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TBL教学法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教学质量的影响

2023-02-17陆燕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实习生教学质量教学法

陆燕芳

临床医学为一门重视理论和操作能力的学科,而实习是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近年临床医学的实习生数量不断增加,且人们对医学服务的需求逐渐提升,导致带教师与实习生比例失调,带教任务繁重,教学质量不理想[1]。因此,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临床医学实习生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学生在学校通常以学习理论为主,故其实践能力主要源自实习经历,传统教学以教师教授为主,实习生多遵循带教师的意志进行学习,加之实践经验缺乏、高强度及教学效率,使得实习生对带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理解充分,且难以快速提高实习生体格检查、病史询问等技能,因此仍需进一步探寻更合理的教学方式[2]。改良基于团队的学习方法(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是以团队为核心,结合教师授课的新型教学模式,实习生在此教学模式下合作学习并发挥各自优势,有利于培养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目前已逐渐被用于临床培训工作中[3-4]。鉴于此,本研究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中采取改良TBL 教学法,旨在探讨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6 月—2020 年7 月本院新接收的轮转至呼吸内科的80 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所有实习生自愿参与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实习生分为两组。对照组40 名,男16 名,女24 名;年龄20~25 岁,平均(22.87±0.75)岁。观察组40 名,男15 名,女25 名;年龄20~26 岁,平均(22.83±0.77)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①初次进入医院实习,为临床医学专业,学历为本科。②所有实习均在呼吸内科轮转学习2 周。(2)排除标准:①不参加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考核者。②无法配合完成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者。③教学途中退出者。④入科成绩不合格者。⑤既往有精神病史者。⑥合并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带教老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将教材上的知识作为重点讲解内容。首先对实习生进行科室介绍;围绕呼吸内科常见问题授课,引导实习生主动思考,课后留下任务并请实习生自主解决。连续培训两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改良TBL 教学法进行培训:(1)组建小组:纳入带教教师准入制度,遴选热爱教学工作的主治及以上临床医师,经过院级及以上住培师资培训后成为实习医师带教教师。实习生4 人为1 组分组,使组员了解教学内涵、重点。(2)带教老师负责轮转至该治疗小组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传授和临床思维能力培训。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呼吸内科的实习期间纳为带教导师的协助管床人员,采用“放眼不放手”的原则,带教老师对其管理床位的病历质量和诊治环节全面负责。实习医师在实习任何环节发现的知识薄弱环节,由带教导师检验复习巩固的结果,由带教导师检验所配对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3)对每位实习生的性格、学习能力进行系统了解,依据成绩的高低完成分组。(4)教学组成员结合科室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嘱咐实习生提前预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寻找案例相关问题,课堂上由实习生自行讲述诊断和诊疗相关措施,教师进行最后总结,并及时指出实习生的错误。(5)每周对实习生进行测试,引入Mini-CEX 作为教学和评量工具,进一步了解实习生的个人特点与知识掌握情况,采取个性化带教,因材施教。(6)每周带教人员组织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问诊;组间可互相讨论,鼓励他人提出对该回答的疑惑,带教人员应积极鼓励实习生踊跃发言并给予相应的赞赏;小组测试时应由主治医生进行考核,结束后对答案进行详细解析,确保实习生可及时了解自身不足。(7)小组间可自行案例演练,扮演医生、患者等,增加实习生对各类疾病症状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能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了解各种患者的心理压力,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促进医患关系的稳定发展。连续培训两周。

1.3 观察指标

(1)教学质量:于培训两周时,由带教老师对教学质量评价,共包括理论考核、实践考核两大方面,其中理论考核采取闭卷的形式,包括基本技能操作、诊断学基础技能、急救技术以及生活管理4 个部分,每项满分25 分,总分100 分。操作考核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入(出)院记录书写、诊疗方案制定、医患沟通5 个部分进行考核,每部分满分20 分,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越好。(2)满意度:于培训2 周时,参照朱洁等[5]研究,自制教学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实习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该调查表克伦巴赫系数α 为0.844,包括学习兴趣、临床思维、规范诊疗流程、对知识理解及技能掌握程度、合作沟通能力5 个条目,每个条目20 分,共100 分。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60分≤得分<9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40×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教学质量比较

培训两周,观察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成绩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教学质量对比(分,)

表1 两组教学质量对比(分,)

2.2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教学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名(%)]

3 讨论

临床医学生经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已逐步掌握解剖、病理、诊断等医学基础理论,而实习是医学生正式投入临床工作的衔接阶段,在实习期间夯实医学基础知识、培养临床实践能力极为重要[6]。但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的参与度降低,且授课方式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将实习转变为第二次理论课堂,无法有效整合知识碎片,达到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目的[7-8]。同时,部分实习生反映长期理论知识教学较为枯燥,在临床工作中缺乏积极性[9]。因此,带教教师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探寻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实习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临床思维能力。

TBL 教学法优势在于改变了医学生在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的模式,使得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该教学法是在确定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独自思考能力;同时还可加强学生及师生间的交流,加强团体间的合作能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10-11]。而改良TBL 主要是针对TBL 教学方式的改良,将临床医学问题作为首要目标,是学生通过自学并由带教老师进行正确引导的教学方法,更适用于临床带教工作[12-13]。罗志平等[14]研究表明,病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TBL 教学能够进一步提升外科教学效果,学生对TBL 教学法满意度较高。

本研究中,观察组培训两周后考核成绩和教学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改良TBL 教学法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考核成绩,促进教学满意度提升。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实习生在校期间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传统教学的影响根深蒂固,因此,教学管理层面在实习生进入科室前于在岗前培训阶段引入TBL 教学理念,能够为投入临床做好准备。教师在课前为实习生讲述学习重点,指导学生在课下进行预习,有助于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15]。带教老师通过每周的个人测试增加对实习生的了解,更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及实习生满意度;且由主治医生组织小组测试,结束后对答案进行详细解析,通过主治医师详细解析,实习生可了解自身的不足,实习生在认识自身不足后可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16-17]。改良TBL 教学法中,实习生通过互相讨论能够有效激发对临床知识的兴趣,促使个人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室相关知识,在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问题,从而有效锻炼自主思考能力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提高个人理论和操作考核评分具有重要意义[18]。此外,实习生通过分组讨论并加强协作,能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且分工合作可促进实习生以更高效率解决问题,培养其团队意识,利于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进而提高实践考核成绩。同时,角色扮演能加强实习生对患者心理的理解,提高临床诊断分析和沟通能力。但TBL 教学模式往往要求带教老师熟练掌握此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教师备课时间,且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已经适应传统教学法,短时间内难以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允许实习生对改良TBL 教学法有一个适应过程,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学质量[19-20]。

综上所述,改良TBL 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

猜你喜欢

实习生教学质量教学法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浅谈心电图医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