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风变装视频中的形式模仿与记忆传承

2023-02-19郭雨欣杨喻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

郭雨欣 杨喻清

摘要:2022年,朱铁峰国风变装视频与少数民族变装视频在网上受到极大关注。它们能从过去简单吸引眼球的变装视频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变装视频的前期铺垫。处于发展前期阶段的变装视频完善了民族风变装视频的呈现形式,但民族风变装视频受到关注的核心在于各民族有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它们本身成为回忆的载体,创造了一个记忆的栖居之地,打断了功能记忆到存储记忆的走向,增强了文化自信,也加深了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该文在变装视频的脉络中具体讲述民族风变装视频的发展特征,通过分析其形式的模仿与记忆传承方式,对其未来走向提出一点看法。

关键词:朱铁峰国风变装视频;少数民族变装视频;形式模仿;记忆载体;记忆传承;文化记忆

中图分类号:G206;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4(b)-0109-05

The Form Imitation and Memory Inheritance in the Ethnic Cross-Dressing Videos

—Taking Zhu Tiexiong's National Style Cross-Dressing Videos and Ethnic Minority Cross-Dressing Videos as Examples

GUO Yuxin, YANG Yuqing

(School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71, China)

Abstract: In 2022, Zhu Tiefeng's national style cross-dressing videos and ethnic minority cross-dressing video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 online. They can stand out from the simple and eye-catching cross-dressing videos in the past, and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preliminary preparation of cross-dressing videos. The early cross-dressing videos have improved the presentation form of ethnic minority cross-dressing videos, but the core of the latter is that each nation has the need to inherit its own culture. They have become the carrier of memories, creating a place for memory to live, interrupting the trend from functional memory to storage memory, enhanc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deepening the sense of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ross-dressing video, this article will specifically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dressing videos with national style, and put forward some views on its future trend by analyzing its form of imitation and memory inheritance.

Key words: Zhu Tiefeng's national style cross-dressing videos; Ethnic minority cross-dressing videos; Form imitation; Memory carrier; Memory inheritance; Cultural memory

據B站数据,变装视频开始于2017年。最初,“变装”是指电影中人物为了伪装而改变自己形象的情节。2018年,开始通过特定的动作和有节奏感配乐,其内容主要停留在表现UP主或视频博主颜值的前后反差上。2019年,开始以展示汉服、潮汕地区英歌舞表演服为代表的汉族文化视频开始出现。2021年,朱铁雄在抖音平台上先后发布了24条国风变装视频。他的视频因为特效精美、文化内涵丰富、传情真挚动人等原因,成为现象级的爆火作品。2022年12月至今,博主“瑶家小小姐”的落手变装视频带动了各民族博主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博主发布视频,展示本民族的经典服饰,在网上受到极大关注。笔者认为,朱铁雄国风变装视频与少数民族变装视频都有呈现中华民族记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因此,本文将它们统称为民族风变装视频进行讨论。

1 近7年变装视频的发展脉络及民族风变装视频的发展情况

抖音App是变装视频发布最多的平台,由于抖音App只有半年以内的搜索时限,因此本文主要以B站近7年的变装视频为依据梳理其整体发展脉络。以“变装”为关键词在B站进行搜索,并以综合排序为标准对1 000条视频进行排序,笔者发现,变装视频至少从2017 年开始兴起。本文将从B站近7年的变装视频中挑选227条来进行内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民族风变装视频的发展特征。

1.1 变装视频的整体发展脉络

如表1所示,变装视频的种类主要有11种,包括电影、电视人物变装、男女博主颜值变装、外国人看中国的变装视频、变装合集、职业制服变装、明星变装、汉族文化变装、国外变装、中国少数民族变装、变装教学和反思变装的视频。

从内容来看,第一,变装视频内容繁多,且种类逐年递增,数量也不断增多。第二,变装视频中热度最高的是男女博主视频前后颜值变装视频,这类视频开始是博主素颜和化妆后的反转,在之后的发展中,也始终以此为主。同时,这类视频会不间断地以某一种风格流行较短的时间,或是以一种动作为标志,像躺下、抬腿、拍手、落手等,或是以某一类型的人物,像军阀太太、天使、李太白等,或是必须有某一种物件,如领带、光环、权杖等。变装合集、明星变装和国外变装这三类视频和男女博主颜值变装视频的特点基本一致,即容易模仿,缺乏文化意蕴。第三,职业制服变装、汉服变装和中国少数民族变装这3类视频都体现出一定的身份认同意识。职业制服变装视频中涉及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这一类视频通过变装传达出职业自豪感。汉族和少数民族变装视频通过将现代服饰转变为民族传统服饰,表明自身对民族身份的认可。第四,变装教学视频和反思变装的视频出现得晚且比较少,说明变装视频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需要进行创新来找到新的前进方向。第五,变装视频存在中西方相互模仿和交流的情况。外国人看中国的变装视频是一种文化传播,部分博主搬运国外的变装视频并引起模仿是一种文化借鉴。

