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话语体系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模块构建
2023-02-20陈瑞敏
陈瑞敏
引言
当今我国已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需要更好地了解世界,也需要被世界更好地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标识,“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成为中国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梅朝阳、孙元涛2020)。“以中国古典文论为根基的整个中国文论逐渐在国际文艺理论界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国际话语权,赢得国际话语地位,从而为中国文论国际话语体系的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王洪涛2021)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已成为每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历史使命。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深入推进,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也随之彰显。建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核心(人文)素养框架、在课堂中有效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和思政内容,已经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和基础。然而,在实际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发现,无论是非英语专业还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谈及本国文化时,对于古代的传统民俗、节日、诗词、戏剧,以及现代的诸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等概念,都似懂非懂、一知半解,无法理解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及其内涵意义,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症”(从丛2000)。这种文化内核的缺失不仅使学生无法运用英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文化,还严重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教师应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与水平,从而提升翻译质量,维护国家利益,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一、“一体七翼”中国文化模块化构建
为了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翻译素养,教师及其教学团队以建构主义为核心教学理念,以“金课”建设为标准,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进行了“一体七翼”的中国文化模块化构建。
一方面从国际视角出发,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体,发挥大学英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使学生更全面、深入地学习和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发挥“七翼”的作用,即从核心教学设计、翻译能力培养、教学资源建设、实验实训项目、第二课堂延展、产学研相结合、教师培训交流等七个维度展开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翻译中国文化的能力。
(一)核心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建构主义为教学理念,使其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增强能力。具体体现在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等方面。首先,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收中国文化英译的相关知识。其次,使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与经验建构对新概念的认知,逐渐形成完整的中国文化认知体系。最后,建立课前、课中、课后任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系列任务中积累知识、加深概念理解,逐步实现中国文化英译能力的阶梯式提高。
(二)翻译能力培养
学生的中国文化翻译能力培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症”为导向,促使学生构建中国文化知识体系。中国文化英译的核心功能是对外传播中国思想,在国际话语体系中树立平衡、客观的中国形象,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有力、蓬勃发展的中国。这就要求译者“深入把握中国文化的本质内涵”(李铁军2021)。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输入,使学生能够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整体脉络、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等有全面、深入的理解。此外,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主流媒体的文化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中国文化的精髓,做好新时代的文化接班人与传播者。
第二,以多元化翻译理论为基础(Kramsch 1998;Nida 1993;Steiner 2001;包惠南、包昂2004),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翻译思维。文化自信的思维决定译者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的选择,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深刻的内涵,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译者主体性,大胆使用交际翻译、语义翻译等翻译理论,最大限度地再现汉语的形式和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学生文化翻译能力较低的现象,教师在引导其进行中西方思维对比的基础上,要加强其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深刻认识到汉英两种语言在内在气韵和外在风格上的差异,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帮助其在翻译实践中译出既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又能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上乘作品。
第三,以中国经典著作译本为依托,提升学生的文化翻译素养。经典著作的权威译本是经过时间长河洗礼仍不褪色的精品,坚持不懈的阅读积累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经典中品味中国文化的精髓,还能够不断夯实其语言基础,提升其翻译素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鉴赏、对比多个译本,能够在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的同时,有效提升其文字感悟力、理解力、鉴赏力,增强其中英语言构造能力和相互转换能力,从而提升其翻译质量。
第四,以计算机科学为支撑,提高学生检索资料和建设语料库的能力。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强大的资料检索本领已成为译者知识结构中的必备因素。众多翻译家认为,很多优秀的译作不仅仅是翻译出来的,更是检索、感悟出来的。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知识资源(互联网、工具书、专业数据库、专业咨询),对已经成型的中国文学作品、人文社科经典著作、政治文化宣传资料的英译本进行学习。同时,为了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外宣作品,应加强语料库建设,并根据研究及翻译实践,不断完善语料库,从而“反哺”翻译教学,提升学生翻译中国文化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资源建设
