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2023-02-19彭亚雄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育人数字院校

彭亚雄,刘 飞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社会,跨域连接与全时共在是数字社会的本质特征,无处不在的网络让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复杂多元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如何更准确更好地认识数字社会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影响,如何更有效地判断其优缺点,找到一条合适有效的途径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成为了当下高职院校学工队伍最热衷于探讨的话题。

一、数字社会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在数字社会中,高度发达的数字技术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它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但也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加了困难和阻力。

(一)极大地丰富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方法有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开展树典型事迹报告会、举办节假日纪念活动、召开座谈会、举行专题讲座、参观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等,通过说服、示范、锻炼、奖惩等方式方法让学生进行思想上洗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但是在数字社会中,社会形势和环境条件跟以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无法实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形式上、载体上更加优化,更加贴合学生的思想、心理和现实生活。在数字平台的支撑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集成性、交互性和形象性得到了更好的体现,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拓展和延伸,学生得到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同时,这些声像并茂、图文俱全的教育资源,也以更好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艺术性[2]。

(二)极大地增加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和阻力

现在高职院校校园里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00 后,他们一出生就属于互联网原住民,都处于“互联网+”的生存状态,对网络有一定的依赖性,他们的衣、食、住、行以及阅读习惯等都已经深度融入到互联网之中,是典型的数字社会公民。学生们每天都可能会接受到很多信息,有些正能量的信息会有助于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有些错误的思想和不良的信息涌入大学校园后,会争夺思想阵地,破坏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学生在经常性地遭到大量庞杂的错误思想和不良信息侵入后,在经历信息焦虑、信息疲劳、信息依赖后,容易产生负面心理,导致心理异常,道德意识淡化,甚至误入歧途,导致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复杂和开放的网络空间破坏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极大地增加了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和阻力。

二、数字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

在数字社会中,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互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年轻人群体,他们在网络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互联网对他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身心健康、行为模式、政治信仰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一)学习生活的网络化和人际交往的虚拟化

生活网络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重要变革,在数字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与网络是相互依附、密不可分的。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数字原住民”,跟他们父辈“数字移民”的身份不一样,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基本离不开网络,甚至严重依靠网络,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在学习上,他们用搜索代替思考;在生活上,用快递代替出户;在社交方面,同龄人维持关系主要靠网络。这样的学习、生活、交际行为,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中都很普遍。百度搜索一下虽然能够体现学生探索求真的精神,但长此以往,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会削弱,主动认知思维在惰化,阅读习惯很难培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网络购物是数字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进步和便利,学生足不出户购物,看起来省时省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网络购物容易导致学生非理性消费,还间接限制了学生的自由,让学生无法融入社会和体验生活。

在人际交往方面,高职学生热衷于网络社交,方便快捷、不受约束,还容易交朋友。但网络社交归根到底还是属于“虚拟社交”[3],虽然在形式上扩大了社交圈,实质上却缩小了学生的“有效交际圈”。网络社交更耗费精力,会使学生沉溺其中,耽误学习时间,阻碍学生参加其它更有价值的活动。更有甚者,网络社交让学生与他人交往的频率减少,容易让学生患上“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疾病,在网络中他们行文如水、能言善道,但是在现实中却出现语言表达能力障碍,不愿与人见面和谈话,性格孤僻、自我封闭、孤独感强,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栖息在网络世界中。

(二)信仰价值的多元化和社会行为的非理性

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与渗透,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数字社会中,互联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其本身就如同一个大熔炉,各种文化和社会思潮在其中碰撞和融合,容易催生出多元化的信仰和价值观。网络空间如同社会环境一样,复杂多变,意识形态范畴内的政治、宗教、思潮、流派等不同言论都熔融其中,在网络空间中不受禁锢和束缚地自由传播,构建出不同准则的价值观念[4]。网络言论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对活跃在网络中的年轻人,特别是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辨别信仰的能力较差,在校期间正值他们发展独立人格和形成自身思维的关键时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没有定型的他们最容易受到影响。这些多元化的信仰和价值观不断挤压和渗透他们的思想空间,让他们在不断矛盾和怀疑的交织中选择,最终可能会导致思想出现偏差,否定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甚至形成畸形扭曲的价值观念。尤其是西方主流自由理论,他们所倡导的个人主义自由价值取向,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影响很大,让很多学生在面对取舍决断时,出现自我和功利化的特点,往往从个人自由出发,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出现一些非理性的社会行为。

