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谱系阐释与传播实践
——以《海峡通讯》侯官文化系列报道为例
2023-02-18刘玉其
刘玉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023 年6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神和理念等要素作了深入阐释: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1]。
两千多年前,“侯官”曾成为福建全省的代称。春秋末年,楚国灭越,勾践部分子孙入闽,后成立闽越国。千百年来,侯官文化基于闽越文化,融入了中原文化、儒家文化、海洋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多源多元文化的不断滋养下,孕育了一大批引领时代、闪耀星空的历史人物。这些侯官先贤以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伟大创举和不凡成就,在历史丰碑上留下了“晚清风流数侯官”的佳话。从2022 年开始,《海峡通讯》约请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社会科学院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对侯官文化现象的地理、人文和历史背景等展开深入探讨,深度解读、阐释侯官文化精神谱系,构建多向传播优势,着力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一、侯官文化的精神谱系阐释
人和人的精神是侯官文化的灵魂。因此,解读侯官群贤的精神谱系是侯官文化传播的前提条件和关键要素。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彦在首届侯官论坛上的讲话,结合有关专家学者的建议,《海峡通讯》从侯官群贤的精神谱系中重点解读六种核心精神——爱国主义、科学精神、严谨治学、创新创造、实干担当、为民造福。
(一)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侯官群贤血脉之中,是侯官文化的精神基因。作为侯官群贤的杰出代表之一,林则徐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书写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筑造起侯官文化的精神长城。侯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早在28年前就得到了确认和倡导——1995年,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在福州市纪念林则徐诞辰210周年大会上就提出要“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2]。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概念源于近现代西方文明,侯官人严复是将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的先行者。1903年,严复翻译赫伯特·斯宾塞的《群学肄言》一书中多次出现“科学”一词,如该书译序中写道“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执果穷因,是惟科学”[3],在该书的第二篇《倡学》中进一步阐明“夫科学者,所以穷理尽性,而至诚者可以前知”。其实,严复倡导科学精神的思想在他的多部译作中均有所体现,如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约翰•穆勒的《群已权界论》、孟德斯鸠的《法意》、甄克斯的《社会通诠》、耶方斯的《名学浅说》,足见严复对科学精神的推崇和重视。可以说,严复几乎毕其一生致力于培树当时中国人的科学思维,涵养中国人的科学精神,进而固化成中国人科学的价值观,这甚至对毛泽东同志等中共领导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严复译作《群学肄言》:“为学之道在是矣。”
(三)严谨治学精神
宋朝时,八闽大地出现了侯官古灵、拙斋、三山书院等首批书院。在朱熹等人的推动下,鳌峰书院、正谊书院等书院领风气之先,培养了林则徐、陈宝琛、陈衍、张亨嘉等一大批侯官先贤,他们或为官主政一方,或办学浸润一代,将严谨治学的书院精神传播得更远更广。严谨治学精神也让福建书院迎来高光时刻,被誉为“东南第一学府”的鳌峰书院当时每年仅招收300名学生,但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学者常达6000多人。
(四)创新创造精神
1866 年,侯官先贤沈葆桢担任船政大臣,他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组建了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开办船政学堂,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如第一艘木壳兵商两用船、第一艘铁胁巡海快船、第一艘钢甲巡洋舰、第一艘鱼雷快舰等。同时,船政学堂还开创了近代高等教育创新的先河,开办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送出了首批中国留学生,集翻译家、西文作家、诗人和文化使者于一身的陈季同,以及严复、萨镇冰等侯官人,都是船政学堂选派出国留学的学生。可以说,正是船政学堂“敢为天下先”送出留学生,引领并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五)实干担当精神
在实干方面,侯官群贤继承与发展了宋明理学、明清实学,摒弃空疏清谈,在经邦济世、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下,采取了多种旨在改革时弊的务实举措,如:林则徐“实事求是,不涉时趋”,致力于治理水患、整顿盐政漕务等。在担当方面,侯官群贤“气古行高,以天下之重为己任”,常怀忧患意识与时代担当。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道:“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林觉民同为黄花岗烈士的侯官人方声洞,在《禀父书》中表示:“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
