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个体行为塑造探析
——以课堂行为为例

2023-02-13常娉婷

山西青年 2023年23期
关键词:老师课堂教师

常娉婷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现在,大学生群体以“00 后”为主要群体,相比而言,他们与“90 后”“80 后”无论是在价值观还是行为特征上均有不同特点,其课堂参与行为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据了解,目前大学生群体的课堂参与行为整体来讲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重点关注,以下将列举部分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并给予相应对策。

一、大学生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视角

1.大学生纪律意识不强,手机依赖明显

在课堂上,迟到、早退、睡觉、聊天等行为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不带书本,仅带着手机去上课的现象[1]。这一部分学生完全无视规矩、纪律的约束,随心所欲做众多与课堂无关的行为,不仅不尊重课堂,不尊重教师,更是忽视学生这一身份的责任与义务。手机的定位从“工具”变成了“玩具”。有的大学生对于各类手机软件的痴迷程度,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与学习状态,形成不良生活习惯。

2.学生缺乏课堂参与度

从不主动坐在靠前位置、下课时间准时离开教室以及被动参与课堂互动,内部动机不强等现象在大学课堂中十分常见[2]。于前排位置而言,年级越高现象越明显,多数是由于学生担心被提问,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时容易被发现或是方便从后门逃课等;下课准时离开教室看似没有问题,但实则反映出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没有个人思考和理解,为完成上课任务而上课,因此不需要与同学交流课堂知识、与老师沟通自己的想法或不解,到点就走;被迫参与课堂表现为当老师提问时学生鸦雀无声,而老师不论是为提醒学生课程进度、希望能够通过互动来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还是通过此方式来间接考勤,都会无奈选择强制点名。

3.大学生性格与能力欠缺

第一,课堂上存在学生上课时不敢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害怕成为同学及老师关注的对象。这会导致学生即使有想法有思考,但在互动时还是会选择沉默,逃避被关注。第二,能力欠缺,很多学生都存在一个问题,即有时候不愿意学,有时候不想学,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不知道如何学。部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没有系统性、连贯性,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和具备必要的学习能力,为之付出努力但难以获得相对应的收获,导致知识掌握薄弱。第三,知识学习缺乏深度和高度,缺少质疑和批判精神,对于老师的敬畏让学生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去质疑老师。

(二)教师视角

1.纪律意识淡薄

教师作为课堂的核心所在,对课堂纪律和教学质量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但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提前下课、随意观看手机或接听电话、上课跑题,讲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东西、上课时间安排学生进行自习而本人却不知去向,以及随意更换课程等行为,这都是漠视纪律、规矩所带来的结果。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典范却漠视纪律,为学生带来的引导作用是负面的、错误的,导致了学生对于纪律、课堂的轻视。

2.轻视素质培养

教师在课堂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学生素质培养。部分教师对学生在课堂“隐形逃课”行为,即低头玩手机、心不在焉、睡觉等视而不见,因为这部分教师认为只要不影响当下的课堂教学即可,或仅仅把完成一节课堂作为任务,重进度轻质量,而不去及时纠正这些“隐形逃课”的行为。教师只注重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而忽视学生素质教育是现在很多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之一。

3.忽视备课重要性

在课堂中,有的教师经常需要自己在课堂上先行浏览教学内容后现场讲述给学生,由此导致的问题是教师的知识传授不具备连贯性。甚至部分教师上课时出现了“念课件”的情况,学生对此有意见,这种照本宣科式的讲课方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授课时存在教学方式老套,教学设备操作不熟练,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甚至对于最新的政策的了解比不上学生。现有的很多学科对于最新政策、时事有着高度敏感性,例如会计学科中会计准则的不断变化。这些问题充分说明部分教师在课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

二、影响大学生课堂的因素

(一)学生视角

1.兴趣点与状态

兴趣点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课程是否有好奇,以及在上课前对于这一课程的知识储备有多少。若充满兴趣,自然而然会选择参与课堂中,学习自己的兴趣点,反之则会出现“隐形逃课”等问题。学习状态一般会表现为正向的满足、兴奋或是负向的困顿、排斥等。不同的状态会为大学生课堂参与行为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若是对于课程表现出正向的状态,说明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满足感,也会令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反之则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沉默寡言、应付了事。

2.学生性格与自制力

性格对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有着最直观的影响。性格外向的学生在老师授课时会与老师积极互动,无论是眼神还是语言,他们热衷于表达自我;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即使被点名或有观点希望发表,但也不会主动参与互动中去,只会随声附和或点头赞同,而一旦被老师注意也会下意识否认或逃避。自制力强的学生,难以被周围环境、人物、事物所影响,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而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则容易受周围同学影响,失去自己的判断,产生从众心理。

(二)教师视角

1.能力水平与授课方式

教师的专业素质、知识储备、授课方式以及考查方式都会为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带来最直观影响。若教师的个人水平较强,学生会去崇拜、追随甚至是模仿,从而提升日常教学的参与度、专注度;而授课方式多样,并且针对不同课程采取恰当的授课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课程参与度。

2.个人影响力及课堂氛围

具有强烈个人魅力的老师通常会吸引学生的关注从而使得学生去聆听教学内容,积极参与课堂;强大的个人魅力也会与学生轻松达成良好师生关系,致使学生在面对教师时会减少心理负担与压力,课堂上会选择主动参与,积极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3];课堂氛围也是影响学生课堂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更愿意参与那些轻松愉悦的、无压力感的课堂,而并非死气沉沉、压迫感强的课堂。

