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3-02-19闫聚伟唐卫青
闫聚伟 唐卫青
作者简介:闫聚伟(1997-),男,山东东营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通信作者:唐卫青(1969-),女,湖北恩施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通信邮箱:215757907@qq.com。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有助于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促进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新时代中华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恩施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多样多彩的地区,有着种类丰富的文化遗产,花坪火龙就是其中之一。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花坪火龙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文化传承面临困境,亟待传承与保护。现在恰逢花坪镇文旅产业兴起,花坪火龙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文从花坪火龙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入手,结合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根据花坪火龙目前的发展机遇,探讨花坪火龙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非遗文化;文化传承;花坪火龙;文旅产业;消费文化理论;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4(b)-0079-06
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aking the"Huaping Huolong" in Jianshi County, Enshi Prefecture as an Example
YAN Juwei, TANG Weiqing
(Hubei Minzu University, Enshi Hubei, 445000, China)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ot only help to enrich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piritual civilization. Strengthening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new era. Since ancient times, Enshi has been a region with diverse and colorful culture, and has a rich variety of cultural heritage. Huaping Huolong is one of them.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living space of Huaping Huolong has been squeezed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is missing, so it needs to be inherited and protected. With the rise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Huaping Town now, Huaping Huolong has a new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feasible measure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Huaping Huolong based on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values of Huaping Huolong, combined with Baudrillard's theory of consumer culture.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Huaping Huolong, it explores feasible measure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Huaping Huolong.
Key words: Non-heritage culture; Cultural inheritance; Huaping Huolong;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Consumer culture theory; Cultural protection
花坪鎮地处恩施州建始县,作为湖北省千年古县,建始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花坪火龙是建始县传承悠久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当地人民民俗信仰与精神面貌。但是,受限于花坪火龙形式的固定及经济效益的缺失,花坪火龙逐渐式微,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无论是物理还是心理生存空间都不断被挤压。近些年,随着花坪镇大力发展休闲避暑产业,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大量的外地游客涌入花坪,在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花坪火龙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1 花坪火龙介绍
花坪火龙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集中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精神面貌。作为一种祈福驱灾性质的活动,花坪火龙反映了当地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健康的追求,以及朴素的民间信仰。经过历史的沉淀,花坪火龙早已不仅是一种驱瘟逐疫的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兼具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功效,具有极大的传承与保护价值。
1.1 历史渊源
