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寔的另一面
2023-02-15王文昌
文/王文昌
陈寔,字仲弓,少有大志,“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时值东汉乱世,诸葛亮所谓“叹息痛恨于桓灵”之时,陈寔精于自修,凛然面世。《世说新语》形容陈寔“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世称“文范先生”。
我对陈寔仰慕已久,很早就写过一篇文章《叹为观止的古人遗风》,文章中浓墨重彩的主人公就是陈寔。史书上记载,陈寔在乡间,以德行著称于世,乡人之间偶有争讼,都去求陈寔判正曲直,无论得失,退无怨者。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近读范晔《后汉书》,更加全面了解陈寔的一生,对陈寔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看到了陈寔道德优长之外的“另一面”。
陈寔虽然德为人范,但并不恃才傲物,而能在化风成俗中与世推移。当时,宦官专权,把持朝政,清正之士羞与为伍,多避而远之。他在窦武手下任职的时候,中常侍张让之父死了,归葬颍川,当时名士没有一个前往吊唁,“张让甚耻之”。
此时的张让手眼通天,炙手可热。天下名流只图一时“洁身自好”的痛快,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得罪权贵,后果会很严重。你把仇恨的种子埋下去,总有一天会演变成一场灾难。陈寔没有这么做,《后汉书》记载了四个字:“陈寔独吊”。
不久,第二次党锢之祸汹涌来袭,宦官开始诛杀所谓的“清流党人”,血淋淋的屠刀举起来了。陈寔从中奔走斡旋,张让感激陈寔吊唁自己父亲的举动,给了陈寔很大的面子,许多名流因此免遭监禁、杀头和灭族。
《论语·子罕篇》有一段精彩的话:“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何为“立”?修道而能立定根基也;何谓“权”?推行大道而能通权达变也。《孟子·离娄上》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对“立”与“权”做了很好的诠释。齐国有位著名辩士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这是礼法吗?”孟子回答说“是”。辩士又问:“那如果嫂子溺水,可以用手去拉她吗?”孟子说:“嫂子溺水而不出手相救,那就无异于豺狼了。”随后孟子说出了那两句著名的话:“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可见,人既要在日常中笃志守礼、刻刻自修,又要在“礼”的规范与“义”的冲突中通权达变。有“立”有“权”,方能应对复杂的人世,行稳致远,实现更加高远的人生价值。
陈寔笃志于仁,不然不会有如此之高的海内威望。但是,更让我佩服不已的是陈寔的“智”,在仁的坚守之中不忘权变,所以,他能在乱世中以一己之力拯救诸多善良之士免遭残酷的迫害,这是多么大的功德!
《庄子》有言:“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陈寔深得生存的智慧,乱世之中既不屈节,亦不凝滞,善始善终,年84岁无疾仙逝。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陈寔做到了。
范晔在《后汉书》里评价陈寔“进退之节,必可度也”,确实说到了点子上。可立可权,才能坚定操守,济世救民。相反,不辨形势,一路“立”下去,就像明朝的方孝孺,站在了道德的高地,诛连“十族”,873个生命顷刻间烟消云散。
读完《后汉书》,我想到了两句话:陈寔可谓高人,范晔可谓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