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民族管弦乐团协同性体系研究
2023-02-19朱彦达侯俊青
朱彦达 侯俊青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NJG-2021-0397)。
作者简介:朱彦达(1987-),男,江西安福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摘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美育课程的开展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丰富,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民族管弦乐艺术是传播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促进中学美育发展的最佳载体之一,但因其乐器特殊性和排演难度不易被接受。该文以民族管弦乐团在中学如何发展为出发点提出“协同性”概念,结合“民族管弦乐团虚拟仿真实验”(以下简称“民管虚仿”)平台提供合理排演策略。意在使民族管弦乐团排练易操作、易接受,从而促进中学美育工作效率的提升及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中学;民族管弦乐团;协同性;体系研究;美育;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6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4(b)-0011-05
Research on the Synergy System of Chinese Orchestra in Middle School
ZHU Yanda, HOU Junqing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Abstract:In October 2020,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Opinions on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emphas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ourses and the enrichment of art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graduall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basic skills of art basic knowledge + art aesthetic experience + special art specialties". National orchestral art is one of the best carriers to spread excellent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 but it is not easy to accept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its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the difficulty of rehearsa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ynergy" based on how the Chinese Orchestra develops in middle school, and provides a reasonable rehearsal strategy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National Orchestr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ivil Tube Virtual Imitation"). It is intended to make the rehearsal of the Chinese Orchestra easy to operate and accept, 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s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Chinese national orchestra; Synergy; Systems research; Aesthetic educ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中华传统音乐蕴含着民族精神象征与意志,民族管弦乐团作为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审美价值取向,民族管弦乐艺术亦逐渐成为华夏五千年文明的载体。通过 在知网、读秀等平台上对关键词“民族管弦乐团”和“协同性”进行搜索,笔者发现,有关中学民族管弦乐团的研究内容较为宽泛,方向较少。而对于“协同性”在音乐方面的应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将“协同性”体系应用于中学民族管弦乐团的排练尚有广阔的可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1 “协同性”概念界定
“协同性”概念的首次提出并非于音乐方面,而是在物理学方面,由哈肯在1969年关于“协同学理论”的演讲当中提出。哈肯发现,不同光场与激光粒子束之间具有相互协同和相互竞争的特质,当激光粒子能级达到一定阈值时,激光粒子、光场的协同作用占主导地位,激光束从无序转变到高度有序状态[2]。“协同性”的客观基础在于,不管是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当中都存在着多样性的系统及系统间、系统整体与其组成部分间的“协同作用”,所概括的范围包含微观的平衡与宏观的融合。这一作用的结果是能够让系统整体在达到临界点的时候发生质变,从无序变为有序,从不稳定到达某一种稳定的结构。这样一种“协同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部分与系统整体关系的属性。这种转变的过程在自然学说中反映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间不断演变和发展的机制,说明“协同性”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必然现象。
