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传播赋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研究

2023-02-20陈敬宇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历史

陈敬宇,洪 倩

(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2018年4月,教育部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提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要做到“有情有义和有滋有味”[1];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更是明确指出教师“情怀要深”[2],这就为情感传播赋能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指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本质上是一种以历史为依托、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特殊传播活动,历史性与思想性结合,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价值塑造和意义建构方式,也是目前五门思政课中最适宜情感传播的课程。

随着网络社会的深入,当代大学生的“情感表达更为显性、情感渠道更为多元”[3],近年来,思政教育界围绕“纲要”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拓展情感教育深度,逐渐揭示了“纲要”课情感传播的巨大作用和影响,但仍缺少情感传播维度的系统梳理。鉴于此,研究拟在情感传播视野下审视“纲要”课的教学改革,探索情感传播赋能思政课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支撑,找准问题症结,提出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教学全链条、提高课程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优化路径。

一、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程的理论意涵

情感传播“强调以情绪、情感为本体,以传播为轴心,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媒介化社会中情感传播的特征、逻辑与机制”[4]。相较于传统教学中的理性传播,“情感传播的理想诉求是要凸显传播主体的文化品格和人文关怀,是要在冷漠和过于感性的世界中诉诸传播情感,影响心灵,从而增强受众的可塑性”[5]。情感传播具有直指人心的优势,能够以其独特的方式强化价值塑造、促进师生共情的优势。这就高度契合了“纲要”课的情感教学目标,为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教学提供了参照。

詹姆斯·W·凯瑞“传播仪式”概念的引入,使得学界对传播的主流定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对传播史深入研究以后,凯瑞“认为传播传递观源自地理和运输的隐喻,是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把信号(或讯息)从一端传送至另一端。信息(或传播的)传递观往往比较容易观察,也符合主动进行传播的行动者的控制目的”[6]。与之相对,“仪式观则另辟蹊径,将传播定位在从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同时也是共享信仰的表征”[7]7。这种转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传播学范式。

下面拟结合传递观和仪式观两种基本范式,考察“纲要”课情感传播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框架。

(一)传递观对“纲要”课程情感传播的启示

传递观“将传播看作一种信息传递,它把语言当作实际行动和推理的工具:把符号体系视为主要分析对象,把思想看作在本质上是概念的、个人的或反映的”[7]22。在“传递观”视域下审视“纲要”课教学过程,可从两个维度来具体分析情感传播的影响。

一是作为教学主体——教师的教学信息表达。“此处的信息不仅仅指具有理性色彩的知识、思想,情绪、情感等感性因素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其“情感状态及情感表达也应涵盖其中”[3]。对“纲要”课教学而言,知、情、意目标的实现,均指向加强师生间的情感联结、激活师生共情、塑造情感认同与价值感召。教学内容既有对理论规律、历史概念、制度演化的理性表达,也有对历史中事件、人物、价值的阐释,这些内容饱含民族认同、爱国情怀和精神信仰,具体表现在热爱、愤懑、警醒,或敬仰、感动等情绪状态。二是作为受众体——学生的信息处理行为。具体指学生个人之间和群体接触过程中对教师所传递信息的处理。“受众态度的改变更多依赖于情感迁移、直观推断或其他自动的信息加工过程。”[3]也就是说,学生情绪和情感对自身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影响巨大。因此,在“纲要”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情感劳动的投入、提升情感传播技巧来丰富其情感表达,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进而改变其行为表现,增强“纲要”课教学效果。

(二)仪式观对“纲要”课程情感传播的启示

仪式观与传递观迥异,詹姆斯·W·凯瑞将传播本质视为文化和社会仪式的过程,是“共享信仰的表征”[7]7。在传播仪式观中,传播代表着“分享”“参与”“合作”“友爱”等,凯瑞从传播史角度论证,人们参与特定传播好比“参加一次弥撒仪式,在那种场合下……特定的世界观得到了描述和强化”[7]9。在仪式观下审视“纲要”课教学的传播过程,就强化了其基于一定情境和机制展开的人际和群体互动过程,具体可从教学语言与符号形态的意义建构与教学情境构建的仪式维度两方面来分析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的因素。

