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析
2023-02-18滕军
滕军
“双减”政策主要针对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现象,要求教师减少课外作业量,控制课堂内教学进度,目的是留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学习和探索空间。初中地理是为一门涉及广泛、实用性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开展更具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活动。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变化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过去,地理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而现在,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验、考察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现象和规律,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其次,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双减”政策强调加强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教授有关气候的类型和特征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不同地区的服饰、饮食和住宅等方面的特点与气候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再次,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双减”政策要求减少学生的考试次数,加强过程性评价。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际表现。例如,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小测验等方式来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报告等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教学资源更加丰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地理教学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例如,可以使用在线地图、虚拟仿真实验和互动教学平台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趣味性。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1.以图导学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的精心准备和详细指导是以图导学的关键,而学生的全方位参与则是重要环节。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很多学生难以快速识别和记忆每个省份的形状和相对应的省会城市。此时,教师便可以采用以图导学中的图形扩散式教学模式,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找到发散思维的突破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各省份地理图像,掌握记忆技巧。首先要记住那些跨度较大的省份,然后是那些覆盖面积最大的省份,并且要注意那些在视觉上最显眼的省份,这样做有利于增强他们的逻辑推理技巧。
2.制作教学素材。
教学素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系列教学工具和资源,包括教科书、PPT、视频、图片等。在“双减”背景下,教学素材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需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例如,对于世界气候类型这一知识点,传统的教学素材可能只是教科书上的插图和文字描述,但在“双减”背景下,可以制作更具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教学素材,如通过气候类型分布图、气候类型特征图、气候类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素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重视实践活动。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因此,要想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质量,必须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开展实践活动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方案应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方式、评估标准等。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参与。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拓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评估的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探究精神等。通过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引导问题探究、整合多媒体资源、激发兴趣和情感体验、推动跨学科融合以及注重实用价值的培养等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