花坪火龙是花坪镇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习俗。根据《建始县志》记载,晚清时期,每年的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会有玩龙灯、耍龙舞的习俗[1]。由此可见,在清朝就已有了花坪火龙的出现。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现已很久没有举办过花坪火龙的活动了。直到2021年才举办了近20年来的第一次烧火龙活动,这次活动与花坪火龙的传说有关。在花坪火龙的传说里,花坪曾经发生过一场瘟疫,死了很多人,导致花坪家家户户都有去世的人。为此,玉皇大帝特意托梦给当地的一位道士,说要派遣一位赤龙下凡,驱逐瘟疫,并在梦中详细说明了烧火龙仪式的细节。后来这位道士按照梦中所言与村民共同举行了烧火龙的活动,最后驱逐了瘟疫。因此,花坪火龙在当地一直具有驱瘟逐疫、许愿祈福的象征意义,后来又逐渐演变为春节时的节庆活动。2021年花坪镇再次开启火龙活动有着驱除疫情的良好期盼。
1.2 仪式活动
花坪火龙的仪式较为复杂。首先是准备工作,要人工制作“火龙”,也被称之为“扎龙”。这种技艺是花坪火龙仪式准备工作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耗时良久。这种工艺的复杂也成为制约火龙有效传承的一大难题。
准备工作完成后,就正式进入烧火龙活动。花坪烧火龙的活动非常盛大,并且极具特色,不仅要进行火龙表演,最后还要将火龙进行焚烧。根据笔者在花坪当地的访谈结果。花坪烧火龙分为出灯、拜年、扫瘟、烧瘟、圆灯等环节,其中伴随着复杂庄重的礼节和仪式。比如,出灯过程,首先需要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来为火龙“点睛”;“点睛”之后还需要对火龙整体进行检查,寻找有无破损的地方;然后需要“开喉”,“开喉”活动往往伴随着开喉词,开喉词中的内容包含对于未来的期盼,以及向祖先祈福的内容。后面的拜年,扫瘟等环节更是伴随着详细复杂的流程。要在大街小巷进行火龙表演,并且挨家挨户进行祝福和入户“扫瘟”。“扫瘟”过后就是下一个环节——“烧瘟”。“烧瘟”是火龙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烧火龙”这一活动名称的由来,更是这一活动的目的。在这一环节,火龙队伍会进行火龙表演,然后主办方会点燃火筒朝正在表演的火龙队伍烧去,完成一场狂欢。“圆灯”的开始也意味着整个烧火龙活动的结尾,火龙队伍会按照拜年环节时的顺序进行“辞年”。“辞年”结束后,火龙就会被付之一炬,这也被称为“火龙归天”。到此,烧火龙活动才算全部结束,整个活动大约从正月初四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历时12天之久,是当地春节期间最为热闹,且最富有文化气息的活动。
2 花坪火龙文化与经济价值
花坪火龙作为当地流传数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是花坪当地珍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如此,在现代化进程加快、文旅产业大力发展、外来游客显著增多的当下,花坪火龙正面临着将文化内涵转化为经济价值的重大机遇,具备重要的经济价值。
2.1 地方独特文化的体现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舞龙的习俗,舞龙既可以体现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民族样貌,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全国各地有着不同形式的舞龙活动。但是像花坪火龙这样的烧火龙活动却是凤毛麟角的。“耍火龙,是建始特有的民俗文化”[2]。花坪火龙因为其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烧火龙”的独特性,不仅包含传统舞龙活动中“舞”的环节,更是根据本地神话传说衍生出更深层次的祈福意义和“烧瘟”的核心环节。正是因为花坪火龙区别于传统火龙的独特环节和多样内容,让花坪火龙成为当地最好的文化名片,体现了当地土生土长居民所独有的文化传承与共同精神生活。花坪火龙中蕴含的神话传说更是反映出当地文化中面对灾难勇于反抗,积极克服困难,渴望美好生活的部分。可以说花坪火龙从神话传说到仪式活动,是花坪几百年历史文化和集体记忆的缩影,是当地独特文化的体现。
2.2 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
“非遗的国际交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有助于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更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影响力与国际竞争力。”[3]非遗对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有着极大的作用。不仅如此,建设文化强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建设和丰富。中华文化作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包含各个地方不同的文化色彩,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而非遗是对中华文化的极大补充和丰富。花坪火龙流传数百年,见证了当地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更迭和人民的进步,是当地文化的缩影。独特的“烧火龙”行为更是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区别于其他地方的舞龙活动。花坪火龙具有的独特性使得花坪火龙成为中华文化中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中华文化的重要丰富与补充,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
2.3 文旅产业发展的主要推手
文旅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文旅融合可以完全颠覆中国传统产业的局限,建立完善的非遗传承与发展模式,将传统非遗商品轉化为现代旅游产品,从而促进非遗工艺水平与价值升级。”[4]当前,花坪镇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当地的文旅产业,将休闲避暑作为当地旅游的招牌,吸引了附近武汉、宜昌、重庆等地的大量游客来此避暑旅游。根据笔者的调研,旅游高峰期时,户籍人口仅5.8万人的花坪镇甚至会容纳5万多名外地游客。花坪镇主打的休闲避暑产业是一项季节性强、时效性强的活动,几乎只有7—10月份会有大量游客前来。花坪火龙恰好是一项准备时间长、内容丰富、环节众多的活动,游客少的淡季可以进行准备和排练等工作,旺季时则进行表演。花坪火龙的独特性意味着大部分来此游玩的游客都没有体验过此类文化,对游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当游客来花坪游玩时,花坪火龙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补充,很好地与休闲避暑产业结合起来,既填补了外来游客在此地的休闲时光,又能丰富花坪的文旅产业内容,实现立体化、全面化的文旅发展,打造优质文旅产品,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3 花坪火龙传承与保护的困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经济形势呈持续向好态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坪火龙遭到不小冲击。人们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导致人们的娱乐追求、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花坪火龙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讨论花坪火龙在传承与保护中遇到的问题。
