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典籍《了凡四训》的两种译本对比研究
2023-02-19赖军芳
基金项目:2020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了凡四训》在日本的译介和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WLH30)。
作者简介:赖军芳(1982-),女,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语教学,中日文化交流研究。
摘要:传统家训经典之作《了凡四训》近三百年来从民间译本到学者译著,在日本一直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该文以日本汉诗学者三浦尚司的两个不同译本为例,揭示译介目的和译介受众是影响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比分析两个译本,为当下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了凡四训》;译本对比;译介受众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4(b)-0034-0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Version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Classic Liao-Fan's Four Lessons
LAI Junf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past 300 years, from folk translation to scholars' translation, the classic of traditional family instructions, Liao-Fan's Four Lessons has always had a high reputation and influence in Japan. This paper takes two different versions of Japanese Chinese poetry scholar Shangsi Miura as examples to reveal that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and the audience of translation are important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versions,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ideas for the study of the curr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going out.
Key words: Liao-Fan's Four Lessons; Translation comparison; Translation audience
中國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自信的源泉,有不少中国典籍在海外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了凡四训》从走出国门,近300年来在东邻日本倍受推崇,对近世日本人民的思想、文学、教育等产生了广泛影响,为向日本推介中国文学和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下的日本,仍有6个以上的日译本正在刊行。其中,有三浦尚司校注的《日语了凡四训》(以下简称“校注本”),以及三浦尚司意译的《写给孩子们行善积德的建议——日语了凡四训的意译》(以下简称“意译本”)这两个版本。
三浦尚司在意译本的序中写道:“《了凡四训》是中国明朝学者袁了凡为他的儿子袁天启所写的家训,是一本劝善书。此书引用典故,对善行的因果进行了解释说明。作者提出‘在积善的同时,将自己的命运往更好的方向改变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1]。我认为,‘通过积累善行便能够获得幸福这一说法在现在仍然适用。回顾辛勤劳作的一天,反省自己的行为,进一步唤起行善的意识,并将其运用到第二天的生活中,我想这才是正确而有益的生活方式。”在日本江户时代初期信奉“了凡”思想的著名学者之中,便有人称“近江圣人”的中江藤树。另外,《梧窗漫笔》的作者太田锦城也讲述了积累阴德的重要性。在日田市开设私塾——咸宜园,并培养出了四千名弟子的广濑淡窗,也将自己每日的功过记录在《万善簿》中,不断积累善行。由此可见,该书提倡的道德观、价值观对于现代日本社会仍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三浦尚司编译的两个版本为例,对两种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1 两个译本的译文特点
在日本江户时期,《了凡四训》传入日本后,因为该书内容可教化民众,将劝诫百姓从善积德的书籍分发给寺院和民众,这也是行善积德的行为,因此日本僧人和书店相关人员编译了该书,其中1777年由藤村治右卫门、冈田屋嘉七、山田佐助、赤松九兵卫等人编译的《日语了凡四训》是最早的译本之一。由梓书院出版、三浦尚司校注的《日语了凡四训》就是在这样早期的译本基础上加入注释的版本。因最初的译本是翻译了明朝的文言文版本,因此译文采用了古典体日语,在形式和韵律上接近中文文言文的韵文文体。为了让现在的译介受众——“读者”能轻松理解书的内容,三浦尚司在每一小节后面都对章节中的词语做了比较详细的注释。注释的内容在翻译策略上多采用异化策略,这样的校注本既保留了原文的韵文文体,又能为当代读者阅读古典体日语提供便利。而三浦尚司翻译的《写给孩子们行善积德的建议——日语了凡四训的意译》,其译本语言风格平实易懂,避免长句和生僻词汇的使用,译文采用了现代日语,整体呈现出通俗、偏口语化风格,符合日本青少年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翻译策略上多采用归化策略,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取向。
例1:原文: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
校注本译文:さて或る時、予、慈雲寺という寺に遊び居たりしに一人髯長き老人出で来れり。 予:われ。慈雲寺:寺名。
意译本译文:ある時、私は慈雲寺という寺に立ち寄りました。その寺で一人の老人に出会いました。ひげが長くいかにも徳を積んだと思われる風格のある老人でした。