持续推进教学资源建设,融入丰富、多维度的双语教学资源。结合时政新闻与文化经典,从国际新闻到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从优质网络课程到微信公众号优质文章,从文化类电视节目到广播微博媒介,加强网络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双语学习资源。
(四)实验实训项目
实验实训项目围绕“中国文化演说”课程模块展开。首轮实践教学围绕“民以食为天——中国美食走向世界”“文化仪式感——中国节日大放异彩”“文学高峰起——中国民间故事对望世界”“赤诚爱国心——信息性演说之我的中国情”展开,使学生能够在熟悉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熟练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性强、创新性高、批判性强的表达进行演说实践,完成质量较高的文段翻译,成功地传播中国文化。
(五)第二课堂延展
推行第二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国学文化节、双语古诗诵读会、中国文化翻译品鉴会等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认识中国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机会,并鼓励其在社团活动中定期展示中国文化,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六)产学研相结合
注重产学研相结合,通过加强学校与政府外事外宣部门、国际型企业的合作,开展涵盖中国文化的课程共建、翻译实践等活动,使学生一方面提高语言素养和翻译能力;另一方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为我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地位的不断提升而努力。
(七)教师培训交流
增强教师培训交流,通过外出培训、学术交流等增强与其他学科、课程教师的沟通,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翻译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教学素养。
二、多元评价体系建立
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基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目标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从多维度、多层次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知识传授方面,主要通过中国文化知识和翻译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展开评价。能力培养则从实践能力、团队协同和综合能力三个方面展开。价值塑造则贯穿整个教学与评价体系,在模式构建教学改革前后,对学生翻译实践中所展现的文化敏觉力、文化理解力、文化有效力进行对比测评。
三、教学模式实践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改善了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属性长期匮乏的状况,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思维,又使其树立了正确的语言学习价值观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一体七翼”的中国文化模块构建,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推进了中国故事的讲述和中国声音的传播,助力了我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地位的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思政贯穿始终,树人育人“润物细无声”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一体七翼”的中国文化模块构建实现了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课程教学以“中国灵魂、国际视野”为顶层设计理念,在夯实文化学识、培养文化语言思维、磨砺翻译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国际视野、全球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例如,在讲授中国古代教育理念时,引用管仲的“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进行翻译练习,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教育观,做到“润物细无声”。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引导学生对比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的两个英译本,不仅实现了语言目标,还实现了情感目标,使其肩负起祖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大任,努力践行“少年强则国强”的奋斗精神。
(二)中国灵魂深入人心,文化素养显著增强
大学英语中文化模块的有机融入,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指示,改善了大学英语人文属性长期匮乏的状况,铸造了新时代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灵魂,提升了学生的文化敏觉力、文化理解力、文化有效力。
课堂教学以灿烂的中国文化为依托,结合单元主题,融入相应的翻译实践。例如,引用新闻中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带领学生探索《诗经》的不同译本,体味中国的文化精髓与大国情怀。在讲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时,以北京2022 年冬奥会的倒计时短片和China Daily 的双语介绍为依托,在翻译鉴赏的同时,融入中国古诗词对节气的描述,从“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到“大寒须遣酒争豪”,从大自然的变化体会一代代诗人的情怀,并引入许渊冲先生的诗词译作,供学生进一步探索、欣赏、学习。
(三)实践教学成果显著,英译能力逐步提高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2 版)的要求,翻译实践教学注重成果为导向,知行合一。以中国文化翻译者的知识结构构建为目的,传统文化模块教学与国际话语体系中的时政文化内容相结合,通过体验式教学和模块化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中国文化外宣思维,增强了他们的翻译能力和文化输出能力。
首先,在实践教学上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与学习。例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对“中国文化外宣”这一概念进行先期的探索与实践。其次,课程教学不局限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更聚焦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讲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通过PPT 音频讲解、视频录制等形式一起讲述中国节日,体味民族文化。从节日起源传说到体现节日文化的中国诗词,从代代传承的习俗到走进国际视野的中国节日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培养了其翻译能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
本研究以国际话语体系为背景,以学生为中心,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思政育人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的新时代课堂模式,将“‘一体七翼’中国文化模块”嵌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自然而然地为学生输入了中国文化及其英译的相关知识,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翻译素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双语人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外宣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