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辅图书内容质量现状及高质量发展策略探析

2023-02-14逯春辉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

摘要:从出版业发展看,全国580家出版社中,有530家出版社在出版教材教辅,教材教辅利润占国内出版产业总利润的60%以上。但在教育出版中的教辅这个庞大分支上,70%以上图书是由民营书业出版发行,由出版社独立开发且形成规模的不多。这样的大环境降低了教輔图书领域的准入门槛,并且受出版周期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教辅图书的内容质量不高。当前,教材出版已经以融合发展为契机,走在为校园提供全方位知识服务的前列,与此同时,教辅图书除了在编校质量上有了一定的提升外,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与教育发展不同步等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章从教辅图书内容质量现状出发,找出限制内容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并从作者团队的维护、教辅出版单位观念的转变、出版政策的支持等角度,为教辅图书内容质量的提升建言献策,旨在创造更加积极向上的教辅创作环境,助力教辅图书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教辅图书;内容质量;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政策

中图分类号:G23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1-0209-04

教辅图书作为教材的重要补充,在教、学和家庭辅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教师的教来说,教辅图书有讲义的属性;对学生的学来说,教辅图书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过程中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对家长来说,教辅图书是帮助他们进行家庭辅导的第一手资料。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辅图书都能实现这些功能,绝大部分教辅图书的内容质量都不容乐观。

(一)知识点讲解:质量好坏靠运气

知识点讲解是教辅图书的核心模块,也是最难把控质量的模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作者写稿也是如此。知识点讲解受作者本身对知识点(或学科)的认知程度及作者的表达能力、写作态度、写作状态、写作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个模块没有质量标准,也很难设置标准(体例上的标准事实上都是对呈现形式的要求以及对该模块功能定位的描述)。

近几年,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教辅图书的审查力度,但审查的重点放在导向性、编校质量、印刷质量等方面,在对具体知识的讲解方面,还缺乏比较深入的审核。教辅图书与教材最大的不同是,教材会有多轮专家对内容进行审读和修改,而教辅图书通常只有三轮编辑的审读,即一本教辅图书中知识点讲解的内容质量几乎完全由作者决定,甚至是靠运气。

(二)习题:学生不能承受之重

“高考六门学科,高中阶段光教辅书就多达144册(还不包括高三总复习时的资料),其中习题大量重复,高中生作业负担重,苦不堪言。”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黄冈市教育局局长何兰田建议,“压缩高中教辅书中不必要的重复内容,将页码缩减60%,以减轻学生负担”。这一建议反映了教辅图书习题方面的现状。

做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关于“做几道练习题能够达到训练目的”这个问题,几乎没有编辑(或团队)研究或评估过。现实状况是,一节课(或一个知识点)配备多少练习题取决于体例要求和印张要求,且通常以“宁肯多不能少”为原则。而对学生来讲,他们手里每一个学科的教辅都不止一本,当每一本教辅都本着“多几道题无妨”的想法,多个学科、多本教辅一起给他们增加的压力便不再是小数字。

对此,作者、编辑都应该反思,被家长抱怨最多的“孩子作业太多做不完”现象,他们是不是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呢?

(一)作者方面的主客观原因

1.客观原因——表达方式和知识点边界

(1)知识点讲解——会教的老师不一定会写。教辅图书作者多为一线教师,他们的强项在课堂授课上,而写稿与课堂授课最大的区别在于写稿时没有学生的实时反馈。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情的微小变化或师生互动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问,然后通过改变语气、语速、重音、用词等手段,便可较容易达到教学目标。而写稿是一场无声的教学活动,“台下”空无一人,但作者却要像“台下”坐满了学生一样去表达。

(2)基础教育阶段,知识点的边界不易把握。越是基础学段,知识呈现的边界越小,这既考验作者的表达能力,又考验审稿编辑的专业素养。

比如物理学科中“功”这个概念,在初中阶段只要求计算力和距离同方向的情况,即“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而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后,很快就会学到,当力的作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形成一定角度时(只要不垂直),这个力也在做功。因此,关于“功”这个知识点,在初中阶段,不论是课堂授课中还是教辅图书里关于它的讲解,每一句话都要仔细斟酌,因为稍有不慎就会给学生留下“只有当力的作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做功”的错误印象。

2.主观原因——创作动力不足

(1)教辅图书几乎没有全职作者。如前文所述,教辅图书作者多为一线教师,除本职教学工作外,他们还有相应的教研任务及学校日常事务性工作,编写教辅图书这项工作要靠他们挤时间来完成。对大多数作者来讲,能够汇编完成且基本符合出版单位的体例要求已属不易,原创、写精品对他们来讲“不可望”更“不可及”。