例2:原文: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
校注本译文:五十三歳八月十四日丑の時に病死するなり。惜しき事には貴殿は一生子ども一人も無し。
意译本译文:五十三歳の八月十四日の丑の時刻に、病気で死ぬる。惜しいことにそなたは一生涯、一人の子供にもめぐまれない。
三浦尚司校注本译文采用了古典体日语,在编译过程中受到日本“汉文学习会”多位学者的解读支援,因此更加适合于学者型读者或对古典体日语有一定阅读基础的受众群体阅读,即使每一小节后附有注释,仍不太适合于现代的一般大众读者。而三浦尚司意译本的特点是使用现代日语,译文通俗易懂,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原文充分理解后,用符合读者群体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的词句及表达方式翻译了《了凡四训》的内容[2],且文中对个别生僻词及时进行解释。
例3:それを科挙といいました(江戸時代の日本は士農工商の身分がありましたが、中国では、志があり才能のある者は、国の官吏として出世するためにきそってこの試験を受けました)。
当“科挙”这个词在句中出现时,随后在括号中对这个词语进行了解释。这种在文中的解释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无需将书页翻至章节之后,查阅文后注释,使阅读过程更加流畅,提高了读者对译本的接受程度。
2 两个译本的翻译目的
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学者Vermeer创立,由Christiane Nord加以梳理完善的。Vermeer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翻译活动可以有多个目的,这些目的可分为3类:其一,译者的基本目的,如为了谋生;其二,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其三,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的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采用了某种翻译方式。通常情况下,“目的”多指译文的交际目的。以下运用翻译目的论理论,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关于三浦尚司校注本的翻译目的,译者的目的在序章中可以探察。序文中写道:“謙虚に善行を重ねながら自分の運命をより良き方向に変えていくという基本的な考え方は、現代の我々にも充分に通用する内容ということができる……日本人の老若男女の中に、身の回りで小さな親切を実践するといった地道な社会貢献活動をしている人々がいるのだ。善行を積み重ねることとで幸運を得ることができるという考えが広まる素地は、いまだ衰得ていないと思うのである。朝起きて夜に就寝するまでの一日を振り返って自分の行動を反省し、更に善なる行動の意識を呼び起こして翌日の生活に生かすことは、まことに正しい有益な生き方である。”三浦尚司认为书中提到将自己的命运朝着更好的方向改变的基本思想具有当代价值,“通过积累善行便能够获得幸福”这一说法在现代社会仍然适用。由此可见,该译文的目的是启迪读者,唤起民众行善的意识,并鼓励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倡导这才是正确而有益的生活方式[3]。此外,在该校注本中,九州共立大学教授海老田辉巳也写了一篇序文,文中提到:“三浦尚司氏は、作品全体を解読され、読者が平易に理解できるために校註を加えられた……この著書が、多くの人々に読まれて、道義心の回復や世情の安定に役立つことを念じて止まない。”由此可见,通过在译文中增加注释,能让更多人理解书的内容;且通过让世人阅读这本书,使大众恢复道义心,并稳定世态是编译者的目的。
其次,关于三浦尚司意译本的翻译目的,也可以通过序文对其进行探察。序文中同样也倡导民众通过阅读该书内容,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积德行善的意识。九州大学教授柴田篤也为该意译本作序,文中写道:“三浦尚司先生の手によって、『和語陰シツ録』が若い皆さんにもよく分かるような形で意訳されました。どうか、この本を通して善き行い、善き心とは何だろうか、と考えてみてください。皆さんが自分自身の心と向き合うとき、古典の素晴らしい言葉、先人たちの多くの體験と豊かな知恵が、きっと皆さんを励まし、善き人生へと導いてくれるでしょう。”序文中特别提到这个意译本能使年轻读者更容易理解《日语了凡四训》,进而思考什么是善行、善心;且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中的精彩话语,体会古人的智慧,思考如何将这些智慧运用到现在的学习、生活之中。由此可见,译者的目的是通过介绍先人的经验和丰富的智慧,激励年轻人努力实现美好的人生。
3 两个译本的构成
通过对比两个译本的构成,来分析译者如何通过译本的构成实现翻译目的。
首先,校注本主要包括序文、译文、译注和附录。意译本主要包括序文、译文、附录和结语。两个译本的序文内容比较相似,译文部分有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即校注本中的一章在意译本中没有刊出。校注本的译文部分与原著基本一致,包括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徳之效”4个篇章,而意译本中删除了“改过之法”这一篇章。校注本的“改过之法”开篇指出:“この編には学者の為に歩を進めて、心術の上に於いて教え暁す者なり。”由此得知,这一篇章主要为学者端正做学问的心态提出建言。因此,在以青少年为读者的意译本中没有提及这一章的内容。
其次,两个译本的构成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即在意译本中增添了结语。译者在结语中写道:“このたび『和語陰シツ録』のなかから小学、中学、高校のみなさんにもぜひ読んでもらって、善い行いを実行してほしいという願いから、実話や逸話を中心に分かりやすく紹介しました。著者、袁了凡が実話として善行や謙虚な生き方をつぎつぎに説き明かしていますが、大きな善行を探すことよりも、一日一日、身近でできる小さな善行をいくつも積み重ねていくことが大切なのです。”结语中不仅再次提到了读者是“小学、中学、高校”,而且以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语气再次强调要把“行善”融入日常生活中,并且比起寻找并实行大的善行,日常积累身边能做的小善行更加重要。这一构成部分体现了对译介受众的定位,体现了引导、激励年轻人的翻译目的。
4 两个译本的翻译技巧
三浦尚司的两个译本在译文特点、翻译目的、译本构成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两个译本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也各有特点。以下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两个译本中使用的翻译技巧。
