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联动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困境与出路

2023-02-18蒋连霞廖立胜

关键词:全员导师研究生

蒋连霞,廖立胜

(1.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1;2.广东省委党校,广东 广州 510050)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1]。这既凸显了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又映射出实效欠缺的现实问题。新时代要想实现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在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基础上,从主体联动的视角出发来把握全员育人的规律,探寻研究生思政教育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一、主体联动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实践的关键所在

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的人力基础和组织保障。它强调高校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工作,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扮演好“教育者”“育人者”的角色,实现“人人育人”。主体联动,即多元育人主体联合行动。它既是研究生思政教育全员育人的本质要求和实现形式,是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直接承担者,也是研究生思政教育全员育人成效的重要评价标准。

(一)主体联动是全员育人实践的本质要求

全员育人是指高校全体教职工都要担负起育人责任,参与育人工作。全员性强调高校的教师、干部和职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对学生开展育人活动。

全员育人本质上强调思政教育主体联动。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思政教育只是教师,甚至只是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工作职责。这显然脱离了思政教育的客观实际。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思政教育多元主体共存共育的现实样态和全体教职工共同承担育人职责的工作场景更加清晰。在全员育人视域下,研究生思政教育需要多元主体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传统理念,强化联动意识,形成育人合力。这实际上就是要求研究生思政教育各主体通力合作,有效联合行动起来,织就全员参与、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的全员育人网络。

(二)主体联动是全员育人成效的衡量指标

全员育人在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中更加侧重于强调人员力量的调配,即动员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思政教育工作,做到全体人员参与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主体联动是研究生思政教育全员育人成效的价值判断。全员育人理念描绘的是研究生思政教育主体之间协同配合、有效联动的动态场景。当全员育人由理想的理论形态转化为实际的实践形态时,各个主体之间能否密切配合,真正达到联合行动是全员育人成效的关键所在。因为全员育人的难点不在于使多元育人主体在认知层面建立立德树人的理念,而是在于把“三全育人”从“应然”状态变成“实然”状态。从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主体联动是这一转变过程的决定环节和表现形式。只有高校各育人主体在育人理念上达成一致,并且能够在实践中切实有效地联合行动起来,方能保障全员育人从认知层面经由科学合理的行动方案转变成“目的—过程—结果”的相统一。所以,研究生思政教育全体人员能否有效地联合行动,关乎着全员育人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全员育人成效的关键性指标。

二、主体联动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现实困境

(一)同而不协:全员育人的效果偏离

同而不协是指研究生思政教育多元主体有共同的育人目的,但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联合行动而陷入了全员育人收效甚微的离散相态。换言之,同而不协就是研究生思政教育全员育人意识与行动相分离的实践样态。

同而不协是研究生思政教育全员育人的效果呈现。一方面,研究生思政教育各主体具有共同的育人理念。虽然高校各育人主体因分工不同而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但归根结底都指向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推进,研究生思政教育各主体基本具有共同的育人意识。另一方面,研究生思政教育各主体缺乏有效的联合行动方式。课程培养由专任教师负责,日常管理由辅导员负责,党建活动由党支部负责等。研究生工作划分带来明确的权责之余,也使得研究生思政教育各主体之间相距甚远。所以,虽然研究生思政教育主体能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实现育人价值,但在全员育人效果上却差强人意,时常面临着“与谁联动”“联动什么”和“如何联动”的实践困境。“协同育人”“多部门齐抓共管”等美好愿景也时常遭遇效果不佳的现实困境。

(二)齐头并进:全员育人的实践错位

齐头并进是指研究生思政教育主体不分先后地向研究生施展思政教育工作。它强调的是研究生思政教育主体同时、同步,不加以区分地行动起来去织密全员育人网络。

齐头并进是研究生思政教育全员育人的推进方式。在全员育人理念的驱动下,高校更加重视动员全体人员投入到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之中。特别是强调科研、教辅、管理和后勤人员等非教学人员要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岗位、各阶段和各方位上不缺位、不缺席,为研究生提供持续、全面的思政教育,以更好地推进“三全育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全员育人出现了一种机械化、扁平化、“一窝蜂”式的倾向。研究生思政教育为实现全员育人的场景,矫枉过正地忽视育人主体间差异化的地位和功能,片面强调各育人主体要行动起来;忽视人才成长的规律特点和不同阶段的现实需要,一味追求凸显全体人员共同育人的痕迹彰显,最终导致研究生思政教育全员育人陷入并驾齐驱的窘迫境地。

(三)等量齐观:全员育人的认识误区

等量齐观是指同等看待有差别的思政教育主体,即认为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等研究生思政教育主体具有同样的育人地位,应承担相同的育人责任,发挥同等的育人作用。

