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茅元碑及其历史价值探析

2023-02-19黄江华张景辉

普洱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茅摩崖石刻

黄江华,张景辉

普洱市博物馆(文物管理所),云南 普洱 665000

普洱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在彩云之南的西南部,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澜沧江边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精美的石斧、石环,到唐代出使南诏的樊绰《蛮书·管内物产》所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在漫长的岁月中,普洱人民创造并留下许多的历史文物,如澜沧江边大量精美的石器、墨江新抚古老的岩画,以及各种古建筑、古墓葬等,特别是石刻类文物——整控渡摩崖,它诞生于740 年前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初元南征。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被清代《云南通志》称为“思茅元碑”。

一、“思茅元碑”的发现

“思茅元碑”又称为“整控渡摩崖”,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糯扎渡镇勐矿村下勐矿小组东北侧200m,整控渡口岸边的一处巨石之上,属于石刻类文物,“思茅元碑”摩崖石刻高9m,长7m、宽2m,为石灰岩,岩石上摩崖石刻表面粗糙,正对北方,目前还能辨认有汉字三行,楷书直行,阴刻在长1.4m,宽0.5m 的范围之内,第一、二行每字0.1m,第三行每字0.06m,可以辨识32 字,八百后有3 字推断为“媳妇国”,共35 字,其内容如下:

“中道总兵官万户达石八力□□□都不花领军二万剿八百媳妇国……。

大元壬午十二月初八日书”

“思茅元碑”有多个名称,在不同的史书上有不同的说法,如在《新纂云南通志》中称“都不花摩崖”,《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称“整控渡摩崖”,刻于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 年);在清代的《云南通志》和《普洱府志》中称“思茅元碑”。1984 年思茅县志办下乡进行历史调查,寻到了摩崖石刻地点,填补了文物普查的空白。1985 年1 月中旬,思茅地区文管所会同行署文化局一行5 人到现场复查考证,终于找到了摩崖石刻。经地区文物管理所黄桂枢同志考证研究后,首先在《云南文物》刊物上发表文章《云南思茅元代整控江摩崖调查》。同年3 月澜沧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12 月21 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一重要的历史见证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为保护文物,澜沧县人民政府于1990 年在摩崖石刻旁边建立琉璃瓦,攒尖顶、有围栏,长宽各10m2的护崖亭。进入21 世纪,因为水利建设的需要,造成澜沧江水位上涨,为保证文物安全,云南省文物局又在护崖亭下方建了一道石砌的护坡。2017 年澜沧县人民政府公布了保护范围与建筑控制地带:以石刻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二、关于元代的南征

《明史》载:“八百媳妇国,元初征之,道路不通而回”。清道光《云南志钞》载:“八百媳妇国,元初,征之不下”。《新元史》等史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元朝对西南地区用兵的情况:

元朝自至元八年(公元1271 年)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至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大都为止,只有短短98 年的历史。

经过考证,摩崖石刻中的年号“大元壬午”,为元朝至元壬午十九年(公元1282 年),因元朝建国不久,只刻“大元壬午十二月初八日书”款,未刻“至元”年号,在此之前摩崖石刻和年代问题一直都是个谜,因只有其文记载,而未见实物。在《道光云南通志》《道光普洱府志》《新纂云南通志》和《云南史料目录概说》均将“摩崖”上的“大元壬午”,误录为“大元二年”,因而认为“大元”之后漏落了“至正”二字。另外方国瑜教授在《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一书中说:“石刻”大元二年不类,疑为大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 年)夺至正二字;上述史料记载是不确定的,时间推后了六十年。

