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红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研究
2023-02-20王一名
邱 敏,王一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大学生红色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是增知识、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学生红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更新育人理念,丰富育人模式,不断提升实践育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红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红色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是中国高校教育中的两个重要内容。红色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参与以红色文化、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常包括参观红色旅游景点、学习革命历史、参与社区服务等。其目的是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革命斗争的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热情,同时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念。红色社会实践的主要特点,一是重视历史传承。红色社会实践强调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烈的历史记忆的传承,重视历史对于当代青年的启示和教育意义。二是强调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参与红色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爱国热情和报效国家的决心。三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红色社会实践活动强调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劳动教育是指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勤奋努力、敬业爱岗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劳动教育的主要特点,一是劳动实践导向。劳动教育强调实践,通过参与体验劳动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增强对劳动的认识和重视。二是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劳动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三是强调自我发展。劳动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职业规划,使学生在劳动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红色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融合这两个教育内容,可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成效,培养更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红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红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源自中国高等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追求,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劳动意识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在教育综合素质提升方面,融合红色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历史和社会,同时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方面,红色社会实践强调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劳、创造和奉献精神,促进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融合红色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关注农村发展问题,参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在传承红色文化方面,融合红色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传承红色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培养劳动意识方面,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培养勤奋努力、敬业爱岗的品质,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融合红色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鼓励大学生参与农村社区服务和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红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实践育人功能不凸显
主要表现:一是有些院校将红色社会实践的开展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上。红色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是一个缓慢而不易被察觉的过程,一次红色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活动计划、活动准备、经费预算、人力物力、行程安排、安全保障等多项事宜。二是部分高校过于形式主义,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虽然参加了但是收获甚微。有的学校出于功利性和应付性的心态开展运动式的红色社会实践,使得活动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好评率不高。
(二)红色社会实践育人途径单一
目前红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模式形式单一,多是在固定的时间节点进行宣传,缺乏影响力。学生对志愿工作的理解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理解仅仅是注重服务。另外,大学生红色社会实践缺乏针对性。红色资源的使用仅局限于参观红色基地、纪念馆、看红色电影等,完成所有学习活动的时间大多数只需要一天或两天。这种静态的行为模式让学生只注重理论思考,不注重实践经验,很难让学生和红色资源“同频共振”产生共鸣。
(三)红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机制不完善
大学生红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机制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缺乏整体规划,在一些学校,红色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可能由不同的部门或机构负责,缺乏整体规划和协调;二是缺少保障机制,资源不足,开展红色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支持,但一些学校可能由于资源不足而无法全面推进融合;三是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评估体系,融合机制需要有统一的指导方针和评估体系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发展情况。
四、红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成因
(一)教育体制和机制不适应,资源分配不均
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机制较为僵化,学校教育往往更注重学科知识传授,而对于融合教育模式的适应性和支持性还有待提升。由于各校间的资源分配存在差异,有些学校可能缺乏融合实践和劳动教育所需的资源,限制了融合的推进。
(二)教师培训和指导不足,学生参与意愿与认知有限
部分教师可能对于融合教育理念和方法了解不深,缺乏相关培训和指导,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融合实践。学生可能对于红色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的意义及价值认知不足,觉得这些活动与个人学习关系不大,导致参与意愿不高。
(三)教育评估体系不完善,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
当前教育评估体系多以学科成绩为主,而对于融合实践和劳动教育的评估体系尚未完善,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教育观念普遍偏向学科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实践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限制了融合实践的深入推进。部分学校在活动设计上缺乏创新,无法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影响了融合效果的发挥。此外,目前,大多数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反馈方式较为单一,很难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公平性。大多数的情况仅是指导教师根据自身主观认知做出评价,影响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并且,部分高校没有形成针对指导教师的激励政策和评价机制,影响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对红色社会实践成果的转化。
(四)重部署、轻落实,重安全、轻指导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大多数由辅导员负责开展,更多的是侧重项目的形式以及实践的要求,对于实践项目的政治把控欠缺专门的指导和审核,部分学生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是给学生徒增“负担”,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就是“拉条幅、拍照片、走过场”。这些错误的思想导致红色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难以发挥,从而导致红色社会实践中出现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敷衍了事等现象。此外,由于学生众多,经费开支骤增,且多方考虑学生安全问题,高校限制了参加红色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导致红色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的覆盖面较窄。
(五)忽略个体差异,社会实践模式单一,缺乏针对性与层次性
高校生源参差不齐、情况复杂。例如有一部分普高生源,基础比较好,但也有3+2、2+3生源,基础相对薄弱。同时,目前高职学生大多数是00后,他们个性鲜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存在偏差。部分学校开展红色社会实践活动时延续以往的活动形式和活动方案,使活动效果大打折扣。面对不同系、不同专业的学生完全采用同类的社会实践方案,大大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红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路径构建
红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是中国高校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构建一条有效的路径来推进两者的融合。
(一)设立融合教育管理机构,明确融合目标与内容
建立专门的融合教育管理机构,负责统筹红色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的融合工作。该机构可以由相关部门的代表、教师和学生组成,负责制订融合方案和计划,协调资源,推动融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明确红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培养目标,将两者的教育内容相互融合,形成有机结合的教育活动。强化教育内容融合,如红色主题劳动实践活动设计、社区志愿服务与红色历史传承结合。加强教育目标统一,如红色精神传承与劳动意识培养的统一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统一目标,例如,在红色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入劳动环节,或者在劳动教育中融入红色主题。
(二)加强教师培训指导,优化红色资源配置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在融合教育中的指导水平。教师具备丰富的红色历史和社会实践知识,同时了解劳动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融合实践。学校要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红色旅游景点、社区组织和志愿服务机构等红色社会实践资源,提供充足的劳动实践机会。如,利用红色旅游景点和红色文化遗址资源或者与社区组织与志愿服务机构进行合作与共建,确保融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建立科学评估体系
在实施融合实践中,要创新教育方法,如项目化学习、情景模拟、实践演练、项目化学习与情景模拟的应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互动体验教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体验红色历史和劳动的内涵。建立科学的融合实践评估体系,综合考察学生在红色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中的成长和发展。设计综合评估指标,提出基于评估结果的改进和优化策略。
(四)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他们对融合实践的认识和理解。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学生了解融合实践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六、结语
高校红色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研究,需要建立完善的融合机制,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指导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融合机制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另外,鼓励学校在融合活动的设计上注重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