特别注意的是,2022年12月10日,抖音博主瑶家小小姐发布了瑶族的变装视频,从而引起一股少数民族变装视频的爆火[1]。这是本文所讨论的少数民族变装视频,但并不是说2022年12月10日之前没有关于少数民族变装的视频,也不是说汉族并未参与这股变装潮流中。

1.2 朱铁雄国风变装视频与少数民族变装视频的发展情况

结合上文来看,民族风变装视频是变装视频的一个分支,承载了特殊的意义。本文的民族风变装视频包括朱铁雄国风变装视频与少数民族变装视频,下文将对二者进行简单介绍并说明其发展情况。

朱铁雄是福建省莆田市一位短视频创作者,2017年开始,他以抖音号“钢铁熊”在平台上发布特效创意视频。2019年11月7日,他发布了第一个戏曲变装特效视频,此时特效的精美程度还不能达到后期的高度。2021年6月13开始,他的钢铁熊账号停更。2021年8月24日,他在抖音平台注册账号朱铁雄,发布了第一条国风变装时频,从而踏上了国风变装的道路。迄今为止,他在第二个账号共发布24条视频,其中,4条是孙悟空题材、1条是二郎神题材、2条是赵子龙题材、1条是锦衣卫题材、1条关羽题材、2条哪吒题材、1条介绍中国甲胄、4条介绍武生、2条介绍舞狮、1条介绍变脸、1条介绍国画、1条介绍皮影,还有3条变装合集,共获得1 582.4万粉丝和1.1亿点赞。他视频的成功之处在于并不单纯依靠特效变装停留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层面,还借助一个个故事突出文化传承、少年立志、疾恶如仇、守护弱者、坚守气节、坚守道义等主题,传达出父子、母子、师徒、爷孙等人与人之间的动人真情[2]。自此,朱铁雄的视频借助精美的变装特效将传统戏曲人物的典型品性赋予现代人物,令观者精神为之一振。换句话说,文化之根为现代人再次寻找和确立健康正常的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意识赋能。

少数民族变装视频其实是一股落手变装风潮的一部分[3],最初爆火全网的是博主瑶家小小姐发布的一条有关瑶族服饰的变装视频,发布时间为2022年12月10日,博主本人是广西恭城三江的瑶族人。视频中,崇山峻岭间,一位身着朴素常服的女性忽然落手变成一位身着全套瑶族服饰的女性长者,气势极强,反差强烈,追捧者众多。该条视频获得302.2万点赞、13.9万评论和25.1万次转发。该条视频的爆火掀起了一股各民族博主借助落手变装展示本民族服饰的浪潮。B站从2022年12月11日开始推送民族服饰变装,并推送整合了中国56个民族落手变装的视频合集,迄今为止,这股少数民族变装浪潮还未完全结束。

将朱铁雄国风变装视频与少数民族变装视频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点:一是两位博主都比较了解本民族文化,有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4]。朱铁雄来自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福建省莆田市,在发布国风变装视频之前就有一定的戏曲变装尝试,瑶家小小姐本人就是瑶族人,其前期视频也多在介绍瑶族文化[5]。二是两位博主都不是机械模仿变装视频,而是在视频中坚持传达作为民族一分子继承前辈坚守文化的决心。朱铁雄的视频给人一种极强的民族自豪感,瑶族小小姐的落手也给观众带来一种力量感。各位博主是在利用爆款视频传递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内核,这其实是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在发挥作用。可以说,它们都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现代性演绎,而非变装视频浪潮中的小水花,因此与其他的变装视频形似而神不同。

2 民族风变装视频中的记忆载体与记忆传承

民族风变装视频作为变装视频的一个特殊分支,承载了一定的民族文化记忆。相对而言,少数民族变装视频发展不成熟,还停留在对民族服饰的宣传上。朱铁雄国风变装视频发展得更为成熟。可以说,通过短视频媒介讲述人与人真情的现代故事,呈现文化传承者的个人记忆,在变装的高潮瞬间,激活了观者的回忆,从而起到保存文化记忆和加深身份认同意识的作用。下文将详细论述民族风变装视频中的记忆载体及其发挥记忆传承作用的发生机制。

