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破伤风的诊治
2023-02-19覃叶敏
覃叶敏
广西玉林市容县浪水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容县 537500
牛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梭菌通过牛皮肤或者黏膜表层的伤口处侵入机体,在缺氧环境下快速增殖繁育,产生毒素,从而引发宿主肌肉痉挛的一种感染性疾病[1]。该病分散较广,多种家畜均可患病,但牛类经常由于打耳标、加鼻环、阉割、分娩接生或者断脐等过程操作不当而发生感染,易感性最强,其中犊牛经常由于机体免疫力弱,断脐或者皮肤组织受损后,极易引发该病[2]。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口鼻自控困难,肌肉僵硬,身体呈现类似木马状,并且出现阵发性的痉挛,且随着炎症的发生,伴有体温升高的现象[3]。破伤风梭菌是可以形成芽孢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菌,该病菌通常存活在受污染的土壤或者生锈的铁器上,也可在动物的肠道中被分离出来。该病菌的芽孢存活能力极强,能在土壤中存活数年,当动物的伤口受到感染,能够迅速转变为增殖病菌进入机体组织,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兴奋性增强,肌肉痉挛且不受控制,通常抑制呼吸中枢的反应,从而导致病牛死亡[4]。而犊牛的机体免疫力较弱,若无法得到及时治疗,极易死亡。因此,如不及时针对该病进行预防和治疗,极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 发病机制及临床症状
破伤风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到破伤风梭菌感染后,伤口部位发生出血、坏死或者存在异物时,造成氧气含量下降,或者存在其他细菌感染进一步消耗其内的氧气,促进厌氧环境的形成,从而引起破伤风梭菌的大量增殖,分泌毒素且快速积累到致病水平[5]。感染初期,由于病菌的数量较少,分泌的毒素数量也较少,伤口部位无明显症状,能够快速愈合;随着病菌的不断增殖,引起机体痉挛的毒素也在不断积累,此时病牛的肌肉出现高度紧张状态,会伴有不定时的痉挛,由于运动神经元受到损伤,交感神经系统过于兴奋,还会出现体温升高、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和盗汗。且破伤风杆菌具有较强的运动性,分泌的毒素也会在机体内进一步扩散,损伤机体的多个神经部位,引起呼吸障碍、口鼻问题、肌肉僵直且无法自行控制,严重者最终导致死亡。该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初期时,病牛的头部向后仰,四肢僵硬且行走姿势不正常,但若不仔细观察,养殖人员很难发现;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牛的耳朵开始直立并且僵硬,牙口紧闭,采食停止,同时口中分泌大量黏性的唾液,整体呈现木马状态,头颈部开始向后或者身体一侧弯曲,颈背部的肌肉开始僵硬,四肢呈现伸直状态,无法正常弯曲或者行走;当发病时会突然倒向一侧,经养殖人员扶起后会继续摔倒,仍无法正常站立或者行走,且听到响声或其他刺激后,机体会不受控制地发生痉挛,呼吸会变得轻且急促,脉搏强度变弱但速度较快,肠胃消化能力下降,排泄量也随之下降或者发生便秘[6]。
该病在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生,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牛均可感染,其中发病率较高的年龄范围分布在牛犊和老年牛,破伤风通常由于外科手术、阉割、断脐、穿戴鼻环、钉掌或者注射消毒不严格,母牛分娩后的产后感染、损伤以及子宫脱落等疾病而诱发,但由于此病为创伤后感染的中毒性传染病,患病牛无法传播给健康牛,因此多呈现散发[7]。
2 诊 断
牛破伤风的晚期发病特征明显,但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测手段进行判断;晚期时临床症状较为典型,观测后即可确诊,诊断时要注意与脑炎、肌肉风湿病、狂犬病和肺炎球菌中毒等疾病区分开来,避免误判。
确诊为破伤风的主要特点:病牛呈肌肉僵硬状态,应激反应增加,意识不正常,体温正常,发病之前有过创伤史。当病牛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时,可根据尾部是否发生肌肉震颤作为初步诊断标准。若需进一步确诊时,可采用实验室检测手段进行确诊,可通过镜检进行检测判断。在无菌环境下,于病牛创口部位取样,制备成涂片后进行革兰氏染色,若在显微镜下观测到骨垂样貌的芽孢杆菌,存在芽孢,且为革兰氏阳性菌,则可判断为破伤风梭菌感染[8]。
3 治 疗
当确诊为破伤风后,要尽快对病牛开展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需将病牛移动至安静且卫生的圈舍中,保持恒定的温度,促使病牛发汗,同时将病牛固定,避免摔倒。西医治疗主要为中和毒素,清除病原菌,并根据并发症选择性治疗,可静脉注射20 万IU 破伤风抗毒素,并配合注射40%乌洛托品(犊牛25 mL,成年牛50 mL),连续注射10 d。若想缓解病牛的肌肉痉挛,可肌肉注射20 mL 25%硫酸镁注射液,或者5 mL 5%静松灵进行缓解;如病牛的机体由于进食困难而发生虚脱,可注射1 L 5%葡萄糖生理盐水,并复配600 万IU 青霉素进行辅助治疗;若想缓解病牛的兴奋症状,可肌肉注射2 次氯丙嗪(犊牛100 mg,成年牛200 mg)[9]。
