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的历史贡献研究
2023-02-19张帮
张 帮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五四精神,是指“五四运动”中的精神,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一代代青年以积极奋进的精神铸就了青春与时代担当。五四青年源于“五四运动”,通过探寻其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能够引领人们体悟其精神意蕴、时代意蕴,能够通过聚焦新历史征程的方式,发掘其在激发民族复兴、强化意识形态以及唤醒民族意识等方面的时代价值,进而引领我国青年运动的现代化发展。
一、近代青年的形成
(一)青年概念的流行
青年与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杂志的发展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新青年》杂志可以看作是青年概念发展与确立的标志。该杂志以青年群体为受众,掀起了一轮轮思想潮流,促成了青年概念的明确与流行。《新青年》是我国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前沿阵地,该杂志围绕着青年生理、心理、社会责任与思想改造等问题刊文,为我国年轻人的自我认同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促进了青年概念的发展与流行。陈独秀是青年概念流行的重要推力,他在相关文章中界定了青年的特征与内涵,指出青年拥有“科学”“进取”“自主”“自强”等特质,他强调青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思想优势,通过奋斗、积极进取,担负起改造旧社会与旧中国的重任。此后,他在《新青年》杂志中进一步深化了对新青年的理解与认识,指出青年要注重思想提升,树立新鲜信仰,要突破封建伦理与道德的桎梏,参与政治运动,发挥促进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作用。
(二)青年的壮大与发展
以《新青年》为核心代表的杂志在引领青年、教育青年、团结青年等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而青年社团的发展又为青年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某种层面上看,青年概念是以社团与杂志为基础不断成长起来的。近代青年认识到“个人能力的有限,不团结不能彻底改造中国”的道理。因此,许多的青年社团不断成立和发展起来了,譬如1917 年的互助社和1918 年的新民学会。这些社团以改良风俗、砥砺前行、革新学术为宗旨,展现了青年充满希望、壮志凌云的青春之力。在此潮流和背景下,北京大学青年学会、觉悟社、讲演团等也纷纷创立,继而融聚了更多的有志青年,激活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活力,并为我国的革命斗争、革命运动提供了契机。青年是“知识阶级”中的“先锋力量”;他们是“新文化的缔造者”,是旧社会的“改良者”。这些理念与思想不仅增强了青年的认同感,也让青年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在这些刊物与社团的引领下,中国青年不断组织和团结起来,继而以巴黎和会谈判为导引,促成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二、五四青年的特质
(一)责任担当
中国近代所掀起的“五四运动”是彰显青年特质的伟大运动,其提出的爱国主义思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的运动,它强调民众自决与牺牲精神,注重民族解放与国家自强,为青年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运动中提供了精神指引。
(二)科学理性
坚持科学理性是五四青年身上的时代特质。在“五四运动”的浪潮下,一场场关于五四游行道德与法律的论辩,指出五四青年身上所拥有的“治制寻思”特质,这种“治制寻思”是理性的。梁漱溟指出,“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加暴行于他人”“不能依托‘国民意思’而不受法律的约束”。这个主张突出了“五四运动”的法治精神,体现出五四青年身上的理性特征。
(三)实践品格
实践品格是五四青年身上的又一大特质。近代青年不再坐而论道,而是勇往前行,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头,将国家民族与自身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出一种慷慨、英勇、超脱的气概。在救国存亡的实践中,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践行着自己的人生理念,用自己的爱国情怀诠释了中国青年的品格与坚守。
(四)勇立潮头
“五四运动”中的近代青年,勇立潮头、直接行动,他们发挥着先锋队的功能,即站在战斗的最前端,发挥着带头作用。五四青年对后世青年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深远的、深刻的,譬如在“反内战、反饥饿”“一二一”及“一二九”运动中,近代青年勇当先锋、敢打头阵,成为我国夺取抗战胜利与革命胜利的第二条战线。
三、五四青年成长的条件
(一)经济形态的改革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从“封闭”变为“开放”,加之封建社会下农业经济的没落,走资本主义道路已然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迫切需求”。在该视域下,洋务运动兴起,资本主义经济悄然形成。近代化的社会经济催生出近代军队与近代企业,瓦解了传统的封建经济形态。成长并发展于此背景的中国青年,他们拥有鲜明的改革精神与爱国意识。他们不断学习西方文化与技术,关注国内外局势,积极投身于自强求富、救亡图存的浪潮中。而“五四运动”的爆发正是青年力量的集中体现。
(二)新式教育的引导
从洋务运动开始,清朝政府不断改革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通过改革教育机制、废除科举制度、派遣留学生以及创设新学堂等举措,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加上教会学校、交通电信以及西方经典著作的影响,青年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发生了一次次巨大的转变。在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创办了40 多所学堂,以西方电报、医学、科技、军事等为主,培育出一批批优秀人才。通过摒弃传统教育中的宽泛知识,倡导实用知识的方式,推动了清朝的自我变革与发展,同时也强化了青年的决心和信心。随后的派留学、办学堂、废科举等举措,又掀起了办学热潮,让知识分子、留学生规模不断增加,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近代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社会运动的推进
