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具身心智范式理论的图书馆空间建设研究
2023-02-19李红娟
作者简介:李红娟(1981,6-),女,江苏无锡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建设。
摘要: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用户需求的改变和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都需要图书馆对空间建设进行创新。近年来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发展,人们意识到知识习得的过程是人和环境相互影响、互为反馈的一个过程。可以说,对传统图书馆进行改造、再造甚至新建已成为用户和图书馆人的共识。该文以具身心智范式理论为基础,提出用户学习效果和图书馆大环境之间互为影响、互相生成的关系。并强调在今后的图书馆空间建设中,不管是实体物质环境的建设和改造,还是图书馆馆内虚实人文环境的布局,都要以人为根本,围绕人这个主体来开展工作。
关键词:具身心智范式理论;空间;建设;智慧;图书馆;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4(b)-0128-06
Research on Library Space Construction Based on Mind-Body Paradigm Theory
LI Hongjuan
(Library of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uxi Jiangsu, 21415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es in user nee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industry both require libraries to innovate in spatial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mbodied cognition theory, people have realized that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is a process of interaction and feedback between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reconstruction, and even new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libraries have become a consensus among users and librarian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paradigm of physical and mental intelligence, and proposes the mutual influence and gene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r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the library environment. And it is emphasized that in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space, whether it is the 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physical material environment or the layout of the virtual and real humanistic environment in the library, work should be based on human beings and revolve around the main body of human beings.
Key words: Mental mental theory; Space; Construction; Wisdom; Llibrary; Necessity
隨着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崛起,面向公众的各项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手段日趋丰富,智慧化建设在各行各项中掀起潮流。图书馆行业作为提供智慧知识服务的领域之一,也不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主观上,图书馆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考虑,需要自我剖析,融入先进的学习认知理念,不断从空间和思想上改变旧有观念;客观上,这些年用户需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仅仅提供传统服务的图书馆已难以吸引用户到馆,可见,用户对图书馆的利用目的、来馆期待、获取途径和资源、空间环境和软硬件设备的需求都有了极大的心理提升。
1 图书馆空间建设创新的必要性
1.1 用户需求不断更迭变化
每一个图书馆人在工作之初就知道“一切为了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宗旨,更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图书馆的工作开展要跟随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伴随信息大爆炸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用户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在2009年袁静就指出,图书馆用户需求在网络环境下有4个特点,即广泛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发展性[1]。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决定了图书馆用户的多元化和广泛性;用户在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时,对知识的需求不是单一的,只有系统性的信息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让主体用户和客体信息知识间达成相对完美的匹配;大众是图书馆用户的主体,但其来馆的目的却是千差万别,有些人到馆只是为了消遣娱乐,因此最简单的文献馆藏服务已能满足其需求,而有些研究学者是为了解决科研中的某个问题而来,他们需要的是深层次的知识服务,甚至是知识的再加工产品,众多用户的需求差异也就导致了用户需求的层次性;社会是发展的、逐渐进步的,用户对事物的认知也是复杂多变的,一般都会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过程,但随着大众对所关注的事物的认知逐步加深,其需求也会跟着发展变化。然而用户需求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图书馆对自身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整。