一是作为意义的教学符号形态。传播仪式观认为:“传播的本质是现实的符号生产,通过符号形态的建构、理解与利用创造了现实,也建构了价值。研究传播就是为了考察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形态被创造、理解和使用这一实实在在的社会过程。”[7]18“通过对各种符号系统的建构来创造、表达、传递关于现实的知识及对现实的态度。”[3]“纲要”教学从教师主导的语言叙事到图像视频多元符号的新传播语境下的表达与互动,其意义建构多元而丰富。因此,在“纲要”课教学和改革中要关注历史叙事、历史记忆再现的符号和意义特性并合理利用,亦要挖掘其隐含的抽象观念和价值情感表达。二是作为仪式的教学情境构建。“纲要”课情感的传播也可以理解为构建情境的过程。除了课堂互动之外,还有虚拟场景的构建、基于情感的课外实践、重要纪念节点的嵌入等。在新媒介变革的环境下,“纲要”课课堂内外情境通过媒介的延伸更加立体多元,在特定情境中更具仪式感。师生通过历史与现实结合,加之情感的联结,在多元情境中进行“仪式”互动,从而更顺畅地实现课程情感和意义共享。

综上,传播的“仪式观”开辟的范式拓展提供了分析“纲要”课教学情感传播的基本框架,即教师作为情感主体在师生共同的互动仪式情境中,借助符号体系传递情感信息、塑造价值、生成意义,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的过程。这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仪式并存的情感传播实践,为从社会和文化层面优化“纲要”教学注入活力。

二 “纲要”课教学痛点与情感传播不足

(一)教师主体:呼应学生情感素养不足

“纲要”教学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讲述来完成对学生家国情怀、信仰认同的培养和价值塑造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下“纲要”课抬头率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其一,情感投入不足。“纲要”课教师的历史知识积淀、理论功底、家国情怀和个人信仰是课程底色。当前,部分教师这些课程底色缺乏,在教学中体现出立论不深、情感平淡,甚至是情感不真、教学功利化的现象,导致课堂缺乏理论穿透力、现实感染力,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二,缺乏对事业的认同之情。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纲要”教师自我认同低,尤其近年来在高校科研考核的高压下,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功利化。还有不少教师是来自其他学科专业或者由辅导员等管理队伍转岗而来,该部分教师囿于知识储备和专业限制,在教学中难以对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应用自如,无法自然地凸显课程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其三,缺乏对教育对象的深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8]因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关心的教育情怀,部分教师的“判断”和“要求”与学生的“需求”和“纠结”错位,学生无法感受到教师的情感介入,师生情感共鸣没有达成,课堂延伸的效应没有体现,难以提高“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情感元素挖掘不够丰富

目前,“纲要”课教学采用2023版国家统编教材和配套PPT,教学时需要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材冷冰冰的理性文字表达和历史记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以丰富的历史细节叙事和深入的情感挖掘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程吸引力。

1.受传统史学对客观性的要求,史学研究中忽视历史发展中的情感因素,遮蔽了历史发展本身的鲜活情感内容

“纲要”课以往的教学方式注重宏大叙事,更多地关注近现代史中的主题和主线,而忽略了其中丰富的历史人物和情景细节。学生兴趣得不到满足,认同度就会下降。近年来情感史的研究使这种现状有所改观,但部分“纲要”教师理论素养不够,教学时仅依赖既有教材和参考资料的解读。虽有部分教学改革采用按照“专题+问题链”重构的教改形式,但系统的情感元素挖掘不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通过野史、历史段子增加趣味感,却忽略对内容真假的甄别,易产生知识误导,情感传播的内容缺乏说服力。

