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威尔《水之嬉戏》的创作手法与演奏技巧

2023-02-18张译文梁馨元

艺术大观 2023年35期
关键词:创作手法拉威尔演奏技巧

张译文 梁馨元

作者简介:张译文(1999-),女,黑龙江宁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键盘器乐演奏研究。

摘 要:拉威尔的《水之嬉戏》是一首以描绘水的形态和特性为主题的管弦乐作品。在创作手法方面,拉威尔运用了大量的音色变化和特殊的和声和节奏,通过模拟水的流动和变化来表现音乐。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音色控制能力、高水平的技巧和表现力,以准确地表达拉威尔所要表达的意境。《水之嬉戏》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演奏技巧成功地表现了水的形态和特性。基于此,本文针对拉威尔《水之嬉戏》的创作手法与演奏技巧展开研究,旨在能够探索出拉威尔《水之嬉戏》的创作手法与演奏技巧。

关键词:拉威尔;钢琴曲《水之嬉戏》;创作手法;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5-00-03

拉威尔的音乐风格独特而多样化,他融合了古典、浪漫和现代主义的元素,创造出了独具个性的音乐语言。他的作品充满了细腻的音色变化、复杂的和声处理和精确的节奏控制,展现了他对音乐细节的极致关注和追求。拉威尔的代表作品包括《波莱罗舞曲》《达芙妮与克罗埃》《西班牙狂想曲》和《茨冈》等。其中,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波莱罗舞曲》,这首作品以其欢快的节奏和活泼的旋律而广受欢迎。除了作曲家身份,拉威尔还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和指挥家。他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自己的作品,并且受邀在世界各地指挥演出。

一、拉威尔与《水之嬉戏》简介

(一)拉威尔生平简介

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年)是法国著名作曲家,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精湛的作曲技巧而闻名于世。

拉威尔于1875年3月7日出生在法国巴斯克地区的一个小镇上。他从小展现出音乐天赋,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后来,他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师从于著名作曲家加布里埃尔·福瑞(Gabriel Fauré)。在学院期间,拉威尔结识了许多音乐家和艺术家,与他们的交流对他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莫里斯·拉威尔在1937年去世,享年62岁。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然广受演奏和赞赏,被认为是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钢琴曲《水之嬉戏》简介

《水之嬉戏》在拉威尔的音乐创作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奠定了他在印象派钢琴界中的重要位置。乐曲既表现出拉威尔对古典浪漫主义创作形式的尊重,又体现出他勇于打破常规,锐意创新,巧妙灵活地运用印象主义特征的音乐结构,以独具创新的手法塑造水的各种形态,如溪流、喷泉、瀑布等音乐形象。通过对水的千姿百态的描写展现了作曲家对音乐形象的细腻把握以及多声部音色的控制,使得钢琴不仅仅是传达乐音的乐器,也是能塑造新音乐形象的媒介。本曲大量采用了高难度技巧性的演奏技法,如大跨度的琶音进行、三度双音琶音、双手叠置琶音等演奏技巧,将水的色彩明暗﹑一动一静都描述得淋漓尽致,让听众能真切地感受到乐曲中溪水潺潺﹑流水淙淙的画面,置身于印象主义朦胧的无限幻想中[1]。

二、钢琴曲《水之嬉戏》的创作手法

(一)曲式结构

作为单乐章奏鸣曲作品,《水之嬉戏》的曲式结构仍然保留古典创作手法(见图1),主要体现在其结构上包括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这就能够看出该作品的曲式结构上是古典奏鳴曲式结构。然而,如果从该作品的和声、曲调方面来看,其并不与古典鸣奏曲结构相符,有一定差别。