1.2 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从诞生之日就开始了自身的空间建设事件,早期的图书馆以藏书为主,书籍资料的存放需要占用一定空间;中期的图书馆强调书是为人服务的,以开放存取为特征,读者可以入库借阅浏览,也开始开展众多的图书馆活动,如:讲座、展览、电子阅览和视频展播等。此时空间建设主要还停留在实体空间建设层面上,只是强调一些网络数据库建设和个馆馆藏特色的电子化建设;2000年后,RFID、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普适计算、智能化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和海量数据资源的产生,都在表明原有的图书馆空间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为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图书馆空间创新建设刻不容缓。《中国图书馆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在第30条专门列出促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应主动参与和支撑“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积极策划和实施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扶持计划等实体项目[2]。国家图书馆在自己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也将本馆的发展目标确立到2025年,国家图书馆将成为更具智慧、更有品质、更加开放的世界一流国际级图书馆和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文献信息保障和知识服务中心[3]。
2 具身认知理论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新取向。它是相对于传统身心二元论而提出的,传统二元论认为人的身体与心灵是两个可以独立存在的实体,心灵能够独立于肉体而存在,认为人在认知活动中的“知觉、记忆、注意、语言、解决问题”处于身体、活动和内在经验之外的“离身认知”状态[4]。具身认知理论主要指心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受,反之亦然。强调身心整体统一,其认为大脑—身体—环境三者是一个互动的动力的生成的自组织系统。具身认知具有具身性(embodiment)、情境性(situation)、动力性(dynamic)和生成性(enactment)4个特征[5]。
心智是具身的,是嵌入身体活动中的,而身体又是嵌入到空间环境中的。心智、身体、环境三者构成一个动态变化的主体。在这个主体中,人类进行知识学习和交流、个体强身健脑,以及目标任务的拆解完成。具身理论认为心智并非简单地产生于身体内部,而是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理论基础上,图书馆空间创新建设越发显得必要。图书馆作为一个建筑体,若要进行空间创新,首先就是改造空间布局和优化环境建设。而合理流畅的空间布局、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内涵丰富的人文环境,不仅能让人的身体自然而然地嵌入到和谐优美的环境中,还能使人在空间中吸取灵感,滋养着人的精神世界。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心智具有动力性。动力性强调的是有机体与环境在耦合情况下的心智发展的动力机制。认知动力学家戈尔德说:“认知系统不仅被限制在大脑中,准确地说,神经系统、身体和环境是不断变化着、相互影响着,所以真正的认知系统是包含这三者的统一系统。”[6]也就是说,用户在运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不停运转的大脑、身临其境的身体和馆内各分区不同的环境布局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动态系统。该系统中的三个变量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僵化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大脑和身体是用户的,而空间环境是由图书馆来呈现的,在空间创新建设中,应考虑到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空间布局也要常换常新。
心智的生成性是对具身性、情境性和动力性的进一步整合和深化。用户的心智产生不是简单的对外部环境的一个表征,而是本体在和物质世界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成的。圖书馆在社会中作为知识的存在体,更容易启发人类的心智,而用户思想火花的爆发就是用户和图书馆大环境之间在协调和共变的过程中产生的涌现现象。
3 具身心智范式理论对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的指导
传统图书馆建设以“藏”为主,以“用”为目的;现代图书馆提出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用户来开展馆藏建设和信息服务,其着眼点仍然聚焦在资源建设这一块;21世纪为响应智慧社会建设的号召,图书馆界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所谓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就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各种信息技术,集成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和管理,并以用户和馆员为核心,实现人、资源、空间等之间互联感知的新一代图书馆。简言之,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以空间为载体,以技术为支撑,以资源为基础,以用户为中心,以馆员为辅助的大集成系统体系。
在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中,将空间这个概念拔高到了以往从未有过的高度。而具身心智范式理论强调用户与空间环境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对于来馆用户,图书馆应该在满足用户需求后,进一步激发用户潜在的深层次需求,而多种需求的到馆用户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这样就在用户和图书馆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借鉴阮冈纳赞图书馆五定律中的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和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的说法,可以说未来的图书馆就是每个用户到馆后有其需要的空间,每个空间又都有喜爱的用户,这是深刻落实“一切为了用户”的服务理念。
3.1 全面解析用户需求
图书馆的资源、环境布局、建构场所布置等都是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使用户在一个舒适自在的知识环境来达到放松精神、文化熏陶或者科研攻关等目的;而图书馆也需要用户发挥才能来实现自身作为一个文化场所的价值。双方相辅相成,互为影响,彼此成就。为此,图书馆应该树立用户驱动、服务至上的理念,并从以资源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进行转变。还应建立用户需求调查与分析长效机制,来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和资源,从而利用数据,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3.1.1 全方位调查用户需求
