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阈下地方本科高校就业指导的优化路径

2023-02-19李生专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教学方式

李生专

(三明学院 学生工作处,福建 三明 365004)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建设。在乡村成长成才的大学生是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应然对象。就业指导相关课程是影响大学生返乡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1]。但现有的研究往往从返乡创业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忽视了地方本科高校就业为主、创业为辅的客观现实,进而将更大一部分的学生群体排除在乡村振兴人才供给的视野之外;也导致地方本科高校就业指导类课程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疏离。如何引导其正确认识乡村振兴、自觉投身乡村振兴,是地方本科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应当引起正视和重视的。

1 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乡村就业现状

1.1 返乡意愿低,对乡村振兴存在认知偏差

返乡意愿低是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现实情况。以福建某地方本科高校A为例,2020届毕业生中乡村生源与城镇生源接近对半,但就业去向为城市的达到90%以上。一方面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专业体系与现代工业生产体系有直接关联,决定了城市才有匹配度更高的职业岗位;另一方面则是不少大学生将乡村振兴意义上的返乡就业等同于从事农业。这不仅使得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远离乡村,甚至于远离地方本科高校所在的三线、四线城市。三线、四线城市的支柱产业往往是传统工业、农业,是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结合点,在城区就有许多围绕乡村振兴而展开的经济活动。换言之,留在城区就有可能是在服务乡村振兴。但由于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存在认知偏差,甚至于对于乡村存在认知偏差,导致对涉农产业“自职业认同度低、职业认同类型少”[2],客观上导致其在就业选择时的大城市偏好。而这也反映出地方本科高校在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乡村缺失,没有很好地向学生呈现乡村振兴的整体内涵。

1.2 反哺能力弱,对乡村振兴参与不足

随着我国农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乡村产业是围绕一产展开,而非仅有一产。同时,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振兴、经济振兴,还包括文化振兴、教育振兴等等。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可以与之进行对接的专业并不少。然而,即便是乡村背景的大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反哺能力也偏弱,这与地方本科高校对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的关注较少不无关系,诸如产教融合也更多是围绕城市的行业、企业而展开。在此情况下,学生的专业学习、课程实践都在不同程度上远离乡村,而寄希望于学生择业、就业时能将乡村纳入考虑范围,无异于缘木求鱼。

2 地方本科高校就业指导中乡村内容缺失的成因

2.1 就业指导课程导向交杂

随着地方本科高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重视程度的提升,就业指导类课程体系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富。但是这些课程显然有着不同的内容偏向和不同的学科立场,也正因为此,课程导向上存在一定的交杂。如公共课教师可能在课堂上对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扶持条件进行解读,但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并由于公共课属性而被学生忽视。相反,专业课教学虽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由于其专业属性更可能偏重城市生产中的就业指导。二者对于乡村振兴、对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都可能存在不一样的立场和观点。这诚然丰富了学生的就业认知,但也影响学生对乡村振兴形成就业意向。

2.2 就业指导涉农内容偏少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普遍缺少涉农专业,因此在就业指导的涉农内容并不多。正因为缺乏相应的就业指导,大学生更多的是出于经验来理解乡村场景的就业。这不仅导致乡村就业意愿低,还导致乡村就业水平低、乡村就业流失率高的现象[3]。此外,在竞赛主义的催动下,地方本科高校的涉及乡村振兴的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往往重创业、轻就业,强调学生创业指导和扶持,忽视系统的就业指导。固然,大学生返乡创业具有显著的政策效应,但对于更大多数的乡村背景的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支持,片面强调返乡创业反而会削弱高等教育价值的正向溢出。

2.3 就业指导教学方式陈旧

在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大多数课程都强调实践教学、现场教学。然而,就业指导类课程的教学方式方式却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仍然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陈旧的教学方式,与应用型转变下的地方本科高校课程改革存在较大差距,因为师生对于乡村振兴的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仍然存在惯性思维,认为涉及乡村振兴的内容就是要在田间地头开展教学实践。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的产业链早已延伸到城市之中。但地方本科高校这种惯性思维的存在,使得就业指导类课程缺乏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导致教学方式陈旧,既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培养学生对乡村振兴的直观感受。

3 地方本科高校就业指导中乡村振兴的提升路径

3.1 优化课程体系,提升专业水准

地方本科高校应着力优化现有的就业指导类课程体系,明确就业为主的课程导向。首先,地方本科高校需要重新确立就业指导类课程的属性,形成以专业为主的课程体系,改变目前就业指导类课程作为公共课往往泛泛而谈的现状。其次,地方本科高校需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乡村振兴,从而将所学专业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职业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具有专业属性的就业指导类课程,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能力运用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之中,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服务基层的意识和培养大学生服务基层的能力”[4],也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更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再次,地方本科高校还可以探索就业、创业分类的课程体系,从而进一步满足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的职业追求,提升就业指导类课程服务于乡村振兴、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针对性。

3.2 丰富课程内容,完善涉农板块

地方本科高校而言,也应结合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丰富就业指导类课程的涉农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就业指导类课程中增加涉农内容,恰恰是地方本科高校树立为基层、为乡村培养人才的理念的体现[5]。当然,涉及农耕文明、传统文化的内容不是单纯依靠就业指导类课程就能够完成的,这也要求地方高校基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现状,以就业为导向,在丰富涉农课程内容的同时,“不断完善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6]。

3.3 改进教学方式,走进乡村情境

要切实提升地方本科高校就业指导类课程的教学实效、特别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效,还应当积极创新、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除了引入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外,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推动就业指导类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有机结合起来[7]。这不仅有助于吸引学生参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更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准确自我定位,提升乡村振兴的参与能力和竞争能力。地方本科高校通过就业指导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参与到涉农行业的生产实践之中,帮助学生对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的“产品附加值”有更好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反哺乡村的能力。而这对于乡村振兴有可持续的动力,对于大学生个人发展也有更持续的动力。

4 结语

地方本科高校要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和驱动力,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人才支撑的作用。除了进一步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切实成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活水”。当然,地方本科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人力资本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8],通过就业指导类课程,更多地是引导更多的乡村背景的大学生将服务乡村振兴自觉纳入就业意愿之中、并自觉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这一长期目标的意识与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地方本科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合理地处理返乡与留城、就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围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乡村、认知乡村振兴,培养参与乡村振兴、反哺乡村振兴、融入乡村振兴的意愿和能力,从而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教学方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