2.教学内容未能形成开放的体系,甚至被网络历史虚无主义所诱导

目前,“纲要”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过分强调知识讲授,而忽略了价值引领,缺乏对疑点、热点问题的有效阐释[9]。“纲要”课的主要功能是从历史角度了解和把握现实,但当前,有些“纲要”课堂历史与现实脱节的问题日趋突出,授课教师对一些重点问题研究不足、掌握不深,不能以生动的细节和鲜活的理论回应当代青年所关注的社会思潮前沿动态和热点、疑点问题。

当前,社交媒体的崛起放大了当代青年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大量不良信息在网络肆虐,“冲击主流价值观的历史虚无主义以潜移默化和感性的方式吸引着学生注意力,对课堂教学构成了挑战”[10]。若教师缺乏理论修养和网络信息素养,对信息不加甄别,会给历史虚无主义以可乘之机。如某网红教授,2015年9月曾在微博上转发了一份《光绪讲话》,本意是想鼓励大学新生奋发图强,然而该则史料是出自网络小说《一个人的甲午》中的虚构故事,最终被专家质疑并澄清。

(三)情感呈现手段:激活学生情感不足

当前“纲要”课堂,在情感呈现上开始有意识地创新,转换叙事风格,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语言情感激活不足

首先,部分“纲要”教师教学语言技巧不够,教学语调平淡、节奏缺乏变化,难以引发学生视听关注,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听课体验不佳。其次,教师语言表达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要素不够丰富,语言叙事缺乏温度,无法再现鲜活的历史记忆,导致“纲要”课中应有的崇高信仰和蕴含的家国情怀无法充分体现,课程本应塑造的情感高度和价值认同没有实现,学生的获得感不足。

2.历史呈现不够立体,情感激活不足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往往以图、文、声并茂的方式融合,内容更加多元化。虽然教师也会利用多媒体、音视频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但图像内容、音频视频资料大多仅限于简单呈现,缺乏教师对其背景的理解和深度阐释,内容情感激活不足;对于图像甄别,误用也时有发生,难以发挥以图证史、深度情感动员的真正作用,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最优。

(四)互动不足:教学情境汇聚师生情感能量不足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主导的教学改革语境下,“纲要”课运用智慧教学、翻转课堂、搭建网络社群与学生形成互动,这些技术手段和内容相比传统课堂具有一定优势,但是技术的便利不等于课堂的温度。由于教师情感劳动投入不足,导致现有课堂内外的传播情境未能收获积极的情感能量,如:教师未能通过网络社群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采用共情方式与学生互动;有的班级教学群屏蔽甚至拒绝教师的加入。师生在不同互动情境间并未形成良好联动,无法产生深度教学效果。

三、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提升路径

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教学,必须直面上述困境,将情感因素和情感传播技巧贯穿“纲要”教学全程,推动“纲要”课教学效果提升,发挥情感传播在“纲要”课程中应用的独特价值。

(一)提升教师素养:呼应青年学生情感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情感传播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掌握好情感传播的术与道,提升自身情感素养,才能满足思政教育的时代需求。

1.提高情感传播意识

情感既是一种认同,也是一种责任。教师应在调整自身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加强自身情感传播意识。

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不断学习了解与跨领域的情感传播、表达、渠道和受众乃至效果相关的知识(包括最新的新媒体手段),有意识地提高情感传播技能,构建积极主动、“有情有趣”的教学模式,推进理性与情感的传播与“纲要”课深度融合。

其次,要主动塑造积极情感形象。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和“纲要”课独特的性质对教师的道德修养、人格信仰和历史知识积淀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纲要”课教师除了关注历史知识和理论积累之外,更要在人格修养上下功夫,提高自己立德树人的自觉性,加强自身的情感投入,以饱满的激情、坚定的信仰和丰富的情感,塑造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纲要”课堂。

2.积极夯实情感传播基础

“纲要”课的情感传播和影响要建立在教师深厚的历史修养、坚定的价值认同和过硬的教学与情感表达能力等基础之上。因此,教师要在厚实历史积淀、加深理论学习和增强自己的认同感上下功夫,原本不是历史专业的教师更要补短板,与时俱进,聚焦党的理论创新,以深厚的学理支撑和入木三分的学理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史论结合,方能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用历史的独特魅力和真理的强大力量,使学生深刻感悟“纲要”课理论的深度和价值的高度。