这一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许多事情,有民族英雄南宋丞相信国公文天祥在元大都北京城被杀。此外,与云南有关的以下几件大事发生:首先是元朝在全国范围内禁止汉人拥有武器(“申严汉人军器之禁”);其次,确定了云南行省的赋税,以铜钱为标准,可以用贝币折算,每个铜钱,值贝币20 串(“己巳,定云南赋税,用金为则,以贝予折纳,每金一钱,直贝予二十索”);第三,派遣使者到云南搜括当地的金钱,用于博啰征伐打金洞达噜噶齐(丁丑,遣使括云南所产金,以博啰为打金洞达噜噶齐);当然,也发生了与本文直接相关的大事:元朝大军南征“八百媳妇国”。

三、关于八百媳妇国

八百媳妇国是元代史书上的说法,其正式名称为“兰纳”,是古代泰国历史上的一个地方性政权,位于泰国的北部。至于称之为八百媳妇国的由来,《新元史·八百媳妇传》载:“八百媳妇者,夷名景迈,世传其长,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

兰纳建国以前,泰国北部处于部落林立、四分五裂的状态。后来一个叫恩央的小国在国王孟莱的带领下,逐渐强大起来,并征服了周边的其它部落。而当时在中国,蒙古大军已经攻克了大理国,孟莱王为了躲避蒙古人的锋芒,便向南发展。恩央国的南方是处于中南半岛交通要冲的哈里奔猜(《唐书》称“女王国”)。孟莱王采用外交孤立加内部腐蚀的手段将哈里奔猜的政治搞乱,然后趁机吞并哈里奔猜,兰纳国就是孟莱王在这之后统治的政权。

兰纳国后来两次都差点被元军攻打,但都它们幸运的躲过了。第一次是在至元二十年、二十二年,元兵两次从云南出兵入缅国(缅甸),至元二十四年,进至蒲甘,迫缅国定岁贡方物后退回。同年再征安南,次年以粮尽师老北还。甲申(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 年),云南省臣额森布哈征奇兰。拔瓦农、开阳两寨,其党达喇率诸蛮来降,奇兰悉平,以其地(今天的景洪勐养)为云远路军民总管府。十二月戊戌,立彻里军民总管府。

元军征讨安南失败后,顺道来攻打兰纳国。可是蒙古人的情报不准确,他们只平定了兰纳国旁边的勐泐国(车里),就误以为是兰纳国,就凯旋而归了。这是兰纳国躲过的第一劫。

澜沧江边的整控渡摩崖石刻应当就是元军在第一次南征安南,因情报不准,误征了勐泐国(车里)时留下的。因为这是至元十九年时发生的事情;而第二次南征时大德五年(公元1301 年),时间又过了七年。而且路线不对,可以从《新元史》中得知:第二次征兰纳是勐泐国投降以后,孟莱王感到非常紧张,于是他想办法策反了勐泐的内部势力,将勐泐分成两派,让他们互相攻战,勐泐亲元派落了下风,遂向元廷告急,当时官居云南行省左丞的刘深在大德四年(公元1300 年)向元成宗上奏道:“世祖以神武混壹海内,功盖万世。皇帝继位以来,未有武功以彰显神武天资,西南夷有八百媳妇国未奉大元正朔,请允许微臣我为陛下征之。”刘深把兰纳称为“八百媳妇国”,致使后世一些史学家莫名其妙。如近代人柯劭在其所编的《新元史》中理解为:“八百媳妇者,夷名景迈,世传其长,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

第二次征讨八百媳妇国的时间为大德五年(公元1301 年),“春,正月,庚戌,给征八百媳妇军钞,总计九万二千馀锭。二月,己卯,以刘深、哈喇岱并为中书右丞,郑佑为参知政事,皆佩虎符。丁亥,立征八百媳妇万户府二,设万户四员,发四川、云南囚徒从军”。刘深、哈喇岱并为中书右丞,郑佑为参知政事,三人得了元成宗的支持,征集人马、备齐粮草,率领大军自云南出发,直扑泰北地区。