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来开展工作,首先,要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如可以根据借阅证件上的基本信息对用户类型进行简单的区分,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读者座谈会,设立读者投诉和意见箱,多渠道收集用户数据等方式来对用户到馆率,来馆目的有所了解,探究用户是随便浏览,还是辅助学习,抑或是为了课题研究的需求。其次,收集用户了解图书馆的途径,做到有的放矢。最后,了解用户在使用图书馆时遇到的问题及习惯采用的解决方法,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对图书馆而言,用户需求的自动获取和分析处理能力深浅,既决定了图书馆常规工作开展是否有依有据,也是能否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关键之一。
3.1.2 深层挖掘用户潜在需求
多数用户到馆后只是利用馆内已经在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其在发现个体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要么另选他处,要么直接放弃。只有少部分用户会选择咨询馆员,而在和工作人员的沟通中,用户一般也是仅仅表达自己当下所需要的帮助,希望图书馆通过改进以满足自己这些需求。对此,图书馆应建立一个便捷的、交互的用户需求应答机制。使馆员和用户不管在地面实体还是虚拟网络上都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一个充满智慧的图书馆馆员要抓住这些机会,引导用户将还未成型的一些想法诉诸口。图书馆不仅要深入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更要挖掘出用户潜意识里或者研究项目下一步的需求,将个例需求扩大化,进而迁移到相关群体的需求上来。此外,图书馆还应设立用户需求分析岗位,及时对用户的行为和需求抓取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先用户之所想而想。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做到对用户提供智慧服务。
在大批图书馆空间改造或创新建设的过程中,图书馆应当听取各方意见或建议,以用户需求为主导,专家建议为辅助,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比如,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在2019年10月举办了第二届开放数据(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功能拓展)创新比赛,要求参赛的全体师生从图书馆空间改造、设计、优化、安全等角度,采用数学模型、空间建模模型、艺术设计等工具,对现有图书馆空间布局及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3.2 围绕用户搭建智慧空间
智慧图书馆的空间建设在实体构建上,包括建筑体本身的建造外形、进出口设置、通风设备、灯光设计、音效阻隔、生态环境,以及馆内的馆藏资源(纸质和数字)、各职能空间的区域划分及布置等;在虚拟空间的构建上,包括网上信息门户、数字资源、馆员服务模式等。
3.2.1 建筑环境要契合用户的需求
1957年,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在《什么是图书馆学》一文中强调建筑与设备是图书馆事业组成的五要素之一[7],这说明了图书馆空间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放眼全球,著名图书馆学学家周义骏先生高度评价的西方图书馆史[8],一开始就以其完整、宏大、严谨的框架结构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西方图书馆的建筑图,整个图书馆的魅力扑面而来。可以说,图书馆在起始之初就是以其恢宏的建筑构造吸引了人们的眼光,吸引众多用户慕名而来。国内外图书馆发展异曲同工,比如中国的宫廷、寺院、藏书楼到近现代图书馆的建立。而同样走在文明前列的西方国家在图书馆建设上,也经历了皇家和家族图书馆、基督教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专门图书馆的历程。
根廷大诗人博尔赫斯曾有著名诗句: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可以看出,原来的图书馆建筑给人的感觉是高大的甚至是神圣的,这也与旧时读书几乎是贵族及富裕阶层的专利有关。而近现代图书馆建设是建立在为大众服务的基础上的,所以其选址、外观设计、内部装修装饰、空间划分等都要立足于普通人的需求。首先,图书馆一般会成为当地或者机构的地标性建筑,其不仅要与周边的建筑体和环境和谐成体,外观特征明显,还要与外围的绿化配套成型,使大量植物环绕图书馆中。如人在紧张的学习或者工作之后,在窗口眺望一下远处的树木,紧张的神经就会顿觉轻松,眼睛的疲劳也会随之消失。因此,现代图书馆建筑普遍大量运用玻璃,使整个空间通透宽敞明亮。其次,在色彩应用上普遍要以白或灰白色调为大背景,并点缀以蓝色、绿色等装饰色。另外,在内部空间结构功能划分上图书馆还借鉴了家居布置理念,以人为本,采用了流线型的合理布局,使得图书馆的风格简洁大方。
相比于以藏书为主的第一代图书馆和以外借为主的第二代图书馆,第三代图书馆则强调以人为本[9]。作为第三代图书馆典范的芬兰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在建设之初就确立了充当赫尔辛基本地居民的“大客厅”的定位,实现了城市第三空間的功能[10],并以建设城市知识库和共享空间的知识社区为目的使其成为既是工作和学习的交流中心,也是市民学习娱乐、生活休闲,以及职业拓展的延伸空间。吴建中先生称赞其为新时代图书馆的“颂歌”。纵观整个图书馆的发展史,在经历了以“藏”为主的第一代图书馆后,图书馆就确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宗旨,但不管是二代的外借服务还是新时代层出不穷的空间改造,都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3.2.2 多层空间布局要满足用户需求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所在2010年7月份发布的《走进信息社会: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0》指出:中国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加速转型期,并指出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数字化生活、服务型政府是信息社会的4个基本特征。国内发达地区在随后的几年内先后实现了进入信息社会的目标。但人类进步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图书馆也是一个持续生长着的有机体。在2000年,钟信义就提出“信息-知识-智能”的统一理论[11],信息是知识的原材料,而知识是信息的提取物,智慧又是知识的升华,三者一脉相承,构成一条完整的社会生态发展链条。