3.1 政府缺乏统一管理
花坪火龙活动大多由当地居民自行组织举办,由各家各户共同出资出力完成,缺少政府的统一管理,这就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
首先,花坪火龙活动的举办会受限于当时筹集的资金与物资数量。筹集物资的多少会影响活动举办的质量高低和内容多寡,物资筹备的多,火龙仪式就更完善;物资筹备的少,火龙仪式就相对简陋些,火龙数量也参差不一,无法举办统一有序的火龙活动。
其次,参与火龙表演的主要人员依靠自己本身对火龙文化的热爱与支持进行表演;没有资金上的支持便无法组建完善成型的表演团队,表演质量不高;表演人员表演动力不足,经常因一些小事导致无法准时参加表演。在笔者走访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火龙文化的表演甚至还出现过由于表演人员临时有事,不得不紧急培训不了解火龙文化的人参加舞龙活动的情况,这种松散的组织形式严重阻碍了花坪火龙的有序发展。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诉求愈发增加,进一步强调要保护地方非遗文化的独特性,将非遗的文化因素进行开发利用。“地方政府、学者、媒体,以及商业资本为主导的社会力量共同保护原生态的文化遗产,试图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依然鲜活地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民俗文化 ‘遗产化,将其从日常生活的语境中抽离出来,塑造成超越地方的文化遗产,代表着地方的文化形象。”[5]这些社会力量当中,政府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政府制定了恰当的政策,其他社会力量才能进一步按照政策要求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缺少了政府力量的主导和指引,只靠其他社会力量是难以将非遗文化以正确的方式加以利用,纯粹资本主导的逐利性发展甚至有将非遗文化异化的风险。
3.2 非遗传承人缺乏
花坪火龙申遗保护时间短,2020年才申遗成功,意味着在2020年之前花坪火龙并未受到系统保护,花坪火龙的传承人也没有相匹配的保障和地位,导致花坪火龙传承人十分缺乏,已有传承断层的可能性。虽然花坪镇成立了火龙非遗传承所,但是整个花坪目前仅有两位花坪火龙非遗传承人,而且其中一位年事已高,难以进行扎龙活动,仅能依靠指导自己后代进行扎龙工艺。并且花坪火龙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会耗费大量时间,学习难度高,新的非遗传承人无法短时间内被培养出来。
现有火龙传承人普遍年纪偏大,新的火龙传承人无法快速培养成功的现状,使花坪火龙正处于一种尴尬而又危险的境地,如果新的火龙传承人始终无法接过花坪火龙传承的重任,花坪火龙将面临失传的风险,成为仅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文化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体、以人为主体、以人为载体,是通向身体哲学的身体遗产。”[6]非遗传承人是连接花坪火龙历史与现在的载体,没有了传承人,不仅火龙制作技艺失传,而且火龙所蕴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也会消失。
3.3 火龙文化记忆缺失
笔者在对花坪镇进行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由于长期未举办火龙活动,加之政府并未对火龙文化进行宣传与教育普及,很多本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已经对火龙不甚了解,甚至很多年轻人对火龙完全不了解,表示从未听说过火龙。作为花坪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龙文化本就立足于当地居民的共同精神生活与文化共识。本地居民如果都对火龙失去了记忆和了解,火龙也就失去了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集体记忆是构成我们认同的活生生的过去,集体记忆的根本在于当下性,它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7]花坪火龙的文化记忆是会根据现在人们的共识和记忆发生改变的,现在人们对于花坪火龙记忆的变化会引导花坪火龙未来发展的趋势。显而易见,人们目前对于花坪火龙记忆的缺失会影响花坪火龙的文化内涵,火龙作为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属性也被削弱,继续发展下去花坪火龙甚至不能说是当地特色文化的象征。对火龙认知的匮乏和记忆的缺失成为花坪火龙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阻碍。
3.4 火龙表现形式烦冗
花坪火龙的特色来源于其充满象征意味的复杂文化表现形式,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当代社会,这种复杂的表现形式反而局限了火龙的发展。在追求快节奏生活的当下,花坪火龙因其活动复杂,举办前需要提前准备数月,而活动时间持续数天,很难吸引他人关注。只有在春节时,人们大多闲来无事,并且有节日气氛的烘托,才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在其他时间,这种烦冗的表现形式只有极少的人能够从头到尾关注下来,大部分人只会观看部分内容,导致对火龙文化了解的片面性,甚至会有不知其所谓的现象出现。
同时,由于火龙活动中,拜年、扫瘟、圆灯等活动都需要进入当地人家中,并且要有复杂的礼仪形式,平日里当地居民都有自己的工作,无暇接待游龙队伍。火龙想去城市发展,又会面临城市高楼大厦的环境无力支持游龙队伍挨家挨户进行扫瘟的窘境,甚至连火龙游街都难以实现。在这种形势之下,火龙活动本身充满象征意味的礼仪形式反而成为一種烦冗的负担,阻碍了火龙的发展。
4 花坪火龙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谈及传承与保护,不免要谈到开发利用。一味地将文化封闭式保护起来是不可取的,只有将其与现代社会相融合,进行开发利用,才能更好地吸引人们关注,吸引更多国家政策支持和资本注入,最大限度地延长非遗文化的生命力。
4.1 政府统一管理,保护文化本真
一方面,政府可以将花坪火龙纳入文化管理体系之中,调配专人学习花坪火龙的活动形式。在举办相应活动的时候,发挥专人专长的优势,规范火龙活动的准备工作和流程安排,预防紧急情况的发生。政府的统一调配可以有效地减少火龙活动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政府对于火龙表演人员的统一管理和培训还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将火龙活动变为系统规范的活动,促进火龙的有序发展,甚至能够举办相应的商业演出,将当地居民对火龙的爱好转化为工作,从而获得一部分经济收入。
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保护花坪火龙的本真性,使其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保留文化的“原汁原味”。“本真性问题,尤其对于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遗产保护的问题,可以简化为保持本真性的问题。”[8]很多地区在开发利用非遗文化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最后导致当地非遗文化丧失了文化本愿和独特性,成为服务于资本和市场的产物,失去了文化内涵的非遗文化已成空有内容缺乏精神的产物。花坪火龙在传承与保护开发时必须谨记这个问题,牢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避免花坪火龙本真性的丧失。