(2)教辅图书无法给作者带来荣誉感。调研发现,家长在带领孩子挑选教辅图书时,首先是参考同学或其他家长或某些媒体的推荐,其次是看出版社,然后看定价,唯独没有人关注这本书的作者是谁。行业内也如此,鲜有某个作者因某册教辅图书写得好而得到行业或读者的高度赞誉。因此,在占据同样多精力的情况下,一线教师更愿意去做教研、开课题,获得实实在在的荣誉。

(3)稿酬制约了优秀作者的积极性。与出版业其他类别图书相比,教辅图书的稿酬明显低得多,如果出版单位将写作任务委托给地方的教辅图书工作室等文化机构,去掉工作室的运营成本,真正执笔的作者拿到的稿酬就更少了。同时,教辅图书都是一次性付酬,后期如果这本书卖得好、口碑好,与作者几乎无关,而如果卖得不好或口碑差,作者也不用承担责任。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优秀作者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创新难度大

1.教辅出版独有的资源共享模式

多年来,教辅出版的“新鲜血液”都来自中高考试卷。每年中高考结束,有新意、有创意的题目(简称“新题”)会被迅速收录到各册教辅图书中,作为最新版本的标志。这股“新鲜血液”对教辅图书领域整体内容的更新起到了积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主要作用,但对解决教辅图书的同质化问题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因为每一个作者、每一本书稿都在引用这个资源。

2.原创内容得不到保护

原创、独创需要作者时刻保持对世界的洞察力,及时把学科知识关联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来,这需要能力,也需要耐心、积累,更需要教辅出版单位的决心。当前,有很多出版单位在努力进行尝试,比如拨专款用于对原创内容作者进行奖励,但面临的问题与中高考题一样,原创成果很快会被无偿共享。

3.创作时间过短

教辅图书对发行渠道的依赖性强,而发行渠道又对上市时间点有严苛的要求[1]。这一原因导致教辅图书的“生长”周期非常短,一套教辅图书(配齐各版本、各学科)从策划到出版通常不会超过一年半(而一套教材的开发一般需要3~5年),再去掉固定的留给审校的时间,分配给体例策划和作者写稿的时间就更少了。

(三)编辑能力有限、精力不足

1.编辑审校任务繁重

教辅编辑的审校任务普遍比较繁重,尤其是民营书业的编辑,他们要处理同一学科下配套各个教材版本的全部教辅。并且因教辅图书独有的春秋两个上市旺季的特点,以及不同学科之间很难协作等,具体到每一个学科,为数不多的几个编辑在审校稿件之余还要处理诸多日常事务,很难有多余的精力就某一本书稿的细节与作者进行反复沟通。

2.编校质量和内容质量难两全

教辅图书除了有教育属性外,还有出版属性,对编辑来讲更大的考核是差错率。近几年,教辅图书在编校质量方面有了明显改善,题目错误、答案错误、丢失答案以及错字、重题等差错数量都明显减少,一些品牌类教辅甚至自行设计了一系列关于编校质量检查的制度和方法,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课一练》等。但在当前教辅出版环境下,尤其是民营书业,编辑在对编校质量和内容质量的把控上很难做到两全,即他们基本能够保证书稿的编校质量,但对内容的改善力度微乎其微。

(四)发行对创作的束缚

1.出版單位对书稿的“绝对领导”

教辅图书与文学、学术类图书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教辅图书是先有体例,然后作者按照出版单位的体例来写稿,在出版单位与作者之间,出版单位起主导作用,即约束并考核作者的是出版单位而非读者。这种现状导致作者写稿时考虑的首先是满足出版单位的要求(体例、印张以及来自发行方面的各种要求等),其次才是内容质量。

2.套系化要求将好书稿挡在了门外

在编辑拿着体例寻找好作者的同时,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的是一线教师,有的是教研员,有的甚至是已经退休的名师,他们手中有自己多年研究、积累整理成的书稿(如讲义、易错题集等),希望通过出版的方式分享出来,但往往没有出版单位会接收。这些书稿的最终出路通常是作者自行打印、装订,以非出版物的形式将他们的心血馈赠给自己的学生或刚入职的新教师。他们大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不为名利,只想将自己的经验和理念传递下去。

这类书稿不易被接收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属于教辅但又不成套系,即配不出全学科,按教辅图书的发行规则,这样单独一册的书无法进行推广;二是教辅图书不是常销书,其生命力极有可能只有一个秋天或者一个春天,这也形成了当前教辅图书发行的“快餐模式”,而这类书稿显然难以适应这种模式。

