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以海南省创新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为例

2023-02-18张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31期
关键词:历史名人海南旅游

张洲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文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635]

历史名人是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标识,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域的文化纽带和精神引领。海南省具有独特的历史发展历程,历代涌现了大量名人,他们的事迹、成就和思想成为丰富多彩的海南历史文化遗产,是岭南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当前,海南省正全面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紧紧围绕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的战略定位。以发展文化产业的视角创新传承发展海南历史名人文化,以文化为抓手助推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把握好海南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海南历史名人文化的内涵

海南省具有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经历了一个由南徼到前沿的漫长历程。海南省与中原远离,又有琼州海峡相隔,此地理特质使海南于上古时期 “《禹贡》不入,职方不书”。唐虞三代为 “南服荒徼” 之地,秦代被称为 “越郡外境”[1],属象郡外徼。至汉代元封元年(公元前110 年),汉武帝置珠崖郡、儋耳郡,实现了汉代中央对海南的直接统治和管理。此后,经历代沿革,因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影响,海南长期被视为边荒之所,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于1988 年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新时期。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按中央部署,海南要努力成为中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就此,海南又一次迎来华丽的转身和重要的时代机遇。

海南省历史悠久、文化交融、民族众多,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海南文化作为岭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既具备岭南文化的共性,又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情和风貌。如其中的历史名人文化,从时间的角度划分,包括从上古至近现代的历史名人。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划分,大致可以将其分为3个层面5 种类型。

第一类为海南籍历史名人。这些从海南走出去的名人,积极深度参与了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进程,并产生过重大影响,为海南树立了良好的名声。包括被《明史》称为 “岭南人士之冠”[2]的唐胄、明代被尊为 “岭南巨儒” 的钟芳、清代教育家王映斗、将军冯白驹等人。

第二类是在海南仕官者。他们为海南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与制度,在当地兴教办学,改革陋习,推广汉文化,为海南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包括“辟田野、兴学校、政教大行”[3]的明代琼州知府王伯贞、清代有 “崖州包公” 之称的陶元淳等。

第三类是贬谪至海南者。岭南向来为古代官员贬谪的主要地域之一,据尚永亮教授考证,“唐代近三百年贬、流海南儋、琼、振、万安四州可考者44 人”[4]。而历代流放到海南的谪吏遣臣如星星之火点亮了琼崖大地,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使海南与中原的关系更加紧密,还成为海南当地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海南贬官文化是中国贬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学者统计,历代贬谪到海南的官吏一百八十余人[5],包括唐代宰相李德裕、北宋文豪苏轼、南宋抗金名臣胡铨等人。

第四类是游寓海南者。指历代海南的重要文化事件的参与者,他们是海南古代发展历史中的里程碑式人物。包括西汉伏波将军路博德、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北朝巾帼英雄冼夫人、元代黄道婆等人。

第五类是名人空间遗存。指特定空间、时间内所包含的一切与历史名人、事件相关的自然、人文、生态的文化元素符号及其历史遗存。它们丰富了海南的文化呈现和文化场域。包括明代军事遗址府城鼓楼、宋代的海山楼、清代的琼台书院、琼崖纵队五指山根据地等。

以上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分类中,第一类是核心层。第二、三类是紧密层。第四、五类是外延层。三个层面共同构成了海南丰富的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彼此和谐统一,又相互渗透。其中核心层和紧密层多以人物为中心,而延伸到事与物;外延层多以事件为中心,而落实到个人或群体,二者挖掘和发展的手段和侧重点各有区别。

2 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开发的时代价值

2018 年12 月1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强调要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提升文化旅游消费,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也指出,在现代化产业方面,海南要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当前,旅游业是海南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据有关学者研究,2008—2019 年间,海南省旅游业区位熵值呈现递减的趋势[6]。因此,如何激发海南省的旅游活力,是当前重要的课题。而“文化” 则成为现代旅游发展布局新增长点中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创新发展海南名人文化资源,以整理研究为基础,丰富其内涵,增强其表现力、提升其融合力,扩大其国内国际传播影响力,能为海南文化建设、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具体而言,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4 个方面。