等量齐观是研究生思政教育全员育人困境的思想根源和深层原因。全员育人旨在改变以往高校各育人工作相分离,部门之间的联动性、协同性不足的状况,旨在打破众多育人主体之间相互分离、各自为阵的局面。强调各参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充分发挥所在岗位的专业优势做好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构建研究生思政教育“大思政”工作格局。作为专业性强的育人工作,研究生思政教育各主体承担着不同的育人职责,发挥着不同的育人作用。一旦忽视不同育人主体不同的角色和功能,以及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就容易产生“齐头并进”的全员育人实践,进而导致“同而不协”的实际效果。所以,当研究生思政教育急于突破“部门化”“孤岛式”的育人困境时,全员育人就容易过犹不及地落入等量齐观的窘境。

三、主体联动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出路

要破解研究生思政教育全员育人同而不协的困境,走出等量齐观和齐头并进的实践和思想误区,就必须充分认识研究生思政教育多元主体差异化的育人定位和功能,构建关系顺畅、科学合理的主体联动模式。为此,研究生思政教育要积极打造以研究生导师为核心,以研究生辅导员为主线,教学、学工、管理和教辅后勤等阵地的“1+1+N”主体联动模式,进一步推动全员育人落实落地,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育人实效。

(一)明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主体联动核心

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主体联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第一负责人。《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规定,研究生导师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既要给研究生以正确的思想引领,又要以身作则,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同时还要关注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这就决定了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业指导和思政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始终,关联着研究生培养的每一环节。并且,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接触和联系最为密切。所以,研究生导师必须强化全员育人主体联动的核心意识,承担核心责任。

研究生导师要在全员育人主体联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强化主体联动的责任意识和行动意识,提高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在完成主要工作任务的情况下,研究生导师要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项活动,如班集体建设、党团活动等,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其他环节,增加与其他育人主体联动、合作的机会。在协同育人工作中,导师扮演主导者角色,其他人员扮演协调者和配合者的角色。由此形成以导师为主,其他育人主体为辅的育人共同体。

研究生导师要在全员育人实践中形成主体联动中心。参与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其他育人主体密切配合研究生培养工作,形成与导师共同育人,向导师积极反馈的习惯。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其他育人主体要自觉形成同导师保持主体联动的意识和状态。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各育人主体尽己所能发挥能量。但这是碎片化的育人作用。所有育人的信息和功能最终要通过定期、定时的沟通和反馈集中输送到研究生导师处,形成系统化、体系化和整体性的育人效果。

(二)把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主体联动主线

除导师外,辅导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2]。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涉及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贯穿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所以,辅导员在全员育人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主体地位。

研究生辅导员要在全员育人主体联动中发挥主线作用。辅导员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教师,辅导员同导师、思政课教师一样肩负着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必须在课程教学、心理健康等方面予以研究生积极正面的教育引导。作为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必须在陪伴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扎实建设好研究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以及党团建设等思政教育主阵地。所以,辅导员要在工作职责范围内充分利用与学生交流、沟通和接触的机会,积极向研究生实施思政教育,努力成长为引领研究生思想道德发展的主心骨。

研究生辅导员要在全员育人主体联动中形成联动主线。“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全员育人工作中一直身处‘一线’”[3]。正因如此,研究生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工作职责覆盖范围广、工作线条持续时间长的优势,搭建研究生思政教育主体联动的主线平台。在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阶段,辅导员和不同育人主体联动,形成陪伴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全员育人主线。如在研究生低年级阶段,辅导员与专任教师主体联动,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高年级阶段,与学工队伍有效配合,在就业、毕业等环节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同导师、教辅、管理和后勤人员互通有无,及时沟通反馈,确保全员育人扎实落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和全方位。

(三)打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主体联动阵地

除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外,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主体都要增强全员育人主体联动的使命感和参与度,率先在各自岗位上建立育人点阵,再形成职能相近的联合行动模块,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主体联动阵地。

一是构建以专任教师为教学核心的主体联动阵地。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队伍的有效联动是全员育人实际效果的保障。所以,提升教师队伍主体联动的水平是切实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实效的关键。在主体联动视域下,研究生导师、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等专任教师要主动摒弃各自为战、机械衔接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导师的核心作用,联动其他专任教师形成思想共通、内容贯通、方法融通的思政教育教学团队,实现教育教学的全员育人效果。

二是构建以学工队伍为管理核心的主体联动阵地。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研究生班主任等育人主体要深扎各自的工作岗位,在组织和举办管理活动中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并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和导师。在学生工作队伍日常沟通反馈、定期召开大会的基础上,确保研究生管理工作无死角、一体化,构建多位一体的学生工作队伍主体联动模式。

三是形成以教辅后勤为服务核心的主体联动阵地。包括宣传部、图书馆和后勤处等非教学科研机构在内的教辅后勤部门是高校各项工作有序运转的支柱力量,也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不可或缺的主体。虽然教辅后勤人员不直接参与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但他们的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以提供服务的方式参与研究生思政教育隐性环境的塑造,对研究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有着潜在和持续的影响。所以,教辅后勤岗位的人员要强化主体联动意识,充分发挥所在岗位的服务育人作用,做到教辅“不辅”、后勤“不后”,围绕人才培养开展工作,为高校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全员导师研究生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V eraW an g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导师榜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