但有关“协同性”概念在音乐当中的提出与应用却极为罕见。因此,笔者将“协同性”这一概念提出并应用于音乐当中。类推至民族管弦乐团的训练,“协同性”可以体现为由小至大的多种矛盾之间的转化与统一(包括乐音至旋律、声部乐器组合至乐團演奏等)。以民族管弦乐团中的弹拨乐器组和吹管乐器组为例:弹拨乐器,如琵琶、阮等均有一个木制的腔体作为共鸣箱,在此共鸣箱上张弦,通过弦的振动在共鸣箱中引起声波的振动而发声,这样发出来的声音由于共鸣箱大小、材质的不同,在品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吹管乐器,如竹笛、箫等,是在管状腔体中形成气柱从而发声,由于材质、管长,以及附加膜等而具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类乐器的音色却能在声音的对立中达成统一,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整体。总的来说,“协同性”主要体现为个体与个体、系统整体与部分个体,以及系统整体之间的“协同运作”。
2 “协同性”体系基本特点
中学民族管弦乐团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以及学生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能力。基于此,将“协同性”理论应用到中学民族管弦乐团的训练中,对于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学生审美,以及综合能力大有裨益。但将“协同性”应用于民族管弦乐团的训练当中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因此可以以体系定论,并从声部融合性、节奏同步性、音色谐美性3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
2.1 声部融合性
民族管弦乐是指民族乐器合奏音乐[3]。由于多声部乐器组合发声的特性,为了音响效果的融合度,势必要考究各声部间的和声与对位关系。对位原意为“点对点”或者“音对音”,从复调音乐的织体来说,对位就是旋律对旋律的写作[4]。在民族管弦乐团中,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看。
首先,从横向方面来看主要是指时间距离,即不同时间各声部发声在节奏、旋律形态、声部进行方向等方面的结合与对比。如下例《瑶族舞曲》(图1)中,22—23小节(框①处)由柳琴、琵琶、高胡演奏主旋律,其他声部在不同的节拍上进行补充,而25—28小节(框②处)由二胡、中胡演奏主旋律,分别在演奏法与节奏形态上做出对比,以丰富乐曲的音响效果。
图1 《瑶族舞曲》片段
其次,从纵向方面来看,主要是指空间距离,即同一时间内,纵向各声部位置、音高关系等方面的结合与对比。由于传统的民族管弦乐曲常常以单旋律结合为主,为了音响色彩的丰富度,对位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利用和声的色彩变化来造成传统民族乐曲中新奇的音响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如彭修文的交响诗《流水操》(见图2)中第81—82小节二胡和高胡以波浪形态奏出传统五声调性的旋律,而中胡的连续下行与大马所演奏的声部构成减三和弦,但是由这样的进行所造成的紧张感,并没有破坏整体旋律的流动性与谐美性,而是造成了一种新颖且具有吸引力的音响效果。
图2 《流水操》片段
2.2 节奏同步性
节奏与曲调、和声并列,为音乐的3大要素,节奏是音乐中最早出现的要素[5]。在不同的声部部分相互组合的过程中,节奏的长短、动静等搭配是整体观感形成的关键部分。不同节奏节拍律动的感知最容易激发人们的欣赏感官,也能够最为集中地反映乐者音乐感[6]。节奏型的变化与搭配关系到音乐的分合结构与扬抑关系,因此在多声部音乐中为达到“协同性”,需要考虑到节奏的同步性。如姜莹《印象国乐·大曲》中,第103—108小节分别在各声部运用十六分音符与四分音符、四分音符长音等进行节奏上的对比,但因各声部内乐器组所演奏的节奏相同,从而构成整体的协同感。又如彭修文《五月——紫禁城的黄昏》(见图3)中,两个旋律声部形成对比复调在气口与节奏两方面进行对比,尤其是笛与二胡演奏的声部以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附点为主,流动性较强;而低管与大马演奏的声部则以休止开头,并以二八和三连音体现动力感。
图3 《五月——紫禁城的黄昏》片段
2.3 音色谐美性
民族管弦乐的创作是在中国作曲家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同时,借鉴西方作曲技法逐渐发展而来。“配器”作为其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从本质上讲,就是音色分配和音色处理的艺术[7]。“音色”即声音的特征,是塑造音乐的色彩与其性格的重要条件,不同的乐器由于其材质、发声结构等的不同,发出的声音效果也各不相同。民族乐器在音色方面的优点是“独立性强”, 弱点是“融合性差”[8],在民族管弦乐团中为了陈述不同的风格与旋律会采用不同的音色进行展现,不同的编制会形成不同的音色组合。因此,为了追求音色的“协同性”,作曲家会运用不同的配器手法,来对乐曲进行不同的编排。其中包括各乐器组内音色的对立与协同、各乐器组之间音色的对立与协同。
第一,拉弦乐器组的音色协同性。民族拉弦乐器通常采用五度相生律,其内部的音色对比性与协同性可以通过节奏形态、声部运动形态,以及织体内部的变化等来体现。如赵季平先生的《古槐寻根》中引子部分占据5分钟,且只是运用拉弦组来体现这一部分所要表现的音乐内容,非常值得用来欣赏拉弦组内部声部音色的对比性与协同性。如图4中,二胡I担任前景(主旋律)的角色以二八为主进行发展,二胡II与中胡则作为背景(伴奏)的角色以四分音符为主进行发展,在节奏与气口上均形成对比,使得二胡I与二胡II在运弓上有所不同,发出的音色形成一定的对比,二胡与中胡之间亦形成音色对比。但是在力度的收放上保持一致,使得整体的协同性得到很好的维护。
第二,弹拨乐器组的音色协同性。弹拨乐器是民族管弦乐团区别于西洋管弦乐团的最大不同之处。主要包括琵琶、柳琴、中阮、大阮、三弦、揚琴、古筝等,这些乐器拥有丰富和个性突出的音色,最能体现民族管弦乐团的音色特征。而由于其特殊性,因此常常担任节奏性声部的角色,较少演奏旋律,并常与弦乐搭配,以调整音色间的协同性。如在《印象国乐·大曲》(见图5)中的73—78小节,就很好地以此搭配来展现弹拨乐器组的魅力。在此例中,扬琴、琵琶、中阮共同演奏八分音符,大阮作为力度补充,在力度和节奏上与弦乐组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一种跌宕起伏的紧张感。