2.1 商业价值

以创新发展历史名人文化激发文化产业新增长点。打造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必须逐步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升级,从传统的自然风光旅游升级到注入文化内涵的深度旅游,这是现代旅游的新业态。通过创新发展名人文化,可以在3 个方面实现业态的新突破。

一是以历史名人文化为融合剂,创新旅游组织形态。以创新发展历史名人文化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不是 “文化+旅游” 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文化的深层注入,从产业的根本上取得新的突破。首先,打造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产业融合型旅游新组织形态,如基于文博系统构建的文博旅游机构、基于宗族文化构建的现代乡村旅游机构等。其次,打造以名人文化为引领的多类型企业合作发展型旅游新组织形态,如历史名人文化旅游产业园、文化资源型旅游产业集群等。

二是以历史名人文化为支撑,创造新的旅游产品形态,积极布局新产能。首先是利用名人文化资源开发新旅游产品。例如,经过唐宋元几代的文化耕耘和培育,明代海南一改过去礼乐荒徼的状态,在文化诸多领域取得极大的发展,风俗渐醇、人才辈出,被誉为 “海滨邹鲁”。在200 多年的历史中,海南中举者近600 人,登进士者60 人[7],且入仕者多清廉耿介,顾炎武称 “鼎臣继出,名满神州”[8],可以充分利用此独特的名人文化资源,组合开发以廉政和教育等为主题的旅游新产品。其次是结合历史名人文化开发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新旅游项目。如教育层面的海南贬官文化游、红色文化游等游学项目。

三是以历史名人文化为核心,创造新的旅游经营形态。当前,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文旅融合是旅游目的地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从单个景点游到全域旅游模式的转变,历史名人文化可以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动能。通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合资源、区域联动、产业化发展,形成新的旅游经营业态。

2.2 社会价值

创新发展历史名人文化,是传承地域风俗、透视现实心理、引领社会精神的重要手段。创新发展名人文化,是发展地域文化,是彰显地域特色、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地域文化优势、扩大地域吸引力和影响力、突破千城一面的重要抓手。创新发展历史名人文化,繁荣文化事业,以文化纽带铸牢社会共同意识,对于增强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3 文化价值

回望历史,海南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是人口迁徙的通道,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平台。通过深入研究、开发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厘清海南文化的发展脉络,能够充分助力发展海南的华侨文化、经贸文化、民族文化。展望未来,海南作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现代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传播的前沿阵地,创新发展历史名人文化是宣传南海历史文化、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各国文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路径,是提高海南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2.4 教育价值

创新历史名人文化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全面整理、深入研究、充分提炼和升华其精神内涵,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德育教育、心理教育和美育主题,结合现代审美趣味、当代价值取向,以创意设计及各种高科技手段增强其现代表达,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文化供给和价值引领。

概而言之,创新发展历史名人文化是推动海南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是传承历史文脉、提升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是塑造区域文化精神的坚实支撑,是借助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海南文化、岭南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

3 海南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创新发展海南历史名人文化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全面推进海南历史名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传承的基础上提炼、发展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支撑新时代发展的新文化抓手,激发文旅产业取得的新增长点,助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3.1 以体系化系统推进海南历史名人文化整体建设

打造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通过全面、科学发掘整理海南的名人文化资源,统筹多维地建设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体系。分别以文化资源、研究阐释、设计生产、传播为核心构建各自独立又统筹联动的体系,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时代背景下,将名人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盘谋划,体现其科学性与现代性,增强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彰显文化自信。

具体而言,历史名人文化资源体系包括系统开展历史名人文化普查,发掘整理相关文献、文物、遗迹,科学设立等级、分类制度,统筹建立和管理相关专业数据库等内容。研究阐释体系包括搭建研究平台、创立相关研究机制和人才机制、以主题为导向统筹研究项目、以有效对接供给与应用为宗旨开展历史名人的阐释工程等。设计生产体系不止于历史名人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场馆恢复和建设,还要包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再创作,通过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呈现、生产与市场需求对接的相关文化产品等。传播体系必须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包括打造如国际交流论坛、文化展演等现代宣传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先进技术构建传播渠道,引导文艺创作、动漫游戏设计,建立国内国际传播机制等。

