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本期专刊介绍
2023-02-18
一、教学研究与实践
1.基本运动技能主要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为学生发展体能和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良好基础。基本运动技能主要以游戏教学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请结合本次展示课的课例,谈谈基本运动技能单元的内容选择及合理性。
2.课程实施教学建议中,在水平二、水平三原则上每学期安排2项专项运动技能、水平四每学期安排1项专项运动技能、九年级根据学生的兴趣、接轨高中模块教学选择1项进行1年的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结合本次展示课的课例、教案集以及本校不同水平段内容的整体规划,谈谈专项运动技能的大单元教学项目(项目组合)的合理选择及实施路径。
3.结合本次展示课的课例,谈谈您对大单元教学系统性与完整性的理解,以及针对目标和内容如何设计大单元教学。
4.现行课程标准强调整体设计课程内容,保证学生学习和掌握结构化的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和健康技能等,请结合展示课的课例谈谈知识技能结构化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结构化教学又是如何与学练赛融合的。
5.现行课程标准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价值、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结合展示课的大单元或模块教学(小学阶段则以单元呈现)计划設计案例,谈谈如何确定单元的主题、各课时的主题以及如何将课程总目标细化到单元的课时目标。
6.在本次展示课中,部分课例运用了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请结合展示课,谈谈在常态课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针对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又应如何适时、适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7.在本次活动中,部分课例采用了多样的评价,请结合课例,谈谈评价的有效性、适宜性,评价功能的作用以及评价使用的效果。在常态教学中如何设计评价标准与方法,使其更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
8.请结合本次义务教育阶段涉及跨学科主题学习等的案例,谈谈您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不同水平段主题(问题)的确定、主题学习情境的设置、实施策略与方法等。
9.现行课程标准提出每节课有10分钟左右体现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体能练习。本次展示课中,所有的课均安排了一定的体能练习,小学、初中安排的时间相对少一些,高中在10分钟左右,请结合具体课例等,谈谈体能练习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体能练习的强度、时间的安排;体能练习的呈现形式(是专门的体能练习还是融入技能教学,结合具体的项目与内容谈)。
10.现行课程标准提出合理设置运动负荷,强调群体性练习密度与个体性练习密度分别不低于75%与50%,运动强度要达到中高,平均心率原则上在140~160次/分钟。请结合本次展示课中的具体课例,谈谈达成目标的有效策略、手段与方法的合理性;测试的手段、方法及数据的有效性;学习安全保障措施等的适宜性。
11.在本次活动中提供的教学案集中,教学过程大多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等采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4个阶段设计的,请结合课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将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贯穿教学过程的4个阶段;学练赛内容的顺序安排;课内课外相结合的途径(课外体育活动、家庭体育作业等)、策略与方法。
12.结合指定教材所展示的同课异构课例,谈谈教师的教学风格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教材分析和教材加工的重要性。
13.现行课程标准提出“教会、勤练、常赛”,请结合本次展示课中的课例,谈谈三者的关系及在课堂中如何教会、勤练、常赛。
14.现行课程标准提出“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请结合课例,谈谈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
二、观摩或参会感受
1.请结合具体课例、专家点评等,谈谈您参加本次活动的整体感受。针对现行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的变化,与观摩教师、专家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有哪些收获?对今后的教学与研究产生哪些影响?
2.看课议课的方法、角度等因看课者、执教者的不同而存有异同,请结合实际经验与现行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等,谈谈看课议课应做好哪些准备、记录,如何选择看课的角度与方向。
3.一节展示课背后离不开团队反复的讨论、磨炼、优化与革新等,请结合您所在团队中的角色,谈谈团队建设与个人发展的动人故事与感悟。
4.结合本次活动的组织、参与、交流与研讨等过程,谈谈让您感动或者让您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团队等。
5.结合本次活动的案例,从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谈谈体育教师应具备哪几项专业能力及在教学中发挥优势补短板的策略。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谭步军、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熊会安、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成兵、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李志勇、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张小虹、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教师发展中心黄继东、江苏省镇江新区教育发展中心王竹平、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车纯、吉林省汪清县第四中学曹占良、山东省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学王志强、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七中学于周涛、宁夏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田龙、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学士小学陈昌福、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中学吕兵文、山东省乳山市乳山口镇中心学校尹耀审稿团队为本刊专题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