(二)深入挖掘情感元素:丰富“纲要”课情感资源

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教学改革,其核心就是要以“内容为王”,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元素,充分展现近现代史中的情感力量,以情感人。

1.深挖历史教学情感资源

“纲要”课涵盖近代180多年的历史进程,贯穿国家、民族命运兴衰,蕴含变革与革命紧要关头中坚定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信仰抉择。情节丰富的历史故事、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和富有冲突性的历史事件的案例挖掘,相比部分教师独白式的教科书枯燥复述,更容易被学生感知,触发学生的情感认同。

教师可以通过对“五史”资源、红色资源和地方乡土文化资源系统的深度挖掘,把枯燥的历史、理论转变成生动、鲜活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资源融入教学,以史论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以史明理”;通过问题链的设置,引导学生正确思考,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增强甄别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侵袭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情感认同。

2.善用情感史资源与经验

历史除了有客观的理性维度,也有丰富复杂的感性维度。“在理性分析之外,情感史研究是对人的情绪、情感、心理、心灵的深入探讨,关注人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和精神世界。”[11]当前史学情感史转向新趋势,体现了史学研究向人性的深刻回归。这种新的研究方法不仅能够更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而且可以更好地提升历史解释的合理性。

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党的百年历程,拥有大量情感动员、情感培养和情感管理资源的运用与传播手段,这些都是可借鉴的情感传播经验。在“纲要”课教学中,可以充分借鉴情感史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升教学的情感内涵。如,中国共产党在“三个历史阶段”的抉择,形成了“三个历史决议”,教师可以另辟蹊径,挖掘这三个重要文件中体现党对历史敬畏、党的人民情怀和历史自信的情感意蕴,可使平面历史文件的历史意义更加丰富立体地呈现出来。

3.及时回应现实热点内容

针对“纲要”课教学中历史与现实脱节的突出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夯实课程的基础之上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当前青年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为情感传播切入口,提升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纲要”课在“讲清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的基础上,应及时转换思维,了解学生现实的情感,适时把握涉及历史上重大问题、事件、人物的网络化、碎片化“舆情”,及时分析回应与“纲要”课程内容相关联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以富有深度的理性话语和有效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热点。

(三)创新情感呈现:促进情感唤醒

“纲要”课内容和情感的呈现方式,既包括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也包括运用图片、短视频、影视等图像符号的呈现与叙事,甚至包括多重超文本符号混合情感传播叙事的充分调动。

1.提升教学语言与叙事方式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纲要”课要将历史和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首要的就是提升语言表达技巧。这里既包括语言的基本功(如语调、语速等),也包括语态的变化(如使用疑问、反问、排比等和比喻、拟人、讽刺等修辞),增强教学语言感染力。

其次是话语叙事方式创新。故事化叙事可有效缩短师生的情感距离,教师可通过对史料的深研加工挖掘丰富的故事资源,以丰富的情节、有趣的语言、饱含激情的情感叙事,在“纲要”课上“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2]。

最后是合理提升“纲要”课语言的情感内涵。当前,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个性化需求彰显。因此,教师在理性阐释和情感表达时既要精准到位,也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灵活运用能够感染大学生的话语方式,使课堂变得鲜活起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师生联动。

2.善用图像叙事

当前世界“图像转向”的趋势已经深度发展,图像已经成为大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简单地呈现图像已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教师在收集整理和丰富课堂呈现的图像和图像呈现手段的同时,要挖掘图像深厚的背景,运用合适的图像叙事方式呈现其丰富的内涵,增强课程效果。面对当代社会图像泛滥的现象,教师也要加强自己的图像批判性素养,要有甄别意识。