2.1 民族风变装视频中的记忆载体

正如扬·阿斯曼所说:“回忆植根于‘被唤醒的空间。”民族风变装视频中的记忆载体其实是其故事中打造的一个回忆空间。举例来说,朱铁雄一个文案为“当时应为伴,来日无方长”的视频就以两场回忆开篇,顺序延續。在第一场回忆中,一座庭院的侧屋中,爷爷保护自己落了灰的皮影箱。在祖孙对峙中,爷爷的话激活了孙子的第二场回忆。夏日的庭院中,小孙子在小马摇椅上一边吃着西瓜,一边看爷爷耍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单骑救主的皮影戏,将要摔倒时,爷爷保护了小孙子却踩断了皮影支架,故而小孙子许下了要做赵子龙,保护爷爷的愿望。自此,情节转回现实,爷爷已经去世,皮影箱要被工人运走。孙子不愿与爷爷相连的最后一点牵挂消失,孙子变装成为赵子龙追赶皮影箱。整个视频最后落脚到孙子在庭院中轻抚皮影箱的情境上。随着情境的模糊,视频在显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字幕中结束。

这条视频中有5个关键的图像,庭院、皮影箱、小马摇椅、赵子龙皮影和孙子,这是5个符号载体。庭院是现在许多人在幼时与长辈生活在一起的居所,特别是在祖孙之间。皮影箱是文化记忆的核心载体。小马摇椅贯穿了第二场回忆与现实,它既是孙子儿时的玩具,也是变装中赵子龙的坐骑。赵子龙皮影是激起孙子回忆的关键物件。孙子贯穿两场回忆和现实,是儿时被爷爷保护的对象,是长大后坚守爷爷遗志的人,还是变装成赵子龙的载体。对视频中的孙子来说,与爷爷生活过的庭院就是记忆需要的承载空间,这个具有象征性的空间里将5个关键的符号联系起来,从而使回忆再现。换句话说,关于皮影戏的记忆在长大后即将变成存储记忆,但这5个符号载体作为存储记忆的媒介重新激发了存储记忆的活力,使得孙子重新回忆起与爷爷之间的过往与约定,自觉承担起继承皮影戏的重任。对视频外的受众来说,整个视频成为回忆的载体,任意一个符号或符号组合都可以促发多个角度回忆。有的受众回忆起幼时与爷爷相处的经历,有的受众回忆起练习川剧和皮影的辛苦,更多的受众是回忆起有关皮影、戏曲的记忆。这些记忆整合起来就会凝聚成一股重视人伦孝道和注重文化传承的文化记忆。因此,朱铁雄的国风变装视频可以增强受众的文化自信,以及作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6]。从视频的评论反馈中,也能证明这种观点。

少数民族变装视频的记忆载体不如朱铁雄国风变装视频复杂,它基本只能呈现少数民族的传统服装和居住环境。以瑶家小小姐的视频为例,瑶族女性背后连绵的群山、女性身上的服饰是两个关键符号。对视频博主本人来说,群山是记忆承载的空间,是她生长的地方;她身着的民族服饰是回到自己所在家乡之后的家居服,这一符号就能激起她对家乡的回忆。对视频的受众来说,整个视频成为记忆的承载空间,瑶族受众也许有和博主类似的感受,激起相似的回忆。其他民族在了解瑶族服饰和居住环境的同时,看到瑶族的服饰就会回忆起自己本民族的服饰,看到连绵的群山就会回忆起自己本民族的居住环境。因此,他们在拍摄相似视频时,就会下意识地穿上本民族服饰,在本民族生活的典型环境中进行拍摄。这股少数民族变装视频的潮流为社会提供了一股注重本民族文化的文化记忆。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少数民族变装视频,很有可能會因为对彼此了解不够透彻而产生误读。因此,少数民族变装视频在未来发展中要尝试培养受众对自己民族的了解。

总的来说,在新媒介的发展中,短视频为各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场域。民族风变装视频本身成为回忆的载体,创造了一个记忆的栖居之地,打断了功能记忆到存储记忆的走向,增强了文化自信,也加深了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

2.2 民族风变装视频中的记忆传承

正如扬·阿斯曼在《文化记忆》中提到的,回忆与历史和身份认同相关,他在书中也详细讨论了回忆(或对过去的指涉)、认同(或政治想象)和文化的延续(或传统的形成)这三者之间的关联[7]。前两者上文有简单提到,下文将主要讨论民族风变装视频中的记忆传承问题。

