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WG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2023-02-16常海龙王龙卞传飞肖健李保同

应用化工 2023年1期
关键词:嘧菌粒剂标样

常海龙,王龙,卞传飞,肖健,李保同

(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苯并烯氟菌唑,是由先正达研制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1],被广泛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亚洲大豆锈病等多种病害[2-6]。嘧菌酯,是由先正达开发研制的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7],可用于防治白粉病、锈病等几乎所有的真菌病害,使用方式多样,且对作物生长较安全[8-10]。目前国内已经有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原药和嘧菌酯与其他药物复配制剂的常量分析方法报道,但是对苯并烯氟菌唑和嘧菌酯复配制剂的分析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简单高效,精确度好,适用于同时定量分析该制剂中的苯并烯氟菌唑和嘧菌酯。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苯并烯氟菌唑标准品(≥98.0%)、嘧菌酯标准品(≥98.0%)、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WG(苯并烯氟菌唑15%,嘧菌酯30%),均购自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安捷伦1260型 Ⅱ 代高效液相色谱仪;Poroshell 120 EC-C18(4.6 mm×150 mm,4-Micron)色谱柱;EX224ZH电子天平;F-060S超声波机。

1.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检测波长220 nm,流动相为体积比60∶40的乙腈-0.1%磷酸水体系,柱温30 ℃,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μL。

1.3 测定步骤

1.3.1 标样溶液的配制 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的苯并烯氟菌唑标准品 0.005 0 g、嘧菌酯标准品0.010 0 g,加入20 mL乙腈进行溶解后用超声波机水浴助溶5 min,待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再用乙腈定容,摇匀后放置冰箱备用。

1.3.2 试样溶液的配制 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的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0.033 4 g(精确至0.000 1 g),加入20 mL乙腈进行溶解后用超声波机水浴助溶5 min,待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再用乙腈定容,摇匀后放置冰箱备用。

1.3.3 测定方法 用注射器移取0.5 mL标样溶液,过0.22 μm有机滤膜注入进样瓶,之后按照1.2节的色谱条件,待四元泵压力和基线趋于稳定,上机检测,连续进样,待相邻2针1.3.1节的标样溶液的峰面积值变化低于1.5%时,按照标样→试样→试样→标样溶液的顺序进样。在1.2节色谱条件下,嘧菌酯标准品的保留时间为2.963 min,苯并烯氟菌唑标准品的保留时间约为5.136 min。测定结果见图1、图2。

图1 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标样液相色谱图Fig.1 Liquid chromatogram of benzovindiflupyr· azoxystrobin standard sample

图2 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液相色谱图Fig.2 Liquid chromatogram of benzovindiflupyr· azoxystrobin 45% WG

1.3.4 计算 平均2针标样和2针试样中苯并烯氟菌唑(或嘧菌酯)的峰面积,试样中苯并烯氟菌唑(或嘧菌酯)的质量分数(W2,%)按下式计算:

其中,A1、A2分别为标样和试样中苯并烯氟菌唑(或嘧菌酯)峰面积的平均值;M1、M2为标样和试样的质量(g);W1为标样溶液中苯并烯氟菌唑(或嘧菌酯)的质量分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用注射器移取0.5 mL的苯并烯氟菌唑和嘧菌酯标样溶液过0.22 μm有机滤膜注入进样瓶中,在190~400 nm的波长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获得苯并烯氟菌唑和嘧菌酯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图3)。发现苯并烯氟菌唑和嘧菌酯在200~240 nm处同时有较大吸收,因此综合考虑选择220 nm作为检测波长,在该波长下杂质和各组分能够很好分离。

图3 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紫外吸收光谱图Fig.3 UV absorption spectrum of benzovindiflupyr·azoxystrobin

2.1.2 流动相的选择 通过反复测试不同体积比的乙腈-水/0.1%磷酸水、甲醇-水/0.1%磷酸水体系来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并测试柱温和流速对峰面积以及保留时间的影响。

经过测试发现,柱温对待测样品峰面积以及保留时间的影响较小,不对其进行单独讨论;不同的流速对出峰时间的影响为:流速越小,苯并烯氟菌唑和嘧菌酯保留时间越长;当乙腈溶液作为有机相时,组分与杂质分离效果更好,杂峰更少,有效成分的峰面积更大,峰形更好;以乙腈+水体系为流动相,峰形会出现拖峰情况,为了得到更好的分离效果和峰形,将水相更换为0.1%磷酸水,并对其体积比进行优化。

最终确定色谱条件为:220 nm的检测波长,30 ℃ 的柱温,体积比为60∶40的乙腈-0.1%磷酸水体系,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μL。

2.2 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性

制备质量浓度梯度为0.01,0.1,1,5,10,50,100(0.02,0.2,2,10,20,100,200)mg/L的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标样溶液。在上述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以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标样溶液的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标样溶液的色谱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图4、图5)。

苯并烯氟菌唑在0.01~1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35.114x-2.822 5,R2=0.999 9;嘧菌酯在0.02~2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41.967x-7.984 7,R2=0.999 9。该方法可用于分析和检测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图4 苯并烯氟菌唑标准曲线Fig.4 Standard curve of benzovindiflupyr

图5 嘧菌酯标准曲线Fig.5 Standard curve of azoxystrobin

2.3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从同一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中取5个样品,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待四元泵压力和基线趋于稳定后进样测定,通过计算得到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的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见表1)。苯并烯氟菌唑和嘧菌酯的标准偏差分别为6.86%和5.32%,变异系数为0.46%和 0.18%,变异系数均符合CIPAC的要求(<1.71%),证明该方法精密度高。

表1 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精密度测定Table 1 Precision determination of benzovindiflupyr·azoxystrobin 45% WG

2.4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

采用加标回收法,准确称取5份已知含量的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试样置于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苯并烯氟菌唑和嘧菌酯标准品,按照上述色谱方法分析,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苯并烯氟菌唑的回收率为98.97%~100.12%,平均回收率为99.49%;嘧菌酯回收率为98.36%~99.95%,平均回收率为99.18%。

表2 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准确度测定Table 2 Accuracy determination of benzovindiflupyr·azoxystrobin 45% WG

3 结论

(1)使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以体积比为60∶40乙腈-0.1%磷酸水体系为流动相,流速为 1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20 nm,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测定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WG中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2)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能使苯并烯氟菌唑和嘧菌酯有效分离,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适用于45%苯并烯氟菌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的定量分析。

猜你喜欢

嘧菌粒剂标样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钢中硫元素时分析精度降低的原因探究和问题改善
自制标样提高X射线荧光光谱仪压片法曲线的准确度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8%嘧菌酯·22%霜脲氰悬浮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嘧菌酯与稻瘟灵复配防治稻瘟病
10%多杀·甲维水分散粒剂防治青菜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250g/L嘧菌酯悬浮剂对不同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