事实上,只有教辅在强调套系概念,其他教育领域,不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校还是教材开发,都是以学科为单位。以教育科学出版社为例,高中阶段的教科版教材只有物理、体育、信息技术、英语四个学科,但每个学科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品牌,连同对应的教师用书一起,每年都有较大的发行量,在业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应该承认不同的出版单位通常会有自己的强势学科,教辅出版也如此。强行按套系进行开发和发行,各个学科之间势必互相牵制,导致有些学科要削足适履,有些学科要画蛇添足,甚至有些学科只是滥竽充数。

(一)创建(维护)一流的作者团队

“教辅图书”四个字,“图书”决定了知识的载体,“教辅”(即“辅助教学”)才是其核心功能。能够实现这一核心功能的只有作者,由奋斗在教育一线、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师及教研员们,通过笔尖或键盘把知识落实到纸面[2]。如果说“一本教辅图书的内容质量不够好是因为作者不够用心”,有时太过片面,编辑出版工作者应该更多地思考“我们为作者做过什么”“我们这个行业能够给予作者什么”。

1.不要让体例困住作者

为充分体现产品的特色及理念,出版单位通常会在体例策划、研讨、论证上投入大量精力,甚至会专门组建一支团队从事策划工作。但无论什么样的体例都需要作者去逐一落实,用太多的口舌论证某一个板块存在的价值,不如请作者来说一说或者让作者写稿试试看。

在教辅出版中,作者既是作者,又是读者。新策划的体例好不好写,作者知道;按这套体例写出来的书好不好用,作者也知道。因此,应正视作者对体例的褒或贬,如果始终抱着“甲方”的态度要求作者必须按照体例写稿,导致作者被体例困住,那么写稿就变成了做任务,作者会逐渐失去创新的动力。

2.结合教学任务细化作者的写作进度

教辅图书作者,即一线教师,对他们来讲最舒适的管理方式就是他们熟悉的方式——课程表思维。一周的时间里,哪一天的哪几节课要给哪几个班级上,到了哪一周课程进度要到哪里,在这些方面教师从来不会出错,即使遇到困难,他们也会想尽办法自行协调或克服。

借鉴这个思维,编辑可以与作者一起,首先通过课程表分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含备课和批改作业等),找出每周相对空闲的时间段,把这个时间段固定为写作时间,然后在此基础上规划写作进度,即编制写作时间表。写作时间表具体到每周的哪几天的哪个时间段用于写稿,对应某一周(或某一个月)要完成哪些章节的写作任务。编辑要积极配合作者,当作者完成一部分章节的创作后,编辑要尽可能做到及时反馈,这既是对作者写作的一种激励,又可以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免后期问题的积累。

当有一天,写作任务完全融入作者(教师)的日程安排,写稿像批改作业、批改试卷一样变成作者工作的一部分,作者就能始终保持平和、愉悦的状态,有条不紊地安排教学任务、写作任务以及生活、兴趣爱好等,这对写作进度和内容质量都是一个保证。

3.提高优秀作者的稿酬

教辅出版单位应改变稿酬“一刀切”的模式,在充分评估作者能力和写作态度的基础上精选出优秀的作者(或团队),并将稿酬分配向优秀作者(或团队)倾斜。另外,出版单位要扩大编辑队伍,实现编辑与作者的直接对接,从而简化稿件创作过程中的层级关系,这一点也很重要。总之,确保作者的劳动和奉献在物质方面有合理回报是维护优质作者团队的重要途径。

4.扩大“搜寻”范围,壮大作者团队

首先,尝试开发全职教辅图书作者。这里的“全职作者”是指有多年教学经验、热爱教辅图书写作事业且责任心强、时间管控良好、可以把教辅图书写作当作第一职业的人,如退休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正规教育培训机构的优秀教师及教研人员等。这些作者的时间相对充裕,有足够的精力去思考、规划一本书的写作,对待写作的态度更多是“写一本好书”而非“完成任务”。同时,因为在出版和教育领域都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人脉,他们还对图书的体例设计、审读要求、装帧、市场推广等有独到的见解,即除了写稿外,他们还可以参与开发、创作、推广等每一个环节。

其次,扩大“搜寻”范围,到高等师范院校里开发作者。当前,在教材编写、基础教育科研等领域,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已经是一股重要力量,但在教辅图书领域还鲜有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参与。未来,随着教辅图书内容质量、社会地位的提升,建议由重点出版单位牵头,将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聘请到策划、编写队伍中来,充分利用高等师范院校的科研力量、教育资源、学科优势,多维度提升教辅图书内容质量。