史称,刘深“取道顺元,远冒烟瘴,未战,士卒死者已十七八”。元军又驱赶民夫在丛林中运粮,“死者亦数十万人”,葛蛮(今仡佬族先民)土官宋隆济、水西(今贵州西北部)土官之妻蛇节不忍其扰,联手起兵反元,一直攻到贵州知州,并把刘深所率元军包围于深山穷谷之间,“士卒伤殆尽”。败讯传回京师,举朝震骇。南台御史中丞陈天祥上书,痛陈南征八百媳妇国之失,称:“八百媳妇乃荒裔小夷,取之不足以为利,不取不足以为害。”他痛斥“刘深欺上罔下”“丧师十八九,弃地千余里”。元成宗也因此不敢再对西南用兵,回头诛杀了刘深,鞭打哈喇岱、郑佑等人,从而引发出对中书省进行大清洗的事件。此事,被看成是成宗后期朝廷更政的一个标志。

1312 年,新帝元仁宗欲再次用兵兰纳,一举解决八百媳妇国及车里问题,在西台侍御史赵世延的建议下罢兵。此前一年,对元强硬的一代雄主芒莱王去世,他的次子坤卡蓝(又作“浑乞滥”,王号披耶猜耶颂堪)改变了对抗元朝的政策,于1312 年同勐泐来元廷献驯象及方物。1313 年,元廷命云南地方官法忽剌丁携圣旨招谕八百媳妇,1314 年春抵达。当时兰纳内部不稳,坤卡蓝之弟坤夸联合帕尧王进攻勐范,兰纳拒绝归顺元朝,却把法忽剌丁诱至勐范,狐假虎威逼退了帕尧和坤夸的军队,最后献两头大象,并派兰纳使团随法忽剌丁去元朝,但此次招谕并未达到目的;1325 年,勐泐归顺了元朝,兰纳也请求元朝开置官守,元廷又在1331 年设置八百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于是兰纳形式上成为中原王朝的一个土司,保障了兰纳王国北部边境的安宁。而元朝也在形式上统治了兰纳,但是后来兰纳最终被纳入了泰国的版图。

四、思茅元碑的历史价值

元朝的南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距今740年前的历史条件下,南征的队伍面对着遥远的距离,艰险的道路,凶猛的毒虫野兽,兵士病亡众多,在澜沧江两岸留下了众多的无名墓地。澜沧县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根据各乡、镇群众提供的线索,在澜沧江两岸发现了芒云、平掌寨、富腊、下紧章、紫云梁子、骂黑等六处大型墓葬遗址,并记入了《普洱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汇编》一书。由于整控渡口是澜沧江上的重要渡口,其中一支南征军队经过渡口时就在渡口留下了这件珍贵的摩崖石刻,记载了至元壬午十九年(公元1282 年)南征的这件事情。

经笔者研究,整控渡摩崖石刻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一、整控渡摩崖石刻是云南境内罕见的记载元代南征事件的重要文物,也是南征途中所留下的一处独一无二的物证。对元初云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民族等方面的历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线索,对研究元代初期云南边境地区与缅甸、泰国等东南亚的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证,补证了有关史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整控渡摩崖石刻字体为楷书,从残存的内容来看,其作者应为军中的匠人,其字质朴无华、雄强大气,与纤秀雅致的南派书法不同,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水平。

三、整控渡摩崖石刻的位置选择十分巧妙,目前高于正常的澜沧江面约20 米,740 年前的古人在选址时也考虑到江流、水位等自然因素,就算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也是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整控渡摩崖石刻紧邻澜沧江,气势磅礴,怪石林立,风光绮丽,水道连通下游的缅甸、越南、泰国等国家,交通便捷,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实施,整控渡摩崖石刻必将体现出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猜你喜欢

思茅摩崖石刻
中外石刻大不同
Description of two new species of Hemiphyllodactylus(Reptilia: Gekkonidae) from karst landscapes in Yunnan, China, highlights complex conservation needs
西狭颂摩崖石刻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摩崖石刻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考察图辑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思茅山橙根中生物碱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区长陈奇调研思茅区综合档案馆建设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