第三,吹管乐器组的音色协同性。在现代民族管弦乐队中,常见的吹管乐器有笛子组、笙组、唢呐组,以及管子等。由于发声原理各不相同,吹管组乐器大多具有突出的个性。音色也极具特色,表现力较强,尤其是唢呐、管子等风格性较强的吹管乐器,常用作旋律乐器且不会较长时间出现。由于音色差异较大,通常吹管组乐器不会长时间与弹拨组搭配出现,而是与较为柔和的弦乐组搭配,来展现音乐形象。如彭修文所改编的民族管弦乐版《图画展览会》的第六部分“两个犹太人”中,作者采用拉弦乐组与吹管组在低音区进行强奏,仿佛大腹便便、傲慢自大的富人;而用音色较为纯净的吹管乐器——高音笙伴随着新笛的半音下行音调,塑造一个瘦小而无辜的穷人形象。此外,在吹管组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乐器——笙。“由于笙所具有的甜美、柔润音色及其特殊音质,它在民乐合奏中起着协调、融合的作用,尤其在民族管弦乐队中更有着‘黏合剂的功效。”[9]《古槐寻根》(见图6)中第57—62小节,则使用高音笙作为连接,并利用打击乐的渐强,使得乐曲天衣无缝地完成不同情绪与力度之间的衔接。
而在《古槐寻根》(见图7)中第117—120小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吹管乐器组内部音色对比。此例由梆笛、曲笛、高中音唢呐演奏主旋律,而笙声部与低音唢呐则作为和声声部,在气口与节奏、旋律形态上均形成对比,又因力度一致,笙声部本身音色融洽,而既有对比,又相统一。其中还包含吹管组和弹拨组的协同统一。由吹管乐器组走旋律线条,而弹拨乐器组则进行节奏上的协同补充。
第四,打击乐器组的音色协同性。现代民族管弦乐团中的打击乐声部约为3人至10人,且通常由一人负责多个乐器。常见的乐器有排鼓、定音鼓、中国大鼓、三角铁、木鱼、风铃等,主要负责节奏的把握以及气氛与情绪的渲染。如在《古槐寻根》第57—62小节(见图6)中,通过打击乐器组的渐强来完成情绪与力度的衔接,而在第134—137小节,运用同样的减弱,将情绪与音色进行转换。
3 “协同性”体系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音响听辨及节奏创意两方面的训练着手并借助“民管虚仿”平台,将“协同性”体系应用至中学民族管弦乐团教学实践当中。
首先,由于“协同性”所强调的部分与系统整体关系,乐手对于每一部分的乐器发出的音响与系统整体组合发出的音响需要有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对于乐团“协同性”的审美概念。因此,音响听辨训练应当放在“协同性”训练的首要位置。虚拟仿真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构建出仿真的虚拟场景[10],“民管虚仿”平台由虚拟现实建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共同组成。在课程教学中借助“虚仿”技术,引导学生通过课前登陆“民管虚仿”平台,在视听两方面沉浸式体验乐器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上课过程中,教师组织互动式问答及乐器听辨小游戏;课后借助“民管虚仿”平台进行复习及听辨测试,有助于达成高效率的训练成果。
其次,结合节奏同步性特征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要求,采取节奏创意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大环节。具体可在上课过程中进行节奏创意组合游戏及节奏创作小组PK,并通过“民管虚仿”平台的辅助,完成具有民族管弦乐特色的课前节奏型预习及课后节奏拆分复习。
最后,可通过音响测评、节奏测评、力度测评等,依次对“协同性”教学成果进行检验,并结合“民管虚仿”平台的操作记录,实时观测学生课后学习情况,给予最终评分。
4 结语
将“协同性”应用至民族管弦乐团教学当中虽然是一种较新的概念,却有着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协同性”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通过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达到最终的“协同效果”。从这一角度出发,能够更为细致地对民族管弦乐团当中一系列问题做出解答。同时,在“民管虚仿”平台的帮助之下能够进一步加强“协同性”体系在中学民族管弦乐团的教学当中的实用价值。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学生艺术实践与艺术创新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民族管弦乐在校文艺演出中的可听性,使民族管弦乐团成为学校的一块艺术招牌,从而促进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中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完善美育工作的同时,促进中国优秀民族器乐文化的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段立国.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N].人民日报,2020-11-19(9).
[2] 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辞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3] 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4] 陈铭志.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5] 秦效原.20世纪中国打击乐艺术发展轨迹摭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3):103-107.
[6] 姚恒璐.作曲的基础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4):7.
[7] 杨立青.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概述(一)[J].音乐艺术,1986(1):43.
[8] 匡君.现代民族合奏乐中的音色意识[J].人民音乐,2008(1):54-56.
[9] 张若愚.浅论民族管弦乐的改革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4(14):6,24.
[10]苏淼,李琦,冯留建.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1):57-5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