5.定期组织作者交流、学习

出版单位定期组织作者开展线上、线下的交流、学习,让来自不同区域的作者聚在一起相互沟通、相互激发,从出版和教育研究的角度拓宽彼此的视野,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沟通指正……这样的交流和研讨,既是教辅出版的盛会,又是关于学术、学科的盛会,对编辑和相关工作人员也是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

出版单位如果能像爱护员工一样爱护作者,让作者与出版单位共同成长、共享荣誉,从小的范围说,提升出版物的内容质量便提升了经济效益,从大的范围说,出版单位与作者的良性互动,造福的是整个教輔图书领域和国家的教育事业。

(二)教辅出版单位要紧跟教育发展步伐

1.将编辑培养为双料人才

教辅编辑既是出版工作者,又是教育工作者。合格的教辅编辑要经常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走进校园,走进教师的办公室,走进课堂,用出版的视角观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精准记录教辅图书在教和学过程中的若干个切入点……这样的实地调研,能够对现有出版物的修订和新选题开发起到决定性作用。

同时,只有经常进课堂的编辑,对本学科的思想、理念才能逐渐靠近一线教师(即作者)。当编辑能够与作者就学科方面的问题处于同样(或相对接近)的高度进行对话时,与作者的沟通障碍便荡然无存,如此编辑才能真正发挥纽带的作用。

2.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纲,优化选题方向

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学了知识或技能之后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特别强调核心素养,并且以核心素养为纲。在基础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应该只局限在教材和课堂上,教辅图书作为教育出版的“半壁江山”,应主动扛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面大旗,这也是教辅出版在社会效益角度应该做的努力。

另外,教辅出版单位应定期审视自己的选题结构并及时进行优化。比如,早在2018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就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2021年的“双减”政策中再次明确了减负要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超前超标培训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3]。同时,结合“双减”政策可以看出,满足个性化需要、有较强针对性、非学科性的辅助教学出版物会在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充分利用新技术,做好数字资源库建设

仓里有粮,才能心里不慌。按互联网思维,对教辅出版单位来讲,“粮”是知识储备、素材储备,“仓”则是能让编辑和作者快速、准确调用资源且资源的安全性有保障的平台。“粮”要定期更新,由编辑牵头、作者主创,重点要对原创进行鼓励;而在规划设计“仓”的时候,要考虑到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还要考虑到与其他“仓”的对接,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座又一座的教育资源“仓”连接起来,每一个资源都带着自己独有的标签,形成真正的资源共享格局。

教育出版进一步与教育和科技融合,提供融媒体形式的教材教辅,即加强数字学习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创新教育知识服务等已成为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4]。

(三)出版政策对教辅出版的支持

首先,建议从制度、政策等角度细化对原创内容的保护办法,使作者(或教辅出版单位)有动力开发更多的原创和精品内容,这也是解决教辅图书同质化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其次,针对教辅图书,政策上更多是针对编校质量、印刷质量不合格的惩罚,而缺乏对优质出版物的奖励,最终导致销量成了评价教辅图书内容质量的唯一标准,这对教辅出版生态结构的改善非常不利。

最后,加强对从事或参与教辅图书出版的文化公司、图书策划公司的管理,提高行业入门标准,严格审核从业人员的学历、专业、职称(提倡编辑持编辑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双证上岗),建议对包括民营书业在内的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经历、政治面貌等提出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

应在保障编校质量、印刷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教辅图书内容质量,强化教辅图书的助学价值和育人功能,引导教辅出版去芜存菁,走精品化道路。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社会效益意识,以服务祖国的出版事业和教育事业为己任,全心全意服务读者——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李航.从教辅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谈教辅编辑的营销优势[J].文化产业,2021(19):164-165.

[2] 章慧敏.浅谈教辅图书出版的发展路径[J].出版参考,2021(3):75-77.

[3] 李兵,蒋海鸥.“双减”政策带来新机遇 教辅出版开拓新出路[J].出版广角,2021(20):6-8,51.

[4] 罗文心.促进教材深度融合 推动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2-11-15(05).

作者简介 逯春辉,本科,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2020最美的书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2018年最美的书
论构建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编辑出版人才体系
中国最美的书
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关于印发《出版单位变更资本结构审批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第四届中国工程咨询行业十佳报刊、十佳报刊提名奖及优秀报刊出版单位评选情况的说明
出版单位融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