从图1中不难发现,《水之嬉戏》的曲式结构中的呈示部主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主部主题,另一个是副部主题,这种结构的目的在于演奏时产生鲜明的对比。通常主部主题需要副部主题的衬托,才能演奏出独特的主部主题应有的调式调性。分析图1中的1-37小节能够发现,拉威尔的《水之嬉戏》结构上相比传统奏鸣曲式更加具有创新性,这一部分的主部主题使用大量的E自然大调,复合调式的副部主题在这一部分中并不与主部主题产生太多关联,仅一带而过的偶尔出现,但这也促使了副部主题上存在着许多新颖的音乐素材,二者之间的关系从古典奏鸣曲式的从属关系演变成为平行大小调关系。而图1中的19-28小节这一副部主题使用复合调式进行创作,这种调式以右手高声部#f自然小调的和声伴奏与左手低声部#c自然小调的八度旋律相结合,高声部与低声部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给人一种音乐的神秘而又朦胧的色彩,使《水之嬉戏》中的“水”更加生动形象[2]。

(二)调式调性

1.五声音阶

早在春秋时期,五声调式音阶就已经存在,这种音阶是指在一个八度之内,相邻两音级间没有小二度关系,且无导音的调式。拉威尔也正是受到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而得到启发,在其早期作品中便已经使用。在《水之嬉戏》的连接部中(见图1),五声调式音阶较为明显地体现在左手主旋律上,在主调E自然大调的衬托中,该段音乐演奏听起来更加清澈、干脆,也为接下来的副部主题起到铺垫作用。

2.全音阶

现代乐派的作曲技法丰富多样,全音阶就是其中的一种,全音阶顾名思义,在乐曲中,无视音级之间的关系,所有的音都有可能成为主音。也就是说,音阶中的中音与半音都被忽略,从谱例1中能够明显看出,右手上行是层层递进的,而且速度较快,这样演奏的好处是大大增加音乐节奏的律动性,给人一种强烈的朦胧感[3]。

谱例1 钢琴曲《水之嬉戏》第6小节

3.复合调式

所谓复合调式就是不同的两种调式,在纵向上进行复合排列,这种调式的特点是调式与调式之间无相同音,对比性较为突出。在《水之嬉戏》的副部19-28小节中突显拉威尔使用复合调式进行创作,运用右手高声部#f自然小调的和声伴奏配以左手低声部#c自然小调的八度旋律,两种不同的调式相互影响,使《水之嬉戏》中“水”的朦胧与神秘让人捉摸不透[4]。

(三)伴奏织体

1.大跨度的琶音

拉威尔的作品中,不仅有明显的五声调式音阶,而且大跨度的琶音的使用,也能够凸显其作品的特性,《水之嬉戏》的开端部分就在黑键上进行大跨度的琶音上行与快速下行的来回切换,在大量持续的四度﹑五度音程以琶音的形式进入主题,使听众仿佛置身在水的波浪中,随波浪而动。

谱例2 钢琴曲《水之嬉戏》第82小节

2.上下行琶音

《水之嬉戏》的结尾部分(见谱例2)多见右手上下行琶音,这能够较大程度地与左手主部旋律相呼应,此种演奏方式好像手指尖微微掠过水面,泛起一层层波浪,快速的往返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5-6]。

三、钢琴曲《水之嬉戲》的演奏技巧

(一)触键技巧

《水之嬉戏》是拉威尔对大自然的描述,所以,演奏者在演奏该作品时,要深入理解作者的音乐思想。这部作品源于印象派时期,与其他作曲家不同,此时期的作者更加注重画面感,因而整首曲子都在描写水的各种形态。作品开端部分是作者描写水如同镜子般安静的画面,此时应注意速度,用指腹触键控制速度。开始时,应该用右手一指的指尖,轻触琴键,需要注意的是此刻不要加入强音,其他手指用指腹触琴键,虽要保持松弛,但要时刻注意力度的瞬发,手腕与手臂做到放松,看起来松弛实则可以瞬间爆发出力量。该作品主题部分是通过右手黑键上大跨度琶音、左手的纯五度的形式进入的,值得注意的是,此时需要利用好手腕与手臂的力量控制,将大跨度的琵音演奏处理好,力度要轻,给人一种仿佛碧波荡漾的水面就在眼前[7]。

音乐的高潮部分是在48小节,此处有两组十连音,演奏者在连接处要做到顺畅自然,这样才能将音乐连接起来,伴随力量加大,声音加强,给人一种水流湍急勇猛的感觉,直至低音区,声音才逐渐平静下来。

