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康复实践技能课程中的应用

2023-02-17覃霞梁贞文毕霞李凯杨松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情景案例教学法

覃霞 梁贞文 毕霞 李凯 杨松滨

《技能综合实训》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必修的一门实践技能综合性课程,通过整合康复治疗学各亚专科课程模块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将真实临床康复案例与康复治疗技术程序相结合,以对患者实施整体康复为主线,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其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工作[1]。根据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2016 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后,在2017 级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将各亚专科典型案例结合临床康复治疗场景,采用课前预习、课中案例场景模拟、专科教师现场指导、课后总结、督促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等措施,探讨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促进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效果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康复治疗本科2016 级60 名学生为对照组,2017 级64 名 学生为试验组。纳入研究的124 名学生平均年龄为(22.00±0.79)岁,女生86 名,男生38 名。其中试验组平均年龄(22.10±0.81)岁,男生46 名,女生18 名;对照组平均年龄(21.90±0.66)岁,男生40名,女生20 名。两组学生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全部为康复治疗临床预实习期本科学生。(2)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1)不属于康复治疗本科临床预实习期本科生。(2)不愿意参加研究并签字。(3)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为128 个学时,以国际物理治疗师联盟(World Confederation for Physical Therapy,WCPT)培养要求为教学大纲,选取内外科、儿童、肌肉骨骼、神经四大系统常见典型疾病康复为授课[2],内容主要包括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相关康复评定和治疗技能操作、医患沟通技巧等。

两组学生各自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前的《技能综合实训》教学中分别采用两种教学模式:

对照组:2016 级学生在授课中采用“康复医疗机构见习+康复治疗基础理论回顾+基础技能操作”,课程内容和学时占比为:康复医疗机构见习50%,基础理论回顾串讲占20%,基础技能操作占30%。具体实施方法为:按照教学大纲内容要求,采用案例法传统教学模式,即授课教师根据每次课所要学习的案例,以问题为导向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学生进行课前准备[1,3]和到相关康复医疗机构见习,课中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回顾串讲,教师示教康复评定和治疗技能操作,学生操作和小组讨论[3]。

试验组:2017 级学生授课采用“康复医疗机构见习+康复治疗基础理论回顾+基础技能操作+案例情景模拟”,课程内容和学时占比为:康复医疗机构见习30%,基础理论回顾串讲占20%,基础技能操作占30%,案例情景模拟教学占20%。具体实施方法为:按照教学大纲内容要求,采用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由医院内临床各专科治疗技师长筛选临床典型案例,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到相关康复医疗机构见习,课中从患者康复病史采集、相关检查、康复评估、遴选适宜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效果评价、康复教育、出院医嘱等环节,设置临床康复实际场景,将康复程序、操作技能、人文沟通融入其中[4-6]。具体实施方法:带教老师遴选临床常见疾病为案例,课前发送给学生,使其能够对案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预习资料查找和到相关康复医疗机构见习,在课中对学生进行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5~6人/ 组,其中1 名学生模拟患者,3 名学生扮演康复治疗师分别对康复病史采集、康复功能评定、适宜康复技术选择并进行操作演练,1~2 名学生扮演观察者进行评价、补充,演练结束后小组成员再根据具体的案例以及演练期间所涉及的康复技能进行组内反思和讨论,教师现场指导,为各小组成员答疑解惑,并进行重点问题的再次梳理和讲解[6]。课后由讨论小组组长将课堂所学内容重新整理,发至班级群,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和共享,加深康复治疗临床场景的印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一般每节课针对1 个案例进行系统的训练。