一方面,结合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民族风变装视频特别是朱铁雄国风变装视频通过组合一系列符号激起观众对民族文化的回忆[8]。同时,笔者也提到,在更大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背景里,民族风变装视频不是变装视频浪潮中的小水花,而是以新媒介进行民族文化的现代性演绎,以继续满足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这里关涉到一个激发受众回忆的前提,即一个群体有重新回忆的需要。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认知信仰都受到冲击,文化的传承没能跟上经济的飞跃,各种优秀传统文化都面临着消失的风险,导致各族人民都有精神缺失的情况。正是因为民众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记忆缺乏被激活的空间载体,阿莱达·阿斯曼将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记忆称作有人栖居的记忆或者功能记忆,它发挥着传播构造身份认同和行为规范所需的价值,以及与一个载体相联系的作用。它也将彻底分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消解了价值和规范的记忆称作无人栖居的记忆或存储记忆,它脱离了特别的载体[9]。从此点来看,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从功能记忆走向了存储记忆。那么,朱铁雄国风变装视频和少数民族变装视频作为回忆的载体,创造了一个记忆的栖居之地,打断了功能记忆到存储记忆的走向。当人们因为遗忘记忆而难以自我阐释和自我确定时,就可以从这个栖居之地重复且自由地取用,激发回忆。

另一方面,正如保尔·安泽和米夏埃尔·拉姆贝克在《紧张的过去:关于创伤与记忆的文化》中提道:“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回忆前所未有地成为公共讨论中的一个因素。人们号召回忆,为了疗治,为了指责,为了边界。回忆成为建立个人和集体身份认同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为冲突也为认同提供表现的场所。”[10]记忆确实在当今文化中具有新的意义,因为它与身份认同相关。民族风变装视频激发的回忆起到了一定的“凝聚性结构”作用,它提供给人们一个共同的经验、期待和行为空间。以朱铁雄“传承”主题的视频为例,在这个空间中,受众都能够理解视频中的人情故事,为其中注重师承、尊师重道的人伦道德触动,视频中主人公保护弱者的行为也符合受众的期待。精美的戏服变装让人精神一振,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视频的教化。相同的民族身份和文化身份也让受众增强了文化自信,加深了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总的来说,民族风变装视频激起受众的回忆,契合了受众对民族文化的想象,从而激发出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乃至政治身份的极大认同。这种精神被受众接受之后,他们的行为和认知就帮助文化延续,乃至成为传统形成或延续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民族风变装视频能够激起受众对民族文化的回忆,增强文化自信并加深对中华民族后裔的身份认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对于少数民族变装视频,最合适的受众是本民族的人。正像瑶家小小姐在自己爆火的视频下评论:大家都在故事里无法自拔了。各个民族对彼此的想象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相同,会出现误读的现象。少数民族变装视频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注意逐渐加深受众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笔者发现,朱铁雄国风变装视频中的人物基本由男性扮演,少数民族变装视频的主人公少有男性出现。前者缺乏一定的女性意识,后者可能长期受到男性注视的影响。民族风变装视频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注意其中的性别平衡,让这类视频继续发挥承载记忆、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作用。

3 结语

在变装视频的发展过程中,民族风变装视频通过模仿其形式,作为记忆载体回应了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同时,它也发挥了激起人们回忆、传承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和加深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意识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民族风变装视频要从各个角度加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注意视频中的性别平衡,继续承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Q博士.“落手秀民族服饰”爆火出圈!变装视频缘何流量不断?[EB/OL].(2023-01-10)[2023-01-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639502939763024.

[2] 郑洁萍,李浩纯.互动仪式链视域下主流媒体短视频的共情传播策略分析——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J].科技传播,2022,14(22):126-128,132.

[3] 朱穆兰.少数民族短视频平台影像研究[J].北方传媒研究,2022(4):90-92.

[4] 范小青.从传统社区到网络社群: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场域变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2):49-61.

[5] 曹泽禹.媒介赋权视角下的土味视频创作者群体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2.

[6] 郑烨锋.场景、呈现与认同:怀旧短视频的叙事模式与创作机理[J].新媒体研究,2022,8(10):105-108.

[7] (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8] 陈超.怀旧短视频的符号表征与话语实践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22):68-70.

[9] (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46.

[10]PAUL A,MICHAEL L: Tense Past. Cultural Essays in Trauma and Memory[M].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1997:7.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
西部微电影中的民族想象和文化记忆
论动画中的文化记忆美学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浅谈传统文化精神力量
浅析哲合忍耶的苦难记忆与心灵皈依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试论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
跨文化交流视阈下的文化误读与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下的腊湾老人舞研究
记忆、展示与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