(三)思维方式的非线性和辨别能力的迷失性

在数字社会中,网络信息层出不穷,其生成速度呈几何指数增长,传递速度更是超乎想象,信息总量日益庞大。受到信息量激增的影响,人的主体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面对海量信息资源,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除了可以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外,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他们可能会不按逻辑思维的方式走,而是选择跳跃式地阅读,从众多信息中提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且对信息不予以分析,凭直觉感觉来理解。这种跳跃性、模糊性、逆向性的非线性思维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甚至触发灵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但从另一方面看,由于高职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世界观正处于形成关键期,对信息辨别能力有待提升。但是他们又对社会充满了无限好奇,在网络世界中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捏造的、夸大的、散播的虚假信息所欺骗而加以利用。由于网络环境错综复杂,应用范围庞杂广泛,信息内容真伪难辨,缺乏有效监管手段,而高职学生对信息辨别能力的迷失性,容易被不实信息误导而引发和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三、数字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策略

(一)整合育人典型案例、打造思政育人品牌,实现育人资源充分利用

榜样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每一个成功的育人案例都是一面旗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是我国古人育人智慧的结晶,意思就是育人的环境因素很重要,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现在的学生从小就在学习榜样,那些耳熟能详的、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人物、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由于层次太高并不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教育效能大大降低。学生们反而对校园里、身边中的成功人物很关注,“感动校园人物”的出身背景和教育环境跟学生们都差不多,他们的成功经验容易让学生们取得主体上的心理认同。每个学校都有一定的办学历史,都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这些学生都是学校的优质育人资产,学校要把这些“感动校园人物”的事迹充分挖掘出来,把他们在学校期间的行为表现,在社会中取得的成功业绩汇编成一个个典型的育人案例,树立学校自己的名人榜样典范,打造好学校自己的、独具一格的育人品牌。为了实现育人资源的充分利用,学校还可以邀请“感动校园人物”来学校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与他们近距离对话,让他们用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感召、激励学生们前进,这种示范教育的效果更加形象生动,更容易让学生们接受。

(二)建设完善的数字平台,依托平台丰富教育形式

微博、抖音、微信、QQ、知乎已经成为了数字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交平台,也是高职院校学生们最喜欢浏览和获取信息的窗口。当然这些平台中也难免会充斥一些低俗、消极、虚假的信息,这些负能量的信息会对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给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学校应随时关注这些不良不实的网络舆情,拦截并阻止其在校园内部网域蔓延传播,涉及诽谤造谣中伤学校的信息必要时及时报警处理,避免其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更大的负面效应。为了在数字社会中更有效地开展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应主动及时占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积极利用好数字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APP 等数字平台的建设,并健全管理法规制度,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数字化环境[5]。高职院校应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作为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在百度贴吧、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小红书、知乎、豆瓣等社会平台注册账户,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阵地。这些数字平台的有效利用,不仅拓宽了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渠道,还将有力地提高学校防范网络舆情的风险意识和处置能力,筑牢网络舆情安全屏障,成为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工具。依托数字平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形式,也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高度,让高校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流”逐步走到“工作流”,最终走向“数据流”,是数字社会中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走向。

(三)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力水平

建立一支高数字素养的学工队伍,是新时代开展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保障。高职院校学工人员由于日常繁琐工作牵扯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数字化环境下的新技术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能力不够的问题。而面对数字社会的这批原住民,要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学工人员就必须要提高认识、转变思维、找准定位,适应“互联网+”的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6]。首先,学工人员必须善于学习,提高数字素养,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适应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积极利用互联网工具和互联网思维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条件。其次,学工人员必须要提高信息意识,时刻关注新时代年轻人的热点话题,通过换位思考、角色转换等途径,真正了解大学生们的兴趣、喜好、倾向、情感、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意识等各方面情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四)提高学生数字素养

在数字社会中,数字素养已经成为了数字社会公民的核心素养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高职院校提升学生数字素养,提高学生数字信息获取、理解与整合的能力,不仅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是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和使命。高职院校通过提高学生数字素养,有利于学校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实现发展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同时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数字价值观,摆脱网络依赖,规范网络行为,提高网络甄别辨识能力,夯实网络空间安全思想,进而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思想观,提高思想政治和文化素养,实现学校成人成才的培养目标。

总之,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和使命。在数字社会背景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高职院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顺应时代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化解问题,筑牢思想建设阵地,在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文化素养,培育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育人数字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