分别在《技能综合实训》课程结课后对学生进行3 次考核,比较两个年级学生的考核成绩。

1.3 观察指标

以课程结束后考试成绩(理论考试、康复操作多站式考核)及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带教老师满意度、课程设计满意度)结果作为评价指标 。(1)考试成绩包括:根据大纲要求进行理论考试、操作多站式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理论考核(全部由专业课负责人从题库随机调出),包括两部分:客观题单选题,考核康复医学基础知识;临床案例分析题,模拟临床常见案例,设置临床问题要求学生根据症状、体征以及功能障碍的特点做出正确的评估和治疗方案。满分为 100 分,基础知识部分占 50%,分值为 50 分,案例分析题占50%,分值为 50 分。OSCE:依据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特点及实训条件、师资等,考核内容以康复治疗程序为引导,按难易程度和教学侧重点设置,共设置3 个大考站(10 个小考站):包含康复病史采集站(15 min)、康复功能评定站(15 min)、适宜康复治疗技能操作站(15 min),总用时45 min,满分100 分,其中教师评分85 分,观察者评分15 分。3 站的考核得分汇总为最后成绩。(2)教学满意度调查:自制课程满意度调查表对所有参与研究的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两部分:带教老师满意度、课程设计满意度,总分100 分,由学生对2 个内容进行评分,以85 ≤A ≤100 分表示优秀,75 ≤B <85 表示良好,75 分以下表示满意度差。满意度=(优秀例数+良好例数)/ 总例数 ×100%。(3)对试验组进行课程设计满意度问卷调查,课程满意度调查包括教学方法满意度、学习兴趣的激发、临床思维培养、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知识理解及应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在课程结束及实习中期进行两次问卷调查,了解试验组对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效果反馈,分为三种态度:效果明显、中立、效果差。

1.4 统计学方法

在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时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OSCE 考站设置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学生基础理论考核成绩及康复操作成绩

干预前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康复操作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试验组学生理论成绩及实操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基础理论考核、康复操作得分(分,)

表2 两组学生基础理论考核、康复操作得分(分,)

2.2 两组带教老师满意度和课程设计满意度比较

带教老师满意度和课程设计满意度评价中,试验组的带教老师满意度(95.1%)高于对照组(9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课程设计满意度(97.1%)高于对照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带教老师满意度及课程设计满意度调查

2.3 试验组对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效果反馈

对试验组进行课程设计满意度问卷调查,发现认为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培养岗位职业认同感方面效果明显的人数占比60.9%、临床康复思维能力效果明显的人数占比62.5%、爱伤关怀能力效果明显的人数占比57.8%、医患沟通能力效果明显的人数占比51.6%、理论实践结合能力效果明显的人数占比70.3%,尤其是培养团结合作能力效果明显的人数占比73.4%。结果见表 4。

表4 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课堂效果反馈 [名(%)]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进步和人均寿命变长,人们对康复服务和康复教育事业有了更高的期待。因此,如何应用更科学方法对康复治疗师进行有效的培养,提高其综合职业素养和学习效果显得迫在眉睫。而康复实践教学是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康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综合素质、使其向康复治疗师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其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其对未来将来岗位工作的认同感。目前,康复治疗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难点是康复治疗现状对医学生的综合知识要求不断提高,而教材内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普遍较低。也使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促进者的多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不同的方法,产生不同的教学结果[7-8]。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临床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针分析、讨论、思考后正确理解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方法[9-10]。情景教学法是对临床中真实的情景进行模拟,指导学生感同身受的对不同角色进行揣摩和现场扮演并解决临床状况的教学方法[11-12]。

本校开设《技能综合实训》课程旨在帮助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康复治疗学在校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开设的一门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它的发展是从单纯的基础操作逐渐发展到与临床康复案例相结合的康复学基础操作,再到现在的多亚专科临床案例模拟教学。以对患者实施整体康复为主线,通过整合心肺、儿童、肌骨、神经模块常见临床疾病康复治疗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将真实临床案例与康复程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其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工作[13-14]。

本文研究发现,在康复实践技能综合课上采用启迪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案例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法,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和临床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而对该教学法满意度高于传统单纯的案例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康复治疗专业实践技能综合课上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变,有助于培养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新鲜感和学习兴趣。说明将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强化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升综合能力,培养临床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职业认同感。本研究的教学法是将案例以情景再现和角色饰演的形式呈现在康复治疗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对不同角色(如功能障碍者、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家属等)进行揣摩和现场扮演并模拟解决临床出现的突发状况,故对教师及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其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精确把握知识点来构建典型、合适和能体现医学新进展的教学案例,并根据疾病的整体性原则围绕案例问题将知识点划分成具体任务来设计情景教学过程;二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很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及实施的方向,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优势在于贴近临床,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这种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提高,也提升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质量才会有质的飞跃,促进师资和学科建设,实现教学相长。

因而,在实践技能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康复临床评估和治疗技能的实用性、灵活性。加大了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思考空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初步形成临床康复评估和治疗思维能力,而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联合情景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分析临床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应看到《实践技能综合》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也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如过分依赖体现实践性的案例来教学,可能会忽视完整理论体系的建构,尤其是对疾病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忽视,将会导致本末倒置,偏离教学的初衷。因此,在实际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应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合理分配占比关系。

猜你喜欢

情景案例教学法
情景交际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楼梯间 要小心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