4.2 结合经济发展,打造文化品牌
花坪镇的休闲避暑产业正逐步成为花坪镇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花坪火龙要抓住这个机遇,借助花坪镇休闲避暑产业对众多游客的吸引,积极在当地举办花坪火龙文化活动,让外来游客体验到花坪火龙的文化特色和独特魅力。在提升游客体验感、增加游客休闲娱乐活动的同时,还要宣传花坪火龙,利用游客口口相传、呼朋唤友共同前来的特点,进一步宣传花坪火龙,让更多的人了解花坪火龙。把花坪火龙打造成建始县的旅游品牌,成为当地休闲避暑节的主要节目,形成品牌效应。“品牌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心理学角度讲,它是消費者最容易也是最愿意接受的直接感知, 也是最可信赖的依靠。”[9]花坪火龙因其独特性,具备得天独厚的产业化优势,相比其他类型的产品更容易打造文化品牌,形成品牌凝聚力,进而吸引足够的资金和关注。这些资金又可以投入火龙品牌建设,继续扩大花坪火龙的影响力,实现良性循环。
根据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人们现在的消费已经进入符号消费的阶段。“符号消费绝不仅是为了简单的吃饱穿暖而已,它其实是消费者的一种‘自我实现,或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的消费,也包括“炫耀”因素在内。”花坪火龙拥有的文化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越强,带给消费者的“自我价值”就越高,越能够体现消费者消费的意义和成就感,其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也就越高。在符号消费大肆盛行的当下,打造文化品牌,带动花坪火龙的符号消费能为花坪火龙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极大的帮助。
4.3 适应时代要求,创新内容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花坪火龙制作流程复杂,制作周期长的形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需求。要让花坪火龙适应当今的需求,就必须创新火龙表现形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变与‘不变的关系处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始终坚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10-11]既要遵循核心文化内涵的“不变”,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来求“变”。在一些小型的活动中,可使用简便制作的火龙,缩减细节和非核心文化内涵的内容,保留其主要形式,更多地呈现其文化独特性的部分。比如富含地方文化特色的开喉词,最后圆灯环节的火龙升天。对文化同质性高的部分进行适度删减,保障活动完整的情况下突出其文化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火龙的趣味性,吸引观众。
4.4 加强文化教育,培养非遗传承人
花坪镇当地建有民族小学,可将火龙文化作为乡土教育补充到当地小学教育,让当地居民保有对火龙文化的基本了解,避免出现当地居民对当地特色文化都不甚了解的局面。同时,这种在基础教育中普及火龙文化的形式还可以培养对火龙文化的兴趣,为培养非遗传承人打下基础。
面对非遗传承人断代的困境,可以适当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文化经费,用经济奖励的形式激发人们对于花坪火龙的热情与花坪火龙的传承活力。同时,通过文献等形式记录扎龙工艺的详细步骤与烧火龙的具体细节,保证花坪火龙不会出现失传的问题。
5 结语
花坪火龙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在表现形式上更是有着显著的独特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花坪火龙具有优秀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见证了当地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力。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花坪火龙逐渐与社会发展脱节,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文化传承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面临严峻的发展困境。随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花坪镇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为花坪火龙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新时代新要求下,花坪火龙需要紧随时代步伐,着眼时代进步与变迁,改变传承断代、发展困难的局面,在保留自身文化独特性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同时进行适应新时代的创造性发展,适应新时代,激发新活力。
参考文献
[1] 建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建始县志[M].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
[2] 谭德富.土家耍火龙[J].中国民族,2011(10):50-51.
[3] 妥学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文化遗产保护方向[J].文化遗产,2023(1):10-17.
[4] 吴钰萱.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探讨[J].文化产业,2022(30):139-141.
[5] 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J].学术研究,2008(2):153-158.
[6] 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课程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 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哲学研究,2002(11):68-74,80.
[9] 孙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为例[J].艺术百家,2018,34(1):227-232.
[10]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10(3):24-27.
[11]郝晓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基于河南省非遗保护典型案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1):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