中医方面,主要为清热解毒。可采用硫酸钠240 g,大黄和当归各120 g,蝉蜕100 g,防风、牛蒡子、滑石各60 g,僵虫、全蝎、木通、钩藤、天竺黄、连翘和天麻各30 g,荆芥20 g、朱砂15 g 和10 条蜈蚣。其中,蝉蜕、全蝎、僵虫、蜈蚣、硫酸钠、滑石、朱砂、天麻及天竺黄需粉碎研磨成细末,剩余药物则一起煎煮2 次,每次40 min,合并2 次的煎煮液,并加入研磨的药粉后进行喂服,1 次/d,连续服用3~5 d即可;也可取甘草500 g,蝉蜕和钩丁各120 g,大黄75 g,黄芪和木通各60 g,川穹、防风和荆芥各45 g,共同研磨后进行煎煮,待冷却后给病牛灌服,1 次/d,连续服用3 d 即可[10]。
对于创口部位也要及时清理,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可使用肥皂水反复清洗创口部位,同时在外界空气中暴露一定时间,避免病菌在厌氧环境下繁殖[11]。若是伤口部位已发生溃烂,感染较为严重,则要进行扩创处理,去除伤口周围的感染物,可用消毒后的手术器具割除创口部位的异物、脓血和坏死组织,确定无残留后使用过氧化氢或者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在创口部位涂抹碘酊,并敷上碘仿磺胺粉。在进行清创处理时,可注射青霉素或者链霉素(200 万IU),防止伤口感染发炎,2次/d,连续使用1 周即可[12]。对于由于断脐引起的犊牛破伤风,除了对其脐带部位进行冲洗消毒,采用上述药物治疗外,还应同时人工灌服牛乳,以增加犊牛的免疫力,并诱导犊牛自行吸吮乳汁。同时,还要保证病牛摄入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对四肢部位进行按摩治疗,人为辅助其关节的伸展,加强肌肉的恢复,协助犊牛站立,使其快速恢复。
4 预 防
犊牛破伤风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防范,才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该病的发生。在日常的养殖管理过程中,要对圈舍的养殖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处理,及时清理地面和垫料中存在的铁钉等尖锐物品,维护好门窗等部位的倒刺或者硬物,避免在分娩生产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问题而导致犊牛感染破伤风梭菌。对犊牛进行断脐或者阉割处理时,在操作前要进行紫外消毒处理,保证操作间环境的无菌状态,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犊牛全身的干燥卫生,从而避免伤口部位的感染。同时,断除脐带所用的剪刀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且剪断后,对于脐带的断端部位要使用碘酊进行消毒浸泡,若发现剪刀生锈,则需及时更换新剪刀。对于破伤风病较易流行的区域,可提前进行免疫接种,可肌肉注射10 万IU 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病的流行。在打耳标操作时,首先使用酒精对打耳标部位涂抹消毒,然后使用碘伏二次消毒,同时也要对内外部的耳标进行消毒和卫生清理,装配耳标时,若安装过于紧迫,使压迫部位造成缺氧环境,会促使厌氧菌的生长繁殖,因此要适当疏松。最后,要做好对养殖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加强对破伤风疾病的认知,当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时,能做出合理判断,并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扩散。总之,破伤风疾病的预防需要做到整体防控,从饲养环境、养殖人员、操作过程、免疫接种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把控。
5 结语
破伤风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单点散发,养殖管理人员要做好加强对破伤风感染后的特异性临床症状的认识,与癫痫、狂犬病和脑炎等其他类似疾病区分开来,积累相应养殖经验。破伤风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短时间内若无法进行有效控制,会引发严重的毒血症,从而造成病牛死亡。如要降低该病的发生,就要做到前期预防和后期诊治的有效结合,发病后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特别是犊牛这种抵抗力较弱的家畜,若诊疗不当,极易造成犊牛死亡。因此,加强对破伤风疾病的了解和掌握诊治该病的相关知识,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