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丝绸之路暨北朝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023-02-20勇,张

铜仁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固原魏晋宁夏

刘 勇,张 强

【会议综述】

2023年“丝绸之路暨北朝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刘 勇,张 强

(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 固原 756000)

2023年“丝绸之路暨北朝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对北朝史进行深入探讨: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政治、军事、历史地理、交通、文化交流交融;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宗教、音乐;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姓氏和字书史;四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固原区域的考古发现;五是其他方面。上述研究在宏观探讨和具体问题考证方面都有较多突破。

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时期; 固原; 区域文化

固原是历史文化名城,古称大原,西周设邑、战国置县,是宁夏最古老的城市。这里有中国最早的“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中的“长城”,就是固原“战国秦长城”;中国四大古关之一的“萧关”,尽显“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边塞雄浑;中国十大石窟之一的“须弥山石窟”,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为加强“丝绸之路”之固原区域学术交流,促进和繁荣“丝绸之路”国内外学术研究,“丝绸之路暨北朝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7月28日至30日在宁夏固原市举办。此次研讨会由固原市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主办,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宁夏固原博物馆承办。会议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7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其中国外学者8名,均以线上方式参会。《光明日报》《宁夏日报》《今日固原》等媒体的记者进行了跟踪报道。会上,孔旭荣、薛正昌等10位专家学者作了主旨发言。会议共收集52篇论文。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军事、文化交流交融、宗教、音乐以及丝绸之路上固原北朝时期出土的玻璃器具、漆棺画等领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讨论,为推动固原区域历史文化及相关领域研究、深化东西文明交流互鉴建言献策。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石学安、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楼劲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石学安向莅临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为本次会议筹备的相关单位,同时指出,这次学术研讨会是促进丝绸之路地域历史文化研究发展的一次大好机遇,也是切实讲好中国故事宁夏篇章的一个重要机会。楼劲指出,固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形胜之地,本次研讨会是推进固原区域北朝史研究的一大契机,希望各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获得新的进展。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政治、军事、历史地理、交通、文化交流交融

(一)政治、军事方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继春秋战国之后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更迭,社会动荡。其后,社会逐步走向统一,在政局的不确定性中却孕育着新的可能,最终在北朝孕育出强大的中央政权。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楼劲的《汉唐丞佐之异及其演化》一文,分析了汉、唐两朝“丞佐”一词名同而实多异的情况,这种差异反映了先秦、秦汉至隋唐相关建制和辅佐方式的变迁,与大一统王朝建立及其行政体制递嬗转折息息相关,也与公卿体制到省部体制的不同行政重心、管理方式和运行态势息息相关。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章义和《黄老道<录图真经>新天师道与北魏国家的转型》认为北魏国家的华夏转型是黄老政治的延续,新天师道得以参与到北魏国家转型过程,依托政治力量推行至全国。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黄寿成以高演、高湛“兄终弟及”中的领军将领为例阐释了东魏北齐时期在政变中领军将军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相反一些地位显赫的家族则起到了关键作用,决定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李磊《高平与南凉、后秦、西秦、赫连夏的连环盛衰》引入西北地缘政治的概念,将高平置于五胡十六国的宏观背景下,考察南凉、后秦、西秦、赫连夏的连环盛衰。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姜望来《魏晋到唐初:皇位传承与中古时代特质》探讨了皇位传承问题,对相关历史进程予以辩证思考和分析,认为在魏晋至唐初期间皇位传承受到一些特殊因素(中古门阀统治、胡汉不同传统)之影响和制约。海南师范大学胡胜源《秘在<周礼>:体制变革视野下的魏周禅代》一文指出,《周礼》体制彻底实行后,唯有禅代一途才能使宇文氏和拓跋氏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一致。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健佐通过解读高句丽与三燕(前燕、后燕、北燕)之间的军事冲突、政治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探究了高句丽与三燕政权的关系。宁夏中卫博物馆馆长孙学锋《试论侯景之乱对南朝士族的影响》一文以南朝后期社会政治的大背景为主,分析侯景之乱对于南方士族的影响。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田熊敬之分析了《魏书》门阀中心史观与北朝政治文化,认为北魏时期的政治实践一直以来都在进行着流动的人事任免,这种流动性是北朝政治文化的一贯特征。