(六)为民造福精神
综观侯官群贤的精神谱系,为民造福是贯穿其中的鲜明特质,洋溢着他们对民情的体恤、对民生的关注。以侯官先贤林则徐为例,他少年时就发誓要奋发求学,以求造福黎民百姓。学成为官后,他践行诺言,关心民生疾苦,为民谋福造福。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 年),在外当官的林则徐赶回福州守父孝,目睹福州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每逢暴雨必引发洪涝灾害,全城很快变成一座“水城”,他当即联系福州的官员及乡绅们共同商议对策,从疏浚福州西湖和城区内河入手兴修水利,使当地百姓免受洪涝灾害之苦。在闽浙总督孙尔准、福建巡抚韩克均的请求和委托下,林则徐还代写有关告示,明确工价,严禁官吏或工头从中渔利,让一线施工人员受益。林则徐不仅对家乡百姓倾注了满满的桑梓之情,在江苏、云贵其他地方任职时,他也无差别地造福当地群众,赈灾救民,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即便后期被发配边疆等苦寒之地,他仍不计个人荣辱,一心为民造福,在新疆等地修建“坎儿井”“龙口水渠”——当地百姓感念林则徐功德,亦称之为“林公井”“林公渠”,还把林则徐从外地引进的树苗长成的树林叫作“林公林”[4]。
二、传统范式下的侯官文化传播维度
侯官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广泛的人物基础、鲜明的地域特色,经历数千年传播,深深地融入了福建的社会关系与文化观念之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侯官文化具有历史、人物、民俗、遗存等多元化的传播维度,其中,历史维度属于侯官文化的认知范畴,旨在分析侯官文化的生成逻辑,探究侯官文化生成过程及历史源流;人物维度泛指以侯官人物为主体,以故事传说为载体的侯官文化精神的传播;民俗维度泛指以千年侯官流传下来的民风民俗为载体的侯官文化传播;遗存维度泛指通过遗存、遗址等实物的保护和展示,使侯官文化得到具象化传播。
(一)历史维度:侯官文化的生成过程
侯官,古时亦称“候官”,起初是封建时期军事机构的名称[5]。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鉴于闽越王无诸抗楚助汉有功,刘邦“复立无诸为闽越王[6]”。汉元丰元年(公元前110 年)“无诸幼子余善反叛”,汉武帝当即派兵平定,并下令将其宗族及平民皆迁往江淮一带,然而山高路远,部分闽越民众寻机遁逃于群山密林之中,后“遗民复出,人口复增”。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 年)“设冶县,隶属会稽郡”。据考古挖掘,福州和武夷山等地均发现闽越古城墙遗址,因而有学者认为冶县当时所辖范围覆盖闽越绝大部分土地。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 年),汉朝皇帝在冶县加强了军事力量配置,设立了军事机构——东部都尉,冶县易名为东部侯官,成为东部都尉的下属机构,同时这一机构最高官员的职官名称也称为“侯官”。至此,侯官兼具了军事机构名称、职官名称、地域名称三层含义。就地域名称而言,历经数千年岁月淘洗及变迁,侯官所指地域也屡经沧海桑田,“有时大过福州市,有时大过闽侯县,现在是村一级建制”[7]。而无论历史和地域如何变迁,侯官的名称一直保留了下来。如今,侯官文化多指地域范畴及其衍生形成的闽越文化,并在后期实现了对中原文化、儒学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兼收并蓄,孕育出一大批杰出的侯官先贤,他们的忧民爱国、教育兴邦、实干担当等思想、理念和精神,构成了侯官文化的突出特性。
(二)人物维度:侯官文化传播的故事载体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8]人以地名,地以人传。近代以来,“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近代“西学第一人”严复、“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等闽籍代表性人物的文集中大都自署籍贯“侯官”,以“侯官人”自称。许多侯官先贤在政治、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杰出表现和卓越成就,演化成许多催人奋进、为政以德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他们兴亡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以萨镇冰为例:1926 年,民国军阀混战,年近古稀的萨镇冰眼见侯官一带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毫不犹豫地捐出全部身家助力当地民众重建家园,更为重要的是,萨镇冰以年轻人一样的活力和激情,点燃了许多人砥砺前行、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冰心在《记萨镇冰先生》中写道:“萨镇冰先生,永远是我崇拜的对象,……虽然有许多儿时敬仰的人物,使我灰心,使我失望,而每一想到他,就保留了我对人类的信心,鼓励了我向上生活的勇气。”[9]
以人为主体,以故事为载体的侯官文化传播形式,最早可追溯到1600 多年前,西晋束晳的《发蒙记》、陶渊明的《搜神后记》以及祖冲之的《述异记》都记述了田螺姑娘与“侯官人”谢端的故事,侯官文化中“崇尚善良、悲悯、感恩”的早期形态随同田螺姑娘的故事流传至今,并演变成多个版本,流传到全国乃至日韩等地。
(三)民俗维度:侯官文化传播的民间推力
每到春节元宵,福州市闽侯县侯官村的村民们都要抬着三尊将军的塑像在村里村外巡游,人们争相迎祭,十分热闹。农历四月初四系将军诞辰日,在外亲人清明回乡祭祖之时,都要共同举办一个盛大仪式——举办千人流水席作为“三将军”诞辰庆典。他们尊崇“三将军”数千年如一日,有民俗专家提议将诸如此类民俗活动加以提炼提升,注入闽越元素,再现汉唐风情,既可提升侯官民俗文化传播力,也有望成为新建的“侯官风情广场”中一项沉浸式“民俗+文旅”活动。
(四)遗存维度:侯官文化传播的实物介质
