效:存在极少数根管遗漏,但对功能恢复无影响;好转:存在部分根管遗漏,且相关功能仅部分恢复;无效:根管遗漏及有关功能均无改善,甚至加剧[7]。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痛情况。于治疗前、治疗后1 d、3 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牙痛情况,总分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8]。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时间点结果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遗漏根管检出情况比较CBCT组患者遗漏根管总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遗漏根管检出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CBCT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X线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后1 d、治疗后3 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CBCT组低于X线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3 讨论
根管治疗作为根尖周病及牙髓病的首选治疗方案,其治疗效果已得到证实,然而术中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遗漏根管的出现,继而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9-10]。有研究发现,实际工作中约有3/10的根管治疗术患者出现根管后疾病,其中遗漏根管的再治疗成功率在40%~85%[11]。因此,对遗漏根管进行积极有效的诊治显得尤为重要,可确保手术治疗效果。X线片检查作为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虽然操作简便、经济实惠,但存在漏诊率较高的缺点,从而导致部分遗漏根管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不利于其预后改善[12]。实际工作中发现,受口腔结构的影响,X线片在诊断遗漏根管过程中极易出现区域覆盖或重复,从而使医生难以准确判断根管遗漏的具体情况。因此,寻求一种更为积极可靠的遗漏根管诊断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亦是广大牙科医务工作者及接受根管治疗术治疗患者共同关注的热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CBCT组患者根管治疗术遗漏根管总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组,这与徐健[13]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相较于X线片检查,CBCT检查对根管治疗术遗漏根管的检出率明显更高。原因在于采用CBCT进行检查时,该影像学手段以三维平面作为基础,可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三维立体图像重建,进而为医生提供亚毫米级的图像,帮助其较为清晰地观察根管内部状况。同时,遗漏根管往往具有部位隐蔽、较深、细小及根管口钙化等特点,而X线片检查在诊断情况复杂的牙周组织中准确率欠佳。CBCT检查则有利于医生对全层面和全方向图像进行观察,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详尽的信息,从而避免影像重叠的发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条件[14]。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CBCT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X线片组,这在许驰[15]的研究报道中得以佐证,反映了CBCT应用于根管治疗术后遗漏根管的治疗中,可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原因,CBCT的分辨率明显优于传统X线片,通过将CBCT和显微镜有机结合,可实现对术野的充分放大,从而有利于医生更为细致的观察,保证了治疗手段的合理选择,为后续手术清除病变牙内异物提供有利条件。同时,CBCT的应用可有效避免医生盲目寻找根管对患者根管壁及髓室底等组织造成的不必要损害,为患者术后病情早日康复提供了有利条件[16]。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1 d、3 d时,CBCT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X线片组,充分证实了CBCT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分析原因,CBCT可为术者提供详细的遗漏根管信息,保障了治疗的顺利实施。但CBCT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受人体口腔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伪影,对诊断结果准确性造成负面影响,最终不利于临床治疗。且本研究仍有待完善之处,如研究样本量较少导致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颇。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尽量增大样本量,以获取更为准确的数据。
综上所述,CBCT检查应用于根管治疗术遗漏根管诊治中的效果优于X线片,可提高遗漏根管的检出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