北方民族大学西北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张多勇对宇文泰在关陇一带活动涉及的诸多地名进行定位研究,通过地图空间展示宇文泰等控制的战略要地,揭示这些军事要塞相互声援,共同构成防守体系,对于中国古代军事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地理、交通方面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严耀中通过梳理北魏设置的多个平原郡,分析了关于平原镇、匈奴族与平原郡的特殊关系、地方行政单位变迁中“汉化”因素和导致北魏平原郡情况复杂多变的主要因素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北魏平原郡的特殊性和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问题。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韩吉绍详细考察了《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下与早期南海历史地理的关系,认为此书集中反映了魏晋时期佛教海外地理出现以及古代中国对南海、海上丝路和世界历史地理的认知。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朱悦梅对文献所见两汉魏晋时期以金城郡内部的县级区划为节点的交通路线进行梳理,以期观察汉晋城郡内部交通及其与周边区域间交通的地理空间分布,进一步观察金城郡交通地理格局的特征及其演变。

(三)文化交流交融方面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学锋介绍了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出土的“鎏金铜带具”及相关遗物,认为是“晋式金属带具”的组件。金属金带具的源头是草原文化,在吸纳中原文明的理念后,其形制、材料、装饰纹样及思想内涵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作为其完成形态的“晋式金属带具”,又成为了中原文明的象征,随着文化的交流传播,影响到了中国南方地区和朝鲜半岛、日本半岛等周边地区。宁夏社会科学院教授薛正昌通过总结丝绸之路与固原、北朝地方政权建制、宇文泰经营原州等方面情况,以丝路的视角全方位论述了北朝固原政治军事与经济文化状况,指出原州城不仅是军事重镇,也是丝绸之路西出北上的重要驿站,承载着东西文化交流与商贸往来的重任,是中西文化交往交流与交融的重要纽带。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二级研究员马建军从考古学角度出发,对近年来宁夏境内出土的大量丝路文物作了深入研究,推考丝绸之路宁夏段上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情况。固原市地方志研究室主任、一级调研员张志梅从北朝时期的固原基本情况、关陇集团的形成、北朝时期的固原经济社会面貌、北朝时期固原文化艺术几个方面梳理了北朝时期固原历史发展的脉络,全方位展现了北朝时期固原历史文化交流交融的风貌,对进一步研究固原北朝历史文化具有指导意义。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宗教、音乐

丝绸之路不只是文化和商品流通之路,也是信仰、音乐传播之路,在中国古丝绸之路上,宗教信仰各异的胡人是东西方贸易及艺术交流的承担者。清华大学副教授孙彬、日本佛教大学名誉教授黑田彰《董黯图溯源——从犍陀罗佛像到孝子传图》一文详细比对了“董黯思索图”与弥勒菩萨的“半跏思索图”“暗母被殴图”“儒童布发图”“鸳掘魔罗皈依图”,指出他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借鉴性,对研究北朝时期佛教文化有借鉴意义。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邵正坤讨论了《邑义五百余人造像碑》的合理命名、邑义五百余人结邑的目的等,对进一步研究《邑义五百余人造像碑》的雕刻、书法艺术和其中蕴含的佛教文化有所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志远重新讨论了梁武帝的素食改革,指出繁荣的译经活动、居士的积极参与、三教调和的解释思路,始终是南朝佛教连贯的构成要件。

美国肯恩大学教授孔旭荣《3世纪中国的音乐创作<筝赋>》,用五篇赋为例,分析了当时社会精英对域外音乐文化的反应,并指出他们各自用新传入的乐器作赋,但却不约而同地创造出共同的模式,进而实现了域外事物的本土化。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副教授何超音《旧音乐,新时代:北朝时期作为政治模式的音乐理论》一文,从北周长孙绍远与裴正关于音乐的讨论出发,探究北周时期音乐模式的转变,并指出这种转变反映了当时独特的宇宙观和政治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范子烨《魏晋时代丝绸之路上的口簧艺术与相关的文学书写》一文,阐述了魏晋时代,口簧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有效地促进了不同地域、种族、风俗、文化、信仰及语言的人群相互沟通,在这一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起到了维系人心的作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姓氏和字书史