与信息-知识-智能的生态链所对应,图书馆在空间建设上也经历了信息共享空间(IC)、知识空间(KC)或学习空间(LC)、智慧空间(Intelligent Space)或创客空间(Maker Space)的3个层次的演变。吴建中先生于2005年发表论文,首次正式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共享空间系统[12];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2011—2015年战略规划中将“致力于图书馆实体和虚拟的学习空间建设”作为重要目标[13];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上,始终走在前列的上海图书馆也于2019年启动了“上海图书馆东馆信息化配套设施和全市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目前,我国图书馆空间建设的现状多数处于中间阶段(知识空间),极个别还停留在信息共享空间阶段。而经过10多年的学界探讨,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已经基本成熟,拥有实力的图书馆也已经尝试了更多实践。在空间建设的浪潮中,各图书馆应立足于本馆实际情况,在全方位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选定自己的位置,有重点地开展本馆的空间建设,或者选择在图书馆工作的某一分支上尝试智慧建设。如近几年公共图书馆集中在图书流通这个环节尝试街边智慧阅读空间建设,深受民众的喜爱。又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在2008年就开始在“馆内空间辟出阅览空间、开放交流区、自主学习中心、小组学习室、多媒体制作室并全面实现无线网络覆盖,营造出自由、开放、轻松的学术交流的物理环境和氛围”[14]。此时上交大对自己的定位是学习空间建设,在此之后的十几年,其更是没停下完善和升级的步伐。智慧图书馆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虚拟层的数据共享,所以,若图书馆界的领头羊——上海图书馆完成平台模块建设之后,其他图书馆只需要数据迁移和系统切换等就能完成自身的空间建设升级,这样既省时省事又避免了资源浪费。
3.2.3 以用户需求为准,虚实结合,同步发展
随着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各类电子通信产品的问世,图书馆用户自主化程度逐步提升,用户的知识获取方式逐渐多元化,阅读方式也越来越移动化。图书馆空间建设应以用户为驱动,以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为本,以技术为基础,以提供服务为宗旨。图书馆的资源早已不再局限于纸质馆藏和部分数据库的范畴,馆内和其他单位举办的各类讲座、各种智能设备收录的数据信息、关于各校(本馆)的影音年代资料、各种馆内主持或参与的行业竞赛信息等都属于馆内资源。在用户眼里,技术只是帮助他们使用图书馆的一个工具,这就像计算机发展到现在,只要大众接受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掌握电脑的基本使用,他们不必也不需要了解较难的软硬件知识。但是图书馆员的角色却在空间发展的进程中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一些传统的服务项目,比如编目走了外包模式,开始有书商来承接;一些简单的借还甚至书库整理开始有自动借还机和AI智能机器人接手。图书馆员的工作开始转变为借助现今的技术和设备,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以及主动推送加工过的有深度的服务内容。
以用户需求为准则,在现有馆藏资源基础上,收集馆藏资源,扩大资源建设,着重建设网上虚拟资源库。建造强大的数据中心,在采集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对用户画像,形成知识图谱,利用模型算法,对用户进行只能推荐,后期整理归类形成知识库。智慧空间建设在近些年能取得快速发展,与RFID、物联网、云计算、AI机器人、VR/AR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图书馆不仅要采集、存储数据、更重要的是去挖掘和分析数据,从而实现知识创造和服务创新。综合来看,基于实体资源,构建绿色生态综合服务空间;基于网上虚拟资源,构建智慧型的服务空间;提升馆员素养,与馆外专业人员合作,造就高水平的文化服务团队。
4 结语
21世纪的前20年,跟随各项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空间建设研究如火如荼,但真正的智慧空间全面落地实施尚需要时日。这是因为图书馆无论如何发展变化,都会以人为中心,而人的行为是最难掌控的一个变量因素,这就导致对用户需求的自動获取和分析处理,成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瓶颈之一。正如武汉大学图书馆王新才馆长所认为:感知需求,洞悉数据,改善体验。本文认为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人(用户)和环境(图书馆的实体建筑环境和有资源与馆员服务营造出来的人文环境)是互相生成、双向影响和内部循环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空间创新应始终关注用户感知变化,不断对所提供的环境进行调适,以期双方达到较完美的耦合性交互。未来图书馆空间建设也必将随着新型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催生出更多的新的空间形态,但无论图书馆如何转型,都不能偏离了以用户体验这一核心。
参考文献
[1] 袁静.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9(1):66-69.
[2] 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印发《中国图书馆学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2021-2025年)》的通知[EB/OL].(2021-09-09)[2022-11-11].https://www.lsc.org.cn/cns/contents/1299/15358.html.
[3] 范琪,高玥. 从离身到具身:身心融合的学习方式与其教育意义蕴含[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8,44(1):133-137.
[4] 胡万年.身体和体知具身心智范式哲学基础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29-39.
[5] GELDER.T.V.“What Might Congition be,If not Compution”[J].Journal of Philosophy,1995(91):345.
[6] 张树华.从刘国钧先生的“图书馆学五要素”谈起[J].图书情报工作,2007(3):12-13.
[7] 杨威理.西方图书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 吴建中.走向第三代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16,35(6):4-9.
[9] 柯平,邹金汇.后知识服务时代的图书馆转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1):4-17.
[10]钟义信.知识论框架 通向信息-知识-智能统一的理论[J].中国工程科学,2000(9):50-64.
[11]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3):7-10.
[12]Toward 2015: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 Strategic Plan, 2011—2015[EB/OL].(2015-07-25)[2022-06-11].http://www.jyukawa.com/documents/CornellUstratplan.pdf.
[13]王昕,宋海艳.学习共享空间创新服务的实践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1(2):68-71.
[14]王燕红,盛兴军.《鲜活的知识:大英图书馆2015-2023》战略规划报告的启示与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6(2):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