(二)踏板运用

钢琴演奏中,不仅有键盘的存在,演奏者的脚下也有踏板,踏板的存在可以为钢琴的演奏增添丰富的音乐色彩。《水之嬉戏》的演奏中踏板使用较为频繁,主要原因在于该部作品全部是描写“水”的形态,所以需更加丰富的音乐色彩,尽最大可能地将水的形态演奏得生动形象。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学会运用各种踏板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如在《水之嬉戏》的开端部分就能看见踏板的使用标记,到需要踩踏板时,演奏者要准确快速地踩下右踏板,也就是延音踏板,可以极大程度地增加乐曲演奏的音乐色彩,给人一种置身水面的感觉,平稳、安静[8-9]。

《水之嬉戏》的再现部从70小节开始,逐渐变弱,一直延续到71小节的“ppp”,也就是极弱,此时要想控制声音的强弱效果达到“ppp”,可以踩下柔音踏板,而且也要控制手指的力量,使之统一和谐。这两小节音区较低,在演奏时避免出现音响混杂的效果,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触键力度轻柔,另一种是不踩延音踏板。紧接着来到第72小节,该小节从前两节的“ppp”逐渐到“fft”,在该小节的开始部分可以踩下柔音踏板,并逐渐加上延音踏板,双手演奏逐渐增强,和弦重音时要快速、准确地换踏板,动作连贯、音乐流畅,塑造出水流湍急的音乐形象[10]。

四、结束语

拉威尔的《水之嬉戏》是一首非常著名的管弦乐作品,创作于1905年。这首曲子以描绘水的形态和特性为主题,展现了拉威尔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演奏技巧。在创作手法方面,拉威尔采用了许多创新的手法来表现水的形象。首先,他运用了大量的音色变化,通过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技巧来模拟水的流动、涟漪和波动,使得音乐中充满了水的流动感和变化。其次,拉威尔在和声和节奏上也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法。他运用了模糊的和声和不规则的节奏,使得音乐的结构更加模糊和流动,仿佛水的形态一样变化多端。他还使用了大量的颤音和滑奏技巧,使得音乐的表现更加生动和富有变化。

在演奏技巧方面,演奏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表现力来准确地表达拉威尔所要表达的意境。首先,演奏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音色控制能力,能够通过细腻的弦乐和吹管技巧来模拟水的流动和涟漪。其次,演奏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技巧水平,能够应对复杂的音乐结构和特殊的演奏要求。最后,演奏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力,能够准确地表达拉威尔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参考文献:

[1]李东泉.拉威尔《水之嬉戏》的艺术特征及演奏处理研究[J].黄河之声,2023(10):94-97.

[2]丁璇璟.拉威尔《水之嬉戏》的演奏探析[D].四川音乐学院,2022.

[3]王星辰.拉威尔《水之嬉戏》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技法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21.

[4]王钊.钢琴曲《水之嬉戏》演奏版本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21.

[5]曹彩霞.拉威尔《水之嬉戏》的演奏技巧和感受[J].黄河之声,2020(06):14.

[6]李柯.传承与发展——从《水之嬉戏》看印象主义钢琴演奏技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9,39(02):48-55.

[7]黄怡.从踏板运用和黑键刮奏浅析拉威尔钢琴作品《水的嬉戏》的演奏技巧[J].黄河之声,2018(13):68.

[8]王丹.拉威尔水的嬉戏艺术特色及演奏处理[J].北方音乐,2018,38(04):28.

[9]范斯顿.拉威尔《水之嬉戏》初探[J].黄河之声,2015(23):6-7.

[10]荣珊.浅析拉威尔《水之嬉戏》[J].北方音乐,2015,35(09):34.

猜你喜欢

创作手法拉威尔演奏技巧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形象表现主义画家——大卫·拉威尔作品欣赏
寂静中的斑斓——拉威尔《鹅妈妈组曲》之《睡美人的帕凡舞曲》配器分析
肖邦艺术歌曲的“悲情”体现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河南派唢呐演奏中气息运用技巧探讨
浅析肖邦《革命练习曲》的演奏技法与情感特色
以《大协奏曲》为例分析施尼凯特作曲中背景与结构的创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