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不断侵蚀削弱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与农村危机相互交织,使近代中国社会更加动荡。然而在此背景下,救国思想日益兴起,许多报刊、学说遍布社会,为青年接受新学说、新知识、新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1918 年中日双方拟定的《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引起了留学生群体的严重抗议。他们罢课回国,动员知识分子到军政府请愿,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虽然请愿活动失败了,然而中国青年认识到“依靠军政府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强盛是不现实的,是幻想、是徒劳”的道理。因此他们团结起来,以巴黎和会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中,青年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唤醒并激发了民族的决心和斗志,为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五四青年的历史贡献
(一)激发复兴力量
“五四运动”是学生群体的爱国运动,影响范围广泛,波及中国教育、经济、政治及思想文化等方面。在政治变革上,“五四运动”“播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种子”,为中国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在文学艺术上,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涌现出40 多个文艺团体,出现了诸如郁达夫、郭沫若、郑振铎等文学巨匠。在教育变革上,“五四运动”促使岭南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北京大学破例招收女学员,并促成《学校系统改革方案》的颁布。在社会经济上,“抵制日货”运动刺激了民族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实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在思想文化上,“五四运动”所推行的文化思想,为我国女性的思想解放提供了契机。总之,“五四运动”是青年商人、知识分子、工人的运动,这让中国青年、中国人民以及中华民族充分地发现了自己的力量。在“五四运动”中,青年群体逐渐使旧中国、旧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让人民群众看到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希望。同时,使关心祖国命运的青年人真正地参与到社会潮流之中,以摧枯拉朽之力破除黑暗统治,让中国摆脱封建伦理、思想、制度、体制的迫害,让中国真正拥有崛起的力量。从近代青年的角度看,他们是革命队伍的先锋力量,发挥着带头作用。
(二)更新意识形态
“五四运动”影响着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伟大胜利的前提保障。在运动中,传统思想被批判,先进思想被传播,新民主革命理论得到丰富与强化,进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在“五四运动”期间,青年以学习西方文化为目的,推动并发展了各种文化思潮。学生受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不断求新求变,不断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并在思想交锋、碰撞及发展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共产主义。从“尊孔复古”到“问题与主义之争”,近代中国思想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在十月革命的号角下,马克思主义终于进入中国并逐渐成为主流、核心、坚实的意识形态。我国部分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新思想对传统思想、传统文化进行了抨击,让更多的青年认识到民族主义的魅力,让他们在追求个性解放、科学发展及民主自由中变革旧制度、旧思想、旧道德。特别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让人们的视角与理念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三)唤醒民族觉醒
“五四运动”是在青年群体对国家观念与主权意识有深刻的认识,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前提下所发展起来的。五四青年是中国人民在民族觉醒中形成的,以群众游行的方式抗争反动势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五四运动”前,陈独秀、梁启超等人通过传播主权观念,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共同体意识,为五四青年抗争反动势力、改变中国命运提供了价值归属。而在“五四运动”期间,近代青年汲取前辈在起义运动、革命运动中的教训与经验,结合自身的优势,开辟出我国革命运动的新道路——游行示威,创新了救国图存的模式与方法。为了捍卫祖国、为了争取主权,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先锋,以工农为中坚的救国运动,这与以往的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地主阶级自救存在明显的差异。思想家、教育家罗家伦通过阐述“五四运动”的思想内涵与实践精神,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国民的伟大壮举。中国青年用他们的行动唤醒了工农、商人及其他知识分子的爱国意识,通过自身的行动诠释了爱国的内涵,以新的方式为民族复兴与觉醒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五、结语
五四精神是引领中国青年发展与成长的思想指引,在青年勇往直前的奋斗过程中,促其形成思想启蒙、责任担当、开放自觉、勇立潮流等历史特质。通过分析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人们体悟、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贡献提供了依托。在新时代视阈下,应延续近代青年坚定自信、肩负大任、理性爱国的精神,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