数字化时代,“图像系统呈现静态与动态、现实与虚拟共存的特点”,动态图像、微视频等具有不同传播特点的情感驱动与感染力[3],“纲要”课堂除通过照片等形式进行静态图像呈现之外,还可挖掘基于历史信息的信息图,借助HTML5和思维导图、知识谱系图等形式,实现抽象内容和规律的可视化,增强内容的准确性、可读性和逻辑性。

3.多重超文本叙事

在数字媒体技术加持下,“纲要”课堂以话语、图像为主的教学形式延伸到多重文本叙事。按照课程需要,借助超文本数字叙事,在不同载体之间灵活切换内容和形式。2023版“纲要”教材提供了57个二维码链接资源,补充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可在在线教学平台和课程微信公众号中置入丰富的红色资源,用丰富超文本的新媒介符号呈现和互动方式,建立起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多维度连接与互动。

针对情感传播在媒体实践中的应用,当前主旋律影视混剪作为“混合情感传播模式”,具备了特殊的历史叙述效果,因其能够给学生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参与度也比较高,为“纲要”课堂历史叙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采用便捷的方式参与创作。学生围绕主旋律历史题材影视作品,“通过制作、观看、评论和转发混剪视频而参与到‘纲要’课堂共同的历史叙述中,在‘破防’‘泪目’的混合多媒体叙事体验中强化了价值认同,收获了积极情感”[12]。

(四)塑造立体互动传播情境

情感传播赋能纲要教学另一个重要路径就是构建不同传播场景下的互动情境生成情感能量,这就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式、参与式教学法,精心设置课堂情境互动,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分析问题,在不断启发中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加深对历史规律和历史精神的体验,水到渠成得出价值判断,加深情感认同。如:师生共读《新青年发刊词》片段、“红色家书”选段;设立辩论和课堂教育微短剧等具有启发式、仪式感的互动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中历史场景的理解,引发学生对教材理性历史描述的情感共鸣。

1.借助新媒体手段

借助新媒体手段(音视频、H5),利用沉浸式技术及资源创设互动情境,充分满足学生对历史现场的情感体验。在新媒介技术的加持下,学生对“纲要”课及其内容“认知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不是通过信息给予的方式,而是在一个真实的、有某种质感的场景中进行体验”[3]。比如,笔者在讲授“长征”这一知识点时候,因为长征的线索、历程比较复杂,单纯的语言和图像表达比较枯燥,可以借助在线的“虚拟长征博物馆”,带领学生沿着虚拟博物馆叙事的逻辑在线参观,加深学生对长征过程讲述的临场感,强化学习效果。

2.利用好即时性互动

即时互动是拓展人际圈层、群体传播的有效手段。在新媒体环境下,“纲要”教学要从冷冰冰的书本灌输中立体延展开来,可以充分依托微信、短视频App和各种官方在线课程网站等媒介平台,实现历史影像、图片等教学资源共享,运用智慧平台的资源聚合和呈现功能,增强“纲要”教学的现场感和体验感。

3.拓展多元性互动

教师要拓展“纲要课”多元化教育场域,转变观念,主动从讲台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利用QQ、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和短视频App等网上虚拟空间了解大学生的日常关注兴趣、语言情感表达方式与思维,在教学中转化成与大学生相贴近的、易引发情感共鸣的话语表达。比如,在课下组织访谈教学、课程微读书会和在线主题讨论,在学习共同体的营造过程中,走近学生心灵,生成较持久稳定的师生情感连接,构建持续的情感连接机制。

四、结语

“纲要”课覆盖近代以来180多年历史沧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思政育人资源,通过情感因素的撬动,以情感传播赋能,能够铸牢师生间的情感关联、强化情感共鸣、增强情感认同,是落实思政课“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教师“情怀要深”的重要探索方向。但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教学与改革,虽然强调以情感切入,但要注意平衡,注意掌握情感表达的度:传情、共情是为了达到课程立德树人的目标,而不是为情感传播而煽情、滥情。在新的时代要求下达成“纲要”课理性表达与情感传播的互补共融,将是“纲要”课情感传播实践的理想追求。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历史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新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