与会学者还从姓氏和字书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凌文超以北魏羌人王遇姓名的华夏化为例,考察羌人姓名改革的曲折历程,进而考察北魏各族姓名华夏化过程中的一些复杂情况。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教授吴红琳对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秃发、拓跋以及源氏等相关问题作了探讨,认为秃发是拓跋氏对于河西鲜卑一支的称呼,是一种他称。而河西鲜卑的自称仍旧是拓跋,随着秃发氏在河西地区的发展与壮大,秃发破羌一支赐姓源氏,从此,其代表河西鲜卑活跃在北魏中后期的政治舞台上。宁夏盐池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生岩在其《在丝绸之路上的宁夏昭武九姓》一文指出,北朝至隋唐时期大量的昭武九姓从丝绸之路进入宁夏,在固原和盐池墓地发现的文物见证了宁夏的昭武九姓的生活。日本三重大学副教授白石将人通过北魏杨承庆《字统》与《说文》的比较,明确了《字统》释字特点,对字书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固原区域的考古发现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堡垒州立学院教授南恺时以《固原北魏漆棺孝子图的历史意义》为题,详细介绍了固原北魏漆棺,最后提出北魏漆棺画的来源是在固原当地,北魏漆棺画也证明孝子传不但在“首都”(平城)受欢迎,也在偏僻的地方流传,当时固原人已经知道漆棺画上的孝子故事。宁夏固原博物馆研究员苏银梅以固原北周时期出土的墓志铭文为依据,对李贤、田宏和宇文猛姓氏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宁夏社会科学院郭勤华以北魏墓的描金彩绘漆棺为例探讨弥足珍贵的固原文物和文化遗产。宁夏固原博物馆副研究员方建宁以固原北魏墓铺首衔环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内涵、兽头特点、人物关系和丧葬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宁夏固原博物馆刘勇以北周出土的玻璃器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工艺和成分,提出了田宏夫妇墓中出土的玻璃器具很可能与固原隋唐时期史诃耽墓出土的玻璃器具的制造工艺相同,其工艺是模吹制形成,这对进一步研究宁夏北周及隋唐时期的玻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宁夏海原县文化旅游广电局李进兴的《彭阳人驼纹青铜牌饰与丝路文化探析》一文,探究了丝绸之路上青铜牌饰的来源、制作工艺和用途。宁夏固原博物馆曹莹以李贤墓环首刀为研究对象,认为此刀应为舶来品,属萨珊王朝制铁刀,为北朝兵器研究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宁夏固原博物馆李鑫以固原北朝时期的陶俑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其雕塑艺术特点。

五、其他方面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安来顺的《也谈地方性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一文,深入探讨了地方性博物馆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其他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英的《美国汉学家戚安道“六朝”研究的新斩获及其启示》一文提出,要突破当下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瓶颈,应走出依赖纯文献的研究阶段,将六朝史研究纳入全球中古史范围内,把传统六朝史研究资料扩大到宗教文献、考古资料、图像资料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凯的《<魏书>“浇人”诏试考》一文,认为“浇人”应该是一种以水洒人模拟降雨的方式,与中原王朝雩祭为主的祈雨方式迥异,可能源于拓跋原有礼俗。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尚永琪主要探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语境中的鹰及其伦理象征,指出古代中国对于鹰隼的知识,分别来自以鹰猎为主的草原游牧系统和以物候为主的农业生产系统。在传统农业知识体系中,鹰不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时令节气的“物候”标志,也为农业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天道依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徐畅以长沙出土的“君教”简牍为切入点,深入考察了东汉三国县级长吏的徭使。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姚潇鸫释读庆阳北石窟寺《杨元裕造像题记》,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考察了宁夏固原博物馆、须弥山石窟、姚河源遗址等。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学者们切身体会到宁夏固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023年“丝绸之路暨北朝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深化东西文明交流,推动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进一步推进宁夏固原北朝时期区域史的研究,为如何保护和利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有益参考。

Summary of the 2023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eminar on the Silk Road and the Culture of the Guyuan Region during the Northern Dynasty”

LIU Yong, ZHANG Qiang

( The Guyuan Museum of Ningxia, Guyuan 756000, Ningxia, China )

The 2023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eminar on the Silk Road and the Culture of the Guyuan Region during the Northern Dynasty" mainly focuses on five aspects of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Dynasty: 1. The political, military, historical geography, transport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of the Silk Road during the Wei, Jin,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2. The religion and music of the Silk Road during the Wei, 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3. History of surnames and characters on the Silk Road during the Wei, 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4.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Guyuan Region of the Silk Road during the Wei, 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5. Other aspects. The above research has made many breakthroughs in both macro exploration and specific problem research.

the Silk Road, the Wei, 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Guyuan, regional culture

C27

A

1673-9639 (2023) 06-0120-05

2023-09-14

刘 勇(1987-),男,宁夏西吉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张 强(1971-),男,宁夏原州人,学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地方史和地方民俗。

(责任编辑 郭玲珍)(责任校对 肖 峰)(英文编辑 田兴斌)

猜你喜欢

固原魏晋宁夏
固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田野调查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宁夏
宁夏煤电博弈
宁夏
听须弥松涛、看文化古迹、观六盘云海、闻山花飘香
宁夏固原出土一枚汉代五铢压胜钱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美人骨——回到魏晋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