3.2 多层次打造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历史名人文化供给

历史名人文化属于极具地域文化色彩的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发展需要彰显其独特性、现代性、再生性和品牌性。聚焦对其思想精神的提炼升华创新发展,使其具有普遍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主要可以通过4 个结合打造多层次的名人文化。

3.2.1 虚实结合

历史名人文化既要注重真实文献、文物、遗迹的呈现,构建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记忆空间和场域,更要注重通过深度研究、阐释和提炼历史名人的思想精神,推动形成海南人、海南精神等内容的文化价值认同。例如,对 “南宋四名臣” 之一赵鼎的精神气节的提炼和宣传,就可以与爱国主义教育、军事文化等结合,除了现有的 “五公祠” 外,结合他的文学作品、对其研究的成果,以教育基地、研学、主题论坛等形式进行创新传承发展。

3.2.2 动静结合

历史名人文化产品不仅为静态的呈现,还应有动态的表达,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产品的动静相谐,既有静态的文献文物形态,更需要将海南历史名人文化元素融入其中,通过现代科技转化为动态的动漫、游戏、视频、演艺等艺术形态;二是接收过程的动静交互。注重参观游赏时与观众的互动,以及在设计、保护各环节的公众参与等,突出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满足新时代的消费心理需求。例如,对于为明代戏剧小说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丘濬,对其所著戏剧(如《伍伦全备记》等)的改编排演、学术研讨等都能成为文旅项目。又如自宋代苏轼万里投荒,将中原文化带到儋州故城,此后文人留下了大量游赏、题咏的事迹和作品,儋州故城不仅可以设置静态的展览,还可以以此为主题开发演艺、动漫、歌咏比赛、书画创作比赛等文旅产品,丰富 “粤南名镇” 儋州故城的艺术呈现。

3.2.3 局部与整体的结合

历史名人文化不仅是旅游资源,在原址、故居、原村落、原古城、原墓园保存、再现和展示,更要使之成为现代生活和文化元素,加强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和互动,增强其影响力。可以通过提炼和设计,将海南历史名人文化的元素、符号融入海南省各个城市的街区、建筑、景观、公共文化设施、工艺美术、演艺产品、国际会议中,通过符号化、元素化将海南历史名人文化 “化整为零” 地散入现代生活的各类空间,提高其显示度、知名度,再结合相关的文化研究与提炼,重新 “聚零为整” 宣传其蕴含的精神和思想,不仅可以充分活化历史名人文化,还能在这个过程中衍生出更多的文化副产品和文化品牌。据学者统计,仅明代,海南文人现存的诗文集就有13 部以上[9],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此外,如,宋代文豪苏轼在海南的诗词、明代学者刑宥的文学作品、清代书画家张岳崧的书画作品等都可以通过设计和再创作,从书本、纪念馆、展览馆中 “走出来”,以更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形态融入文旅、研学、园林及公共服务和现代生活中。又如,清代儋州的书院文化兴盛,清初曹世华建立的龙池社学、风池学社、兴文社学,进士黄河清建的巽山书堂、振德里顿积通村建文会学馆等,可以跨越时空与东坡书院等海南的著名古代书院联合打造以教育、文人交游等为主题的书院文旅项目和游径,强强联手,丰富全省旅游文化的内涵、种类,整体提升海南的文化影响力。

3.2.4 个体与群体的结合

海南的历史名人资源丰富,除了对其整体创新发展,还可以重点打造一批现代化创意历史名人IP,带动文化建设,以此为核心谋划文化大产业。需要注意的是,历史名人IP 的打造既要注重还原的真实性,更要注重挖掘人物形象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协同相关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动漫游戏产业、公共服务业等多产业共同发展,形成新时代有号召力的文化精神引领。