(三)学校视角

软件硬件共同进步,在精神上打造适宜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教学氛围,在物质上提供最新教学设备、最全面的信息数据都能够给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带来极大的影响。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良好环境能够使学生爱上校园、在校园中放松身心,降低学业压力。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勇于表达自我,学会讨论与合作,通过沟通来激发灵感,加深思考。最新的教学设备能够为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便利,同时通过多元化的课堂传授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活跃课堂氛围,以此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

(四)家庭视角

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家庭为其带来的影响是最根深蒂固的,不同的教育方法所造就的学生性格大有差异。通常强调民主的家庭所教育的孩子往往能够积极表达想法,善于沟通,也因为民主家庭的家庭关系相对和睦,学生表现也更为自信、大胆,希望与老师、同学们在课堂上互动。而一言堂的家庭环境所教育的孩子通常比较胆小、怯懦,没有自己的主张与坚持,不擅长与人交际,也不希望在课堂上受到他人的关注,会因关注的目光而感到无所适从。

三、改进课堂行为的对策建议

(一)学生视角

1.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作为学生,首先要做到遵守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做与课堂无关的行为。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教师课堂教学,对提出的问题以及不足进行独立思考,摆脱手机带来的惰性,并且发现问题时及时提出,与老师、同学积极沟通,不怕失误、直面失误,克服心理障碍。

2.确定学习目标,充实自己

不能忽视学习的重要性,模糊其意义,明确自己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拒绝浑浑噩噩,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不再做什么事都浮于表面,学会深入思考。同时丰富自身的课外生活,将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其他有意义的事件中去,不断提升自己、升华自己,而不是整日沉迷手机。若我们意识到自身心理或身体状态出现了问题,应积极寻求医生或心理医生或老师、同学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心理问题,不要回避、羞耻,而是积极应对,主动寻求帮助。

3.调整心态,规避不良效应

作为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心态问题要格外注意。心理脆弱是现在有些大学生常见的状态,一点打击都会令其心态波动,状态低迷,认为他人看待自己戴有色眼镜,这时要学会能够保持清醒,学会自我调整,接受良性信息,减少同侪效应对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克服从众心理、抱团行为,坚定自己的主观判断,不随波逐流,提升自信、端正态度、勇于直面失误。

(二)教师视角

1.从教师自身角度

教师是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自己的每一节课、每一位学生负责。只有保持这样的态度,才会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真正做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保持一个良性的课堂环境。

2.从教学方式方法角度

洞察学生的需求,维护学生的学习思维和主观动机,将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注重观察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作为判断标准,及时运用积极强化与惩罚,奖惩分明且及时,将效应发挥到最大,借此增加学生课堂主动参与行为;适当运用不同教学手段如“翻转课堂”等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通过交换课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熟练使用教学设备,了解学生诉求后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内容与节奏,结合时代特点,增加课堂趣味,利用新兴文化,如短视频,从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疑惑点切入,参考在学生中受欢迎程度较高的电视剧、话题、歌曲等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多元化教学需求。做到课程联动,制定学期大作业,给予学生一定任务,通过让学生完成作业而达成目标,获得专业知识与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热情。

3.从课堂管理角度

管理学生课堂参与性,保持课堂环境的整洁与秩序,明确对学生的行为要求,及时制止和处罚违反纪律、规定的学生同时也要做到及时奖励表现优异、突出的学生,奖罚分明,学生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被改变。建立良好学风与班风,允许学生参与课堂参与性的管理,共同商讨课堂规范与制度,逐步实现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自我管理[4]。

(三)学校视角

1.出台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明确课堂行为规范,严格监督执行,长时间后学生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减少对于规章制度的抵触心理。同时不仅教师要明确课堂上的奖惩制度,学校更要明确奖罚措施,有奖有罚才能够真正让学生接受制度、接受管理。

2.打造非正式学习空间,给予学生良好学习环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在课堂之外的校园环境中自发地学习,例如阅读角、图书走廊、咖啡厅、图书馆等所有可以进行知识分享和学习活动的场所,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等更好的自主学习方式。

3.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今高校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之一,严重的手机依赖症会导致学生产生精神恍惚、注意力分散等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等,通过专业的医学干预,找出核心问题,从而科学解决。

4.加强学生的品质教育,推进学生独立人格发展,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依赖外界[5]。树立坚定的意志品质,能够自主拒绝不良的上瘾行为,学校也做好思想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所学专业、未来发展以及就业前景,让学生真正产生兴趣才是关键。

5.抓住关键节点关键任务,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通过抓住“一年级”关键期,刚入学时未接触太多不良社会思潮,可塑性较强,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在入学、在校、毕业等重要时间节点,把握好节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四)合作视角

家长与校方也应保持联系,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而不是任其发展。与此同时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鼓励孩子提升自学能力。在进行网课线上教学期间,我们更是不能忽视家庭氛围的影响,子女与家长双方应共同协作,有效提升网课效率,避免线上课堂问题发生。家庭对学生行为的决策支配并不是绝对的,学校和教师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是关键因素。

猜你喜欢

老师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