4.1 归化和异化
归化和异化是两个翻译术语,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至今为止,这两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翻译活动中。“归化”就是要把源语本土化,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4]。在翻译中使用归化策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异化”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使用异化策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感受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三浦尚司的校注本主要采用了异化策略,意译本则主要采用了归化策略。
例4:原文: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
校注本译文:御覧候え、十人の中に敬宇が如く恂々欵々とて真実にしてもの和らかに内ばなる者有りや。 恂々:つつしみ深いさま。欵々:真心のあるさま。
意译本译文:まわりを見たまえ。十人ほどいる中で敬宇のようにひかえめで、ものごしのやわらかな者は他にはいない。
校注本的译文忠于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甚至在译文中使用了日语中的生僻词“恂々欵々”,与原文中的“恂恂款款”保持了一致,句末语气助词也使译文还原了原文的语境[5]。但是译文并不适合一般读者阅读,以异化策略为主的校注本虽然附有注释,但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性。而意译本的译文采用了归化策略,把生僻词“恂々欵々”换成了现代常用的口语化的词“ひかえめ”,而且将原文的文言文译成现代日语,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
4.2 加译
加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被广泛运用在翻译文本的过程中。通过该方法,既可以在原文基础上加译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等,也可以加译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还可以加译词组、短语、句子、段落等。但是必须维持文本原义,不能改变原文的信息内容。在三浦尚司的两个译本中多处使用了加译。
例5:原文:《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校注本译文:易に云く「積善の家は必ず余慶有り」。この心は上の段に聞こゆる如く、善を積めば必ず余多の慶び来たる第一の証文なり。 易:易経の文言伝をさす。余多:多く。たくさん。証文:証拠となる文書。
意译本译文:中国には数千年も前に書かれた『易経』という本があります。聖人といわれた孔子は、本のとじ紐が三度も切れたほど熟読したと伝えられています。その本の中に「積善の家には必ず余慶あり」と書かれています。善いことを積み重ねていると、必ずその人の家にはたくさんの幸せやよろこびが起きてくるという意味なのです。
例6:原文:第一,与人为善。
校注本译文:第一条 人と与に善を為す。第一、人と与に善を為すとは、言葉を以ってそれとあらわに云わず。人々の中へ打ち雑りて何となく誘ない導びく事なり。
意译本译文:第一条 人と与に善を為す。第一条 人と与に善いことをするということです。言葉で善をいうのではなく、人々の中にあって人々が善いことをしようとするように誘い導いていくことです。
在“积善之方”这一章中,原文只提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出自《易经》。在校注本中,除了直译这句话之外,还补充说明了《易经》中的这句话就是“行善必有福报”的有力证据。在意译本中,除了用平实易懂的句子解释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还补充说明了《易经》是圣人孔子反复熟读的书籍。译者不仅通过加译方法把句子译得浅显易懂,还证明了这句话的可信度和正確性,虽然增加了原文中没有的内容,但是并没有破坏作者的本来意图[6]。另外,在这一章中还提到了10种积善的方法。中文原文中提出方法是“与人为善”。而两个日译本则都在其后添加了说明,指出“与人为善不是用语言说善事,而是要引导更多的人做善事”。加上此句说明,读者更容易理解其意。
5 结语
本文从《了凡四训》的多个日译本中选取了三浦尚司的两个不同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两个译本的译文特点、翻译目的、译本构成、翻译技巧可以看出,译者根据不同的译介受众选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这两个风格迥异的译本在日本发行,说明中国典籍《了凡四训》从江户时期到现代,仍然适合多个年龄段的读者。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译介受众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有着直接影响,通过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读者群体进行推广,才能逐步扩大中国典籍在国外受众中的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对典籍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 三浦尚司.日语了凡四训[M].福冈:梓书院,2014:9.
[2] 三浦尚司.写给孩子们行善积德的建议:日语了凡四训的意译[M].福冈:梓书院,2014:7.
[3] 袁黄.了凡四训[M].北京:团结出版社,2021:3.
[4] 米丽萍,米丽英.桂明佳《六祖坛经》日译本的翻译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22,43(4):74-80.
[5] 刘转弟.目的论视角下鲁迅《故乡》日译本的对比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6):138-142.
[6] 邓琦.《了凡四训》研究综述[J].嘉兴学院学报,2022,34(2):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