3.3 以全产业链条创新发展历史名人文化

创新发展历史名人文化涵盖了文化生产环节的全链条,连接了历史、现代与未来。需要在多个环节共同协作,以发挥最大的文化效用,主要包括4 个方面。

3.3.1 以名人文化资源整理研究为文化生产提供有效供给

通过普查海南历史名人,摸清文化家底,以数字化、多媒体等高科技为手段,对海南历史名人的古籍文献、民间文化、历史遗迹等进行挖掘、整理、分类、出版、保护。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学术研究、阐释建立海南名人文化素材库。为文化生产提供丰富、全面、准确、有效的,具有现代性的文化资源。例如,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白玉蟾,对其《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 等著述的整理出版只是第一步,还需组织国内外学者对与其相类的海南历史名人的文献、文物作主题性的学术研究和阐释、转化,才能为现代文化产业提供有效的、丰富的、体系化的文化生产资料。

3.3.2 以多层次教育活动扩大历史名人文化市场

首先,优化海南学校的相关教育内容。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学校教育既包括显性教育内容,也包括隐性的融入教化。可以通过加强校园的设计和建设,多层次融入历史名人文化元素,让校园文化与海南历史名人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师生在不经意的学习生活中就能得到优秀历史文化的熏陶。而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中,探索将名人文化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如语文、历史、地理、思政、美术、音乐等课程中,书面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教程,以历史名人文化教育助力学校育人与树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凸显教育的地方特色,既能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也是对本地文化艺术市场的积极培育。其次,将历史名人文化与教育主题的文旅活动相结合。通过细分文旅消费市场,打造红色教育之旅、海南历史文化之旅、海南名人游踪之旅等综合产品,针对性发展文旅的同时,也提升了海南文化的传播力。

3.3.3 以现代研创丰富历史名人文化产品供给

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应用不局限于文旅产业,还可以通过现代研创手段丰富其内涵,增强其辐射范围。例如,丘濬的成就不止于文学,他提出的慎刑思想[10]更彰显于经济领域,在500 多年前,他就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比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之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提出的 “劳动价值论” 早170 多年,故丘濬被现代经济理论界尊为 “15 世纪卓越的经济思想家”。因此,对丘濬的文化开发须将单独开发与综合开发结合,文化与经济、思政结合,文旅与教育、学术结合,丰富海南名人文化的载体,以多元的文化产品供给加深来访者对海南历史名人的认知,提升区域的文化自信。

3.3.4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海南名人文化交流、对外传播的平台和基地

扎根海南,面向国际,充分利用海南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传播力,多元拓展传播渠道,与华侨文化、宗族文化、海洋文化等相结合,促进资源共享,不断扩大海南历史名人文化的影响力。

3.4 整合资源,加强合作

创新发展海南历史名人文化,加强内部整合、彰显地方特色。尤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海南地方资源,加强历史名人文化与自然资源、其他文化资源的合作和整合,例如,可以与海南特有的民族文化结合。海南岛陆地面积不足40 000m2,却生活着汉、黎、苗、回等30 多个民族,其民俗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等资源丰富,与历史名人文化互有渗透,有极大的合作空间。此外,还需以历史名人文化为纽带,推进海南与国内国际的各类合作,增强文化产品的外延。例如,粤琼本一家,春秋时期同属于百越。此后,在南越国的属地,海南属于象郡。广州属于南海郡,粤琼文化同属于岭南文化,历史渊源深厚。以市场为导向,探索以主题节庆的形式增强两地的合作,如组织岭南荔枝节、重游苏轼贬谪岭南路线游、冼夫人文化节。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推进融合发展,建设合作平台,加强联动、资源共享、形成合力,以历史名人文化为抓手,积极探索加强区域合作的新路径、新方式,丰富区域合作的内容和形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创新发展海南历史名人文化,结合海南具有核心优势的旅游资源,为海南高质量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丰富的文旅产品和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旅游消费提质升级,向既具中国魅力,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迈进。

猜你喜欢

历史名人海南旅游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旅游
抢注历史名人故里行为的法律效力研究
历史名人身份大起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我国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