物质文化是可触碰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表现。[10]侯官村至今仍保存着唐代的城隍庙,成为当地唐代置县的具有实物说服力的存在。城隍庙前竖立的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 年)的“重修城隍庙碑”上写着:“吾乡之祀城隍也,自唐武德中置县而始,阙后县有治。贞元初,邑改,庙仅存焉。”城隍庙大门上方的青石匾额刻“唐城隍庙古迹”,系唐天复四年(公元904 年)重修时所制。侯官城隍庙前的闽江边,耸立着唐武德年间建造的“镇国宝塔”,这是唐代福建海港的重要文物遗存。三四千年前,海水漫漫,昙石山上的古代闽人择居在大海边的山坡上,后来海水渐退,但至唐代,海水依然浸漫侯官一带。福建省方志委编写的《福建省历史地图集》对“闽江下游区”的“海岸线变迁图”对此有明确标记。明朝诗人曹学佺路过此地情不自禁吟道“日泻帆光淡,江澄塔影寒”,“塔影”即是侯官市的标志,侯官村至今还保留“上市”“中市”“下市”的名称,可以想象,当时作为县治和海港的侯官,该是何等繁荣!这就是遗存带给后人的合理化想象,也是侯官文化传播的重要介质。
三、构建多向传播优势
侯官文化精神谱系确立后,下一步是实现充分而有效的传播。《海峡通讯》拥有丰富而强大的作者资源,包括来自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社科院等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约稿显然不成问题,但核心问题在于,几乎每一位侯官先贤的身上都集多重精神要素于一身(如:严复兼具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严谨治学精神、创新创造精神、实干担当精神),那么,究竟是以侯官人物为主线,还是以精神谱系为主线来组织和串联系列文章?如何实现充分、精准、有效的传播?
(一)文章主线选择的利弊权衡
以候官先贤为主线建构系列报道,得到了众多学者和作者的支持,认为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文章写起来会更生动、深入,对人物的描写和剖析也会更完整、清晰。但由于侯官先贤数量众多,若以其为主线,那么按每期一篇的频率,至少要用三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一主题报道。
若以侯官文化的精神谱系为主线建构系列报道,由于具备同一精神标签的侯官先贤众多,要在有限的篇幅里进行集中展现,可能挂一漏万,漏过更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细节。但以侯官文化的精神谱系为主线来建构系列报道的优势也很明显,比如,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相对集中的连载,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对于如何合理建构系列报道,《海峡通讯》编辑部以审慎的态度,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经过反复讨论、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以侯官文化的精神谱系为主线建构侯官文化系列报道。
(二)实现传播路径多向化
侯官文化系列报道的整体架构确立后,编辑出版水到渠成。与此同时,将系列报道内容送达更多的受众,是实现传播效果的关键一环。受智能手机及新媒体的冲击,纸质媒体的订阅量下滑成为普遍现象。但作为省级主要媒体,受益于政策性支持,近年来《海峡通讯》发行量不降反增,在全省时政新闻期刊领域遥遥领先,确保了传统发行渠道上的传播优势。在新媒体方面,除了微信公众号,《海峡通讯》还拥有学习强国平台等合作媒体平台,这成为侯官文化传播的重要助力。目前,《海峡通讯》已刊发了《说好侯官故事,激活“福”文化要素》《弘扬侯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侯官文化引领科学精神》《清代侯官治学理念与近代闽人文化精神》《弘扬侯官创新创造精神推动“创新福建”建设》《解读侯官先贤实干担当精神的历史基因》《千年侯官魅力永存》等多篇文章,大都被学习强国平台等网络媒体收录和转载,其中《弘扬侯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综合阅读量超90万人次。
海峡通讯微信公众号也在侯官文化系列报道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不少网友在微信公众号上浏览文章后点赞留言。其中,有网友在《弘扬侯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一文中留言道:“传承弘扬侯官先贤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道”和“理”,坚持中国道路,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和乘风破浪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毅前行。”“侯官文化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案例,值得继续深入挖掘和扩大传播。”
四、结语
除了传统范式下的传播维度和传播路径,以及现代融媒体传播之外,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包括侯官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还有许多文章可做。比如,在福州举办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上,“乐福游”展馆应用AR 技术还原侯官文化场景,游客举起手机扫描林则徐图像,即可在手机屏幕呈现的浩瀚星空中触摸了解“林则徐”小行星;扫描林则徐出生地“罗氏试馆”图像,即能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了解幼年林则徐的成长经历……
侯官文化传播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体系的一个个案。阐释和解读侯官文化精神谱系,展示侯官文化系列报道的采编及传播过程,旨在为“第二个结合”探索更多的传播路径。如今,VR/AR、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和智能科技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的时代感、即视感、情景化、互动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了更多路径和空间值得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